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大龙村散记
我的家乡——自己的家庭祖祖辈辈的居住地——位于龙陵县腊勐镇大龙村的松林寨子。
之所以会专门形成一些关于“家乡”的文字,会在最近又非常认真的思考和惦念了一回“家乡”这个词,不知多少遍的在脑海中回顾了“家乡”之于我的那些或特殊或平凡的故事,反复的咀嚼着“家乡”与我自己的关联,主要源于干部规划家乡行动。
我要声明,并不是我不爱家乡,不关心家乡,也不是“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而是我一直认为,对于我这样并没有离开家就在本地就业的人来说,虽无太多太大的贡献,但本身也已经在为家乡建设和发展尽力,始终在服务着父老乡亲,习惯了这种想法,就没有过多思考过“家乡”这个词和更多有关“家乡”这片土地发展方面的事情。
家乡大龙村地处腊勐镇东南部,分别与碧寨乡滥坝寨村、摆达村,腊勐镇白泥塘村、长箐村、沙子坡村接壤,东面隔怒江与施甸县相邻。整个村的地形如一个平躺的字母“S”,两条南北走向的山梁,分别凸起构成了“S”的起笔端和波峰部分,两条山梁之间是一个狭长的小坝子,形成了“S”的波谷,“S”的波峰至尾部就是怒江峡谷的西面,怒江处在“S”的尾端的最低点,过了江的东面就是施甸县了。
关于“大龙”这个村名和“松林”这个寨子名的由来,目前为止我没有查到过书面的记载,只听老辈人隐约讲起过,“大龙”主要是因为寨子里有一口出水量非常大的水井,在中华文化中,出水的地方都有龙,所以寨子就被先人们命名为大龙,后来到了划定行政区划的时候,整个片区就叫大龙,直到现在叫大龙村。而“松林”主要是寨子周边有大片的松树,建寨子的时候直接叫成了松林而延用至今。
家乡的历史上,肯定也曾饱受传统中华文化的浸润,这样说的依据是,世居人口、少数民族很少,现在好多人家都还在讲,自己的家族来自南京应天府,或者其它中原地方,老一辈人曾经不止一次的向下代人和更下代人口口相传着许多诸如“失落黄金有找处,失落家谱不是人”等古训。“杨状元(明代状元杨慎,号升庵)的故事”“七仙女救董永(现在拍成电视剧天仙配)的故事”等等在家乡代代相传。每户人家堂屋的墙上都要张贴或悬挂一堂“天地”,供奉“天、地、国、亲、师”和灶君、祖先。每个寨子都有敬奉山神、路神等各路神仙的庙房,在松林寨子还有一座寺院。中原故事、佛教文化、家国情怀相互交融,世代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激励和养育着人们接续奋斗。
家乡的历史上,肯定也曾经历过农业的大发展,这样讲是因为,在“S”形的波谷部分,是一个长形的不算太大也不很平整的坝子,从起笔端的山上有一条小河经过坝子流入怒江,现在还有碓房洼——以前建设并长时间使用水碓把种出来的谷子舂辗成大米,喂猪处——以前大量养殖过猪,打谷场——以前集中处理收割来的稻谷的场地——等等地名。如今似乎还可以感受到当时人们劳作的热闹场景,虽然现在因为有了新的发展产业,稻谷、玉米等农作物种得不多了,碓房、水磨房等也已经被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当中,但农业肯定在这片不大的坝子上发展过、繁盛过。
家乡在特殊时期,还曾遭受过外敌的入侵和占领,因为地处怒江西岸,现在被称为在抗日战争中挽救了中国的一座山(松山)、一条江(怒江)、一座桥(惠通桥)——当然这个说法科学与否,这不是我能论述清楚的——当中的“江”就围着大龙村的土地、沿着大龙村的边沿流向远方,而从“桥”到达村公所所在地也只有十公里不到的路程。这就无可避免的让家乡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成为了沦陷区。如今还有一座位置十分重要的山,因为当年日本侵略者曾在山顶建盖营房、兵舍和驻军,所以这座山现在仍然叫营盘坡。还流传着许多某某的老祖当时是保长、甲长,在给日本人送食物的时候被暴打等历史。甚至在批评脑子、眼光不会转弯、一根筋的人时候,还经常会讲“怎么会跟日本人一样?”“你就跟日本人一样!”
家乡的人,正如家乡的气候一般,热情、豪爽、粗犷、真诚、朴实。对待合胃口的人,什么都可以付出、给予,对认准了的事,一直向前直到抵达目标,这必然也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处世方式和对待事物的方法,那就是有时候会隐约表露出些许的犟脾气,在不合意的时候,要做通思想工作还是颇费周折。家乡这片土地,因为位置等方面的因素,形成了怒江边多样化的气候,从江边开始往上,至少能够感受到热和亚热、温等不同气候带的温度,再往上走进入白泥塘、长箐等村,就是冷凉气候了。所以可以种植的农作物、经济作物非常多,从甘蔗、芒果、石榴,到烤烟、稻谷、玉米、花生,等等,甚至有一种形容土地肥美的说法:掉一截树杆在地上都能长起来。正所谓人勤地不懒,古人们大概正是看中了优厚的生存条件,才选定了这块地方做为长久的安身立命之所在。一直以来,人们世代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努力的耪着各自的生活。任凭时光流逝……
到二O二O年底,家乡大龙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810户人家,人口3453人。这些年来,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得益于党委政府的关心关怀,经济社会发展较好,通村公路、串户路、入户路基本硬化成了水泥路面,家家户户的庭院、正房硬化也已完成,基础设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烤烟、甘蔗、生猪和肉牛养殖等产业健康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经济收入。流经坝子的那条小河,不知什么原因,水量不再丰沛,坝子里也不再种植水稻。经过土地整理项目之后,大多栽种烤烟、蔬菜等季节性强、生产周期短、收益快的经济作物。春季,看到的是连片的土地上正在整理土地的勤劳的村民。夏季,满坝子和周边所有的山上,就会被茁壮生长的各种庄稼和树木所覆盖,一眼望去,高低起伏的绿色映入眼帘,极为舒服和养眼。
现在,镇政府已经提出了打造抗战文化、怒江峡谷生物气候多样性观光等发展规划。距离重点抗战文物惠通桥不远,被腊碧公路、红勐公路所包围,其中还有许许多多条公路穿插,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等等,都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家乡大龙村因了独特的气候、人文和历史、区位,更因了国家进入新时代之后,大力推动实施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以及镇村两级决定要把大龙村建设成为一万担烤烟出产地、一万头生猪出栏地、一万吨蔬菜和一万亩水果种植基地等思路的逐步落实,我相信家乡的明天肯定会更加美丽、美好!
此时此刻,我的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一幅景象,来自不同地方的大量的拉烤烟、拉猪、拉蔬菜、拉水果的各种型号的车辆穿梭在坝子上、山顶上,家乡的人们开心的忙碌着,与不同口音的人们谈价格、谈生意。许多的外地人、城里人在不同季节来到坝子里,体验新农村里的农耕生活,走入养殖大户家中参与劳作,在农家乐里享受美食,在农家民宿里过夜。全村的经济收入年年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节节攀升……
我祝愿并且期待着,这样的场景早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