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心路 如饮春露
——读王锐平散文集《秦风半两》
吴文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从结构和意境上看,说明当时诗歌在西垂已历经漫长的积淀与发展,文学已从劳动活动中结晶成独立的存在。这些刻在骨子里的品质和智慧成就了秦人,这些官方和民间流传的众多诗句滋养着秦人的灵魂,在残酷的环境中传承与提升着属于自己的文化根脉。
读王锐平散文集《秦风半两》,在古朴的秦风雅韵中,平凡的浪漫和岁月的温暖扑面而来。作者在三十多年的农村金融工作中,情注金融,快乐生活,惬意书写。像虔诚的文学问道者,热情记述生活中的真善美;又以专业金融从业者的视角,忠实记录了农村金融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脉络。
俄国文学家高尔基说:“文学的任务,艺术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就是把人身上最好的、优美的、诚实的也就是高贵的东西用颜色,声音,字句表现出来。”文学创作,它所描绘的是创作主体的心理世界,是作者的实践活动、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的结晶。它反映的是一种心灵化了的社会生活。中国的《诗经》,印度的《吠陀》,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希腊的《伊利亚特》……每个民族都以文学经典中焕发的精神开拓了文明之路。中国的诸子,印度的游吟诗人,希腊的七贤,以色列的摩西……,众多奠定民族文化根基的巨人披荆斩棘开拓了各民族发展之路,后来的每个世代都是在他们的精神乳汁滋润下成长壮大。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王锐平从礼县(古西垂)走来。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周王朝把秦人置于自己都无法征服的犬戎腹地,“以和西戎”,可谓用心叵测。面对艰险,秦人没有退缩和屈服,而是卸去贵族的长袍,去适应丛林的生存之道,竭力突破自己。一代接一代,身骑战马,历经重重绝境,经受住了血与火的淬炼,造就秦人英勇无畏、坚毅不屈的品格,完成了秦族在古西垂的崛起。秦统一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以半两为单位。这种方孔圆钱完美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这些无形却强大的气运,是撼动和深刻在礼县老百姓心中的宝贵遗产,也是滋养王锐平茁壮成长的不竭养分。平凡岁月十八篇,作者通过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和感恩,挖掘、欣赏平凡人的真、善、美;陇上江南十三篇。则以深情的回视,赞美了陇南特有的江南风土人情和优美景色。
从2006年起,王锐平就在兰州的街道上感受人间烟火的酸甜苦辣。陪伴他的从精装小册《毛泽东选集5卷》贾平凹散文集《通渭人家》和《王献之草书选集》,到成捆的书籍和成堆的文稿,里面就有他收集在《秦风半两》中的作品。农信情愫十五篇,通过对自身工作经历的梳理,讴歌了甘肃农信几十年改革发展历程,赞美了农信员工敬业爱社、不忘初心为农服务的忘我情怀;阅读临帖十三篇,陈述了在阅读中的幸福体验和感受,在临习书法中的心态提升及喜悦。这些伴随他心路历程的点点滴滴,让我想起了《渴望》那首歌唱的:悠悠岁月,亦真亦幻难取舍。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
光阴可惜,譬诸逝水。我仿佛看到:王锐平慢悠悠回家,路过黄河,塔铃悠远,波光潋滟。他顺势坐在河边,看黄河水悠悠东去,看散步的人来人往。恍惚间,他屈膝在甘南草原,看天上云卷云舒,风雷闪电。那一刻,他觉得他不是他了,他成了草原的一部分,每棵草里都有他的灵魂,每一片云里都有他的眼睛。作者说,那时候,“我”就诞生了。
2014年初,甘肃省委省政府号召全省各级干部包片驻村扶贫,王锐平申请到甘南卓尼县木耳镇秋古村帮扶,一驻就是三年。在甘南扶贫的日子里,他熟悉了藏民的乡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也熟悉了不同于《一个人的兰州》的另一种孤独。“天空总在下雨,透着寒意的山村,气候多变的甘南,它的一马平川令人总想在每一次狂澜的风中情不自禁也吟上一首塞北的诗。”甘南的夜,黑得纯洁,静得纯粹,似古塔孤烟,成了作者文思泉涌的专属气象,他就此爱上了甘南的慢生活。“甘南的夜,没有篝火的舞蹈,没有蝉虫之歌唱,没有真正漆黑的夜……比起一些不夜城的嘈杂,这儿的夜虽然没有萤火蝉鸣,但可让思绪冉冉。”“甘南的夜,晚风不比清晨的微风柔和,更多的是彻骨的寒。我的发丝柔和在风的思想里,人呢喃在夜的旋律里,星空落落大方,诗情淡淡流落……我喜欢上了甘南诗意尚存的夜。”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里说:“文学的最高意义和最低意义,都是人想了解自己。这仅仅是人的癖好,不是什么崇高的事,是人的自觉、自识、自评。”回到兰州,失去慢生活的王锐平写下了《期盼慢生活》。他从不能慢、不敢慢的现实生活中,拨云见日、自我调解。敢慢下来,是因为深刻了解自己,把剩余时间花费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上。慢生活,是有底气的自给自足。于是,王锐平让上满发条的日子与慢生活和谐共处。
等闲年华促,星辰伴幽独。放慢节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才会有更多的乐趣。读书和写作使王锐平有了《一个人的兰州》和“一个人的大甘南”,也给读者描绘出了一个独特的《草原之夜》。读作者的《学书消日》,能充分体验到其书写的乐趣在于不断有新奇和有趣的东西从笔下出现,有奇妙的组合和不可思议的墨迹形象被自己制造。读《一块钱的感动》,则强烈感受到一条清澈温柔的绸带缓缓流淌着,流在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节充满温馨的车厢,和每一个善良的人心间。
伟大的灵魂,常寓于平凡的躯体。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王锐平的散文如生活中的涓涓细流,以真挚之心,领岁月教诲,在珍惜眼前美好中,永远对理想热泪盈眶。《秦风半两》,堪称农信情缘与文学追问的水乳交融。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王锐平的散文突出之处在于三美。一是朴素之美。朴素是一种朴拙、自然、原始的美。虽然它不是吸引眼球的亮点,但却是发现美的眼睛,如清茶老酒般醉人;二是简单之美。大道至简,在至高至纯至美的境界中本我本色本真地活着,轻盈而厚重,澄澈而深沉,执着而忘我;三是自由之美。生命中的思想自由、行动自由。平凡岁月中,闪耀着无数美丽的瞬间,作者用灵动的文字,完美诠释了自由的美好和文学之于生活的诗意诠释。
纵观王锐平的《秦风半两》,我们能清晰地闻到一股浓烈的生命烟火气息。正是因为他坚持走进生活深处,在扎根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五味,坚持从现实中汲取灵感,写底层生命状态、点亮普通人物身上的价值光芒,才能精准勾勒出生命的律动和光亮。一本好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进而启发读者,甚至改变读者的命运。
这些正是文学创作所存在的价值。
——2022.9.4 文茹读记于长安素雪斋
刊发于《中国金融文学》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