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古玩摊儿
上班以后,一家人搬到县城居住。二十年了,每逢周末,出来门就能看到小古玩摊儿。小小的摊位,反映的却是我国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
偃师的古玩摊儿集中在体育场附近。早些年,就在体育场门口摆成一排。近几年,体育场改造,门口经过绿化提升,两边种上了行道树,以及齐人高的绿化带,郁郁葱葱的,只留下行人过路的空间,已经不适宜再摆摊了。于是往东迁移一个路口,在烟草公司和老规划局门口一排驻扎下来了。
母亲家就在附近,古玩摊儿也算是摆在家门口了。每逢周末,早早的,摆摊儿的人们陆陆续续从车上卸下箱子,肩挑手提、拉箱扛包来到这里,交错着摆成两排。少的话,有两三摊儿,多则有二十余摊儿,每个摊儿有每个摊儿的特色,各不相同。
有外地的,一般开着小轿车或者面包车,本地的,则骑着电动三轮车。摆摊的以中老年者居多,有个别老者,满头银发,几缕白须,颇有仙风道骨的意味,为小摊增加不少神秘色彩。
古玩摊儿不需多大,一张毡布,或者方形的彩条布,桌子大小,铺在地上。摊前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件,有文房四宝、古玩钱币、精美瓷器、古书字画。小摊虽不大,物品应有尽有。
地摊儿乍一开始,每个摊主摩拳擦掌地忙着捯饬自己的摊位,热情地向来来往往的人们,展示自己带来的宝贝,耐心为每一位驻足的人答疑解惑,时不时还和隔壁摊主分享经验。
来逛摊儿的,看的居多,不只相看自己喜欢的好物品,也为体验一下沉浸式的民俗之风。不管你是资深者,还是小白,还是喜欢凑个热闹,总能在地摊里涨了见识,得到满足。
每走过一个摊位就可以看见,一些精致的瓷器、玉石首饰,摆放得整整齐齐。每个摊位虽看上去物品大都一样,询问摊主,他一定会细细讲解每一件物品的特色。
琳琅满目的物件,随处都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大大激发你的好奇心,停留下来仔细聆听它的故事。有些人则热衷于在地摊上捡漏,想在摊儿上淘件宝贝。
有一段时间,喜欢上了钧瓷,于是开始了解钧瓷的来历。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因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北宋徽宗时期,官府在我省禹州一带设置官窑,为皇宫烧制贡瓷。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
有了这个认识,我便在古玩摊上搜寻。几乎每个摊上都有钧瓷的影子,以盘、钵、碗、炉、花盆居多。当然,遇到的都是前些年,老百姓自己烧制出来的,俗称“民窑”。
早些年多采用柴烧,近代改用煤烧,现在普遍采用气烧。烧制出的坯厚度也有讲究,用煤烧制出的钧瓷,握在手里沉甸甸的,气烧的则看起来苗条一些,更注重工艺。
一次,遇到了一只钧瓷花瓶,它通体施以天青色釉,釉面肥厚莹润,局部泛出玫瑰色紫红斑块,红蓝相映,五彩斑斓。摊主介绍,这是七八十年代,神垕镇的窑烧制出来的。
我把在手里,掂量掂量,有点分量。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价格也不贵,百八十块买回家当摆设,图个心情愉悦,于是就成交了。回家摆放了两天,仔细观看,发现釉往下流的情况,翻看资料,有“釉泪”的嫌疑,且不统一,也算是个普品了。只当消遣消遣,提高一下认识吧。
伙计K哥,喜欢收集字画钱币。前几年热上了小人书,就是我们小时候比较流行的连环画。那段时间,每逢周末,小摊儿只要摆出来,他必到场搜寻,见到喜欢的,商商量量,全部拿下。实在有事去不了,心心念念不忍错过,给我打个电话,让我代为查看,地摊儿上有没有新的小人书出现。时间久了,家里慢慢存货不少。
一次酒后,他抬起头,挤弄着眼睛,用下巴指路:“走,带你看个好物件!”到家后,先倒上茶,自己钻进了屋子。不一会,搬出两个箱子,打开一看,有《岳飞传》、《林海雪原》、《地道战》、《小兵张嘎》,这些是整套的,用密封袋分别装着。其他更多的是不同年代,不同故事的小人书,让人一见爱不释手,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在那个书籍无比匮乏的年代,小人书给了乡村的孩子们无穷的乐趣,给了童年生活一点点文化气息。后来一见面就调侃K哥:“大人谁能干出这事啊!”内心则是充满佩服,K哥干了一件承载一个时代记忆的大事。
闲暇之余,出来门,约上伙计,去地摊儿逛一逛,翻翻看看,听听故事,这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如果能捡漏淘到一件心仪的物件,那就更惬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