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莲花白鹅”的传奇印迹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一首初唐诗人骆宾王七岁时作的《咏鹅》,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关于莲花白鹅的故事,也许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
莲花地处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地带,乃禾水发源之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水草丰茂,有得天独厚的饲养白鹅的自然条件,莲花人素有养鹅的传统习惯,其历史悠远,经久不衰,形成了肉用型地方特色良种一一莲花白鹅。
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西营养专家鉴定的莲花白鹅以其 “肉质细嫩,美味可口,富含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而响誉全国,莲花白鹅宴产品在香港等地被誉为“食品皇后”。
那个年代,莲花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投资千万元在城北办起“莲花鹅肉加工厂”和“莲花鹅绒厂”,把白鹅从养殖、加工、生产、销售一条龙,把白鹅产业可以说是做得有声有色,一时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鹅绒衣、鹅绒被等系列产品远销俄罗斯、乌克兰、法国等国家。后因市场的原因,加之管理、经营不善,工厂双双被迫停产破产。曾经的辉煌,随着时间的推移,莲花白鹅滋生两家企业也慢慢的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政府主推的白鹅产业虽没有办厂期间那样火热,但民间养鹅的传统却一直传承了下来,莲花白鹅这道久富盛名的江西传统农家名菜与莲花血鸭一样,成为食客们的最爱,2016年被江西省农业厅评为“江西十大传统农家莱”。
2020年12月20日,在“乡镇项目现场观摩”会上,走进三板桥株岭坳铁矿旧址,看到了李桂翔的“莲花白鹅原种场”,该基地坐落在镇背村,占地350亩,以莲花白鹅孵化养殖为中心,走“村集体十合作社十农户十市场”的产业化发展路子,与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2020年成功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品和国家家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两个国字号榜单,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工作已通过省级现场验收。场主李桂翔饶有兴致的讲述着“石鹅仙”、“石鹅仙庵”和莲花白鹅一个个美丽的传说,虽版本不一,也不知真伪,但均为“莲花白鹅”增添了不少的神奇的色彩。
2021年1月31日,周末有闲,应莲花白鹅原种场场主李桂翔之约,带着“讲好莲花好故事”的初衷,在村民李道亮引路、李桂翔和分管文旅的副乡长林绿的陪同下,笔者带着对“莲花白鹅”故事的好奇,来了次实地考察探寻。
李道亮为镇背村人,从小跟其长辈到过“鹅仙山庵”和“石鹅抱子”祭拜过,对上山的路况比较熟悉,对先祖流传下来的故事也是讲得头头是道、津津有味。李道亮一边拿着镰刀在通往鹅仙山庵古道上劈荆斩棘,一边讲述着莲花白鹅的传奇故事。
听先人讲,古时候,有一个道士从携一对白鹅过玄湖(现玄塘湖),因天色已晚便借宿于一户小客栈。该客栈住有另外两位青年壮士因鹅呜久久不能入眠,商议着烧水杀鹅喝酒。鹅闻听便飞向后山化为巨石。
之后,该巨石每日深夜都会发出鹅叫声。一天傍晚电闪雷鸣,只见巨石中飞出两只白鹅,绕石三圈,冲天而去。
次日,人们前去察看,发现巨石上留下几处鹅爪痕,石旁遗留几对鹅苗,村民纷纷捡去饲养,从此仙鹅种苗在莲花乡村繁衍开来,子孙绵延不绝。一代又一代的莲花农人靠养鹅收益颇丰,人们为感激鹅仙的功德,便建庙永祀,并称该山为石鹅仙,又称“石鹅抱子”。
还要一传说,说是天上王母娘娘的瑶池中原有一对白鹅,因为厌恶天上的清规戒律,便起了下凡的念头。有一天,无意中抖开天幕,偷窥凡间,竟迷上了莲花这个长满荷花的风水宝地。于是,趁王母娘娘不备,双双逃出天庭,来到了这美丽富饶的莲花之乡,定居安业,繁衍生息。
后来,王母娘娘察觉到了,顿时气得银牙咬碎,即刻派出天兵神将下凡,一举擒获了这对仙鹅,并当场劈为两半,这对天鹅当即化成两颗巨型石头。石头的石缝里竟孵出了一对对的小白鹅,小白鹅层出不穷,流入民间寻常百姓家,开始繁衍,绵绵不绝。先人感其恩赐,称这两颗石头为“石鹅仙”,并在旁建起寺庙供奉……
传说归传说,但释惟则与倪瓒胜赞莲花的故事,却是真实历史的事实。
释惟则(1263—1355)著名的元代高僧,俗名谭天如,是我莲花神泉桃岭村人,在莲花新城区的“天如公园”就是为纪念天如高僧而建的。
元至正年间(1341一1368),惟则14岁入佛门-,云游各处拜师参道。后潜心研究佛典,编著《楞严会解》、《净土或问》、《精要语录》、《十戒图说》等书行世。他晚年的住所“狮子林”,至今为苏州游览胜地。后人将其诗文作品编成《狮子林别录》、《天如集》),在苏州城北菩提寺住持时,结交了当时的大画家倪瓒( 1306—1374,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元末著名画家,与黄公望、王蒙、吴镇齐名,并称“元代四大家”)。两人的友谊十分深厚。两人经常在一起说诗论文,饮茶喝酒,共叙世间冷暖。
有一天,倪瓒前来菩提寺拜会释惟则,突然耳畔传来一阵“哦、哦、哦”的叫声。他循声望去,只见走廊侧边的池塘中正浮着两只大白鹅。倪瓒一见这些白鹅羽毛雪白,硕大肥腴、气势不凡的白鹅,不由赞不绝口:“美哉,白鹅,天上下凡之天鹅也。”惟则见朋友如此喜欢,问倪瓒杀只白鵝品尝如何?倪赞连声说:“不!不!不!如此圣洁之物岂能杀之?欣赏就是一种享受”!惟则说:“”自己亲戚从莲花携来,家乡的白鹅多多益善,下次再捎信带来就是。”如此说来,倪赞便点头同意。于是,惟则便交待待厨房用事杀鹅樽酒招待。食之,则更为惊叹:“想不到这白鹅不但外形漂亮,其肉质更是鲜美无比!吃仙鹅,延年益寿矣!”为感激友人,遂画了一幅栩栩栩如生的白鹅图赠与惟则,并将烹调技术写进了食谱。莲花白鹅便因此出名。
从此以后,每逢苏州官宦人家设宴,定要做一道莲花白鹅名菜。后困交通不便,千山万水阻隔,渐以当地白鹅鹅代之。但仍不乏有好奇者,仿效倪瓒,不远千里,买得原产,以解其馋。
一路上,尽管杂草丛生,但也开阔,透过杂草看见古道上的阶梯青苔足见当年香火旺盛,古道弯延起伏、崎岖不平,有的地方甚至是悬崖峭壁,稍不留神便有滑下去的危险,但在李道亮的传奇故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鹅仙山庵”。古庵遗址座落在半山腰,三面环山,古树环绕,地势平坦,约摸有一亩地那么大,古庵已荡然无存,但古庵遗址上残存青砖、青石、菩萨及四周的千年古树、石头垒起的敬香台上,可看见一把把烧剩的木香,足见当年的香客不断。李道亮说这里曾是僧人讲学、当年红军的临时指挥所、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一个联络点。
在古庵的后背山上,埋有多座道士的古墓。不远处,是当年红军阻击敌人的战壕。离古庵右边相距不到500米的玄塘湖的山下便传说中是“鹅仙抱子”的巨型石头。我们顺着来时的路往回走,来到了“鹅仙”脚下。
造物主也的确神奇!整个鹅仙山仅有鹅仙两块巨石,四周均为绿色植被所覆盖,两石之间的石缝跟传说中一致,山风吹来,透过石缝发出鹅鸣之声,怪不得先人说是鹅叫之声。
在鹅仙山脚下,有口山泉,清甜可口,含硒、铁等多种维量元素,喝了有强身健体之攻效,村民拜称为“鹅仙山泉”,山泉四季流水不断,滋润着四方乡邻。我们下得山来,来到山泉边,虽是正午时分,但山泉边停满了前来装水的小车,正排着队装水,好不容易插个队,尝口鲜,解解渴,的确味道不错!
下山之后,原种场李老板热情的招待了我们。让我第一次品尝了莲花白鹅盛宴:鹅脯、鹅掌、鹅腿、鹅肠、鹅翅、鹅肝、鹅肫齐上阵,烤鹅、醬鹅、蒸鹅各种风味齐上齐,那扑鼻的香,那蒸熟松软的鹅皮,鹅肉丝像家里腊肉猪脚的肉丝,一丝丝的,色香味俱全、咬劲十足、回味无穷……大伙用一次性手套,一手拿着鹅掌、鹅翅、鹅腿、一手扶着,津津有味的品尝着……李老板神采飞扬的边吃边介绍,他说:“莲花白鹅全身是宝,鹅肉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加工后鹅肉食品有补阴益气之功,暖胃开津之效,缓解铅毒之能。在中医食疗上有抗癌作用。鹅骨能制作含有较丰富的可吸收的“鹅肉酱”是幼儿和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李道亮见笔者对莲花白鹅有如此兴趣,林绿对发展白鹅产业情有独钟,便问大家是否还有气力?除了鹅仙山和鹅仙古庵外,在山口垅与永新的交界处的古官道还有一道关于白鹅的奇观:“凤”字石。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来“莲花白鹅”传奇的故事在三板桥还真不少。一顿丰盛“全鹅宴”之后,我们又从株岭坳白鹅原种场驱车前往。
从镇背至山口垅仅十分钟的车程就到了。远这就望见一座白色的古塔“三囗垅塔”(明朝天启年间建的,2001捐资重建)。古塔建于江边,沿江渡步600米路程就到县界隘口,“凤”字石侧卧在路旁。
走近一看,还有莲花县人民政府、莲花文物办2015年10月10日作为“莲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的石碑,碑文有详细记载。此石长6.8米,面高3米,占地20平方米,“凤”字形清晰可见,笔圳道劲有力,虽历经千年却完好无缺,旁边是吴楚时期,三板桥进入永新文竹的官道。
凤”字石,更是“莲花白鹅”作为地方特色品种的有力佐证:据说是岳飞抗金时即宋绍兴2年(公元1132年)二月二十七日,奉命镇压曹成,率部从南昌出发,沿赣江逆流而上,再从永新经过莲花,三十日赶到茶陵,路过三板桥山口垅炎坡,在此命部队稍作休息,岳飞坐在路边的石头上,看见山口垅的的农田里相互追遂的一群群白鹅,犹如天上的凤凰。于是在歇脚的上石头上用佩刀刻上“凤”字。寓意莲花白鹅的圣洁,更是表达岳飞本人的鸿鹄之志“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大伙在“凤”字石旁拍照留念,凝望着这千年的“凤”字奇石,无不感慨万千,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笔者,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如不是亲眼目睹,殊不知“莲花白鹅”有这么如此厚重的历史渊源!
这次探寻“莲花白鹅”传奇印迹之旅,真的不虚此行!也期待着莲花白鹅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做越优!“莲花白鹅”这道江西“十大传统农家菜”像“莲花血鸭”一样走向全囯,走向世界;期待着莲花白鹅产业在不久的明天做成融”原种培育、规摸养殖、观赏品尝、文化旅游”于一体乡村振兴的莲花样板;期待着莲花白鹅、鹅仙石,鹅仙山泉、凤字石、株岭坳铁矿旧址(工业遗产)成为莲花又一个“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