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南 鱼 簖
大运河流经江浙的吴江县、嘉兴市、桐乡市一带,总与宽阔的湖面相融,延伸数里,常有来自上海和杭州的艺术家在湖边写生作画,或拍摄风景,湖边水草、芦苇有数里的浅滩,至湖中央才有一条深水航道,沿航道有木桩,竹栅为路标,来来往往的船队都识路,深水河道两侧,渔民用毛竹搭建的鱼簖围出一块又一块的水域用来养鱼,不同的水域由不同村的渔民管辖,静悄悄的,只有鸟声和水草间的鱼儿时续弄出一丁点犹如音乐的声响。
有一老渔民住在鱼簖的竹楼上,他一人看管着这一大片水域,竹楼很小,为了防洪,竹楼架的比地面略高些,一个小煤炉,烧饭做菜全在阁楼上,鱼叉、蓑衣、油灯、二个长电筒,还有一张小矮桌,二只小板凳就是全部家当。每天事情不多,有一只小花狗作伴平添了几份生机。
当船航过来了,老渔民就扳动盘索,放下鱼簖,给船航行,船过了就又启动盘索,将沉入水中的鱼簖竹篾浮出水面,鱼簖开启时会发出叽叽嘎嘎的声音,开启的幅度也是目测航船的吃水深浅而随机掌握,靠的是经验,因为将鱼簖放低了,鱼从船底和鱼簖之间的空隙里趁机溜走,开启得不够,又会影响船舶通过,甚至压断竹篾。船队如是长长的,拖轮老大必须听老渔民吹响二短一长的哨音,才可加大马力,拉动船队,向远方驶去。
小竹楼旁有大鱼篓,一半浸在水中,一半露出湖面,篓内有青鱼,鲤鱼、白链、大鲫鱼等,总不停地搅起水花。有船航过,总有船家,向老渔民购买几条鱼,自然一回生二回熟的,老渔民认准厚道的船家托他们从城里捎来花布、水果和村里人需要的小百货。
小竹楼旁有一小舢板,老渔民随时可划向各处水域,便于检查或修补竹栅栏,或清除杂草及漂浮物。老渔民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劳作,空闲时编几只黄鳝篓换上几个小钱,每天有几两老酒,再逗逗小花狗,就是一份快乐。
艺术家们来了诗兴,说老渔民生活很幸福,这里没有污染、没有噪声、没有人际关系的复杂和生活的压力,悠然一个桃花村。艺术家们在画板上为这片湖面涂上夕阳的金色或染上朝阳的蛋红或泼上几丝雨点或抹上一片冰雪,总是那个美丽,总是那个辽阔,而辽阔的湖面上有竹楼,还有竹楼里升起的炊烟,还有聪明调皮的小花狗。
随着时代变迁,外河养鱼,逐渐减少,运河上的鱼簖已寥若晨星,在运河沿途向乡间分道的支流上依稀还能见几处鱼簖,无论在哪见到,我都惊喜,在运河的水面上,荡漾起怀旧的情景,去运河边站一会,那是很舒爽的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