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历史与现实的声音
史铁生的长篇新作《我的丁一之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反响。
我是今年二月底一个白雪飘飞、寒气袭人的晚上,才在我所居住这个依山傍水的陕南小城一家书店看到并买到这部作品的。
说实在的,一拿起这部厚若砖块的沉甸甸的作品,我就被这个三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轮椅上,且笔耕不辍的作家所感动,暗叹他写这么一部洋洋三十二万多言的著作真不容易。而再细读那浸满了他心血、汗水和智慧的一行行文字,就更是心潮起伏、思绪联翩……
《我的丁一之旅》虽然是一部爱情小说,但它和一般爱情小说有很大区别。它不是用单线条去展示男女主人公“爱情”的起始和经历,使作品简单地成为一部爱与恨的“情感录”或“历程录”。而是通过“丁一”、“我”、“那史”三条叙述线索去铺排情节、推进故事,不仅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虚实相间、繁复厚重的意象,又构织出一个气势恢宏、极富社会、人生、文化内涵的空间,任读者在其中穿行、玩味、欣赏、思考……
《我的丁一之旅》主要讲的是“我”与“娥”的爱情。自从男女双方在伊甸园分手,彼此就如同一个血肉丰满的人被分解成两半,陷入永久的思念和世代的寻觅中。在叙事过程中,作者有意把许多关于人生、人性、社会、历史、文化的问题,极其巧妙地隐匿在故事里,像埋伏下许多小小的镜子,你的头脸在那儿一晃,似乎又能看见自己,似乎又什么也没看见,时时刻刻形成一种悬念,逼你思考、破译和回答其中很多属于全人类、也属于自己的问题。一部爱情小说,臻于这个地步,早已超出了单纯的爱情小说的主题,达到了“文化”的解秘与反思,你能说它是一部简单的作品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中“娥”这个字很有意味。她不但是女主人公的真实名字。还是男主人公“我”的异化(因为“我”加“女”才是“娥”)。即“我”所爱的女人“娥”的全部女性气质、灵魂、思想、生命等等,都因相互忠贞不渝的爱情,融进了男主人公“我”的血肉和情感中。“我”与“娥”已成为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整体。试想,天底下这样灵与肉相濡以沫、不分你我的爱情,焉能不感天动地,令任何一个红尘中人心向往之,甚至生死以赴?想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千禧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高行健先生的长篇代表作《灵山》。这部作品以人称代替人物,以心理感受代替情节,以情绪变化调整文体。叙事主体“我”同第二人称“你”实为一体,后者是前者的投影。它与《我的丁一之旅》中“我”与“娥”,在艺术技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史铁生先生也是一个在文本上有着很强创新意识的作家。《我的丁一之旅》和他九十年代中期创作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一样,在语言运用、叙事方式、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结构安排、景物描写上,都迥异于中国已往任何一部长篇小说。他力图通过自己的创新,使长篇小说这种古老的文体摆脱“叙事状物、写情绘景、描头画脚”的传统写法,焕发出新的生机,凸显出更加丰饶的人文意蕴。因此,他这部作品对很多普通读者来说,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进入”。好在当代法国著名女作家杜拉斯有一句名言:“一部作品只属于能够征服它的读者”。
我相信,《我的丁一之旅》就只属于那些能征服它的读者。
(说明:此文创作于2006年史铁生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不久,发表于《西北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