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南京
对于南京,我有了回“家”的感觉。南京的特殊,不止在于城市特色,还在于象征城市的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英魂长存于南京中山陵,他的一生也与南京有着深厚情缘。这对于作为民革党员的我而言,更是意义不同。
这些年,走过很多地方,都是匆匆而去,草草而回,大抵都与工作有关,也大多都是被动行程,这虽是少了繁琐的环节,但也增加了些许遗憾。这次去南京,也不例外,工作时间和考察地点几乎都卡着点来计算。唯一不同的便是这次来南京有了“回家”的感觉。
曾隐约记得对我生活的西安城和南京有过这样的描述:“西安与南京,是山与水的对话,一个背靠秦岭,一个脚踏长江,十三朝古都与六朝古都,一西一东,驻立在淮水两岸,却一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实说,这些还不是让我产生“回家”感觉的冲动,这种回“家”的感觉,或许是我去南京的次数多了,也或者说,是我莫名适应了南京食物的口感了,但如果这些理由还不够充分的话,那便是与我走访的地方有关,与“给”我的红色家书有关,也与我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有关。
以往去南京几乎都是飞机,较早些还乘坐过火车软、硬卧铺几次。而这第一次选择高铁去南京,心中莫名多了些期待。我就是这样的人,有时候幼稚起来,对事物都会充满不符合年龄的好奇,我习惯把它称呼为体验,也总会“自我暗示”接受它的美好。对于乘坐火车(包含高铁动车),在我三十岁之前,我常习惯性卡着点到车站,已记不清曾年轻的我多少次奔跑在火车站,每一次的有惊无险,不仅让我没有改变自己的“时间观”,反而常得意起自己“把控时间”的小算盘。而后来的改变,或许和年龄有关,毕竟人就是这样,当一旦有了年龄的枷锁,那些冒失的行为便失去了资格。
还未到南京前,坐在我旁边的南京人就对着电话“发布命令”:“斩鸭子!”或是好奇,也或许是他本来就要说,还未等我开口询问,他便在放下电话之后,“自言自语”道,南京人说的“斩鸭子”,是指到卤菜店里买鸭子这回事,不管“斩”的是盐水鸭还是烤鸭,都是“斩”。而后还热情地提醒道:“到南京一定要斩鸭子!否则不算来南京!”也是因为这话,在我与接站的老师碰面后,便开玩笑说:“要不斩鸭子先?”他先是一愣,而后笑着附和:“必须斩!”这样的会心一笑中有对南京的亲切,有我们对红色南京的感动。
初到南京,就听随行的老师说,除了中山陵、总统府等南京的地标性建筑,在南京这座城以中山命名的学校、道路、城门好几个,甚至会在新街口广场看到孙中山先生铜像。随后,他又补充道孙中山先生的“爱国、革命、不断进步”的伟大精神不仅仅是民革的人的精神,更是南京精神的象征之一。对于这一点,我是非常有感觉。“天下民革是一家,欢迎回家!”在我到达南京的当天,在与我们民革南京的老师碰面后,他们就展现了很大的热情和大方,给我赠送了特制的民革南京的中山勋章代表“回家”仪式。
“母亲,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的去为他们努力”冷少农在雨花台刑场英勇就义前给母亲的家书。南京是一座“红色之城”,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贯穿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孕育出以雨花英烈精神、渡江精神等为代表的南京红色文化。这次考察走访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就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和渡江胜利纪念馆。洒满烈士鲜血的雨花台,长眠着超千名留存的英和更多的无名英烈,在这绚丽的“红”中,也藏着我们深深的敬畏。在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名下,在雕着象征烈士英灵永存的“日月同辉”图案的檐下,我们表达了最强烈的致敬。在那里我们见到了邓中夏烈士小学时期手抄的课本;‘雨花英烈’中学历最高的许包野烈士;平均年龄不足二十岁的“晓庄十烈士”……置身其中,也仿佛听到了恽代英烈士在日记里“国不可不救,他人不肯救,则惟靠我自己……”的呐喊,还有面对劝降者的挑拨,他用铿锵有力的话语予以的回击“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员……”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曾经一群衣染鲜血、镣铐在身的烈士们从容赴死的坚定,也是一份现在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坚定。
“革命不可能没有牺牲,死是为了人民更好地生,共产党人为革命而死是光荣的。”在刑车前往雨花台的途中,石俊临危不乱,泰然自若,对难友说。从雨花台烈士陵园离开后,我们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如实说,在这一路我们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在路上,同行的老师感慨道:“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真希望我的孩子为国家做些贡献,哪怕贡献很少,只要有,我就是开心的!”对于这样的话,我是相信,并特别尊重这位父亲的“愿望”。也或是他表达了大家一致的想法吧,在话语说出还没多久,便有同行者提议,为这句话鼓掌,这掌声送给这位父亲,也送给我们车上所有人,更送给我们“回家”祭拜的英烈们。
“我希望你们每一日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想,上半晚想自己的困境,下半晚一定要想着群众的困难!”徐特立给女儿的家书。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选址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我国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在这里在我们以国之名,祭奠遇难同胞,还未进入南京大屠杀史实馆展时,映入眼帘的便是在“弹痕累累”的残破城墙上,“300000”的醒目大字,那是铭刻着一段沉痛的集体记忆。除此之外,残缺的“军刀”、“历史的桥梁”、遇难者的“头颅”和“手臂”等雕塑,以及象征着遇难者累累白骨的鹅卵石,都无不让我们想起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南京城的大屠杀惨案。史馆内的照片、各类文物和影像资料很多,沉浸的感受,让所有人都变得凝重。同行的老师特意提醒我去看闪着灯光的照片墙,他告诉我,每位幸存者的照片,都由一盏灯照亮,幸存者离世后,灯光就会熄灭!在这一刻,我多么希望这样的灯光可以亮得久些……走出馆内,面向着遇难者名单墙的“哭墙”,我们和在此驻留的人一样鞠躬、默哀,以此表达我们的敬意。离开纪念馆前,我们特意在由母亲、孩子及和平鸽组成的和平雕塑下照了相,艺术家们在用艺术形式表达中国人民痛恨战争与屠杀、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心愿时,我们也在这里期盼美好未来的希望!对,这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毕竟我和同行的老师都发现了在此次参观的人群中,大多都是年轻的“传承”者自发来此悼念。
“人生赖奋斗而存”周恩来写给四哥周恩夔的家书。这次的考察的主题,大多是与纪念馆与博物馆有关。走访的航空英烈纪念馆、六朝博物馆、江宁制造博物馆等等,这些都会在工作的总结中写道。但在这里,不得不提及,在梅园新村纪念馆,从“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参观完,到“周恩来图书馆”里的家风“印记”,在这里展现了很多革命先烈们一封封写给亲人并承载着战乱年代记忆的家书,从充满真挚的话语里,不难看出,那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挚爱、是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对子女的祈盼和祝福,也是对我们这些感受“家”最大的收获。这样有关家风的展示,在我们参观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别馆里也有。
“那怕我们一年、二年的别离,那才是人生的真义”傅涯给陈庚的信。信仰纵使再高尚,也需要人间烟火来加持。不间断的考察参观中,我也在“忙里偷闲”里,见到了在南京的朋友,这其中的喜悦自然不用说,就单从故地重游和美食上而言,也让我有种回家的感觉。说来也奇怪,对于我这个习惯“重盐多辣”的西北人来说,竟然第一次喜欢上了南京美食,这不,金陵烤鸭、鸭血粉丝汤、清炖狮子头、王府泡椒鸡、天王烤鸭包、古法糖芋苗……都让我这个不是吃货的吃货赞不绝口!对于这一点,同行的朋友却显得非常惊讶,毕竟距离上一次(不到三年)在南京吃东西的口味截然不同。用他的话说,上一次来(南京)都没吃饱,而这次却欣喜不已。当然,这其中有关口味的适应,我自然是清楚不过,这几年里因为身体调理的原因,已被医生明令要求要饮食清淡,这才有了这一次如“家”吃饭般可口罢了。
“路只有自己走才能越走越宽广”谷文昌对子女的家书。英雄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我们以回家者心态虔诚告慰。随着考察的结束,我也要离开南京返回西安,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内心莫名地升起一种还会“回家”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