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更深处
《资治通鉴》一百七十卷首次出现了杨坚的名字,虽是一笔带过,却让我们看到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乱局接近了尾声。公元572年,急着作死的北齐后主高纬笃信传言,听信谗言,竟杀掉了被称作战神的北齐一代名将斛律光。
司马光不惜笔墨,在《资治通鉴》里用文字直播了斛律光被杀的全过程。高纬以赏赐骏马为饵诱斛律光入谢。当斛律光进入凉风堂,早已埋伏在内的刘桃枝立即从后面扑向他,斛律光站立不倒,回头说:“桃枝常为如此事。我不负国家。”刘桃枝与三名力士以弓弦缠绕其颈,拉而杀之,血流于地,刬之,迹终不灭。这一段,司马光不动声色写得极为冷静,极为客观。斛律光被杀后,高纬下诏书以谋反罪将他满门抄斩。“满门抄斩”一词在史书、小说、戏剧,甚至评书中并不陌生。可当司马光把他被诛杀的弟弟、儿子、侄子、孙子的名字都一一写在纸上,瞬间觉得这四个字鲜血淋漓,杀气逼人。那一颗颗带血的头颅将何处安放,那一个个枉死的亡魂又将何处安身?
斛律光出身名门,他的父亲斛律金追随北齐的奠基者高欢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玉璧之战,斛律金救高欢于生死一瞬,且在战败之后,士气低落之时,为高欢和将士们高歌一曲《敕勒川》以鼓舞士气,振奋军心。高欢死前,谆谆善诱的叮嘱儿子高澄一定要信任斛律金。高澄接受禅位前夜被厨子暗杀,弟弟高洋继位为帝,建立北齐,册封斛律金为咸阳郡王,加封太师。其后,高洋对斛律金尊礼有加,赐药、探视、亲临其家,一起宴饮,都是寻常之事,最重要的是两家联姻,斛律家出了一位皇后,两位太子妃,娶了三位公主,尊宠之盛,一时无两。同时,斛律家子弟皆封侯拜将,富贵显达,无人能及。斛律金与儿子斛律光皆是人间清醒,都懂得自古功高震主者身危,都知道太盛则折,水满则溢。斛律金曾忧心忡忡地嘱咐儿子斛律光尽忠奉上,不要依靠裙带关系,可他们还是缺了范蠡泛舟五湖的洒脱,缺了王翦龙蛇之变的灵动。
斛律金去世之后,斛律光嗣位。他一生战功卓著,用兵库莫奚得胜而回,邙山之战凯旋而归,且与北周数战,屡战屡胜,一句“自结发从军,未尝败北”成为他战功赫赫的最佳注释。司马光说他:“虽贵极人臣,性节俭,不好声色,杜绝馈饷,不贪权势。行兵常为士卒先。士卒有罪,唯大杖挝背,未尝妄杀,众皆争为之死。”他以为自己洁身自好,不慕权势,就可明哲保身。殊不知,这恰恰犯了君王大忌。庄子所谓龙蛇之变,就是告诉功高之人,善于权变,即可为蛇又可为龙,既能存于淤泥,与鼠虫为伴,又能寻到机会化身成龙,呼风唤雨,遨游天地之间。曾经屈原不懂,或者不愿收起锋芒,屈身为蛇,留下一句“世人皆浊我独清”沉了汨罗江。不止如此,斛律光战功大,脾气更大。他三番两次得罪当朝尚书右仆射祖珽,因祖珽眼盲且擅权,说他“盲人入朝,国家一定破灭。”高纬的奶妈陆令萱的儿子穆提婆向他提亲,想娶他的庶女为妻,他断然拒绝,大有关二爷当年拒亲孙权时“虎女岂嫁犬子”的霸气和傲气。功高盖主却不善权变,富贵显赫却结怨小人,斛律光如同悬崖行走,岌岌可危,终用自己及一家人的性命为自己的清高买了单。
君子无罪,怀璧其罪。真正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公元571年那一场对战北周的胜仗。宜阳城下,斛律光率五万步骑大败十万周军,夺取了北周建安等四戍,俘获周军千余人,凯旋而归。与想象中的得胜回朝大相径庭,大军还没有抵达都城邺城,朝廷敕令放散兵众,各归其家。斛律光觉得兵士多有军功,没有奖赏,不施恩泽,不得民心,秘密上表请求派人宣旨。他帅军卒继续前进,朝廷却迟迟不发使,不宣旨。军队行至紫陌,斛律光只好命令驻营等待。后主高纬接到的通报却是斛律光率军逼近都城。高纬很不高兴,急派舍人请斛律光入见,然后慰劳奖赏兵众,令其放散。这一战,斛律光拜封左丞相,另封咸阳王,但也为不久后的被杀埋下重重一笔。
花开两朵,北周韦孝宽亦是一代名将,甚至被称为南北朝第一名将,一场玉璧之战大败高欢后直接封神。北周与北齐向来是死敌,双方互相攻伐,作为北齐第一名将的斛律光多次率军出战,从未败绩,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这难免让韦孝宽生出“既生瑜何生亮”之叹。既然硬碰硬不是对手,那就曲线救国。纵览古今,成功率最高的计谋是什么?美人计?NO!是离间计。勾践卧薪尝胆,誓要灭吴雪耻,但一个西施真的可以亡吴吗?怎么可能。真正让吴国灭亡的祸端是因为越国离间了吴王夫差与伍子胥。信陵君养士三千,为秦所惧,一句“想当魏王”被离间了与魏王的关系,从而受到猜疑,郁郁而终,二十年后,魏国也被秦所灭。楚霸王纵使力拔山兮气盖世,终究抵不过刘邦的离间计,赶走范增,自刎乌江……古语有云:知人知面不知心。又云:疑心生暗鬼。怀疑是一粒种子,落在心里,便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怀疑也是一杯鸩酒,明知不能止渴,却欲罢不能。当那一丝丝的怀疑开始在君臣之间游走,试探,死,已经成为命定的结局,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理由,一个机会,或者仅仅是一条谣言。于是,一向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拼胜负的韦孝宽开始制造谣言,编成儿歌传到北齐:“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为一斛,明月是斛律光的字,谣言暗喻斛律光有篡位野心)。”生怕力度不够,又说:“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杀人诛心,这两句是不是更加直白,也更加不言而喻。
其实,这样的谣言还有一个更官方的名字:谶语。《说文解字》里注释:“谶,验也,从言。”《四库全书》里则注释为:“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作为预测吉凶的符验和征兆,作为知晓天意,神在人间的工具,谶语仿佛自带“魔力”,让人惊奇,也让人恐惧。正所谓“国将亡,听于神”,谶语大多出现在改朝换代之时,所以更多了一份上天授意的神秘和王朝兴替的宿命。从西周周宣王时“檿弧箕服,实亡周国”,到秦末“始皇死而天下分”“亡秦者胡也”,再到隋朝末年“桃李子,得天下”,谶语一一被历史验证。这就很让人细思极恐了。所以,就算英明如李世民在听到那句“唐中弱,有女武代王”时深感焦虑,立即把李淳风召来询问,好在李淳风说:“先兆已成,天命难违”才避免了一场动荡和杀戮,但后来的武则天却也真真地应了谶语。就在北周韦孝宽用谶语陷害斛律光之后,北周武帝宇文邕也听到了“亳州有天子气”的谶语,吓得宇文邕杀了时任刺史纥豆陵恭,换成杨坚,结果却正是杨坚夺了北周的天下,一统全国。无独有偶,一代枭雄后周世宗柴荣则在听到“点检作天子”的谶语后,将当时权倾一时的殿前都检点张永德外放为澶州节度使,改由赵匡胤担任。可正是看似无害的赵匡胤不久后陈桥兵变,夺了后周的天下,应了谶语。运也?时也?命也?其实不过都是人心作怪。
祖珽,作为眼盲之人还能在朝廷上蹿下跳,擅权专政,自然是通达世事,洞悉人心的高手。他知道后主高纬的逆鳞,更懂得火上浇油。于是,乘机在韦孝宽的谶语后加了两句:“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并让小儿在路上歌唱。陆令萱则将歌谣向高纬启报:“斛律累世为朝廷大将,明月(斛律光)威震关西,丰乐(斛律光的弟弟斛律羡)威行突厥,女为皇后,男娶公主,谣言十分可怕。”高纬本来还有点犹豫,结果适逢有人密奏:“前时斛律光西征回京,率军卒进逼京师,欲行不轨。”一语说中了高纬的心事,一顶欲行谋反的帽子结结实实戴在了斛律光的头上,终致他身死族灭。他的女儿,皇后斛律氏也被废为庶人。至此,斛律一家如同倾倒的大厦,片瓦不留。《资治通鉴》别有用心的加了一句:“周主闻光死,为之大赦。”多讽刺,北齐大将被杀,北周大赦天下。
作死的高纬继续作死,第二年又鸩杀了他的堂兄,赫赫有名的兰陵王高长恭。从此,战场上再没有《兰陵王入阵曲》,只剩下寂寞的遐想和无言的风。当然,作死必然会死,公元577年,也就是斛律光死后五年,北周的铁蹄踏平了北齐的土地。北周武帝宇文邕领兵进入邺城后叹曰:“如果斛律光还活着的话,我哪能跑到邺城来。”如果斛律光还活着,历史会有不一样的选择吗?
公元782年,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奠,其中就包括“北齐左丞相咸阳王斛律光”;公元1123年,宋室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斛律光。北宋《十七史百将传》中,斛律光同样位列其中。如此想来,其心当可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