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我们的民族,有夙称发达的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文化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勤劳勇敢而富有智慧的祖先,曾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为丰富人类的科学、文化宝库,做出了出色贡献。在我国丰富的古代遗产中,古代神话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神话同原始歌谣一样,是我国文学史的开端,是我国古代文学史的第一页。马克思称赞“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就某方面而言,还是一种高不可及的范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的我国神话,同样有这样的性质和作用。我国神话中所表现的那种不畏艰险、不畏强暴、追求光明、锲而不舍的伟大英雄主义精神,正是我们民族勤劳勇敢、执著坚毅的民族性格的艺术概括,它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和奇幻多姿的艺术表现方法,也为后代的文学所汲取,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这说明我国文学从开始就有一个光辉的起点。本文试图从溯本追源的角度,对我国古代神话对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问题作一次尝试性探讨。
一、我国古代神话概况
(一)神话的本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关于什么是神话以及神话的性质,曾做过这样的说明:“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学习马克思的这两段话后,我们可以理解及引伸地说,神话是古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幻想出来的具有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述的集体口头创作。
神话虽由人们的幻想所构成,但这种幻想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有现实生活做基础的;它的种种解释和描述,虽不免荒唐可笑,但决不是纯意识和心理活动,而是客观现实和生活斗争的反映.如《山海经》所载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的神话,就明显地反映出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作斗争的坚决意志。他们在劳动的经验中,坚信人们的力量可以征服自然,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抱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再如羽民国的人身上生羽翼,鹳头国的人有翼,鸟喙,在海中捕鱼,杖翼而行。这一类的想象,也是生活斗争的反映。至于人们在生活经验中所发明、创造的许多器物,如鱼网、竹弹、弓箭、耒耜、车船等,再如发现五谷和药草,驯养牲畜,制作衣裳,建筑房屋,创造文字等,都是千百万人在生产劳动中长期努力的结果。而在神话传说中,却把无数劳动人民的经验和智慧,加以总结和集中,创造了不少伟大的英雄形象,如伏羲、神农、皇帝、嫘祖、仓颉等,把各种发明创造都归功与他们身上,再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使社会不断地向前推进、向前发展,这就是神话的积极意义。
(二)神话的类型
我国古代的神话,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自然神
原始人认为,日有日神,月有月神,风有风伯,雨有雨师,雷有雷公,电有电母,一切山川动植物都有神,它们有的凶恶,有的善良;有的肆虐,给人类造成灾害;有的对人们友善,是人们生活的依靠。
2、英雄神
如有曾经治平洪水的大禹,有上射九日下除兽害的后羿,有发明药草、教民稼穑的神农,有率领人民战胜南方凶神蚩尤、并有多种发明的皇帝。在古代神话中,这种英雄神的故事占多数,这说明,神话的产生,主要不是出于对自然的恐惧,而是出于人类对于征服自然的愿望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类对自己劳动经验和智慧的歌颂。
3、异人异物
如羽民国的人生有翅膀,能够像天上的鸟一样飞翔;鹳头国的人,人面,鸟喙,有羽翼,以捕鱼为生;奇肱国的人,手臂很长,而又灵巧,很会打猎,特别会制造一种风车,能够驾风远行,免去奔走的劳苦。这些异人异物的故事,这样的想象,无疑是出于原始人对于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克服某些自然障碍的向往。
神话是遍及全世界的口头创作,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中国古代神话也是非常丰富、瑰丽多彩的;而且多数神话都含有十分高贵的理想和积极的意义。我国古代的神话,主要保留在《山海经》、《淮南子》、《列子〉、〈楚辞*天问〉、〈穆天子传〉以及〈庄子〉、〈管子〉等古籍中。其中,〈山海经〉是保存我国古代神话最多,而且也是更多保留古代神话原始面貌的一部书。书中所记神灵和神灵故事有四百多个。因此,在神话的研究中,它有较高的价值。
我国古代著名的神话故事,主要有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盘古开天辟地、皇帝擒蚩尤、刑天舞干戚、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
二、神话的艺术特征
要探讨神话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必须了解神话这种古老的文学样式有哪些基本特征。神话有哪些特征呢?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神话以解释自然力为主,带着神奇的特色,具有神奇的特点。神话是初民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是充满神奇幻想的故事。这些丰富而幼稚的想象,归根结底是对当时自然界、人与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的一种概括性的反映,一种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是以不自觉的方式来实现的,其表现就是当时人们对种种神奇幻想信以为真,作为真实的存在。这是原始时期生产发展水平与人类认识水平的必然结果。神话具有神圣严肃的风格等等,都是由此耳来的。
其次,神话是以表现神的活动为中心,充满瑰丽的色彩。如恩格思指出的:“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神的威力常常被极度夸大,有着超自然的属性和狰狞可怕的面貌,高踞于人之上,在斗争中占据着优势。然而,却又是极富艺术魅力的,强烈地吸引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再次,神话是“严肃的故事”。远古人们对神话中所说的荒诞虚妄的神及其故事,不但完全信以为真,而且还抱着虔诚与信仰乃至敬畏、膜拜的态度,因而,神话多在祭祀、庆典等庄严场所传承。所以,神话的格调是庄严的,被称为“严肃的故事”。
最后,神话艺术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马克思说:“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当人类文明向前发展,人们能够用科学知识说明客观世界,能够在实际上支配自然力之后,神话艺术也就将趋于消失。如当人们具备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发展航天事业后,不会再严肃地编造关于日月星君的神话;当人们懂得雷电风雨及水旱天灾的成因,并能加以控制和模拟时,关于风伯雨师和龙王旱魃之类的神话故事也就失去了它形成的社会土壤。
由此可见,神奇、瑰丽、庄严,是神话的主要特点。
三、古代神话对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神话作为原始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幻想的形式反映那个时代的人类生活、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的。它告诉我们,原始人类是如何不屈不挠地与强大的自然力进行英勇斗争的;是对未来的世界充满了希望和美好的憧憬的。这种对未来世界的希望和憧憬及由此产生的幻想,对于他们那一时代社会生产发展,以及后世的人们,都成为一种推动和鼓舞力量。神话是原始时期人类社会意识的最初记录,也是人类历史文明的第一页。它对于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不仅如此,神话还有很大的艺术价值。在我国,尽管由于年代久远,记载简略,流传下来的神话多半是简短不全的,但仅就保留下来的一些著名神话来看,它们都具有一种极其高贵的理想和吸引人的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并使人受到启发和鼓舞。
尤为重要的是,神话对后代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十分具大的。如前所述,神话是由人们的幻想构成的。但这种幻想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有现实生活做基础的。它表现了原始人类要求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积极态度。总之,表现了他们在反抗中求生存、在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显然,神话中的这种内容,以及它的幻想形式,是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它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初源头,对我国后世积极浪漫主义传统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一般说来,神话作品从两个方面对后世作家作品起着积极影响:一是神话中的英雄主义、乐观主义以及强烈要求改变现实、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对后世进步作家世界观的形成起着积极影响;二是神话中那种神奇奔放的幻想,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新奇夸张的艺术手法,都对启发后世作家的艺术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艺术构思,起着积极的影响。比如在诗歌方面,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陶源明、李白、李贺、苏轼等的诗歌创作,便无不从神话中吸收了大量营养;小说、戏曲方面,魏晋的志怪小说,唐宋的传奇,以及宋元以后许多小说、戏曲作品,不仅接受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吸取了其中的某些素材。就是到现在,神话对于革命文学的创作仍有借鉴作用,甚至还有人以浓厚兴趣探索古代神话能否用来反映剧烈动荡的现代社会,企图从神话中寻找现代文学的新的突破口。下面,笔者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古代神话对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神话首开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之先河,为文学上这种重要的创作方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我们知道,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作为文艺思潮,产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欧洲.但作为文学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它们早已存在与人类文学艺术发展史中.
我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追根溯源,起自我国各民族古老的神话.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富想象力、极富进取精神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和社会斗争的实践中,发扬了非凡的想象才能,创造出大量的天真烂漫、雄奇瑰丽的神话。这些神话中的形象和情节,在后世浪漫主义作家笔下,不断出现,成为他们驰骋想象、放纵情怀的寄托对象。中国神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为了美好理想而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追求精神,也在后世作品中不断复现,构成文学史上乐观开朗、不断进取的主旋律。尽管神话的时代早已过去,但它给后世文学的启示却从未间断,从不过时。从先秦至现代,接受古代神话影响的例子比比皆是。
我们说,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散文具有独特风格,是最富文学色彩的诸子散文。庄子散文巨大成就的取得,首先是他吸收了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如内篇的《逍遥游》、《人间世》、《得充符》、《大宗师》等篇,基本上是用几个幻想出来的神话故事组成的。他的许多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都是通过这些人物的问答方式来表现的。而故事人物的形象描写得极为生动。如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运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谷熟。”这当然是庄子自己头脑中幻想出来的绝对自由的人物。这个人据说是“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他的尘垢秕糠都可以铸造出尧舜来的。这种极端的想象、夸张,与古代神话精神并无二致。相似的例子,《庄子》书中不可胜数。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深受古代神话的影响,创作了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成为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离骚》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的取得,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离骚》是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神话的浪漫主义。作品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就远远超出流俗和现实之上。《离骚》自始至终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更表示了以身殉理想的坚决意志。这些,都表现了这首长诗浪漫主义的精神实质。
同时,《离骚》又大量地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的境界。如关于神游一段的描写,诗人朝发苍梧,夕至县圃,他以望舒、飞廉、鸾凰、凤鸟、漂风、云霓为侍从仪仗,上叩天阍、下求佚女,想象丰富奇特,境界仿佛迷离,场面宏伟壮丽,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的精神。
此外,诗人也常常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征。如关于诗人品格的描写:“牵木根以结芰兮,贯薜荔之落蕊;矮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缡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惟昭内质其犹未亏。”诗人以花草冠佩象征品行,已富有优美的想象,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就把诗人的品格刻画得异常的崇高,具有了浪漫主义的特质。
以庄子、屈原为代表的散文、诗歌为旗帜,后世散文家、诗人也莫不从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中汲取营养。如唐代大诗人李白,其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能较好地统一起来。其诗歌感情强烈,个性突出,不但抒情之作是诗人的自我表现,即使是写景诗,也常常流露出浓厚的主观色彩。李白的想象极为丰富,常常利用幻想和神话传说构成一种奇特的理想境界。可贵的在于,他写理想境界,不是要消极地逃避现实,而是更深刻地反映他对社会生活的关切,对黑暗现实的憎恨。像《古风》第十九中,他幻想自己随着明星仙女飘拂升天,但却又“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写升天还是为了鸟瞰那处于灾难中的祖国。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笔下的洞天仙府是“日月照耀金银台”,神仙们是“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这一切是多么光明、美丽、和善。李白善于运用夸张手法,以突出某一种形象,强调某一思想。如《蜀道难》,就是用一系列夸张手法,描写那难于上青天的畏途巉岩的。至于“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飞流直下三千尺”等,也都是以大胆的夸张手法,表现诗人的情感和客观景物的。
后代诗人、作家接受神话浪漫主义精神进行文学创作的不可胜数。如宋代文豪苏轼,开创有宋一代豪放词派,与他词做中的理想主义的激情是密不可分的。后代小说如《西游记》、《镜花缘》、《聊斋志异》等,则以现实中不存在的人和事,构成独特的艺术世界,寄寓了作者的主观理想和感情。
(二)古代神话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不可否认,生活是作家创作的惟一源泉。由于古代神话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与人民大众生活的特殊关系,它往往融入生活,与生活合为一体。而且,古代神话属于集体创作、集体财富,所以不少题材和形象都成为作家创作的直接或间接来源。
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少作家利用古代神话提供的题材和形象,进行再创作,如采用其故事、改编其原作,因而创作出许多更完整、更美丽、更提高、更惊心动魄、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来。有的辞赋家、诗人、散文家往往把神话故事载入篇章,形诸歌咏,或用做典故,以充实作品的内容;或借为讽刺,以抒写作者的情绪;或炼为词藻,变为精粹的、形象的文学语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常常穿插运用古代神话等民间文艺形式,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如晋代大诗人陶源明在〈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这首诗中,借精卫填海和刑天与帝争神两则神话故事寄愤写志。诗人歌颂刑天和精卫顽强不屈至死不惧的斗争精神,来抒发自己愤慨不平的情怀和未敢忘情于现实的人生态度。诗的头四句是叙事,写两个神话中的悲壮故事,突出那种以“微木填沧海”和“猛志固常在”的壮志、斗志。后四句是言论与抒情,诗人赞颂精卫、刑天的精神,从而引出自己徒有良愿难待良时的感叹,也揭示了诗的主题。鲁迅先生曾评论陶诗说: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他并非整天整夜地飘飘然〈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
汉代不仅《史记》、《汉书》等史书中收进了许多神话传说,而且由于神仙思想的影响,产生了一大批反映对仙人及仙境的向往与描述的著作,如《列子》、《淮南子》、《神仙传》、《神异经》、《十洲记》等,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故事---仙话,其中不少是古代神话口头传说的辑录。
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就成功地运用古代神话素材。《红楼梦》第一回,就引用了女娲补天的神话,用女娲补天时所剩的一块石头象征宝玉生不逢时,“不得入选”,平添一种扑朔迷离、如入幻境的神异色彩。
在现代文学史上,作为新文化运动旗手的鲁迅先生,在改造、利用古代神话故事方面,堪称楷模。他不仅十分推崇包括神话在内的民间文艺,称《山海经》“是最心爱的宝书”,而且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自觉地吸收古代神话的营养。他根据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神话,写成《补天》;根据羿的神话,写成《奔月》;根据大禹治水的神话,写成《理水》,再现了女娲、羿、大禹等人物形象,利用神话题材,歌颂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
(三)古代神话是我国小说、戏曲创作的源头
我国小说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和历史传说,其间经历了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唐代传奇到章回小说的发展过程。民间神话传说以文人创作的通俗文学为中介,对元杂剧和明清文言小说、长篇章回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晋时期,作为以记述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为主要内容的志怪小说,可以说是继承了古代神话的衣钵,是古代神话的余绪。其中最著名的如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吴均的《续齐谐记》、托名曹丕的《列异传》等,专门讲说鬼怪神异的故事。另有炫耀地理博物琐闻的,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张华的《博物志》等;夸饰正史以外传闻的,如托名班固的《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葛洪的《神仙传》、王嘉的《拾遗记》等。他们有的是模仿《山海经》,如《神异经》、《十洲记》,有的是从《穆天子传》中穆王“宾于西王母”的情节发展而来,如《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讲武帝与西王母的故事等,这些都说明了这种渊源关系。另外,我国先秦史书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也收录了部分古代神话,它们都对魏晋以后记录人物琐事的小说有直接的启发和影响。
志怪小说直接开启了唐人传奇.在中国小说史上,说狐道鬼这一流派的形成,就始于这时的志怪小说。如宋洪迈的〈夷坚志〉,明瞿佑的〈前灯新话〉、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等,都和它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志怪小说还给后世的戏曲和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冯梦龙的〈三言〉,都吸收了〈搜神记〉的若干材料;关汉卿的〈窦娥冤〉、汤显祖的〈邯郸梦〉,是〈东海孝妇〉和〈焦湖庙祝〉的进一步发展;至于如〈干将莫邪〉被鲁迅改为历史小说〈铸剑〉,〈董永〉为今天黄梅戏〈天仙配〉的最早蓝本,这更是大家所熟知的。
所以说,中国小说、戏曲发展的脉络,正是以古代神话为其源头和滥觞,沿着神话---志怪(志人)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这条线索分明的路径推进的。特别是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更是充分接受了古代神话的影响,通过对神话人物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的描述,曲折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反抗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和不畏强暴、战胜艰险,坚决向一切灾害困难及邪恶势力作斗争的顽强品质。其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传统,运用了幻想、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主要人物具有人性、神性、动物性三性合一的特点,充满了生活气息。由此,〈西游记〉还引起了人们对神怪题材的广泛兴趣,于是有借历史事件写神魔战斗的小说出现,如〈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封神演义〉、〈南游记〉、〈西游补〉等,从而掀起了一股神魔小说创作的热潮。
(四)古代神话的文学语言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我国古代的神话,语言高度精炼,气势磅礴,对后世作家语言风格影响遥深.如《鲧禹治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令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全文仅43字,6句话,即把4位神人(鲧、禹、帝、祝融)参与的活动,父子两代的斗争,忠实完整地表现了出来。没有任何的浮词泛语,确属文学精品,造诣深湛。其次,很有气势,令人感奋。神话开头“洪水滔天”一句,突如其来,大气磅礴;同时,又交代神话人物活动的时空背景,衬托出英雄人物的高大和其对立面人物的险恶,可谓凌云健笔,浑厚雄奇。再次,正面、反面人物在艰苦卓绝、成功失败斗争中,各自显出其精神面貌的轮廓,讴歌了反抗英雄的胜利,揭露反动统治者的暴虐,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
古代文学精炼的语言、磅礴的气势,成为后世作家竞相追逐的目标。如古典文学(文言文)创作,可谓字字珠玑,十分洗炼自然。可以说直接得益于古代神话。神话首句突兀而出的特点,也为历代文学大家所借鉴。如宋代爱国词人岳飞的《满江红》首句“怒发冲冠”,便很有《鲧禹治水》开头“洪水滔天”的意味。
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更多的神话语言风格更显得刚健清新,朴素自然。历代诗人、作家在长期接触包括古代神话再内的民间文学的过程中,娴熟地运用它们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民间通俗语言,创作了许多风格接近民间文学的作品。如李白、白居易的不少诗篇,深得民间文学的韵味,语言十分流畅,自然活泼,读来琅琅上口,明白如话,却又余味无穷,达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四、结论
总的来说,神话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页,作为我国文学的一个光辉起点,作为传之不朽而且高不可及的一种艺术典范,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是繁荣民族文艺的“土壤和母胎”。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不问小说或诗歌,其要素总离不开神话。”人们从神话艺术的宝库中,不断吸取题材和形象,进行新的文学创作,从而丰富了后世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神话中积极昂扬的精神和神奇瑰丽的想象,更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即使在今天,对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仍有巨大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