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楠说散文
2020-09-24抒情散文王克楠
一、散文素材的小和大以及语感、语境1、写很小的东西,涵义却是很大的东西,这是一个本事。需要写文字的人是一个很大的人,看到了小东西有感,写出来了,实际上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那个小东西已经很大了。2、一切物质外相都是多义的,不能用一种意义固定
一、散文素材的小和大以及语感、语境
1、写很小的东西,涵义却是很大的东西,这是一个本事。需要写文字的人是一个很大的人,看到了小东西有感,写出来了,实际上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那个小东西已经很大了。
2、一切物质外相都是多义的,不能用一种意义固定住。比如说花朵,一般是比喻女孩子的,你如果在一定的语境中,把它比喻为男孩子而且为读者所接受,那你就宽阔了。
3、口语是一个很大的仓库。把口语很好的提炼和写进散文里,很多文学前辈已经做了。到了当下,散文家们做的不够,总是觉得越雕琢越好,其实恰恰走到了文学的反面。当然生活中的口语,不能照搬,这是另一个人范畴的事情了。
4、散文最好有饱满之气,有发现之美(看到了常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最讨厌霸气,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最后只能封冻了打动读者的窗口。害怕你,并不是热爱你。大师的文字,是让读者热爱,不是让读者害怕。
5、生死是生命意识,把平凡的生活过的有趣味,有诗意,有价值,也是生命意识。即使是世界上有千万种活法,缺乏自由的活着只是活着,不是“有生命”的活着。这一点,对于写作的人是重要的。怎样活着的问题,对于一个写作人,是更大的问题。是根源上的问题。
6、对于一个作家,愤怒是重要的(尤其是联系现实),感恩更加重要。
7、从生活里截一段,写到纸上,重要。截哪一段,怎样截,路子各自不同,抵达的境界是一样的——有了一定语境的“内容”。我赞成写了前段,不知道后面怎样写,那是有大才华。一下子就写透,一下子就看透,不符合“世界的本来面目”。
8、我写赵王城还是发散地写,写联想,写时空的穿越。我不满足这样的写法。一定要重新写。不少景物,当它已经进入你的内心的时候,完全可以重新写,不要写一次就淘汰掉。
9、写作这个东西,哲理尽管不直接说出来,还是不由自主地体现出来。我不喜欢这样,我想尝试堆出一堆生活素材(冷冰冰一些),让读者读出热,读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读出来藏在现象后面的哲理(哲理总是蹩脚的,而时间是永恒的)。
10、打乒乓需要手感,写东西需要语感。看东西也需要语感。修改更不要说了。字,文章的基本物质。字,在你的眼睛里,应该是钉子,让眼睛疼。应该是珍珠,让你喜爱。应该是小动物,让你觉得有活力。应该是小顽皮,让你感到幽默的温暖。
二、散文写作的加减法以及精炼
1、每个人的散文成长都有一个节点(量变到质变的节点),有的人机会点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我实在无法忘记在河坡老街那个小院子里,《巷子里的阳光》突然袭来,呵呵,老楠子,你几乎在这个巷子生活了一辈子了,该写写身边的老街坊们。他们的生活是平凡而有诗意的,于是就写出来了。其实,“生活”和笔之间的距离很近,很多时候压迫你不得不写,只是要注意写的时候你笔下的“生活”要和真实的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呵呵,不要太逼真了啊,太逼真了,就假了。
2、一个不受他人影响作家,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世。问题在于你受影响的那个人的气质、生活经历和你有多远。我是主张近距离受影响的,与你截然不同的作家可以成为你写作的参照,断然不可受太大的影响,否则,你的整个写作的进步会含糊不清的。
3、轻灵是从朴实开始的。所以,我不管自己的散文的想象力度有多大,都丝毫不敢轻视现场速写。
4、散文诗常常是写意的,是写思绪的。写长了,就成了散文,带有空灵、寓言、童话色彩的散文。
5、审美和审丑(还有一个‘审文’,仅仅关注文本的整体象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审美往往心灵深处走,是朦胧的。审丑往生活现实走,是血淋淋的。我赞成一个作家可以把这两件事情做到极致。不要总是处在中间状态。
6、“极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删除”,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我想,大师和一般的作家的区别也在于这里。大师的东西近乎透明,无论是那一种风格,都是登峰造极的(语言抵达绝对自由之境),把读者的心揪的生疼。
7、一个好写手,不仅仅学会加法,更重要的是学会减法。把东西写长不算难。把东西写短更加难。短而有味,就难上加难也。比如说改作品,一个作家站到自己的作品前,感到无处可改了,不是退步了,就是写作枯竭了(这对于大部分作家是必然的,没有必要可怕的)。
8、汉语白话文(文学类)怎样发展,是诸多自觉的文学前辈向我们提出的任务。需要用作品去证明和证实。质变来自于量变,我想,当下以后以后的5年时间内,还是处于积累期。这个任务不能靠学院派完成,有生活经验的底层作家要出大力。
9、如我说,要向文言文学习,肯定有朋友说我不合时宜。但是,文言文确实有“神韵”,在表现白描和外相美(包括概括力)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不学习,只能证明无知和小家子气。
10、写作枯竭和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注意力有关系。每个人对于环境中“有活力”的 东西,要珍惜.
1、写很小的东西,涵义却是很大的东西,这是一个本事。需要写文字的人是一个很大的人,看到了小东西有感,写出来了,实际上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那个小东西已经很大了。
2、一切物质外相都是多义的,不能用一种意义固定住。比如说花朵,一般是比喻女孩子的,你如果在一定的语境中,把它比喻为男孩子而且为读者所接受,那你就宽阔了。
3、口语是一个很大的仓库。把口语很好的提炼和写进散文里,很多文学前辈已经做了。到了当下,散文家们做的不够,总是觉得越雕琢越好,其实恰恰走到了文学的反面。当然生活中的口语,不能照搬,这是另一个人范畴的事情了。
4、散文最好有饱满之气,有发现之美(看到了常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最讨厌霸气,那种“舍我其谁”的霸气,最后只能封冻了打动读者的窗口。害怕你,并不是热爱你。大师的文字,是让读者热爱,不是让读者害怕。
5、生死是生命意识,把平凡的生活过的有趣味,有诗意,有价值,也是生命意识。即使是世界上有千万种活法,缺乏自由的活着只是活着,不是“有生命”的活着。这一点,对于写作的人是重要的。怎样活着的问题,对于一个写作人,是更大的问题。是根源上的问题。
6、对于一个作家,愤怒是重要的(尤其是联系现实),感恩更加重要。
7、从生活里截一段,写到纸上,重要。截哪一段,怎样截,路子各自不同,抵达的境界是一样的——有了一定语境的“内容”。我赞成写了前段,不知道后面怎样写,那是有大才华。一下子就写透,一下子就看透,不符合“世界的本来面目”。
8、我写赵王城还是发散地写,写联想,写时空的穿越。我不满足这样的写法。一定要重新写。不少景物,当它已经进入你的内心的时候,完全可以重新写,不要写一次就淘汰掉。
9、写作这个东西,哲理尽管不直接说出来,还是不由自主地体现出来。我不喜欢这样,我想尝试堆出一堆生活素材(冷冰冰一些),让读者读出热,读出事物的内在联系,读出来藏在现象后面的哲理(哲理总是蹩脚的,而时间是永恒的)。
10、打乒乓需要手感,写东西需要语感。看东西也需要语感。修改更不要说了。字,文章的基本物质。字,在你的眼睛里,应该是钉子,让眼睛疼。应该是珍珠,让你喜爱。应该是小动物,让你觉得有活力。应该是小顽皮,让你感到幽默的温暖。
二、散文写作的加减法以及精炼
1、每个人的散文成长都有一个节点(量变到质变的节点),有的人机会点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我实在无法忘记在河坡老街那个小院子里,《巷子里的阳光》突然袭来,呵呵,老楠子,你几乎在这个巷子生活了一辈子了,该写写身边的老街坊们。他们的生活是平凡而有诗意的,于是就写出来了。其实,“生活”和笔之间的距离很近,很多时候压迫你不得不写,只是要注意写的时候你笔下的“生活”要和真实的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呵呵,不要太逼真了啊,太逼真了,就假了。
2、一个不受他人影响作家,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世。问题在于你受影响的那个人的气质、生活经历和你有多远。我是主张近距离受影响的,与你截然不同的作家可以成为你写作的参照,断然不可受太大的影响,否则,你的整个写作的进步会含糊不清的。
3、轻灵是从朴实开始的。所以,我不管自己的散文的想象力度有多大,都丝毫不敢轻视现场速写。
4、散文诗常常是写意的,是写思绪的。写长了,就成了散文,带有空灵、寓言、童话色彩的散文。
5、审美和审丑(还有一个‘审文’,仅仅关注文本的整体象征),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审美往往心灵深处走,是朦胧的。审丑往生活现实走,是血淋淋的。我赞成一个作家可以把这两件事情做到极致。不要总是处在中间状态。
6、“极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删除”,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我想,大师和一般的作家的区别也在于这里。大师的东西近乎透明,无论是那一种风格,都是登峰造极的(语言抵达绝对自由之境),把读者的心揪的生疼。
7、一个好写手,不仅仅学会加法,更重要的是学会减法。把东西写长不算难。把东西写短更加难。短而有味,就难上加难也。比如说改作品,一个作家站到自己的作品前,感到无处可改了,不是退步了,就是写作枯竭了(这对于大部分作家是必然的,没有必要可怕的)。
8、汉语白话文(文学类)怎样发展,是诸多自觉的文学前辈向我们提出的任务。需要用作品去证明和证实。质变来自于量变,我想,当下以后以后的5年时间内,还是处于积累期。这个任务不能靠学院派完成,有生活经验的底层作家要出大力。
9、如我说,要向文言文学习,肯定有朋友说我不合时宜。但是,文言文确实有“神韵”,在表现白描和外相美(包括概括力)方面,有自己独到的地方。不学习,只能证明无知和小家子气。
10、写作枯竭和一个人的世界观和注意力有关系。每个人对于环境中“有活力”的 东西,要珍惜.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