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云烟著文章
《如日之出》是窦永堂老师的一部散文选集。作为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日照报业传媒集团(日照日报社)工会主席、高级编辑的窦老师,业余时间笔耕不辍。他的诗歌、散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及人民网、新华网、中国作家网发表200余件,并入选《齐鲁文学作品年展》等50多部选集。他还在《中国记者》《军事记者》《新闻与写作》《传媒》等国家、省新闻理论刊物发表论文50余件,获山东新闻奖100余件,还有20余篇时评成为高考政治复习学案与评测试题、公务员面试试题及申论写作素材。如此成绩的取得,足以见证窦老师的业余时间利用率之高。这也让我记起来学者马南屯写过一篇《珍惜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文章:其中有一句名言是:“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的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的浪费掉。”马老说的生命中的三分之一就是咱们工作之外的业余时间。可见,窦老师不但没有浪费掉宝贵的业余时间,而且创作成绩非常突出。
《如日之出》一书共由《追古觅踪》《倾情土地》《家园纵横》《城市印象》《吟啸徐行》《如日之出》《青葱铭记》和《非遗逐梦》八辑组成,作家以独具的慧眼和独到的思考,用文字展现了我地的人文历史、城市家园以及作家自己的青春记忆。在几千年的时空变换中,从女娲、尧王、姜子牙到屈原、苏轼、蒲松龄这些历史人物,围绕传说和历史故事,作家思绪浩荡绵延,笔力沉雄挥洒,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飞翔;在书写千年历史的同时,作家还诗意纵横,挥洒不羁,书写现代的故乡、家园、城市,回望自己的人生轨迹。让读者读后感同身受,浮想联翩,在浮躁中心归尘落,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游历台湾的中台禅寺时僧人和我的对话:“人是有烦恼的佛。”是也。读《如日之出》一书,随着窦老师的文章,一起回望数千年的过往云烟,好像真的屹立在天台山之巅,放眼四方,休憩于清静谷之间,神清气闲。自我感觉心里特别的清静,这又何尝不是,“佛是没有烦恼的人。”
读罢窦老师的这本散文集,他在文字的运用上,有着典型的诗句风格,在初读之时,我就发现有很多句号的密集应用,略感诧异,后来发现,这些句子有着诗意的美感,表达精炼、组句言简意赅,应与诗句无异。在散文语句中,这是极为少见的,也从中反映了窦老师的的文字水平之高、文化底蕴之深。这些格式的运用在第一辑“追古迷踪”《最早的山东人后裔沿沂沭水逐日而居》一文中尤为明显。
在这本散文集当中,让我特别看重的是“倾情土地”这一辑,其中《重温庄稼人倾情土地》分为之一、之二和之三共三篇。之一中对庄稼人的身体器官作了形象的比喻,把庄稼人的脚形象的比作“小铁脚”、庄稼人的肌肉比作像松树和槐树、把庄稼人的脑袋称之为“老铁头”、把庄稼人的肤色形容的像高粱,红中偏黑……。文章读来风趣幽默,一改前几辑“文绉绉”的写作风格。读罢此文,不由地让我想起了一个农村故事,这是我在给一个村办村史馆时听到的,说的是一个老农民,自小就赤脚光腚的,没有穿过鞋子,脚上的老茧硬得不怕硌也不怕扎,以至于棘子和蒺藜都扎不透,赤着脚在山里不但可以自由行走,而且还能赤脚挑着三四百斤的柴草。期初,我觉得有些夸张,看了这篇文章,我终于明白了,可能这就是窦老师说的铁脚板吧;在之二中,把庄稼人写得更是仔细:庄稼人空身走路不可想像,你很难见到一个庄稼人两袖清风地甩着大手,他要么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要么挎着篮子,背着柴草,要么左肩镢头,右胳肢窝下铁耙,总之是求了身体利用率的最大化……;田间小路的窄度,多向体操平衡木看齐,负重在身,庄稼人却少见趔趄,庄稼人闪转腾挪的功夫都十分了得……;两家菜园相邻,竖埂为界,几近刀背,小长城一样耸立,数年如一日,挑了水担,置身其上……。读着读着,就觉得这不是咱们农村衣食父母的动态画像吗?仿佛,我们已经置身农村的田园生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仔细阅读,回味无穷,多么的亲切、多么的熟悉,这是不事农桑的城里人很难想象的;在之三中,把推独轮车、铡草、耙地、挑扁担、扬场等农活写得具体生动而又诙谐有加,如同农忙时节的一幅画面,让我们来回味青春年少,让我们记住乡愁。读罢,也让我们又回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农村的岁月。
在本书《青葱铭记》一辑中,主要是作家对青春往事的回忆,譬如,看电影、忆恩师张元勋、背诵《离骚》。也终于让我寻找的窦老师文字功底至深的根源:背诵兴趣始终没有弱化,为了过瘾,还乐挑块头大些的篇目,《孔雀东飞》“数飞也”,《琵琶行》的大珠小珠一再于舌间弹跳,《长恨歌》里的仙山虚无飘渺,绰约的倩姿也就格外迷人,《春江花月夜》纤尘全无的江天一色,让人体悟极致的美妙……。我还买来了《说文解字》《辞源》、《辞海》《经籍纂诂》《词诠》《十三经注疏》《十三经索引》……。《辞源》是托人在郯城新华书店购得的,不知什么原因,只有三本,缺了一本,也是如获至宝。从文章中可以看出,窦老师这真是博览群书,皓首穷经呀,这真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呀。作家的文章大有学者之严谨。
“家园纵横”和“城市印象”这两辑主要侧重于自己的家乡记忆和现代城市的发展,从远古时代的东海峪、两城、陵阳河、尧王城、丹土村一路写来,到浮来山银杏、岚山号子、周姑子戏、岚山海上碑、日照农民画,再到现代的日照文明城市、白鹭湾小镇、日照机场。作家魂牵梦绕、倾情放歌,尽显作家人文情怀。“吟啸徐行”这一辑是窦老师的游记集。从远在新疆的喀什开始,让我们在纸上云游大美新疆:盖孜河谷、卡拉库里湖、克纳斯河阿勒泰、交河故城;领略沂南县的竹泉村、浙江舟山的船工号子,并陶醉于江苏古镇周庄的渔歌互答。读者可在文章中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不胜收、如醉如痴。
《如日之出》这边散文集,充分地挖掘了我们日照的人文地理,对东夷文化、女娲文化、尧王城文化、天台山文化等都做了很好的诠释和注解,是年青一代了解日照地域文化不可多得的珍贵人文书籍,也是日照旅游事业非常难得的宣传佳作,倾情阅读,必将受益匪浅。
鲁奖得主、日照市作家协会夏立君主席在为《如日之出》一书作的序中,将本书的阅读感受概括为“巨幅人文地图”与“开阔诗意”。在我捧读之后,才真正体会到夏主席评价的中肯,也让我对窦老师肃然起敬。不得不说,作为中文系的科班出身,对历史故事的写作游刃有余,每篇作品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其中还有很多篇作品获奖:
《稷下学宫:无边的覆盖》等获山东新闻奖100余件。
《读毛泽东书法》获首届“艾青杯”全国当代文学艺术作品大奖赛二等奖。
《齐州与曾巩,历史深处的诗意绝唱》获纪念曾巩诞辰1000年全国散文大赛一等奖。
《在云龙山读放鹤亭》获江苏徐州“云龙湖杯”散文大奖赛铜奖。
《在清静谷,这怀抱一生的阳光照彻》获2020第二届中国(日照)散文季“刘勰散文奖”。
《望穿澧浦》获第二届“吴伯箫散文奖”全国新散文作品大赛一等奖。
《扶桑山扶桑树》获第三届日照文艺奖。
初读窦老师的散文力作,在书卷中徜徉,清心、静气、受益。期待老师有共多共好的作品付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