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向人间都是爱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就是说,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张家梅就是奉献,把爱洒向人家,洒向需要的人。
在湖北省荆州市颐正养老服务中心大楼七层中,有一块墙上挂着“医养融合,缔造健康晚年生活”的工作牌,里面是第七组长张家梅的相片,还有养护区主任、管床医生、护士和护理员,她们都有座右铭,张家梅的座右铭是:周到,认真,细心。正像她说的一样,其实做的更好。她的爱心护理和奉献,她洒向人间的爱,治愈老人们身体和心灵上的伤痕,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
一
张家梅,今年51岁,中等身材,步履稳健,平凡简朴。她曾经当过沙棉、荆棉的挡车工,因为是临时工,就下岗了,后于2013年来到曾经是荆州市第一福利院给老人们当护理员。虽然十个春秋寒暑,岁月沧桑,护理员职业生涯的劳累,繁杂琐碎的日常护理,给她容颜雕刻细微皱褶,还有岁月悄悄带走她最美的年华。但她语调细柔,笑容亲切,透露出默默无声的奉献,带给她的幸福、快乐和心灵慰藉。还有她给人最深刻的感觉:睿智、精明、强干、慈善、活力。正是这样的人格魅力,她为经过手中几百个“爹”和“妈”,替他们子女尽孝,为社会分忧。老人们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安祥地过好晚年。老人们都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女儿。不是亲人胜亲人,她已经为数不清位老人送终尽孝。老人们如果走完人生最后的路,快不行了,在他们临终前,如果说不出话了,就含泪朝她轻轻地点头示意,或拉着她的手不放,或喊着她的名字,幸福地离开人世。她这个女儿,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女性崇高道德和博大的情怀。
2014年,单位安排她们在长江大学培训,学习了解和掌握对老年人的护理、预防知识,还有老年人病后料理及心理慰藉等知识,教授的一句 “老人们的今天就是你护理工的明天”的话,让她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从那时开始,她认识到护理职业伟大,自己的选择,任重道远,要用爱心让更多老年人欢度幸福的晚年。从此,她用心用情用爱善待老人。为更好地提供专业服务,这些年她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护理培训,已获得养老护理员中级证书。
二
十年来,张家梅手把手带教了40多名养老护理员,她用自己的心得体会,经常告诫她们:“你从事这份特殊的工作,你就要善待长者,这是人生最好的修行,也是尽孝的机会,你就要把长者当自己的父母看待,当自己的亲人看待。”
“你替别人子女尽孝,你尽到了自己的责任,你即使有一点过错,人家的子女也会原谅你。”
“屋檐下的水,点点滴旧窝。你是怎么做,今后别人也会怎么做。”
“一个个长者被护理的好,可以延长他们的生命,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2017年,荆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相应政府号召,经荆州市政府招投标引进第三方服务机构——颐正养老服务有限公司,颐正公司是集颐正养老服务中心、颐正日间照料中心和颐正医院三位一体的大型民营养老机构,恪守“替子女尽孝,为社会分忧”的宗旨和“专业做养老、用心为老人”的服务理念,经过6年的运营,现有养老老人达到230人,其中有160多人是没有自理能力的。
张家梅的护理对象从一般寄养老人转为特殊老人护理上。这些老人,有的肢体残疾,有的精神残疾或老年痴呆,他们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全护理的。而且这些老人的生活习惯各异,有的吃饭不知饱足,有的不会整理衣着,有的不习惯群体生活,有的我行我素,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她是组长,不仅自己有5个人的护理任务,还有这个小组23名老人,她要承担责任。
她把老人们当作父母一样对待。别人这样叫:“张组长,8床的爹在呼唤你的名字啊。”
“张组长,5床的妈要你去为她洗澡、按摩啊。”
她就整天在爹妈旁边服务着。她还为每位爹妈制定具体的康复、护理计划,并定期巡查记录及时调整护理内容,她在爹妈的心中,已经成为女儿。正是因为她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在临终前,能说话的,头脑清醒的,就对她说:“孩子啊,你的心眼真好,是你让我在世界上多活几年,得到了关爱,感受到温暖。如果我走了,我要保佑你,保佑你的家庭,保佑你的孩子读大学!”像这样的例子,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除了每天精心照料好老人的日常起居,她更将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相结合,与老人交心、谈心做朋友,把老人当自己的父母一样的去照顾,她认真熟悉掌握护理区内每位老人的基本情况、饮食、生活护理以及特殊生活习惯,陪他们聊天、散心,让他们心情愉快地过好每一天。
她既当好护理员,又当女儿,在每一位老人身上,她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从而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
三
蒋奶奶84岁,是前年5月过来的。老人身患高血压、心衰、肺气肿等多种疾病,当时她一直在二医住院,医生说最多还有个把月时间。他的儿子在做生意很忙,家里人就商量,把老人家送过来,尽点孝,不过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那天,她望着用担架抬过来的,几乎奄奄一息的蒋奶奶,且脸上死灰色的样子,只是头脑还是清醒的,她的心情无比沉重。她附身对蒋奶奶说:“奶奶,我是您的女儿张家梅,您来了,由我照护。我对您,会像女儿对待母亲一样尽孝的。”
蒋奶奶见她慈眉善目,点点头。
她又说:“奶奶,我看您气色好,至少还可以活6年,到90岁没有问题,还可以冲刺百岁。”
蒋奶奶听了,毫无血色的脸上,泛出一丝红光,眼睛里似有泪水溢出。张家梅又鼓励蒋奶奶说:“在我这里,您相信我吧。就是阎王爷来找您,要您走,也得经过我同意才行的!”
从此,她每天为奶奶穿衣穿裤,洗脸洗澡,洗屎洗尿,送水喂饭。按照多年的护理经验,她给老人合理搭配好一日三餐的膳食,保证老人的营养均衡,使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当真,蒋奶奶已经又在这里过了两年多,奇迹般地活下来了。
对入住的每一位老人,她都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关怀备,至于老人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让老人时时处处感到温暖有家的感觉。但对头脑有问题、脾气不好骂人、摔东西的老人,她“恩威并施”,就故意板起面孔,假装生气,吓唬说:“好吧,你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马上把你送回去!”
护理员是老人晚年生活中精神的依托和生活上的依赖。老人们最怕说不要他们,就乖乖地改脾气了。
刚来时,她每天几乎在又脏又累的环境中生存着。为老人端茶递水、搓身、按摩,淸洗拉尿拉屎的身体和衣物,可扑鼻而来的臭味,她是受不了啊。没办法,她就这样想:我把老人当亲爹亲妈的时候,这是为我的亲爹亲妈做的,就不嫌臭了。
心中有爱,爱就是灵丹妙药。
四
十年如一日,她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爹娘,让他们晚年多享清福。她一刻不停地穿梭在老人中间。她对每位老人日常生活习惯都了然于胸,甚至老人一个眼神等细微动作,还有中风老人的唇语,聋哑人的手式,她都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值夜班时,她每半个小时查一次房,看看哪个老人被子掉了,还有他们身体状况。有天深夜12点,她轻手轻脚到了已经83岁的郑奶奶房间,见她精神不振,脸色呆滞,眼球不像过去灵活,她感觉不对劲,就对她说:“奶奶,您如果感觉哪里不舒服,就赶快按呼叫器。”
郑奶奶点点头。果然不到5分钟,郑奶奶的呼叫器响了,她马上赶过去,见到郑奶奶的嘴巴有些歪斜,马上用对讲机联系管床医生,一分钟之内,医生赶过来实施抢救。医生感叹地说:“张组长,你幸好及时发现,不然老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听了这话,她舒了一口气。
次日,告知郑奶奶家属过来探望,郑奶奶已转危为安,嘴巴也不歪了。家属千恩万谢。而她也陪护在郑奶奶身边,一刻也没离开。
这里的老人身体差、自理能力差,时时刻刻都需要耐心细致地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姜奶奶,75岁,老伴已去世,因为她的智商只有两岁左右了,整天到处走动,而且是仰望着,不管前面有没有东西,时刻要提防她会摔着。她家里条件好,膝下两个女儿尽孝,就把她送到这里。她来了后,有个怪癖,就是见不得门关着,只要哪个房间的门关了,她就拍门,弄得老人们都有怨言。
怎么办呢?张家梅只有整天陪她走,给她讲故事,教她唱红歌,答应买好吃的东西给她吃。而且,防备她半夜起来敲门,经常陪她哄她睡,甚至把她抱在怀里,轻轻地拍着。半夜,姜奶奶迷迷糊糊说:“天亮了,我要起床了。”
张家梅就说:“听话,还早,天还没有亮,那是月光。”
姜奶奶神经质大声嚷嚷:“快,我要起床!”
张家梅就吓唬她:“警察叔叔在外面,你出来了,他就把你当小偷抓起来。”
姜奶奶马上一动不动,循规蹈矩,服她了。她感慨地说:“老人都可爱的,和孩子一样,只要耐心去哄,他们一定会高兴。”
五
张家梅对家里老人的孝敬,也是值得赞誉。
她结婚后,他没有看见公公,因为公公在他爱人8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间,所以她珍惜健在的婆婆,一直视婆婆为亲生父母,在婆婆身体不好卧床,有婆婆的两个女儿和丈夫无微不致的照顾,她只是配合他们。婆婆也是在她刚刚到医院上班的时候去世的,她一方面在上班的时候照顾单位里面父母,回家之后尽心尽力照顾婆婆,一直悉心照料老人至临终。还有她自己父母亲去世的前前后后,她
让他们满意、幸福,没有遗憾的走完人生最后的旅途。
正是因为她两边的父母亲相继离世,她没有了父母亲在身边的幸福感,她才把外面的父母亲当作自己的父母亲孝敬。如果别人问他:“那些老人跟你非亲非故,跟你没有血缘关系啊,工作能过得去就行了,何必这样认真呢?”
她笑着说:“对自己的父母,我只是做了每个儿女都应该做的事。对外面的父母好,就是要让后来人养成尊老爱幼好习惯。”
她的爱人也很善良,在她的影响下,他的爱人也来到这个单位,已经工作5年多了,也是在同一个楼,护理不能自理的老人。
她是在这里已经是时间最长的了。辛苦、操劳,甚至身心疲惫,整天没日没夜的工作,而且吃不香睡不宁,好多同事干上几年转行走了,甚至还有别的单位出高薪聘请她,她舍不得这些朝夕相处的老人们。而且,也有个别不理解的家属,对护理员也歧视:“我出了钱的,你就是丫鬟、佣人,你们就要好好服侍。”
她把怨声当激励。她想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融化。
病人卧床久了,身上容易长褥疮。在这里,是没有的事。只有在家里生了褥疮的,送到这里治疗。
她的儿子快三十岁,长得像她,眉清目秀。有人问她:“如果你儿子结婚生子,你要回家照护孙子,你习惯吗?”
这个问题对她来说,是很纠结的事。她既爱这里的老人,爱这里没有血缘关系的父母,也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儿子,更渴望孙子的到来。
她的回答是:笑而不语。
因为,她和丈夫都在这里照护老人们,不可能都回去,总有一个人会留在这里继续工作。
洒向人间都是爱。十年来,她收到了几十面锦旗,其中这两面锦旗代表她们的形象,见证了她的爱心,见证了她的奉献:
精心护理,体贴入微;
家一样的温暖,亲人般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