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和“外婆”
阿梅爱把孩子的外婆、自己的母亲也叫“外婆”。
“外婆”没上过学,但时有“金句”脱口而出,如“将心比己”“不要为难人家”等等,她对自己几个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做人,要似人似队,别做到一边去”,可谓“至理名言”。她的这句“名言”,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听来的,或者根本就是她自己想出来的,大概的意思,是做人,要跟大家伙似的,不能太任性,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可能因为没上过学,她对教育子女不会讲什么大道理,所以才想出这么一句话来,还把它当“名言”经常挂在嘴边,几个女儿,上学要“似人似对”,谈恋爱要“似人似队”,穿衣打扮也要“似人似队”,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要“似人似队”。
“外婆”这一生很不容易,她还不大就要跟自己的母亲跑小生意,挑着装满杂货的担子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地去叫卖,长期劳作,使她的背过早的弯曲了,长年奔波,也使她无暇照看自己的孩子,因而她跟几个女儿都不很亲近,碰上什么事,通常都是吵吵嚷嚷的比较多。
非但对女儿这样,对外孙,她也不知道如何去接近他们,只知道对他们问些无关紧要的话,弄得孩子们总想躲开她,她也从没抱过他们——也许她已经抱不动他们了——但看到他们,她总是很高兴,老是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她天性乐观,心无芥蒂,热情口轻,见谁都能打招呼。自家的门老是开着,前厅安着一张用于打牌的桌子,每天任由街坊的老姐妹过来打牌娱乐。
“外婆”是个反应比较慢的人,买个菜做个饭什么的,总要磨蹭大半天。此外就是,一天到晚唠唠叨叨,讲个不停,这是孩子们最不耐烦的,个别女儿不理解,成家后就不再多管“外婆”这边的事。阿梅排行老幺,却是嘴巴最利害的一个,经常跟“外婆”拌嘴,有时还“得理不饶人”,与“外婆”纠缠不休。她嘴上利害却有一付软心肠,久不久回一趟娘家,看看“外婆”过得怎么样。她还召集姐姐们,要求每人负担一点“外婆”的生活费——作为女儿,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阿梅成家后,也养育了自己的孩子,也体会了做母亲的艰辛和不易。“外公”去世以后,她越发担心起“外婆”来,还不时地和丈夫说些“外婆”的事,感叹“外婆”一个人住在老屋挺可怜的,叫她搬过来和自己过,她又不愿意,不知如何是好。
丈夫对阿梅说:“那就对她好一点,多去关心她。”阿梅顿时安静下来。她找到几个姐姐,反思过去对“外婆”的态度,这时候“外婆”挑着担子,行走在大街小巷、乡间小道的那个吃力的身影,一一浮现在她们眼前。姐妹几个从此解开对“外婆”的心结。以后就经常回去看望“外婆”,陪她说说话。阿梅更是三天两头就往娘家跑,为“外婆”买些好吃的。
早年的挑担负重,致使晚年的“外婆”背更驼了,腰弯得很厉害,古稀以后,几乎就要弯到九十度,人却开朗起来,对孩子也亲近许多。她一共养育了四个女儿,在她们都出嫁以后,能时不时带着女婿外孙回来,和她聚在一起吃个饭什么的,其乐融融是“外婆”最高兴的事。
耄耋以后的“外婆”,虽拄杖而行,身子还挺硬朗,每天坚持拖个小拖车上街买菜,尽管孩子们已经为她买过,她还是乐此不疲。她不但是家里最老的老人,也是她所在的那条街道上最老的老人,和她打牌的那些老姐妹们,一个个先她而去了,她仍然很有生气的活着。大家都说像她那样,活过百岁没问题。
“外婆”九十岁生日那天,孩子们聚到她身边,几个女儿从中午起就为她沐浴更衣,换上一套红色外套。晚宴的时候,孩子们陪她一起吃了长寿面,共同祝愿她长命百岁。席间几个女儿小声议论,说“外婆”小便有点失禁了,不能再丢下她让她单独呆在家了,以后要轮流回来照看她。“外婆”静静地吃饭,不知道听没听到女儿们说的那些话。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到很晚很晚。阿梅坚持要陪“外婆”睡一晚,但“外婆”执意不肯,说她一个人睡惯了,有人在旁边她睡不着。——万万没想到,刚过完九十岁生日,迈入九十一岁的“外婆”,第二天早上就再也没有醒过来,没能如家人所愿,活到一百岁,就一声不响地走了。
“外婆”虽然走了,但她走得安心,而且她在家中的这根线也并没有断,每年每个重大节日,阿梅她们都会为这根线所牵引,带着家人返回老屋,一家人聚在一起,才像一个大家庭。
中国人讲究孝悌,百善孝为先。孝是什么,孝就是敬重老人,尊重师长,保重身体,带好孩子。一句话,就是要让老人放心,让兄弟姊妹安心。阿梅和“外婆”,她们的故事还会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