游金鼎山
金鼎山与娄山关齐名,一个红色圣地,一个是佛教名山。
5月2日一天,正值放假,我们夫妻俩与好友一家一同游览了远近闻名的金鼎山。
远看金鼎山,是一条巨大的蜿蜒盘旋的飞腾而上的高耸入云的山峰。山峰间镶嵌着各种架势的庙宇,红黄相间,飞檐翘角,让整条山脉显得更加灵气而神奇。四周各式山脉拥簇着,顺势飞奔而上,显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据说,金鼎山又叫九龙山。金鼎山由大小不同的九支山脉环拱而成。这九支山脉像形态各异的巨龙,蜿蜒涌动,紧紧拥抱在一起。因此,金鼎山又称九龙山。
远远看去,走在金鼎山的崎岖陡峭的人们,犹如穿梭来往的蚂蚁在路上爬行着。我们兴奋着,加快了步伐,加入了这穿梭如织人流中。
首先,走近金鼎山的山门。山门由四根血红色的圆柱撑起高大的牌楼。牌楼上雕刻了富有民族风格图案“金鼎山”三个大字,牌楼的另—面是”小峨眉”三个字。
据史料记载,清朝时期,光绪帝曾经攀登过此山,在领略这座山的美景之后,他大为赞叹,并将这一座山封为“小峨眉”。从此,金鼎山成了举世闻名的佛教名山,素有“小峨眉”之称。
据考证,唐贞观年间,就有僧人在金鼎山奉佛宣教。南宋时,播州土司杨氏家族推崇佛教,在金鼎山上修建避暑行宫和寺庙,使金鼎山佛教事业得到发展,明清时达到鼎盛。其间,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寺庙曾数度损坏,在宗教人士及信众的努力下,又逐渐得到修复、重建,甚至新建。
清朝两度出任驻日公使、被称作“贵州放眼世界第一人”的遵义人黎庶昌,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捐白银万两助修玉皇殿,并撰《金顶山修建玉皇殿记》。其后,又捐千两白银将家乡禹门寺的玉皇塑像移供于此,“使道、释各得其所,无相凌杂”,“殿成,楹栋坚致,丹碧焕然,凭高四顾,足以栖真而妥神矣。”
民国初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贵州省政府主席周西成,奉母命将缅甸佛教界贺赠其母寿辰的一尊玉佛,转赠金鼎山,并与遵义佛教协会、官绅民庶合资修建了一座寺庙,将玉佛供奉其中,故名玉佛寺。这是当时上山朝拜经过的第一座寺庙,建在由巨大的长条青石垒成的地基上,分前中后三殿,均为两进木结构四合院。周围有粉墙环护。殿前楹柱,足有尺五过心,须伸双臂,方能合抱。柱基石刻精美,柱身彩龙环绕。檐梁皆有祥云、花鸟彩绘。前殿黑漆木匾上由遵义文化名人赵乃康先生手书的寺名,远远就能看见。
至玉佛寺修建后,由山脚到山顶,金鼎山共建成九座颇具规模的寺庙。依次是玉佛寺、踏脚寺、三皇寺、报恩寺、财神庙、明心寺、万佛寺、普陀寺和玉皇殿(即山顶大庙)。九座寺庙里供奉的主神各不相同,除佛教寺院外,还有祀奉道教、儒教、巫教之神的宫观、坛场。
从山脚直上顶峰,大约有五六公路的里程,整个山路都是石块砌成梯步,每一段梯步坡度很陡,步数颇多。在这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这些石材都是靠马驮和人力来完成。还有那些山上的寺庙也是靠马力和人力完成的。可想,当时人们修路和修寺庙之艰难呀!
一路上,上上下下的人们络绎不绝。有上年纪的老头,有十分幼稚的小孩。有壮健的大男子,有文秀的小姑娘。有的搀着老人,有的扶着小孩。有的独自急促而上,有的结伴慢步而行。有的走得汗流浃背,有的走得漫不经心。有的打开手机拍照,有的带着耳机听歌。
来游览的人们,有的是来游玩,看风景。但有的是许愿而来,问卜而来,祈求而来。怀着真诚的心愿,带着严肃的表情,手里拿着香烛,心中带着希望。进庙宇作揖祈祷,对菩萨叩拜虔诚。
在一种源动力的驱动下,我们一同拾级而上。走到寺庙,看到寺庙设计之巧妙,修造之精湛,无不让你感叹建设者们巧夺天工之术。看到那些管理寺庙的僧人或尼姑,他们整天把寺庙打理得干干净净,收拾得井井有条。他们为的就是寺院,对外无所求,内心无奢望。感觉他们才是真正的活佛。看到庙宇里的各式各样的菩萨,有的哈哈大笑的样子,有的若无其事的样子,有的严肃认真的样子,有的大度包容的样子,有的面带慈善的样子。无不让你有所感悟:心中有佛,所见皆佛。
在香烟的渲染中,一路向上。再苦再累,都面带着微笑,充满着激情。一股脑儿地往上走,一心一意地瞻寺庙。我们走到一处山峰都感觉是一道风景,走到一座寺庙都感觉是一种文化。
攀登到了顶峰,那才是一番景象和心境了。站立在山顶,真正领悟到“山登绝顶我为峰”那般情怀。环顾四周,重峦叠嶂,云山雾海。看人间,屋舍俨然,道路纵横。四面岚风吹来,感觉自己脱离凡尘,真的飘飘欲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