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读《我们仨》有感
儿时阅读《我们仨》,是草草读的,甚至读了几遍也未曾读下去。譬如第二章的“古驿道”,我不晓得它是什么,为什么钱钟书去了古驿道就回不来了?“船”是什么呢,钱钟书先生为什么在船里?“客栈”又是什么呢?有太多读不懂、读不明白的内容了,读着读着便觉得索然无味,自是被我丢弃在一旁阅读下一本书去了。
如今的我,长大了,重新买了一本三联书店90年庆重印的珍藏版《我们仨》。那是一本蓝色的精装版,布装的,摸起来很舒服,我喜欢随身携带着,它令我很有安全感。在书封四分之一的位置上,还刻着“Mom Pop 圆○”。书的前几页便是他们一家三口的合影,以及钱钟书先生赠送给杨绛先生的十绝句。
翻阅第一章的内容,讲述的是杨绛先生的一个噩梦:钱钟书先生夫妇俩在一同散步,有说有笑的,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忽而地,钱钟书先生不见了。杨绛先生到处呼喊他,不曾有人应答。沉色的夜加深了杨绛先生的孤寂,令她备感凄冷。梦醒后,她向丈夫埋怨,为什么一声不响撇下她自顾自走了。钱钟书笑曰:大概是人老了。同样的梦,杨绛先生还做过两次,她在第一章末尾处说道:“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多么悲凉的一段话呀,我的心情随之沉入谷底,像是被针刺了一下,灼灼地痛着。我着实是无法想象杨绛先生在钱钟书先生与爱女钱瑗相继离世后,该是何等地悲痛,写这本书时,又是何等地不易。我不由想象着一个画面: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桌前,逐字逐句,写下了满纸的思念。她每写几句话便停下来,抚摸着眼前的黑白照片,继而陷入沉思,喃喃自语,而后再次拿起笔,让他们的团聚再久一点儿。正如第三章所述:“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第二章写作手法极其妙哉,杨绛先生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写了钱钟书先生生病住院后到痛失女儿与丈夫这段时间的光景。“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人生如梦,人生走到尽头时的回忆,究竟是真实还是虚幻?以前陪同一起造梦的人,如今也成为了梦里的一景了,虚幻的梦境里涌现的是杨绛先生最真实的泪。这个梦啊,太残忍了。既然是个梦,把它造得更美好一些又何妨呢?因此,杨绛先生建造了“古驿道”。
钱先生在某天收到电话后消失了,杨绛先生十分担忧,茶饭不思,便在爱女钱瑗的陪伴下寻他。她们一同来到了“古驿道”,“驿道东头好像是个树林子,客栈都笼罩在树林里似的。我们走进临水道的那一岸。堤很高,也很陡,河水静止不流,不见一丝波纹。水面明净,但是云雾蒙蒙的天倒映在水里,好像天地相向,快要合上了。也许这就是令人觉得透不过气的原因。顺着蜿蜒的水道向西看去,只觉得前途很远很远,只是迷迷茫茫,看不分明。水边一顺溜的青青草,引出绵绵远道。”她们最终在船上与钱先生团聚。后来,女儿钱瑗也生病了,无奈下,杨绛先生只好在“古驿道”与医院中来回奔波,直至他们生命的尽头。
我时常在想,“船”“客栈”在全书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呢?直到阅读完全书后我才恍然,“船”是他们漂泊无依的人生。钱钟书先生夫妇前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反五反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历史重要时期,一生坎坷,居无定所,漂泊无依。“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
于杨绛先生而言,她的一生不空虚,活得非常充实。之前的经历不管如何坎坷,境遇如何危险,她都能笑着面对。因为她深知,“我们仨”会时刻在一起,“家”便是“我们仨”。“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仨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现在,女儿与丈夫相继离世,“我们仨”失散了,“家”便也不复存在了。杨绛先生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她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现在,“客栈”意味着什么,自不必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