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所向写忠魂
剑之所向写忠魂
——读刘洪连的《沂蒙铸剑》(上、下)
□ 汤友盛
刘洪连,笔名琅琊剑魂。曾在北京公安总队、卫戍区警卫二师、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临沂军分区工作。作为一位四十年代出生在部队任副市级领导干部工作多年的老作家。
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勤奋创作,出版了大量歌颂部队、讴歌沂蒙山区抗战、支前题材的杂文集、散文集和长篇报告文学。
2016年7月30日,我参加了刘洪连新书《沂蒙抗战》《蒹葭苍苍》在临沂书城首发暨读者见面会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认识了军旅作家刘洪连。
长篇纪实文学《沂蒙抗战》,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沂蒙抗战画卷,作者描绘蒙山沂水的壮美,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沂蒙儿女抗战的详实描写,让人想起战争年代,沂蒙儿女浴血奋战悲壮场面。
2022年冬天,正当疫情肆虐猖狂之时,我接到作家刘洪连信息,他告诉我七十三万多字的新书《沂蒙铸剑》(上、下)问世。我非常高兴,但由于疫情的原因,我是在第三次封控解封之后,才接到新书《沂蒙铸剑》(上、下)的。
春节长假,翻卷拜读。《沂蒙铸剑》(上、下)共分五十七章,其中:上卷三十一章,下卷二十六章。篇章巨宏,人物众多,按出场顺序记,大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小至班排乃至一个兵和平头百姓,零零碎碎不下来几百个人物。故事多,覆盖历史镜头广阔。作者在驾驭故事情节方面,起到了统驭全局,做到了故事祥略得当,熟路驾车的能力。但也做到了重点突出,故事场面大而不杂,让人阅读确无厌倦之感,似潺潺流水润入心田。
当今,写历史题材的故事确有难度,因为有的人和事已无从考证,只能借助于阅读历史资料,有的抗战英雄和见证者也已谢世多年,无法口证。
现实中,当代作家则责无旁贷,亟待整理。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对待那一段血与火,生与死的抗战历史,虽然波澜壮阔,但也确有很多让人抹之不去的心灵创伤和心理阴影。
当然,你也不能否定“南京大屠杀”2000多个中国人让5个日本兵押送屠杀的情景和“渊子崖战斗”中沂蒙儿女用肉搏的方式杀死鬼子112人,取得了保卫战胜利感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概。
与渊子崖战斗相近的:在临沂一带著名的太平之战、郯城之战…解放临沂战役等等、等等,无不彰显了沂蒙儿女是一个英雄的民族、血性的民族!他们敢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展开《沂蒙铸剑》(上、下)无不历历在目,悲壮波澜。
在创作艺术方面,纪实文学不能等同于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的表现形式,在避免夹叙夹议、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等方面,具有难以驾驭的奔放与随意创作的拘谨,更加要求真实、逼真、有考证。因此,在作品的表述难度上,给作者往往带来挑战。《沂蒙铸剑》(上、下)作者避免了这种浮夸与虚拟的写作方法。作者用浪漫主义的胸怀,站在历史的高度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进行深入浅出的挖掘、描写,让人读不释手。纵观《沂蒙铸剑》(上、下)有如下写作特点。
一、脉络清晰
作者采取了总括主题介绍,使作品更具有可读性。全书按照上、下卷分,上卷共用三十一章,下卷共用二十六卷在前言中进行梗改叙述,使读者对书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便于提纲携领地阅读、了解那段战火纷飞年代所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篇章。
二、故事性强
《沂蒙铸剑》(上、下)在故事叙述上采取了讲故事的方式像一个老人在诉说,慢慢的娓娓道来。从山东省立第三乡师在临沂城南关成立,到“老四团”贺健、吴岱在朱村战役的“翻边战术”,一直到对刘黑七罪恶滔天的血泪控诉、郯城战役“杀朱过年”和解放临沂老南关城墙七天七夜攻城的隆隆炮声,等等。无不使一个个战斗故事画卷叠出涌现,让读者引人入胜,阅不释卷。
三、有历史画卷感
正像上面所述,现代作者欲展现上个世纪血雨腥风战争年代的一个个故事,并把镜头切换到当代,让现在人去读、去思考、去留下点什么,可谓作者是独具匠心,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可见作者阅读了大量的战斗故事、了解了很多的英雄人物,才有了《沂蒙铸剑》(上、下)的辉煌呈现。
四、人物出场顺序有秩
作者在扬扬七十多万字《沂蒙铸剑》(上、下)的通篇布局上,确也做到了精思谋划,大胆构想,让人物出场顺序不滥,既有历史的时间差,又有英雄人物的可考性。主次顺序得当,巧妙地突出了大事件大人物出现,小战役英雄人物出现的宏篇布局。
五、文笔细腻
文笔的细腻,首先必须突破语言关。当代作家要想写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场革命战争,首先要突破语言关,让当代的人去回放到当年那场战争的杀戮和硬骨头精神,必须进行语言切换。当然,这与作者做功课和他多年来的军旅生活不无关联。让人翻卷阅读便能听到撕杀声、冲锋陷阵、抛头颅洒热血、舍身卫国、壮怀激烈、大无畏的冲天豪气。
总之,《沂蒙铸剑》(上、下)付诸印刷与读者见面,无论地方上零打碎敲的阵地战还是大兵团作战大规模战争,都填补了我军抗战史上的一个空缺,使我们能够详细地了解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剑之所向写忠魂。
时值2023年3月3日午夜,一点阅读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