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黏 粥

2023-10-07抒情散文王景瑞
少年情怀总是诗,多少浪漫无人知。待到如今心已老,不问其他只记吃。有人说过,如果没有故乡的方言和美食,故乡也就不存在了。遥想当年,双脚走四海,大嘴吃八方。每到一处,工作之余……

少年情怀总是诗,多少浪漫无人知。待到如今心已老,不问其他只记吃。有人说过,如果没有故乡的方言和美食,故乡也就不存在了。遥想当年,双脚走四海,大嘴吃八方。每到一处,工作之余,少不了品品当地的风味小吃。可是尝遍饕餮盛宴,永远吃不够的还是家乡的黏粥。黏粥味道在哪里,家在哪里味在哪!黏粥的味道,是农家小院中的一缕情丝,是时间长河里思乡的韵味,剪不断,理还乱,老了容颜,厚了乡愁。写到这里,黏粥的醇香,似乎已弥漫在唇齿味蕾之间了……It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前天晨起锻炼,从收音机里听见一段很久以前的相声,说是一户人家贫穷,天天喝棒子黏粥。孩子出去玩儿,今天听见别的孩子这个说,我家今天包饺子,明天听见那个说我家吃打卤面,可他每天都说我家喝棒子黏粥。当爹的觉得没面子,告诉孩子,说以后别人问咱家吃什么,你就说吃打卤面。孩子说,打卤面什么味儿啊?当爹的说别瞎问,我也不知道。这孩子又出去玩儿,说我家吃打卤面。别人问你家吃的什么卤啊?孩子想想说:棒子面卤。别人接着问:那你家吃的是什么面呢?孩子说我家光喝卤不吃面……It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棒子黏粥,就是玉米糊子。记得过去北方农村的冬天,一日两餐,早干晚稀。我的老家就在出产67度白酒的衡水,上个世纪70年代那里大忙季节早午两餐才吃棒子面窝头这样的干饭,晚上则吃得少且稀,一般就是喝棒子黏粥。一口海碗捧在手上,蹲坐家前,热乎乎,香喷喷,缩脖啜之,吱吱作响。现在想来,依然生动如昨。It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说起粥来,具有悠久的历史。粥,又称为“糜”,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精粹之一,是我国独有历史地理人文环境中的特定产物。早在六七千年前,祖先就开始以粥充饥,原来从古人开化之初,粥已经有了自己最原初的文化形态。《周书》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礼记"檀弓》也有“饘粥之食”的说法。因此,我国历代文人食粥之余,还留下了不少诗话。比如,陆游的“米贵仅供糜粥用,自恨无力救元元”、陈文勤的“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用羹汤”、解缙的“水旱年来稻不收,至今煮粥未曾稠”、欧阳修的“杯盘饧粥春风冷,池馆榆钱夜雨新”、苏轼的“新火发茶乳,温风散粥饧”……It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有关粥的文字记载散见于各个朝代的医药膳食、文学历史等典籍中。粥,是中国社会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曾是权势的代表,也曾是贫穷的象征。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食粥以调剂胃口,延年养生。唐穆宗时,白居易因才华出众,得到皇帝御赐的“防风粥”,食七日后仍觉口齿余香,这在当时是一种难得的荣耀。粥是美食养生的最佳物品,帝后嫔妃以及达官显贵,常用粥来调剂口味和平衡膳食。唐穆宗曾赐粥给白居易。《金銮记》载:“诗人白居易在翰林院做官时,才华出众,皇帝赐他‘防风粥’一瓯,食之口香七日。”我因小时吃过榆钱做的黏粥,至今仍然记得清代诗人郭诚的《榆荚羹》:“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It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去年入九之后的一天下午,我在古城黄州街上漫步,看到一家叫做“天下无二”的粥店,新近开张,门上贴有一幅广告,以为绝妙:粥品即人品,煲粥如处世。于是就冲着这广告,进店消费,痛痛快快地提前喝了两碗腊八稀粥。腊八,相传就是佛祖释加牟尼成佛之日,古代的寺院这天都用米和蔬果煮粥。清宫中这天也吃腊八粥。《光绪顺天府志》记载:“腊八粥,一名八宝粥,每岁腊八日,雍和宫熬粥,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其粥用粳米杂果品和糖而熬。”宫廷用粥为什么要委托雍和宫的喇嘛们煮?这是因为佛门向来有煮腊八粥的传统,煮得好是不用说了。It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古往今来,名人雅士对粥都是情有独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编有《粥品》一书,对粥很有研究。曹雪芹在家境衰落以后,也和杜甫一样“举家食粥酒常赊”,阅尽人世沧桑,世态炎凉,也把祖父品粥的闲情带到《红楼梦》中,他在书中提到粥的品种有碧粳粥、红稻米粥、江米粥、鸭子肉粥、燕窝粥等几种。孙犁是北方大汉,常年喝玉米粥,他对此粥的制作深有体会:“秋后在粥中再加些菜叶、红苕、胡萝卜等,就更好吃。冬天在热炕上捧喝热粥,更是人生一大享受。”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那年回到故居河北景县,家乡自然热情款待,置办了丰盛的酒宴。临到用餐的时候,王任重说;“我只喝一碗棒子黏粥就够了。”王蒙那篇《坚硬的稀粥》,将粥升格成为一种文化,他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家庭从断掉稀粥到回归稀粥的故事。It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去年国庆前夕,我去北京开会,返程特意绕道,探访阔别多年的故乡。父老乡亲现在吃穿不愁,手头宽裕,不再稀罕什么蛋奶菜油、鸡鸭鱼肉,饭桌上头常是三菜四碟,酒水相佐。可是他们一个古老的食习至今不舍,就是坚持每天要喝棒子黏粥。那天我在喝了那碗久违的金黄色的黏粥的时候,觉得唇齿之间久久萦绕一缕清香一丝香甜。许是小时餐餐没有离开黏粥的缘故,至今我在湖北“农民习气”未改,不时还到有卖棒子面的地方,购回家里熬煮,品咂那股棒子黏粥的乡土气息……It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It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ItN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