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童年的寒食节

2023-10-25抒情散文樊泽宝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时老家过寒食而非今天的清明节,而且一过就是三天,分别是“一百五”、大寒食(寒食)、落寒食(清明)。以4月5号清明节为例,3号是“一百五”,4号是大寒食,5号是落寒……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时老家过寒食而非今天的清明节,而且一过就是三天,分别是“一百五”、大寒食(寒食)、落寒食(清明)。以4月5号清明节为例,3号是“一百五”,4号是大寒食,5号是落寒食,也叫清明。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节日期间前两天扫墓祭祖、追思缅怀,源于古代帝王的“墓祭”之礼;后两天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是其基本的主题,主要有植树插柳,拔河跳绳,荡秋千,放风筝等游乐活动和吃鸡蛋的习俗;放风筝是乡村男人的至爱,“踏青”则是大闺女小媳妇们的专利;秋千则因传说清明节这天打秋千,能管着一年不腰痛,因此,人人都会坐上去荡两下;“插柳戴柏”的习俗,插柳(柏)枝降福辟邪(鬼)明眼,戴柳(柏),可以免毒、驻颜;除了有“寿同柏(百)树”的寓意外,柳(柏)枝浓烈的药香味还可将藏在头发里的虱子熏死;吃葱会让人变得聪明,煮鸡蛋便于保存,是寒食节有不动烟火的古老遗风。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现在很多人清明节注重的只是扫墓、祭奠先人,而忽略了过寒食的习俗。其实民间祭祖扫墓是在寒食(清明)节的前两天,为民间第一大祭日(与农历的7月15(中元节)、10月初1(寒衣节)和冬至总称“四冥节”),并非是清明当天,当年清明那天是游乐踏青的日子。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其实寒食和清明本来是两个节日,一是农耕节气,一是典故民俗,本是两码事,但现在民间都把两个节日合而为一。寒食起源於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大臣介之推宁被烧死山西介休的绵山上、也不肯下山受封的故事;清明在所有的节日和节气里面是最特殊的,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是24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4、5号。1935年民国政府把4月5日设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老家的习俗是“一百五添土,寒食上坟”。“一百五”就是上年立冬到今年清明前一两天,正好一百零五天,民间就叫“一百五”。添土就是给故去亲人的坟上添土,一年之中只有清明时可以在坟上动土,其它时间不允许,除非是死了人,否则动土不吉利;有“早清明,晚十一(农历十月初一)”的说法,因此,必须在不出太阳就到坟茔,把祖坟用铁锨修饰一新,再到路边在踩硬的草地上挖个圆形的草皮蹲,放在坟头上(也有用砖、石头的),用来压坟头纸;还有给故去的亲人立碑的习俗,必须是父母都已去世,且已上完三年坟后,才在这天到坟上去树碑,如有健在的,不能立碑;既是鬼节,又逢柳条发芽时,很多人插柳戴柳,在坟地周围插几截柳枝,载几株松柏,既可避邪扶正,又能荫庇子孙,但不能栽在坟前。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当地习俗,“一百五”添完土,第二天寒食再上坟。“添土上坟,后继有人”,如果双亲(或其中一位)已经去世,这天凡是出嫁的闺女不论年龄大小,都要回娘家去给父母上坟,而娘家兄弟则会备好饭菜热情款待;同样也是宜早不宜晚,寒食节当天最好选择在上午7点至下午3点前,这是一天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最忌17时之后扫墓。扫墓祭祀时,各家的后人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后来增加了燃放烟花鞭炮的行仪,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磕(叩)头行礼祭拜(磕叩头规矩:鬼四,人三,神二),寄托哀思,传承文脉,也有利后代运势。古老淳朴的民风,便在这些繁文缛节中世代相传。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墓地都在山野,此时天干物燥且风大,在上香烧纸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到指定的地方焚烧,否则引起火灾,不但愧对祖先,也破坏环境,甚至违法犯罪;当前提倡鲜花祭祀,供些花果,不仅文明,也避免了火灾隐患,而不必非得烧纸放鞭。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第二天是“寒食”,除了上坟外,老家还有很多风俗。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早晨辟邪:每年寒食的早上天还没亮,大人就起来先到村前河边的柳树林里折些刚发芽柳枝,然后再到附近的地堑子边挖几颗“毛姑朵花”(中药白头翁)拿回家。在太阳没出来前,一是在大门两边插几根柳枝,传说不仅能阻挡邪气和恶鬼的进入,各种毒虫闻到柳枝的味道也就吓跑了。二是把“毛姑朵花”用线拴在柳枝上吊着,拿着柳枝,一边在屋里转一边嘴里说着:“毛姑朵吊屋耙,蝎子蜈蚣不到家;毛姑朵满屋里轮,蝎子蜈蚣不蜇咱”,最后把栓有毛姑朵花的柳枝插在锅台上面,房梁底下;传说有毛姑朵花和柳枝插在锅台上,一年之中蝎子蜈蚣不进家门。现在没有用大锅台的了,毛姑朵花吊屋耙也失传了,年轻人甚至连毛姑朵花也不认得了,一些传统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已慢慢流失。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插柳戴绿:柳树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因天气变暖,柳树基本抽穗发芽,除插坟头、大门口外,孩子们到河边折段柳枝,熟练地两头一圈,做个柳帽套在头顶上或挂在脖子上,最惬意的是掐截柳枝撸外皮做柳哨,嘟嘟吹着满街跑;小时候自己戴个柳枝帽,看到有的小伙伴们没有戴,就会扯着嗓子对他大喊“寒食不戴柳,死了变黄狗”,还真以为柳枝帽有魔法作用;女孩子乃至中青年妇女则掐些刚冒芽、尖端全是细小黄豆豆的松柏叶戴在头上,民间有“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街头松门:当年几乎每个村都在大街的两头或中间扎松门,用6根长竹竿(两根一组)先做成梯子状,再到山林砍几车松柏或马尾松枝子,将其捆绑在梯子状的“门框”上,然后再拆开几个纸箱子,将纸板平铺拴在“门框”上,再贴上用红纸写的标语对子,竖批多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横批“战天斗地”或“人定胜天”;做好后多人在街两旁挖深坑,然后将松门竖起,不仅壮观,也给乡村增添了绿色和节日氛围。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搭架秋千:当年在农村叫“游天”,那时的乡村几乎没有文化娱乐活动,因此,一年一度的荡秋千隆重而热烈,深受村民喜欢。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无论男女几乎人人参与,荡得快慢、高低都由个人自己掌控,全凭个人技巧和喜好。秋千有两种,架子秋千和转秋千,其中转秋千最刺激和吸引人,也很危险。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架子秋千”是在大人扎好街上的松门后,在村头、场园、饲养院或河边沙滩等空闲场所搭架的。每年搭架好几个,都很高很大,用普通的檩条架既方便也简单。就是将两根十公分左右粗、两三米高的檩条或竹竿在顶端交叉用粗铁丝捆牢,留有叉头,一边一组,间隔2米左右,挖两个深坑交叉添埋,再用石块牢牢倚住,在两个叉头中间放一根横梁,将近两三米长的缰绳两头在横棍上间隔一米左右拴牢,绳索向下空荡,在绳索下面中间段用铁丝固定上一块木板(或在木板中间两侧扣两个圆眼将绳索穿入),一个稳固的“架子秋千”便高高矗立在村子里最宽阔的地方;人或坐在木板上或站着脚蹬,两手抓紧两侧的绳索,单人荡秋千一般是坐着,双人多是站着。人坐(站)在上面,利用惯性自己先慢慢晃悠,然后用脚猛力蹬地;向上荡游时站着的人需身体向前弓倾、下蹲、两腿向前蹬板;向下回落时需人体直立、两脚放松,如此循环往复,一起一伏,好不潇洒。有经验的还会搞出几个惊险动作,自己尽情享受,观者也很刺激,是乡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那时候只要村里架上秋千,我们都抢着去玩,基本是两个人一起上,有时候坐不开了还要再站上几个;一般是轮流上,等候的小朋友在两侧后边帮着推,每次都荡得很高,所以我也没少挨摔。有大人排队等候时,我们小孩是捞不着上的。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在我年幼时,母亲每年都在我家院子的大枣树上拴根绳子,给我和妹妹做个小秋千,我们在自家院子里尽情的玩。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转秋千场面比较大,每年都是临近的找子庄村搭建,用木棍、木板、铁丝、绳索、车轱辘、“牛锁头”等农村常见物品和农具组成,中间一根高十余米的大树杆或粗壮钢管的立柱,顶部有三根横梁分至六个方向,装有“米”字形6根挑翅,形如倒置伞骨,每个方向各垂下一个座位,成为6个“座位”,同时可供六人乘坐;在大杆顶端挑翅末端各栓有两米多双股绳索,下连一个“牛锁头”代替木板,如此6根挑翅系6个“牛锁头”,间隔均匀,离地面有60公分左右。大杆基部装一车轱辘作转动机关,4个人像推磨一样推着(有时用驴拉着),大杆飞速旋转,坐在秋千上的人就会随着飞转起来,且越转越快,坐不稳或抓不牢有甩出去的可能,那个年代只图刺激快乐,也没安全保护设备。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寒食节的第三天也就是清明那天,生产队会放半天假,因此,周边村庄的人都会去围观看热闹和体验享受,可谓人山人海,惊叫声、喝彩声,人声鼎沸。等候的人排成长龙,一次6人,一转十来圈,坐完后会自觉离开,让排队挨上号的人坐;有经验且胆子比较大的,不怕推得猛,坐上二十来圈都不怯,只管尽情享受。但也有胆小的,既想坐,又害怕转得快,坐上个三两圈就吓得脸色煞白,自动哀求下来;大部分人很自觉、讲风格,主动相让。也有极个别不自觉的,凭着自己胆大,总是抢、占着坐,让人厌恶。因此,只要他一轮后不离坐,大家就捉弄他,或是没人去推,秋千不转,他只好下来,或几个人轮换推得飞快,让他招架不住,甚至因转得太猛使其头晕呕吐,以此教训警告。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转秋千我等小孩只有看的份,一是大人太多,二是转得太快,如飞起来一般,使人眼花缭乱甚至心惊肉跳,即时有空坐小孩也不敢上,但每年总会到现场去看热闹。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扎放风筝:清明时节风大天晴,老家有扎放风筝的习俗。大人事先找截竹筒,用砍刀劈成细竹条,然后用线绑扎成五角型、八角型或蝴蝶型的框架,然后用白纸和浆糊粘糊成风筝。风筝能否起飞,拴线的连接和尾部的穗头是关键,要经过多次试飞调试,是连线平衡、穗头(将红黄绿等彩纸用剪成细长条,用细绳将一头扎紧)轻重恰当,使放飞的风筝在天上不头重尾轻,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放风筝的线是关键,大人都是给我们弄些粮所缝麻袋的白粗线,缠在木轱轮“线桄子”上,将粗铁条插到木轱轮中间的圆孔里,按照风筝飞行高度,任其自动放线。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其拉力越大,线就绷得越紧,也就极容易挣断。碰到这种情况,孩子们往往会追着撵出数里远,风筝并不贵重,主要是舍不得那根线。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那时乡村到处是放风筝的大人和孩子,天空中飞舞着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风筝,多是“蝌蚪”、“八卦”、“蝴蝶”、“蜈蚣”和“刘海”等,有的拖着长长的尾巴,有的在风筝上安有竹笛,被风一吹,在空中发出“筝筝”的响声,据说风筝的名字由此而来。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寒食节的重头戏在第三天,也就是“落寒食”(清明)这天。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尽管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鸡蛋是稀罕物,但老家清明早晨几乎家家户户煮鸡蛋,母亲将煮好的鸡蛋用红或绿颜色染一下,分给我一两个,我如获至宝,基本舍不得当场吃。我们将彩蛋装进衣兜里带到学校或到街上找小伙伴玩碰蛋,两人拿着鸡蛋互碰撞,看谁的鸡蛋更硬。如果谁的鸡蛋先破,那谁就算输了。那时候的鸡蛋都是草鸡下的,蛋皮厚实,小孩子力气又不大,能碰破几个小伙伴的鸡蛋是很荣耀的事情,也寓意着自己今后能够长得更加强壮,这个是儿时寒食节的必备节目,叫“碰蛋”;女孩子则会用蜡笔再在蛋壳上面画出各种图案,时不时地拿出来欣赏一番。这样的鸡蛋往往在裤兜里放好多天,直到挤碎了变味了,才恋恋不舍地将其吃掉。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中午吃单饼是老辈传下来的传统习惯,家家用锅或鏊子烙饼,自家菜园鲜嫩的头刀韭菜,新发芽的葱和过冬的菠菜是中午的必备菜,寒食节期间一天三顿除了白菜、野菜多是这些青菜,也叫“吃青”。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母亲将剩余的熟鸡蛋扒去皮,用刀将蛋清划上一道道小口酱烧,锅里放油、葱、姜、酱油和盐等,使少许水,然后倒入鸡蛋,温火咕嘟,待鸡蛋入味变色,再加上头刀韭菜,跟鸡蛋一起酱烧一会出锅。把烙好的单饼卷上酱烧好了的鸡蛋跟韭菜或刚从地里拔出的新葱,那味道终生难忘。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除了吃好的外,就是娱乐,各种设施在前两天已搭建好,可尽兴玩耍。清明是个“耍”日子,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这天特别开心和有意义;“馋老婆巴望年下(xi),疯老婆巴望寒食”,流传下来的俗语,道出了寒食节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生产队和学校一般会在下午放半天假,这天街上处处是游玩的人流,除了自由踏青赏花、荡秋千、放风筝外,村里有时还会组织拔河等集体活动。最耀眼的风景是大闺女、新媳妇,她们换上过年的新装,穿梭在各活动场地,叽嚓嬉笑,荡秋千,坐转秋千,五颜六色的衣服及头饰荡来飘去,闪耀夺目,引来无数眼球;尤其是青年男女相拥站在秋千板上,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各显其能,相互弓腰激荡,你来我往,将秋千荡得上下翻飞,空中游荡。双人荡是个技术活,需配合默契,当踏板移到男方一边时,男方需瞬时直立、双腿前曲,身体后倾、体重后压,便于对方辞送;女方则瞬时上身前弯、弓腰下蹲、双腿向前直蹬、两脚用力蹬荡,即时冲荡旋空;回落到女方一边时,双方姿势互换;两人在空中蹬着踏板飞舞、嬉笑着,你送我迎,配合得天衣无缝;也有唱独角戏的,能将秋千荡到与横梁等高,让身子与地面平行,有时甚至高过秋千上端横梁,身子倒立在空中,游来荡去,惊险刺激,围观者不时大声喝彩,或指指点点,现场热闹非凡。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除此以外,年轻人还会到河边掐些发芽的柳条圈起戴在头上,扭个柳哨“呜嘟”吹着,哨声响彻街头巷尾和田野阡陌;此时村头、路边或沟壑的杏花、桃花和梨花已盛开,爱美的青年男女会到树下观赏,甚至情不自禁掐些花枝拿在手里、戴在头上,尽享大自然赋予的无限生机。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十里不同俗,各有各规矩。年复一年,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故里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并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的乐趣。因此,文化传承与身心调适是清明礼俗文化的重要功能。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冬去春来,又是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清明时节。尽管某些习俗已淡化,但清明节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是传承信仰与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最核心的是祭祀缅怀先人,尽后人的传统孝道。祭天祭地,祭鬼神敬先人,在敬畏自然和礼敬先人的同时,鼓励生者自强不息,将哀思逝者的力量化做对生命的张扬,让我们明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珍惜和创造当下的生活,在新时期构建更加美好和谐、文明富强的新世界。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jF5在线经典美文散文诗歌大全免费阅读-新散文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