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长城好汉坡
相信,很多人在书本上和电视上看过长城,领略过它的宏伟和壮观,尤其是毛泽东在登上长城好汉坡,激情写下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壮语。正因为他的这句话,激励了亿万游人争相攀登好汉坡。作为中华儿女中的其中一员,谁不想做回好汉。2006年10月15日,我带着充满一腔热血男儿的胸襟,游历了长城八达岭,感受了好汉坡的雄健。
旅游车停在八达岭山脚,下了车后,人声鼎沸,看得出来长城旅游的人都很兴奋,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员。记得心情激动的我,未细看长城山脚下的景色,就迫不及待地登上了长城。
一路行来,长城高低起伏,雄奇险峻,绵延万里,犹如一条舞动的巨龙腾空在群山环抱中,气势磅礴。环顾长城四周的地势,山高陡坡,不难想象当时建造城墙的劳工,他们是如何步履艰难地把巨大的石块往大山之脊搬运,使得这里的一砖一石都沾满了斑斑血迹,折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穿过烽火台,顺着城墙朝制高点前行,每个城垛都有矛眼、箭孔和炮口,据说这些遗物都是古代士兵用来打仗和监视敌人的洞口。作为保家卫国的烽火台,在当时那个年代建造它,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御外敌入侵关内的作用,可它到底还是抵挡不住北方女真人的雄师铁骑,更挡不住时代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的科技战备。尤其是那段戏剧性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千古绝唱,把秦王朝的暴政显露得一览无余。
十月的北京,山风拂面,常常会有沙尘暴,在登上长城高高的山岭上那一刻,风沙吹打在脸颊上很是疼痛。让人只好依着城墙往高处攀登,坡越来越陡,人也就越来越累,细密的汗珠不断地从我额头渗出,口中不停地喘着大气,两腿像挂了十几斤沙包似的举步维艰,几乎到了每走几步,就要在原地歇一歇,回头再望一望的地步。就这样,自己喘着气登上了第一个长坡。
迈着坚强的步伐继续朝好汉坡的方向前行,陡峭的路面宽不足2米,走起来比较艰难,但大多数游人是借助城墙两侧的扶手慢慢往上登,加上路面长期蚀损,被游人踩踏得光溜溜,给人一种心惊胆战的感受。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先祖们建筑长城的精神足以促使着每一个人向前攀登。是的,人要走的路很长,路很坎坷,艰难险阻很多,但只要凭借着前人修筑长城的智慧和决心,一定会走出一条文明大道。
沿着蜿蜒崎岖的城墙登上好汉坡,回眸眺望这饱受世纪的日晒夜露和风吹雨打的城墙,发现自己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受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同时,感觉到长城内外的树木、山石都在呼吸。就在抬头的那一刻,看见朵朵云彩飘浮在天空,一种在仙境中步履的意境油然而生。
英雄秦始皇已去,今日万里长城犹在。可能是我登长城累了,也可能是历史太沉重了,坐在城墙上,不停地长舒大气,恨不得把体内糟粕一口气呼出来,以求更好地融入这个优美的环境中。不知是天气的原因,还是砖石激情释放后的衰老,就在我不停地呼着气时,双手无意中触摸到城墙上的砖石,感觉它格外冰冷,使我的心里不停地翻滚,遥想当年,将士们为保家卫国,在长城上浴血奋战,尸堆如山,血流成河,是何等的悲壮。
站在高高的好汉坡,倚着坚实厚重的烽火台,看着长城粗犷身躯依附在起伏的山峦间,勾勒出清晰的文脉,山与城牢牢地结合为一体,一种永恒的定格从古老陪伴到今日,见证着中国由弱到强的历史变迁。今日长城,除了是中国精神文化的一种延续,也成了中国走向强大及伟大的标志。
万里长城,长城万里。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登长城自然成为每个人心中美好的愿望,尤其在登上长城那一刻,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脊梁挺很直,内心无比激动。是的,自秦始皇修建长城以来, 它便是中国人的骄傲,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这就是我国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