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
题记:说来惭愧,农村出身的我不了解麦子,大概是我们“沉迷”于稻米和玉米的原因。在这片土地上,我第一次看见微风拂过麦穗,麦穗便开始变的躁动起来了,窸窸窣窣。很像微风刮在沙丘上,细沙们也熙熙攘攘。我曾很想去踩在麦穗上,不知道是不是和踏在细沙上一样松软,但我还没迈出那一脚,耳边便响起“一脚五十元”,把我拉回现实。到底是道德还是金钱纠正了我的不良行为?
广袤和渺小是我贴在飞机小窗户上产生的第一个念想,远处的高山绵延不绝,甚至山帽上还留着积雪,山脊是坚硬的,零星的冒着几棵小树,从山脚开始便是干涸的土地往外延伸,无穷无尽,金色的大海。沿着河流和树林分布的人类聚居地,很规整,也在不断向外延伸,仿佛要一较高下。我想这里的人一定是坚韧的。
落下飞机的那一刻,我很急迫的走向人类聚居地,内心特别害怕会走到另一边荒芜的土地,害怕变成金色大海中的一颗沙粒。但后来我想明白了,我只是变成了另一颗沙粒。在城市之中,我只是感觉到在几千万人口之中的渺小。在这里,我感觉到的是一颗沙粒的渺小。你说一颗麦粒也会有这种想法吗?
听老农说,麦子需要合理密植才能丰产,我在想是不是麦子也要“抱团取暖”,但是老农又说麦子也不能太密,否则会招致水分不足、虫害。没想到风吹麦浪的壮观离不开每一棵麦苗的合理相处。
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我也曾想和麦苗一样,去结交新的“麦苗”,去和周围的“麦苗”合理相处,可是我却很难去把握“合理密植”的距离。我有时候会想我是不是已经“年老”了,毕竟年老的麦苗已经不需要去在乎周围的麦苗,只要去上交麦穗就行了。可是后来我想也许我没有真正去热爱这片土地,不接地气的麦苗是很难茁壮成长的。入乡随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却是很难做到,要去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更难的是去理解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在我从南方迁移到北方生活时,我曾领略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魅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漫灌,我已经绝大部分的融入到北方的生活,也渐渐的忘记了水土的魅力。这次往西的远游,也使得重新感受到水土的魅力,可是我却已经迟迟不能融入,时光给了我们存活的资料,也顺便收走了我们信任和纯真。
麦苗随风摇摆,从青青翠绿到满眼金黄,由干瘪到饱满,也渐渐从麦苗变成麦粒,落在未知的土地上,又变成一棵麦苗,如此这般循环往复。来到这里时间不长,思念却逐渐加重,这种感觉强烈于以往。想念自己妻子,渴望陪伴,想念自己的家乡,尤其想喝上一口家乡的清泉,看一眼家乡的山脉。失落和漂泊感时常会涌上来,不知道新长的麦苗是否也想回到曾经的麦田?
每一颗麦粒都将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麦田,在微风下茁壮成长,变成前簇后拥的麦苗,随着微风扑向道路、扑向山脉、扑向远方。我们也会找到自己的那片麦田。
虽然归期未定,但已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