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弱病残
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不希望当个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平平淡淡才是福,安安稳稳过此生。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巧恰逢了安史之乱,“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些人闻久了权力的血腥,利欲熏心,失去了人性,一时横扫大地,苍蝇闻膻而聚,久久不散。跟着叛将史思明、蔡希德攻打太原的人马何其多,十万之众!当时的太原守将是李光弼,虽然他聪明好学,文武兼备,但是手下的精兵干将都被抽调去了朔方前线,临时能够集合起来抗击来犯之敌的都是些老弱病残,不管是否缺胳膊少腿,只要会喘气的都算上,也不足区区一万人!人数上是十比一,临战技能又不在一个档次上,这样能够守得住太原城吗?
人心惶惶,一片哀戚之色。大家都心神不宁地望着李将军,像望着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李光弼调兵遣将,各守其位,各主其责。他调集部分兵员,深挖护城壕,开闸放水,看到敌人靠近就赶紧撤回来。护城壕挖出的淤泥,李光弼又召集大家连夜制作砖坯,运进城中宽敞地进行晾晒。等到叛军集合起来准备攻打城池的时候,李光弼已经安排就绪,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
叛军来势汹汹,妄想一鼓作气拿下太原,攻城队伍一波接一波,前赴后继。守城的兵士知道没有退路,只能奋起一搏,大家居高临下,不惧飞镞,攒足力气,团结协作,把敌人登城的云梯一个个推倒,把他们阻遏在城墙之外。叛军忙活了一天,劳而无功,鸣金收兵。李光弼安排人手,抓紧搬来砖坯,修补崩塌损坏的城墙,使得敌人前功尽弃。太原城被围困了一个多月,十多万叛军眼睁睁看着它屹立不倒,傲视群狼。
叛将史思明、蔡希德不甘罢休,就地驻扎下来,想着把太原城的人困死在里面。兵力不足,老弱病残,对敌人杀伤有限,面对着穷凶极恶的叛军,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于是,李将军的招募令贴出来了,城内大街小巷,显要之处都张上了大榜,上面写着招聘能工巧匠,将军将厚而待之。有什么样的本领才算是能工巧匠呢?不少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大营里去了。有三个人会挖地道,李将军见了很高兴,厚而待之;有十个人原先是打猎能手,制造的弓弩力道威猛,李将军厚而待之;还有几个人自我介绍说,当初在大部队里呆过,见识过投射石头的大炮,不知道能不能对守城有点帮助?……一时间,人残脑不残,四肢不勤不灵的人群里面,涌现出一大批有才有智之士。李光弼马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安排起来,要求他们各尽所能,为迎接强敌做好充分准备。
敌人又开始攻城了。这边强弩就地取材也造出来了,李将军选出一些身强力壮的汉子,站在城墙的有利位置,瞄准敌人开射;投石大炮也因陋就简造出来了,大家搬运到城墙上,准备好多多的石块,瞄准敌人集中的地方不停地投放。一时间,叛军惊慌失措,不晓得城中哪来的神助之力,大片大片地死伤。
看着李将军沉稳不乱,奇谋不断,全城军民如同抱住了擎天大柱,士气大振。敌人攻不进来,到嘴边的肉吃不着也舍不得放下,每天按部就班地攻城,歇息,攻城,下班。李光弼如法炮制,每个角落里都安排好人手,定岗定责,寸土不丢,然后调集人马,暗中开展一项浩大的地道工程。
地道一直挖到了叛军营房的下面,为了防止坍塌,全都用木棒支撑着。这边李光弼将军开始了排兵布阵。他派人到敌人军中诈降,告知城中粮食已尽,军民凋敝,气息奄奄,惟有投降才能保命。来人说的哀哀戚戚,生不如死。叛军掐指一算,感觉大差不差,决定围而不攻,约定好纳降期限。
到了那日,李光弼派出副将,带领几千人马,掩旗掖甲,低眉顺眼,一路前往敌人大营。看看快要到了,副将发出约定信号,地道里的兵士齐心协力,逐一撤掉支撑地面的木棒。围而不攻静等送货上门的叛军不料脚下失控,不约而同地栽倒在地掉了进去,七上八下地叠压在一起。众人惊慌失措,争相夺路而逃。这下更加剧了军营的混乱,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顿时一盘散沙。这时太原城门大开,李光弼将军带领敢死队杀过来了,与先前出城的将士合兵一处,乱刀切菜,片甲不留。叛军早已没了雄心壮志,各各如惊弓之鸟,胆寒心裂,恨爹妈少生两只脚,连滚带爬,四散逃命。
经此一战,围城的十万叛军三去其二,剩余的也在做走为上策的打算。太原城里老弱病残的将士,现在没有了昔日衰弱的容颜,一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他们扛着缴获的武器,推着一车车敌人白给的军用物资,兴高采烈地往城里送。从围城那一天开始,一直呆在指挥部里,多次过家门而不入的李光弼将军,硬是把这群乌合之众,带成了能打胜仗常打胜仗的队伍,成功地保卫了自己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