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说艺微信录(三)
(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 4 月 20日)
121、2021年1月27日。老同乡、老同学、老同事余立功,正在实名公众号上连载他的第6部长篇小说《人生归途》。这部小说在2020年第21届深圳读书月活动中被评为“读者喜爱的好书”。
122、2021年2月14日。孙犁先生说:“散文内容要实,文字要简。受文体限制,不能多产。”
123、2021年3月11日。收到咸宁李城外先生赠送的大作《向阳轩诗稿》和《向阳湖文化报》第20期。这是他赠我的第18本“向阳湖文化研究”大作。城外先生是“向阳湖文化研究”的“苦行僧”,敬重!敬重!!
124、2021年5月22日。今天,袁隆平院士逝世,我想起仙桃市农技推广中心的石明松先生,他是“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的发现者和研究者。1988年,我和同学秦明星为石先生写有报告文学《摘明珠的人》,刊在《科技日报》《党员生活》上。可惜的是,1988年2月10日,石明松先生不幸壮年遇难。2013年,因“两系杂交水稻技术”,50名同志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袁隆平院士排名第一,石明松先生排名第二。25年过去了,国家没有忘记石明松先生的卓越贡献。
125、2021年7月28日。7月25日,湖北日报社原社长周年丰老师逝世。周社长工作之余,勤于笔耕。他曾送我6本散文随笔集:《短笛集(一)》《短笛集(二)》《乡情集》《故乡情》《周年丰随笔》《我也说党德》。1986年6月电大快毕业时,我冒昧地把毕业论文《试论叶明山小说的散文美》寄给时任荆州地区教委主任的他,他抽空写了一篇很长的评语,寄给我的学校,让我终身难忘。痛失楷模!痛失楷模!!
126、2021年8月10日。8月9日,收到沔阳县原县长刘长福老前辈寄赠的诗词集:《秉笔勤书记征程》。长福同志24岁时担任剅河区委书记,1982年41岁时担任沔阳县县长。著名作家碧野先生为其写有散文名篇《阿福书记》。我在散文习作《唱和记趣》《“水”与湖北人》中侧记了长福县长的风采。(长福县长2023年1月2日去世)。
127、2021年8月13日。召唤,本名徐肇焕,湖北潜江人。我在潜江工作时结识的文朋友。他在《北京文学》《长江文艺》《朔方》《散文选刊》等刊物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两次荣获“孙犁散文奖”。他在文字里营造“邮票般大小”的文学故乡——牛轭湾。1997年他辞去公职,南下打工,收获了一本散文集《乡土情结》,汕头市文联、作协资助出版。后来,又到四川打工,被攀枝花市文联看中,破格录用到文联工作,当选该市作协副主席,出版了长篇小说《黑丧鼓》,获“四川文学奖”,选送到北京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习深造。好一个“树挪死、人挪活”。
128、2021年8月22日。我在陈场中学首届(77届)上学时,黄止於老师是一班班主任,光明村人。他在通海口小学工作时,有个同事叫刘培青,知名诗人,在《中国少年报》发表过整版诗歌《洪湖少年》。黄老师多次要我向刘培青先生学习,多写佳作。汪烈九先生与刘培青先生也是好朋友,多次与我谈及他们的友谊。天下真小。我到武昌工作,同事刘爱斌上高中时,语文老师就是刘培青先生。刘老师划右后,回到了家乡汉阳消泗九沟乡。平反复出,在消泗高中任教。我的同事刘爱斌是七九届高中毕业。刘老师的儿子现在是《长江日报》知名记者。我猜想黄止於老师的名字,来源于《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繁体写作“止於”。陈场高中还有位语文老师周召南先生,我猜想他的名字也来自《诗经·召南》。
129、2021年9月10日。涂阳生老兄是黄湾村人,现居通海口街上。我们兄弟俩初中同学、高中同铺。一个出盖絮、一个出垫絮,在陈场高中同铺苦读两年。他高中毕业后干了一辈子农活,仍憧憬诗与远方。读他发表的诗作,敬佩!!!
130、2021年9月11日。我40多年前的初中学生张义发,年近花甲,赴云南担任为期一年的医疗扶贫工作,有感而发,以壮行色。《送张义发之云南医疗扶贫》:年近花甲之贵滇,边疆内地一线牵。共同富裕齐携手,民族团结共比肩。彩云之南风光秀,黄埔江畔爱无边。男儿许国战犹酣,杏林春暖著新篇。
131、2021年10月7日。据乡贤张才富先生说:新编《碧野文集》即将出版。特殊年代,碧野先生曾在仙桃生活两年,写有《静静的排湖》等系列散文名篇。1992年,碧野先生曾送我三本散文集签名本。
132、2021年10月10日。收到诗人王永华寄赠的散文集《把月光领回家》。与永华交往四十多年,这是我收到他写作的第10本书。分别是:《王永华古体诗词选》(油印本)《寻找远方》(与人合著的报告文学集)《蒹葭集》《荻花集》《阳光下的初恋》《穿过相思林》《向灵魂开枪》《背着太阳去爱你》《第三翅膀》《把月光领回家》。王永华,可敬的追梦人。
133、2021年10月11日。读陈青老师《老家潘坝》留言:1981年我在潘坝村驻队一年,试行联产承包、包产到户、分田到户责任制。住在五队李忠平家里。经常到潘坝小学看报。当年防汛,组织天星洲管理区的劳动力,把北口大桥下面的天星洲五里长的民院堤坝,连夜加高一米多。
134、2021年10月7日。推介左伟参评武汉第四医院好职工。老家的一对同学、农民夫妇,含辛茹苦,让儿子左伟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专家邱贵兴攻读了博士学位,入职武汉第四医院。2019年9月,左伟率医疗队远赴非洲小国莱索托工作460多个日日夜夜。去年底,疫情肆虐,左伟率医疗队历千辛万苦顺利回国。左伟不仅是第四医院好职工,也是湖北好青年。有心的记者也许可以挖出一篇好报道。
135、2021年11月3日。11月3日,91岁的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去世。我十分认真地读过先生的大作《美的历程》。
136、2021年11月16日。黄团元先生在我的习作《岁月留痕·打油诗六十首》帖子下面留言:从花季学生到花甲干部,从“钻挤志更豪”到“画下九州风韵图”,六十首诗,可循“岁月留痕”,可闻“激情呐喊”,可见“诗言志”。快乐在诗内,功夫在诗外。
137、2021年11月19日。收到通海口乡亲蒋志红自深圳快递来的新书:《笔走红尘 墨香花开》。作者此前已出版散文集《走在深圳》《心城》。我的习作《散文应追求阳刚大美》被作为新书之序。
138、2022年1月12日。仙桃市三伏潭镇三湾村要印行《三湾村志》,村里要把我1986年写的《一个人与一个瘫痪村的雄起》入志,我爽快地答应了。1982年,我在该村驻队工作半年。
139、2022年1月19日。今天收到本家大哥定卓兄快递来的《三余斋诗文(卷二)》。定卓兄退休后写作、整理了五本大作,敬佩!
140、2021年3月25日。晨起,看到十堰杨立志教授所发贴文,得知乡贤刘守华教授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祝福87岁的华师大刘教授。老人家曾送我他的专著10本。刊布刘守华教授就《行走在大平原上的思索》给我的一封信,祝贺刘老师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称号。
141、2022年4月24日。向大家推介,同村同学同事、知名笛子演奏家童明星今天录制的《渭水秋歌》。年过六旬,宝刀不老;笛声悠悠,情意切切。
142、2022年5月2日。翻阅中直机关书法作品展公众号,碰到了发小金祖发的一幅书法作品:《李大钊七绝一首》,如老友相逢。
143、2022年5月19日。收到初中老师李传学先生编著的大作《襄江曲韵》。李先生是湖北省散曲分会副会长、仙桃散曲社社长,是我1973年4月读初一时入共青团的介绍人。写作《仙桃曲韵草根香》一文以贺,刊在《楚天都市报》等报刊上。
144、2022年5月20日。刘汉诚老弟工余习书有成,家里“一把手”杨林娴老师退休后绘画有品。好一个比翼竞飞、举案齐眉。
145、2022年6月11日。蒙仙桃老市长、省三峡办老主任陈吉学大哥厚爱,把我刊布的多首打油诗写成了条幅。
146、2022年6月15日。读老表肖海林《杨柳依然》补笔:杨柳和柳湾辨。民间流传的笑话是:沔阳县令去上面开会,会议的主题是给植物定名,县令喝多了酒,回来传达错了,把柳树说成了杨树,杨树说成了柳树,与其他地方恰恰相反。所以,沔阳仍有这样的口头禅:哎呀!你又喝得杨树不认得柳树了。柳李村因最西边的湾子叫柳湾,最东边的湾子叫李家剅,五十年代成立大队,故名柳李大队。我观看地图,通州河流经柳湾至小河口,扭了一个大弯,我疑心柳湾本名“扭湾”。后来,在扭弯长了棵大柳树,八根杈,故写成了柳湾。八根杈大柳树1970年被锯倒,打了机耕船。
147、2022年7月17日。1990年3月16日,诗人、我的老朋友王永华在《人民日报》刊发了长诗《九十年代的正气歌》,今天在公众号上重读,依然令人心潮澎湃。当年,我写了《王永华的诗之梦》,发表在媒体上,为朋友呐喊助威。
148、2022年7月25日。老同事李庆华大哥是语文老师,酷爱书法,他的书法作品集即将付梓。1979年,他在石垸小学为全公社的初中语文老师讲过《白杨礼赞》的公开课,我参加了听课,匆匆四十年矣。祝贺李兄。
149、2022年7月31日。我在“中国作家网”注册了一个实名专栏,遴选一点散文习作刊布。
150、2022年8月18日。通山县摄影家夏勋南,扎根家乡,50年拍了10多万张照片,是图片上的通山活历史。一辈子盯准一件事干出成效,值得借鉴。
151、2022年8月21日。收到武汉市台办老同事刘春艳处长寄赠的诗集《心泉集》。内收作者近年创作的新诗151首。有教授称:《心泉集》清新、灵动,充满禅意。
152、2022年8月29日。老朋友、原仙桃花源酒店老总尹作越(网名天界无际),正在17k小说网连载长篇小说《香水与星河》。我曾为尹作越老兄写过人物特写《“歪尾巴”经理的正着》,刊在1990年7月16日《中国青年报》第3版。
153、2022年9月7日。今天收到老同事王世本兄快递来的《今古传奇》2022年第7期,该期刊有他的中篇小说《套来套去》。世本兄已发表中短篇小说近百篇,40多万字。他的“华湾”、“二苟”系列乡土小说,诙谐幽默,令人捧腹大笑;近年他为家乡沙湖国家湿地公园写作的数十首律诗,又亮丽雅致,令人心驰神往。
154、2022年9月7日。转发重庆作家何真宗为堂弟涂阳学《浮生六辑》一书写的书评:《从骨子里弥漫出来的忧伤》。
155、2022年9月9日。9月7日,仙桃市书法家协会举办了“汪祖典先生书法作品赏鉴会”。1981年我在通海口公社工作时,汪先生是天星洲管理区总支书记。祝福84岁的老领导!
156、2022年9月9日。江西上饶傅菲先生的散文《隐豹》,刊在《长江文艺》2022年第7期上。傅菲专注于乡村和自然领域的散文写作,颇有成就。
157、2022年9月10。今天收到省政府原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严官金老大哥的散文集《芽苗》。三个部分,22万字,是严大哥心路历程的生动记录,书中浓浓的亲情令人陶醉。
158、2022年9月11日。仙桃市人大原副主任鲍厚成老兄退休后,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散文,见诸于报章杂志、网络平台。他笔下的《虾塘》,不仅让人长知识,还让人品味了淡淡的乡愁。他的笔名叫一愚。
159、2022年9月15日。分享老同事郑局廷的中篇小说新作:《我的“村官”生涯》,刊在《长江文艺》2022年第5期上。
160、2022年9月16日。9月15日晚,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湖北民间文化守望者刘守华先生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给刘守华教授的颁奖词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你初心如磐,打捞文化奇珍;神州沃土,沙里澄金,你皓首穷经,守护民族根脉。你若山花烂漫,书写大地情深!”刘守华教授发表了《感恩时代,奉献余热》的获奖感言,十分感人。
161、2022年11月4日。今天收到邻居胡圣虎兄的大作《唐诗三味》,知名学者李敬一、钱文忠分别作序写跋。胡兄是1984年国庆集会时“小平您好”的书写者,仙桃毛嘴人氏。
162、2022年11月5日。杨叔子院士昨天去世。杨院士曾送我6本大作并签名。在一本书上,杨院士写道:“没有科技,一打就垮;没有人文,不打自垮;崇尚科技,弘扬人文。”君子之风,山高水长,高山仰止。
163、2022年11月17日。收到柳李村乡亲、老同事周友兵从钟祥寄来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教坛传奇》,56万字。慢慢细品。
164、2022年11月19日。今天,我在“今日头条”开通了“发文章”功能,用“涂阳斌乡巴佬散文店”作网名注册的。宅在家里,与时俱进。至此,我在博客中国开设了实名博客——“涂阳斌的博客专栏”;在新浪开设了博客——“曾一三的博客”;在中国作家网开设了专栏——“涂阳斌作品集”;在湖北荆楚网开设了专栏——“涂家老大的散文”。有此五个窗口,保持与外界的交流。
165、2022年12月6日。收到老同事唐传林的书法作品集《纸上云烟情系山乡》,内收他的书法作品108幅。传林尤擅小楷,字体如他的身板一样,挺拔俊朗。他还识玉,曾送我一本他的辨玉大作《天赐神玉》。他是赤壁人,家乡有茅山一座,他自称“茅山放牛郎”,在他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期间,我送他口号式打油诗26首,首句多为“茅山放牛郎”。
166、2023年1月10日。余立功老兄的又一长篇力作《葵花金黄色》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为家乡通海口而鼓与呼。
167、2023年1月11日。收到仙桃老朋友王永华先生寄来的《仙桃速读》第21期,该期转载了我的习作《土门谈往》。
168、2023年1月16日。湖南作家曹旦昇先生创作了长篇小说《白吟浪》,他的家乡把曹先生出生的南县育红村改名为白吟浪村,我在《打造文学的故乡——致我的乡亲余立功》一文里说到了这件事。这篇文章被湖南《湖西文学》2022年第2期刊发,今天收到了样刊。
169、2023年2月6日。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的创办人星云大师今日安详圆寂,享寿97岁。感谢星云大师为鄂台禅宗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2015年4月10日,星云大师的“一笔字”展览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佛光山慧传法师莅临。我的旧作《星云大师和他的“一笔字”》《记慧传法师的湖北之行》有详细记载。
170、2023年2月18日。心香一瓣知音曲。经过4个月的努力,我在“今日头条”“涂阳斌乡巴佬散文店”里,贴出了我们的散文习作269篇。做完这些工作以后,从评论我们散文的几十篇文章里,找出了11篇,贴在了“乡巴佬散文店”里。我的同村发小金祖发为我的小书《憨人杆司令》写的序言《紧盯故乡那片躁动的热土》,情真意切;我的老朋友、时任仙桃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仙桃日报社总编辑徐友俊老兄为《憨人杆司令》写的书评:《农村改革的人物画廊》,如我们的友谊一样历久弥新;知名作家叶明山老师评点散文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此文也是叶先生介绍我加入省作家协会的推荐信;徐友俊兄又称赞《外面的世界》是“经济散文”;高级记者、知名作家刘庆林先生在《湖北日报》刊文:《当代农村的人物画廊》,评点了我们的《讲述100个乡巴佬的故事》一书;知名文学评论家、作家涂怀章先生,以书信的形式,撰文《农家风味的佳肴》,评点了《讲述100个乡巴佬的故事》一书;我的老同事陈筱屏先生撰文《思考者的足迹》,评点了《行走在大平原上的思索》一书;国家教育督导专家胡甫清教授,以《本土本职本原》为题,评点了我们不久前出版的散文新书《本味》;知名作家周元镐先生以《乡情乡风乡愁》为题,评点了我们近期的作品,周先生1979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的小说《风筝飘飘》,被画成连环画(娃娃书),发行了数百万册;我还贴出了仙桃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永华先生的散文《一场文缘的感动》,这篇文章叙写了我们几十年的友谊,真是初心不改、哥俩好;知名作家召唤先生写作了《平民·公务员·“乡巴佬作家”》,此文收录进《湖北作家写作家》一书。
171、2023年2月21日。召唤的散文集《麦浪漾起的村庄》出版发行。该书被列入四川省作协“乡村振兴重点扶持作品”,于新年在北京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今天,我收到了召唤从四川攀枝花快递来的大作。
172、2023年2月24日。看张礼成老师的美文《通海口老剧院的故事》,补一则趣闻。通海口街上正西北的影剧院盖好后,公社领导让李发坤同志与通海口中学沙培其老师联系,托沙老师的父亲、著名书法家沙曼翁先生写个招牌。不几天,沙曼翁先生写的“通海口影剧院”6个字寄到了公社,打开一看:“影”字下面“京”字的口字里多写了一横,这在书法上似乎是可以的。大家议论一番,决定还是去掉一横,就是大家目前看到的招牌模样。沙曼翁先生的手稿不知通海口影剧院存档没有。这是我1981年在通海口公社工作时所亲历的事。
173、2023年3月10日。今天收到李庆华老哥给我的快递。李兄给我快递来了老领导汪祖典先生的诗、联、文辑《明心晚翠》和《汪祖典书法作品集(第二集)》。汪祖典先生今年85岁,是我44年前在通海口公社工作时的老同事,那时他在天星洲管理区担任总支书记。老领导退休后,书法精进,成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我多次在全省书法作品展上,看到过汪书记的作品。知名书法家金伯兴为《汪祖典书法作品集》题签。
174、2023年3月19日。3月19日,我在李未熟老师公众号文章《牵挂梦里水乡景区》下面留言:我为“梦里水乡"景区出个点子。省里确定了一批红色教育基地,要求组织党员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如果“梦里水乡”把仙桃、潜江的四个红色教育点整合起来,打造成全省红色教育基地,那就是件大好事。四个点是:仙桃胡幼松烈士纪念园、潜江拖船埠湘鄂西潜江县委旧址、潜江李汉俊李书城故居、曹禺故居。这五个点,可以参观两天、住一晚,是双赢。
175、2023年3月21日。今天收到省作协陈智富老师寄来的《湖北作家》2022年度冬季号,上面刊发了我的习作《重读〈唐诗三百首〉三悟》。在作家面前谈诗,真是班门弄斧。
176、2023年3月22日。《通海口人》公众号是家乡“文学中年”陈青老师在江苏一边打工、一边在打理,22日,陈青老师在《通海口人》公众号发了首打油诗:“岁月催人慢慢变,早已不见发际线。今天发张工作照,头顶锃亮可发电。”我和了一首打油诗:“家乡风景天天变,陈哥也丢发际线。办个公号为桑梓,发光发热像发电。”呵呵!
177、2023年4月14日。重读完巴金先生的《家》。我购买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9月第3次印刷的版本。《家》写于1931年,距今已有91年。1977年8月9日巴金先生在《重印后记》里说:“我不是为了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我写《家》就像挖开回忆的坟墓。”
178、2023年4月17日。一个家族的千年沧桑,揭秘曾李氏传奇的长篇纪实散文《曾李世家》出版。今天,我收到了仙桃作家达度、洛沙寄赠的长篇纪实散文《曾李世家》一书,约40万字,团结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在仙桃城郊有个曾家石桥村落,生活在这里的曾李氏,活着姓曾、死后姓李,《沔阳县志》也有“活曾死李”的记载。这支曾子与老子的后裔结婚成亲的家族,既传承了儒家文化,又传承了道家文化,既崇文,又尚武,曾李氏出了不少名人。1949年前,曾李氏出过三位将官,其中一位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曾李氏的一位族人根据他们家族的历史,总结出“勤俭生富贵,富贵生懒惰,懒惰生贫穷,贫穷生勤俭”人生哲理。达度、洛沙历经10年的采访、写作,向读者展示了曾李氏家族波澜起伏的家史,家史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缩写版。我和我的同事海龙处长,曾对他们的采访给予了一些帮助。《曾李世家》初稿完成后,我花一段时间,先睹为快,也冒昧地提出一些浅见,供他们修改参考。
179、2023年4月18日。陈吉学老市长的书法《岳阳楼记》新作:雅正、朴拙、峭拔。
180、2023年4月20日。《岁月留墨》墨韵香:《〈岁月留墨〉书评集》印行。今天,收到杜晋钧博士主编的《〈岁月留墨〉书评集》一书。2020年11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杜佐标先生的回忆录《岁月留墨》,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不少读者写下了书评。杜晋钧博士从众多书评中精选28篇,辑成《〈岁月留墨〉书评集》一书。蒙晋钧博士厚爱,我写作的《点石成金的参考书——读〈岁月留墨〉一得》也编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