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古道寻踪
武当文化,璨若星河。武当古道,首推北神道,其奇峰罗列,岩洞密布,林木葱郁,溪涧交错,古建俨然,久负盛名,其地位举足轻重。
吾心向往五年有余。间,或因疫情所绊,或为案牍所累,终未成行。
今暮春时节,草木蔓发,春寒料峭,适宜远足。吾备所需,肩负行囊,欲仿古人之态,竹杖芒鞋,遂进武当古道,以追霞客之足迹。
仁威观
特区武当蒿口村之十三,乃往五龙宫之必经之地。路标示之,蒿口至五龙宫,长约16公里。自五龙宫入口处左拐,入一村路,宽约3米,蜿蜒1公里处,见屋舍整俨然,鸡犬相闻,名曰:鲁家寨安置区所。
路之尽头,青石铺地,杂草蔓延,林木夹道,清风徐来,余心旷神怡,始知此为北神道之端。
行约4余里,交于柏油马路。因景区所限,外部车辆禁,故车少人稀。沿途唯风过树林声、乌鸦鸣叫声、山涧流水声、徒步喘息声不绝于耳。余观之四周,目之所及皆满眼苍翠,春山可望。
沿公路徐徐行之,不久困乏之至。蓦然见谷底一建筑遗址。虽满目疮痍,残垣断壁,然规模之大,是余想象之外。察之,乃仁威观是也。
时岁有五,余曾入涧底,草草查勘。仁威观,始建于明,乃武当八观之一,曾声名显赫。道观建于谷底,处朝圣之必经,曾香客如云,香火一度鼎盛。后道者贪恋繁华,追名逐利,贪恋女色,荼毒香客,惹民众与朝廷震怒。遂令锦衣卫,前往缉拿,后以极刑,具活埋之,并以铁犁耕之道观,谓之永绝后患,以警示后人。余今途经于此,观之残垣断壁,又闻山风阵阵,林木呼啸,如泣如诉,心有戚戚焉。
隐仙岩
去仁威观6里有余,达隐仙岩隧道。隧道右,有新修步道,拾级而上,可见岩洞。明《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记载:隐仙岩,一名尹仙,一名北岩。处竹关之上,高耸云烟,俯视汉水,石如玉壁,呈瑰纳奇,此为古仙尹喜、尹轨所居。
历代仙者多炼大丹于此,丹室炉灶具存焉。余年五,曾徒步至此,时兴致盎然,前往查勘,所见与记载同,今不赘述。
五龙宫
五龙宫之隧道,幽暗且深,从一端观望,状如碗口。步入其内,四下昏暗,冷风嗖嗖。唯余脚步声声,铿然作响。一人独行,心生胆怯。
出得隧道,天光乍开,恍若隔世。地势渐次开阔,山势起伏若龙,宫墙隐约可见。
五龙宫者,又谓“兴圣五龙宫”。立天柱峰西,五龙峰山麓灵应峰下,前为金锁峰,右绕磨针涧,地势清幽,为武当古建之发轫,武当仙山之鼻祖---九宫之一。传贞观年间,均州太守姚简,祈雨于武当,见有五龙从空而降,乃惊叹不已,遂建五龙祠于此。至宋,更名“五龙灵应观”,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复改“五龙灵应宫”,仁宗加赐为:“大五龙灵应万寿宫”,与元末毁于战乱。后,明重建,赐额“兴圣五龙宫”。鼎盛期,道观850间,红墙黛瓦,飞檐翘角,盛极一时。至民国,有悍匪问卦五龙宫,不应,遂付之一炬。大火熊熊,赤焰蔽天,月余则熄。今残存宫门、九曲黄河墙、碑亭及泉池(月池、日池)、五口古井尔尔。
五年,余曾至此逗留半日,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遂了然于胸。今人复修五龙宫,工匠、器械一派繁忙。
华阳岩
辞却五龙宫,时过正午,余不由步履匆匆。出五龙宫左转,沿步道下行,约30米处,左侧现一岩洞,深3米、宽5米有余,内有石龛一座、碑刻三通。
青羊桥
复下行,至青羊桥。传,始祖与尹喜相遇于此。今,桥已废为两段。余攀爬断桥,张目查勘。其桥长30有余、宽约2米,中部隆起为抖拱,桥面青石铺就,中填充碎石,糯米石灰浇灌。以巨石砌桥头两端,其造型精美、端庄方正,坚固实用,乃古建之精品。
然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断桥之下,溪水潺潺,独不见当年之盛貌。
三元古道
经青羊桥,前行约200米。一小径呈现于前,细察之,有青石堆砌之痕迹,荒草掩映,实乃武当“三元古道”之入口。
“三元古道”,乃当今“驴友”之命名。源古道上依次着上元(滴水岩)、中元(仙侣岩)、下元(黑虎岩)之胜景。人迹罕至,鲜有人知。有“访客”结伴探寻,沿途标记,可供导引。古道长30里,或抬升至山巅,或下切至涧底,或平行于山腰,无规可循。若孤身一人寻之,则需超人之胆识,亦需强健之体魄。
有史记载,公元1623年3月中旬,“访客”始祖徐姓霞客者,壮游武当,取道南岩,途径“三元”,遂以瑰丽文字记之。十五日自南天门左趋至雷公洞。洞存悬崖间。尔欲返紫霄,由太子岩历不二庵,抵五龙。舆者轿夫谓,迂曲不便,不若由南岩下竹笆桥,可览滴水岩、仙侣岩诸胜。乃从北天门下。一径阴森,滴水、仙侣二岩,俱在路左,飞崖上突,泉滴沥于中,中可容室,皆祠真武。至竹笆桥,始有流泉声,然不随涧行。乃依山越岭,一路多突石危岩,间错于乱蒨野草丛翠中,时时放榔梅花,映耀远近。遥想霞客当年,乘坐轿椅,同行数人,聚众前往。然今余孤身独行,乃忐忑不安,在所难免。
古道之上,荒草臻途。时有乌鸦聒噪于耳畔,藤蔓横亘于前途,野兽飞奔于身侧,野花映耀于眼前。一路或上蹿下跳,或低头侧身,皆为闪避山峰树木之障碍。
余行至已远,汗水浸襦,体已渐渐虚弱。即行多长,还余多远,心中无数。举目眺望,已逾日暮。余心甚忧,复平心静气,以手试汗,正逾返程。然动身之际,抬眼处见“滴水岩”正置脚下,不禁欣喜往之。
滴水岩
滴水岩乃天然而成,向阳平坦,坐东面西,形如倒扣之锅。其面阔16.5米、深11.8米、高4.3米,两侧泉水汩汩,中崇台乃三级方整石铺陈。洞深之处,崇台之上为唐朝古殿遗址。《武当山古建筑》记,“滴水岩”乃按按唐朝早期两室制营造,崇台两端各置一螭首和泉池,台前居中设一宋砖石殿,殿前置石供案一张。岩外为一级崇台,台右置一砖雕化帛炉,坐北朝南。歇山黑筒瓦顶,檐下为单翘重昂,外三踩砖雕仿木斗拱,下为砖雕须弥座,皆为砖构。有螭首两组居滴水岩,可谓奇哉,妙哉。
螭首乃上古彝器、碑额、庭柱、殿阶及印章之螭龙头像。螭乃传说之蛟龙。龙乃神兽,饰之碑头乃为螭首,碑之价值,已然昂贵。已故武当古建筑专家--张华鹏有曰,此龙头造型,既于汉朝马头型龙有异,又于宋朝楔形翘嘴龙不同,惟与牡丹江宁安渤海国之唐石螭首同。具唐初龙头造型之特征,曰:钩形角,花叶形耳,突目,厚唇上卷,嘴角越眼角,占头部三分有二。
此之螭首,雕刻精巧而细腻,然风霜雨雪摧之,天灾人祸掠之,可谓劫难历尽,斑驳沧桑,古貌仍依稀可见。古之匠人技艺之精湛,乃可窥一二。
滴水岩奇妙之最,在有水滴落,不绝于时。进得岩洞,绕行于石殿之后,岩壁顶部湿润。有水状似珍珠,淅淅沥沥,不偏不倚入下潭,溅有水花片片, “滴答滴答”之音,昼夜不停,乃不知始于何年,亦不知何年休止。
北天门
日暮将至,吾忧夜宿深山,遂飞奔于径,至北天门。仰观天门余辉,似杜鹃啼血,绯红如焰。余一日之内,步70余里,历经辛苦,终至南岩。
嘻,问远行者,几人似余?一日遍访数处胜景,犹可“封神”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