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茶泡
文/周勇
茶泡,在南方油茶树上生长出来的一种“果实”,严格上说,它不是果实,应该叫茶树果瘤。是茶树感染病菌形成的果子。此种菌不仅寄生在茶树的果子上,也寄生在叶子上,叫茶耳。
茶泡的形成条件一是须有新叶(或新果),二是须有充足水分,三是阳光较充足。在长江中下游就可以满足这些条件,茶树换新叶时雨水特别多,而且这时茶果也还很小,一些环境刺激就会使新叶(或幼果)异常生长,开成茶耳(茶泡)。
于是摘茶泡茶耳就成为我们童年的喜好,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竞赛性活动。
我们把牛闲放在山坡上,春天的山野,青草饱满肥嫩。正是牛儿们的乐园,也是孩子们的乐园。我和弟弟还有一帮伙伴一起放牛。我家的牛儿是一头黄牛,名字起的很贱,叫黑烂。黑烂大约属于20余岁的老年母牛,它吃东西的时候缓慢。此刻它在用心吃着刚刚长出来的骨节草芨芨草。我们村的茶园在岗蔸坡靠近半山腰一带,早些年属于生产队,后来改制了,有的属于一队某某家,有的属于四队某某家。由于茶油的产量不如菜籽油高,久而久之。这些油茶树变成了无人管理的“野树”,这时候,四月的春风习习吹来。满山盛开着野杜鹃,还有白機木花,可以说绚丽无比,景致奇美。
而我们感兴趣的则是茶树上的茶耳和茶泡,决定来个采茶泡比赛。油茶树长得高,弟弟太小了,我就爬上树杈想把他拉上去。仁军就劝我说:“万一你弟弟摔下来呢,你妈准会让你吃牢饭。”我一听吓坏了,赶紧断了这个念头。我让弟弟摘了张桐油叶铺在地上,说“哪里有茶泡,你就告诉我”,弟弟在树下答应着,一一指点着我。“东边树梢上有茶耳,也有茶泡。”他的眼睛加耳朵使我很快瞅准位置,伸不到的地方就摇树,那时茶泡簌簌掉下树来。弟弟欢喜着捡茶泡,还时不时感叹碎了破了。茶泡果实是圆而中空的,掉在地上容易碎,卖相就谈不上了,自己吃吃倒也没什么。茶耳得把树压下来用手去摘,于是,我在树上面压着,弟弟在下面采,我们兄弟联手。很让仁军和他的伙伴们羡慕。他说,自己下次也让弟弟仁利来帮忙。还说,这次算幸运了,前天在老冲坳摘茶泡,踩到一条五花蛇了!好险!
是啊,真幸运,那次我不在场。不过,当时那么多小伙伴,怎么不两两联手来采茶泡呢。后来想,也许大家规则没有定好吧。如果是两个联手,而又均分成果,我和弟弟大概率拿不到冠军了。
采下来的茶泡,用桐油叶包着。那些有些卖相不好的,我们就满足了口腹之欲。山野果蔬,就是那么自由随意,采一把满足一下肠胃之需。
我曾听三爷说,这种茶耳和茶泡,在解放后大灾大荒的1959-1961年灾荒时期,起着救灾救命作用。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这种茶泡还是一味中药材,并且营养丰富。茶泡果对心血管有特别明显的保护作用,因为它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亚麻酸等物质的含量比较高,这些物质在被人体吸收后能净化血液,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并能促进血液循环,经常服用能维持心血管健康也能防止血栓中风发生。另外它还能延缓衰老,茶泡果中还有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又有美容酸之称,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可加快人体内脂肪酸分解和代谢谢,能防止人体内过氧化脂质生成,并能阻止人体内氧化反应发生,经常食用能放慢人体衰老速度也能提高人体的抗衰老能力。
想来,这种茶泡还真有点像《西游记》里提到的人参果一样神奇了。
摘到茶泡回家后,如果食用,还得焯水,去掉其涩味。做成汤,清新爽口;另外,切成丝,炒肉,也是一味地道的故乡珍馐。当然,我们更在乎的是,上学时母亲会把茶泡放在我们书包里当零食吃,那可是让小朋友们羡慕的零食啊。尤其是分给同桌女生,那是特别有面子的事情。分给老师吃,老师一高兴就给我们讲《镜花缘》里的故事,简直是太开心了。
故乡的茶泡,让人回忆起那一段令人记忆犹新的岁月,让我们兴味之余,在故乡的山风民俗中,去细细体味着童趣童真。我想,如今,零食多是多了,比起茶泡的甜中带涩,茶耳的清香微甜,还有摘茶泡的有趣。至今让我觉得,它才是天下无双的美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