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菜市记

2020-09-24抒情散文财智天下
菜市记“今天的豆角怎么卖?”“还是五元,给你便宜点,四元五吧!”中午下班,我都一路快速采买,快速做好面条,然后睡觉。在家门口这个规模不大的市场,买什么都很方便,葱头蒜脑等各种蔬菜,牛、羊、鱼等各种肉类,什么都不缺。只是这里的卖家都是二道贩子

菜市记
  “今天的豆角怎么卖?”   “还是五元,给你便宜点,四元五吧!”   中午下班,我都一路快速采买,快速做好面条,然后睡觉。在家门口这个规模不大的市场,买什么都很方便,葱头蒜脑等各种蔬菜,牛、羊、鱼等各种肉类,什么都不缺。只是这里的卖家都是二道贩子,通常来说,菜价要比其他市场高一些,但总还是方便,既省了我的时间成本,也省了交通成本。实际上,菜贩子也就是赚个辛苦钱,和他们论价实际只是做个样子,别让他们在斤两上有欺瞒我的故意就行。   每天两次买菜,多少年下来,彼此就很熟了。他们也知道我不计较菜价,但一定注重质量,哪天他们觉得菜不是很新鲜,就主动告诉我,今天的菜不好,你看看别家的吧。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市场,消费者基本都是附近相对稳定而面熟的居民,也便很少出现买卖纠纷或者争吵。   我本质上是一个粗心的人,即使每天买他们的菜和面,也从来不问他们的姓名,也就不知道他们姓什么叫什么。但他们每个人的样子、神态、说话的语气,我非常熟悉。   这个总长不过300余米的市场,他们主动归类划分为两个部分。从西巷口往东,先是卖水果的。一个高个头的,偏瘦,他的水果看着光鲜,给我的价格一般都是最低的,帮我选的果子也很符合我的心意;一个胖子,黑脸,他的水果走得比较慢,也许与他要价高有关,他的品种少,经常灰头土脸地,很少人问;再下来,就是一对操外地口音的老年夫妇,水果品种多,但质量很次,我总感觉他那些水果好像从哪里捡来的。以上这些摊点,都在短街的北边。在短街南边,靠后的门面为熟食,炸鸡、牛肉等,因靠近一个公厕,我几乎从来没进去过,我估计他的店里一定也养着不少苍蝇,那些肉食,他们自己都未必会吃。     再向东,是一个炒货摊,一次我做一个新闻专题,为偷懒,就近采访了他们夫妻,连带图片发在报纸上。他们夫妻每次看到我都面带微笑,让我很不好意思,尤其想买点瓜子之类的,他们坚决不要钱,我坚决要给他们,彼此都很辛苦,也就减少了买卖的频次。只有在伙计当班时买一点。其实,那一次专访,对我来说,做谁都是一样,无非是想反应外地人在这个城市就业谋生的境况,但对于他们,也许就是一生中的一次惟一。   经过这个炒货摊子,是一个水果店,前面搭街是摊,后面是门店,经营高档水果,一些反季名贵水果都在冰柜里。如果去看望病人或正式拜访亲友,一般都买他们的水果和果篮,这家店主人热心也灵活,基本做到了货真价实。特别让我们刮目的不是他经营水果的策略,而是他进入股市的壮举。去年底,他爱人给他5万元炒股,他其实什么都不懂。开户之后,他只看涨幅榜前面的股票,专门找那些已经被主力大幅拉高的股票买,结果收获出乎意料地好,在今年5月大盘狂跌时他的账面浮亏都比我们几个老股民少很多,几个股友坐下来谈到他都是一番感慨:股市不需要你懂,只需要你有胆量。正好应验了一句俗语: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不过,听说他最近战况不是很好,也是泥足深陷,难以脱身。这终于让那些熟悉他的家伙舒了一口气。   越过他和他在股市上的辉煌,是一对看护公厕的中年夫妻。从我们搬进这个小区(那时候叫家属院)到现在,他们在这里应该有10多年了,开始他们只守着厕所收取每次三毛到五毛的如厕费,但路过这里的都是附近居民,如果不是有非常状况,一般再忍几步就到家了。靠一个公厕养活一家人,应该是非常艰难的。最近几年,那男人开始帮人送煤气,据说无论楼层高低,一律两元一次。那女人躲在公厕小窗框里的脸,沧桑尽现。   公厕向前是一间米面行,每天把面袋子、米袋子搬出来,晚上再搬回去,即便这么辛苦地折腾,生意仍是一般,我也很少进去。也许正是因为生意清淡,这位离异多年的单身店主爱上了钓鱼,每次在鱼友那里看到他说钓鱼,一定是眉飞色舞。说起这个社会,他总是气不打一处来。也难怪,生意难做,面都卖不出去,还卖什么啊。   再向前,是一家水产店,卖活鱼、死虾、冻鸡肉,各种调味品。也是夫妻店,两个人都瘦小,男人每天骑摩托车进货,女的负责买卖,生意很好。有时候,我去买鱼,她会告诉我,你爱人已经买回去了。听她这么说,我心里多少会有一些感动。从她这里过街,是一家回族专营店,主营牛羊肉,基本都是新鲜的。他们也是一家人在做,态度都很好,每次先问我是炒还是炖,然后才向我推荐相应的肉品。时间久了,我也懂得了什么样的肉该炖,什么样的肉适合炒。在他们这里买肉,我只说要多少钱的,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牛肉和羊肉的单价到底是多少。前天,我刚买好肉卷准备炒孜然羊肉,爱人说儿子要去外面吃,我拎着羊肉回头说先寄放这里,我明天来取。第二天我再去的时候,他喊儿子说,给你叔叔再称新的。他解释说,昨天的肉放今天就不好了,我已经卖掉了。   此外,还有几间杂货店,人缘好的生意越来越好,其中一家几年中换过几次主人;一间药店,因为总是买到一些即将过期的药品,已经很少人再去了。   他们就是这样一个群体,都做小生意,也是普通人,大概有三五十人,分立在一条街道的两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生活看上去与我们没有直接联系,他们从哪里来、会回到哪里去,我们也很少过问,但如果哪天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没来,我就觉得这条街突然少了一块,有了一个豁口。

2010-6-5



[ 本帖最后由 财智天下 于 2010-6-6 17:0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