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的社粿
刘贽鹣
在弋阳年节习俗中,以水稻谷米碾制的米粉、荞麦粉、红薯粉等为原材料制作的“粿”有其特殊地位。春社祭拜土地神、清明祭祖、请菩萨、农耕下田、立夏、七月半、中秋、冬至,与之相对应的,社粿、早米粉粿、糯米粉粿、清明粿、立夏粿、碗盏粿、大禾米粿、麻滋粿、油炸粿、荞麦粿、山粉粿、千层粿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品类繁多。熟练掌握不同“粿”品制作和它的烹饪手法,招待客人能端得上一碗热气腾腾、色香味俱佳的“粿”出来,这是家庭主妇的荣耀、是男人的面子,家家看得重,从来不敢掉以轻心。弋阳的“粿”口感好、品相好、风味独特,自古名声在外。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前人在考证明代无名氏《高文举珍珠记》为弋阳腔作品时,除研究剧中曲牌运用外,竟然将主人公高文举吃米粿得夫妻团圆的情节用作了有力的旁证材料,因为这个情节实在是太符合弋阳人吃“粿”的习惯了。
十几种不同的“粿”应时应节、风味各殊,其中的社粿可算是大多数弋阳人喜欢的美食。
社粿对应的是弋阳人春社祭拜土地神的民俗。
从时序上看,“宜雨宜晴三月三”,春社处在农历三月春分前后,风和日丽、万物复苏、春意融融。
弋阳民谣说:春社无雨莫下田,秋社无雨莫进园。春社期间雨水多,绵绵密密的细雨中,鲜嫩的青蓬草、鼠鞠吸足清凉的春水,或在田间地头,或在山坡草丛、沟渠溪流边蓬勃生长,一蓬蓬、一簇簇,样子十分清脆可爱。
那正是忙碌的春耕开始之前、一段难得的农闲时光。
踏青时节,挎上篮子去田野采摘青蓬草、鼠鞠制作青蓬粿在江南很多地方盛行。
弋阳的“社粿”也称“青蓬粿”,然而,与其他地方青蓬粿相比,弋阳的社粿有着与众不同的口感与美味。
美味一半来自天然,一半来自人工。
采摘一篮子青蓬或鼠鞠带回家中,拣去粗枝黄叶,保留下清脆鲜嫩的部分,用清水洗干净放在一旁,然后把准备好的早米粉、糯米粉称量好放另一旁,同样用作备选。
锅里开始烧水——
大多数野菜放锅里用开水汆一下捞起来,滤去野菜的苦味、涩味,把汆过的热水倒掉,然后加工煮食。但青蓬草、鼠鞠没有苦味、涩味,之所以也要烧开水汆一下,目的在于让它软化。汆过的热水留在一边不能倒,这里面有弋阳社粿需要的清香味道。
烫软了的青蓬草、鼠鞠从热水里捞起来,石臼挤碎,重新倒回锅里,配上适量的早米粉、糯米粉,用前面汆过青蓬草、鼠鞠的热水调和,反复挤压,做成粿胚。这里的早米粉、糯米粉配比是技术关键。早米粉多了硬、糯米粉多了粘牙,粿胚要做到不硬不糯,色泽青绿、手感柔滑的效果才算成功。
有了好的粿胚,然后是包馅。馅有菜馅、甜品馅。做菜馅的原料可以是腊肉、烟熏过的豆腐、豆芽、藠头、冬笋、春笋等等,都是地道的家乡菜,经过精心调味,闻着就很香。做甜品馅常常也是就地取材,比如把黄豆炒熟了磨粉拌糖、芝麻拌糖等,无论是做菜馅还是做甜品馅,社粿里的馅最考验家庭主妇的功力。
春社是汉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相应民俗。弋阳春社习俗不知起源于何时,清代诗人朱逵吉路过弋阳有“击鼓遥知村赛社,打钟近识寺藏山”的诗文,对比南宋词人辛弃疾在上饶接待朋友汤朝美写下“鸡豚社里归时节”的记录,可见这一带春社的热闹由来已久。
作为土地的恩赐,弋阳人用社粿祭拜土地神,“村箫社鼓”中,美味的社粿可以娱神可以娱人,用心祈请土地神的保佑,让人神共享这方土地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社粿制作朴素地表达着普通百姓美好的生活愿望。
社粿制作,代代相传,同时传递着浓浓的家乡情怀。弋阳人从小吃过社粿,长大后志在四方,无论千里万里,这份家乡的美食味道便萦绕心间,永不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