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走的有多远(外一篇)
2024-01-20抒情散文陈草旭变
……
驴走的有多远(外一篇)
几乎要抄录一遍呢,那菲然之文,其睿智之识;几乎要重看一次了,这多情叙述,追忆亡人 。常常在自己的阅读中遇到这些给予我畅快悦然的人与事,邂逅或者约会那些生路上美季之景和舒心之声。不是一种感谢,不是热爱,几乎只能以"善慈的人,你有福了"的谶语方能近义吧 。
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色彩,那是在”人之四季”所谓的,而自己或者别家也有的,是幼小、青壮、近暮,不同的年岁,对色彩声音的视力听觉,也是别样的感觉和触碰的方位及深浅,带来更酷、更遥远、更持久的快感,静谧,祥瑞。那种丰满是富裕的,是润泽的,是和睦共处的 。
在大千世与重万象的腠理之间,近似与阴阳河的摆渡之间,仅同类人的视角与思想力,便让人顿足切齿,昂首长叹 ,恨不能相识相见,受不够若热恋、苦恋、死恋,起死回生之类的,天雨粟,鬼神泣,六月飞雪,沙漠良田,家宅霹雳,光天化日下的动魄惊魂,朗朗乾坤之间的生剥皮,活抽筋。烧死我吧。
仅仅是视角,还不是久视,久久的凝视,几乎是不死的凝视,是盼着死的凝视,盼望着死神快快降临。天呐,你收了我吧!生活如此痛苦,命运竟此不堪。死亡是一种福祉。当然知晓,正如刚才所邂逅一位智者所述:要与死亡达成和解,最为吉祥,即是福祉。如此在自己中年将尽的半途,有这开朗的觉悟,有觉悟之际的大平大静和长欢乐。
这些触角及悟能是与生俱来的吗?舌尘与米粒的和睦共醉,耳底与血流之音的妙丽奏响 ,是固带固在固有的?DNA赋予的?对知识的渴求及接触时的实在感,则是后天的吧 ,是熏染而教育的吧,延及觉悟的能力,也应该是长期学习的缘故。独立的人格,个性的思考,长期的砥砺,是一个人渐渐具备了这种获得非凡福感非凡祥意的能力。这种能力岂能是金钱、权杖、美色、佳肴所比例的吗?至少是不亚于“酒色财气”的吧。这种获得福祉的能力,洋洋自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床与鞋履相别" 的坦荡,千年前感悟,30年前所见 ,如今可感、可知、可握手,拾起那双鞋子,是初心所不料的,走的远了总要拾点什么,是"什么"是当初不知道的。提示不要做那遮目转辗的驴 ,他90岁了 ,当然不如年轻的霍去病们;霍去病们走的远,只有二十多岁,却走了两千多年,甚至走到永远。
半途而发
为什么我们总是可以顺势而为,中国哲学及技术的大法门,钥匙为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今天旭日的光辉为何暖暖的洒在办公室内,那可看到的树林枝丫也熠熠生辉。但我并不喜悦,已经想到“不是”及不如意的自己的“过”,过错矣“过”错,总是半途出发。
曹孟德是半途出发的,黄巾起义末梢,东汉大乱的群雄并起,曹操度势而为,终成伟业,刘邦也是,朱元璋不是吗?即使现代伟人,在建党建军的艰辛征途中,好像也是半渡而击,然其伟业何以再论?半途出发的事业,也是顺势而为吧。
我的生命几乎也总是半途出发,10岁时,进入城市,在市一中学上初中;工作先“国营集体工”,后初级学校教学糊口,半途进入“公共频道”;学习更为业余,大专之前的学习刁顽,或者懵懂,直到15岁方才觉悟;即使是生理也是晚熟吧,包括爱情,其萌生及真正的恋爱,悉为半途而发,或者款款迟迟。
很多人的事业也是半途而发吧。民国的建设与发展好似步入正途,外寇侵略之际,是一个特殊的组织赢得了民心,红遍了天下。国际风云中的国家角力,中国人民必然后来居上。注视眼下,现在的工作,也是自己“拾”的“漏”吧,已创好的事业,形成的格局,让我侧身而入,成为一分子及主要一员,半途接手。不必“看那江山红遍,知道有谁守”。
“吹起冲锋号的”、“举起第一面旗的”,往往是项羽,是袁绍,是郭子兴,甚至是那些汉奸。“集体工”去也,我们已半途而发。因为囊括着顺势去矣,被时代及其时代大势所概括,只能随从而去,在大趋势的洪流之中,忽然觉悟,所说“应运而生,”几乎是“命运”可以概括的,难道也是“机遇是给有准备者准备的?”正如此时 ,我坐在人员整整的会议室内,随遇而至,平平安安,却更为清醒,我思我写。
还有“时势造英雄,” “英雄是人民造出的,” 大多是。此理吧。就是看谁有眼色,谁能久视能视谁,看的准,盯的好。反顾自己,能看得准吗?能洞悉时势吗?我的写作从19岁开始,审时度势,以自己的脾性只能向内积蓄,向内发力,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绝仕途,弃经商,鄙视名利。然而“50而学艺”吗?又有几个齐白石呢?那就齐白石的徒弟或从众吧,况且30年所思所写,已成就了自己的幸福感和感悟力,获得通透力而达观。
是的,诗不在远方,就在眼下办公室的瞭望里,就在手下的白纸和键盘上,半途而就的理想和信念,半途而发的势力和前景,可用“向好”来题名。
驴走的有多远(外一篇)
几乎要抄录一遍呢,那菲然之文,其睿智之识;几乎要重看一次了,这多情叙述,追忆亡人 。常常在自己的阅读中遇到这些给予我畅快悦然的人与事,邂逅或者约会那些生路上美季之景和舒心之声。不是一种感谢,不是热爱,几乎只能以"善慈的人,你有福了"的谶语方能近义吧 。
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色彩,那是在”人之四季”所谓的,而自己或者别家也有的,是幼小、青壮、近暮,不同的年岁,对色彩声音的视力听觉,也是别样的感觉和触碰的方位及深浅,带来更酷、更遥远、更持久的快感,静谧,祥瑞。那种丰满是富裕的,是润泽的,是和睦共处的 。
在大千世与重万象的腠理之间,近似与阴阳河的摆渡之间,仅同类人的视角与思想力,便让人顿足切齿,昂首长叹 ,恨不能相识相见,受不够若热恋、苦恋、死恋,起死回生之类的,天雨粟,鬼神泣,六月飞雪,沙漠良田,家宅霹雳,光天化日下的动魄惊魂,朗朗乾坤之间的生剥皮,活抽筋。烧死我吧。
仅仅是视角,还不是久视,久久的凝视,几乎是不死的凝视,是盼着死的凝视,盼望着死神快快降临。天呐,你收了我吧!生活如此痛苦,命运竟此不堪。死亡是一种福祉。当然知晓,正如刚才所邂逅一位智者所述:要与死亡达成和解,最为吉祥,即是福祉。如此在自己中年将尽的半途,有这开朗的觉悟,有觉悟之际的大平大静和长欢乐。
这些触角及悟能是与生俱来的吗?舌尘与米粒的和睦共醉,耳底与血流之音的妙丽奏响 ,是固带固在固有的?DNA赋予的?对知识的渴求及接触时的实在感,则是后天的吧 ,是熏染而教育的吧,延及觉悟的能力,也应该是长期学习的缘故。独立的人格,个性的思考,长期的砥砺,是一个人渐渐具备了这种获得非凡福感非凡祥意的能力。这种能力岂能是金钱、权杖、美色、佳肴所比例的吗?至少是不亚于“酒色财气”的吧。这种获得福祉的能力,洋洋自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床与鞋履相别" 的坦荡,千年前感悟,30年前所见 ,如今可感、可知、可握手,拾起那双鞋子,是初心所不料的,走的远了总要拾点什么,是"什么"是当初不知道的。提示不要做那遮目转辗的驴 ,他90岁了 ,当然不如年轻的霍去病们;霍去病们走的远,只有二十多岁,却走了两千多年,甚至走到永远。
半途而发
为什么我们总是可以顺势而为,中国哲学及技术的大法门,钥匙为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今天旭日的光辉为何暖暖的洒在办公室内,那可看到的树林枝丫也熠熠生辉。但我并不喜悦,已经想到“不是”及不如意的自己的“过”,过错矣“过”错,总是半途出发。
曹孟德是半途出发的,黄巾起义末梢,东汉大乱的群雄并起,曹操度势而为,终成伟业,刘邦也是,朱元璋不是吗?即使现代伟人,在建党建军的艰辛征途中,好像也是半渡而击,然其伟业何以再论?半途出发的事业,也是顺势而为吧。
我的生命几乎也总是半途出发,10岁时,进入城市,在市一中学上初中;工作先“国营集体工”,后初级学校教学糊口,半途进入“公共频道”;学习更为业余,大专之前的学习刁顽,或者懵懂,直到15岁方才觉悟;即使是生理也是晚熟吧,包括爱情,其萌生及真正的恋爱,悉为半途而发,或者款款迟迟。
很多人的事业也是半途而发吧。民国的建设与发展好似步入正途,外寇侵略之际,是一个特殊的组织赢得了民心,红遍了天下。国际风云中的国家角力,中国人民必然后来居上。注视眼下,现在的工作,也是自己“拾”的“漏”吧,已创好的事业,形成的格局,让我侧身而入,成为一分子及主要一员,半途接手。不必“看那江山红遍,知道有谁守”。
“吹起冲锋号的”、“举起第一面旗的”,往往是项羽,是袁绍,是郭子兴,甚至是那些汉奸。“集体工”去也,我们已半途而发。因为囊括着顺势去矣,被时代及其时代大势所概括,只能随从而去,在大趋势的洪流之中,忽然觉悟,所说“应运而生,”几乎是“命运”可以概括的,难道也是“机遇是给有准备者准备的?”正如此时 ,我坐在人员整整的会议室内,随遇而至,平平安安,却更为清醒,我思我写。
还有“时势造英雄,” “英雄是人民造出的,” 大多是。此理吧。就是看谁有眼色,谁能久视能视谁,看的准,盯的好。反顾自己,能看得准吗?能洞悉时势吗?我的写作从19岁开始,审时度势,以自己的脾性只能向内积蓄,向内发力,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绝仕途,弃经商,鄙视名利。然而“50而学艺”吗?又有几个齐白石呢?那就齐白石的徒弟或从众吧,况且30年所思所写,已成就了自己的幸福感和感悟力,获得通透力而达观。
是的,诗不在远方,就在眼下办公室的瞭望里,就在手下的白纸和键盘上,半途而就的理想和信念,半途而发的势力和前景,可用“向好”来题名。
几乎要抄录一遍呢,那菲然之文,其睿智之识;几乎要重看一次了,这多情叙述,追忆亡人 。常常在自己的阅读中遇到这些给予我畅快悦然的人与事,邂逅或者约会那些生路上美季之景和舒心之声。不是一种感谢,不是热爱,几乎只能以"善慈的人,你有福了"的谶语方能近义吧 。
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色彩,那是在”人之四季”所谓的,而自己或者别家也有的,是幼小、青壮、近暮,不同的年岁,对色彩声音的视力听觉,也是别样的感觉和触碰的方位及深浅,带来更酷、更遥远、更持久的快感,静谧,祥瑞。那种丰满是富裕的,是润泽的,是和睦共处的 。
在大千世与重万象的腠理之间,近似与阴阳河的摆渡之间,仅同类人的视角与思想力,便让人顿足切齿,昂首长叹 ,恨不能相识相见,受不够若热恋、苦恋、死恋,起死回生之类的,天雨粟,鬼神泣,六月飞雪,沙漠良田,家宅霹雳,光天化日下的动魄惊魂,朗朗乾坤之间的生剥皮,活抽筋。烧死我吧。
仅仅是视角,还不是久视,久久的凝视,几乎是不死的凝视,是盼着死的凝视,盼望着死神快快降临。天呐,你收了我吧!生活如此痛苦,命运竟此不堪。死亡是一种福祉。当然知晓,正如刚才所邂逅一位智者所述:要与死亡达成和解,最为吉祥,即是福祉。如此在自己中年将尽的半途,有这开朗的觉悟,有觉悟之际的大平大静和长欢乐。
这些触角及悟能是与生俱来的吗?舌尘与米粒的和睦共醉,耳底与血流之音的妙丽奏响 ,是固带固在固有的?DNA赋予的?对知识的渴求及接触时的实在感,则是后天的吧 ,是熏染而教育的吧,延及觉悟的能力,也应该是长期学习的缘故。独立的人格,个性的思考,长期的砥砺,是一个人渐渐具备了这种获得非凡福感非凡祥意的能力。这种能力岂能是金钱、权杖、美色、佳肴所比例的吗?至少是不亚于“酒色财气”的吧。这种获得福祉的能力,洋洋自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床与鞋履相别" 的坦荡,千年前感悟,30年前所见 ,如今可感、可知、可握手,拾起那双鞋子,是初心所不料的,走的远了总要拾点什么,是"什么"是当初不知道的。提示不要做那遮目转辗的驴 ,他90岁了 ,当然不如年轻的霍去病们;霍去病们走的远,只有二十多岁,却走了两千多年,甚至走到永远。
半途而发
为什么我们总是可以顺势而为,中国哲学及技术的大法门,钥匙为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今天旭日的光辉为何暖暖的洒在办公室内,那可看到的树林枝丫也熠熠生辉。但我并不喜悦,已经想到“不是”及不如意的自己的“过”,过错矣“过”错,总是半途出发。
曹孟德是半途出发的,黄巾起义末梢,东汉大乱的群雄并起,曹操度势而为,终成伟业,刘邦也是,朱元璋不是吗?即使现代伟人,在建党建军的艰辛征途中,好像也是半渡而击,然其伟业何以再论?半途出发的事业,也是顺势而为吧。
我的生命几乎也总是半途出发,10岁时,进入城市,在市一中学上初中;工作先“国营集体工”,后初级学校教学糊口,半途进入“公共频道”;学习更为业余,大专之前的学习刁顽,或者懵懂,直到15岁方才觉悟;即使是生理也是晚熟吧,包括爱情,其萌生及真正的恋爱,悉为半途而发,或者款款迟迟。
很多人的事业也是半途而发吧。民国的建设与发展好似步入正途,外寇侵略之际,是一个特殊的组织赢得了民心,红遍了天下。国际风云中的国家角力,中国人民必然后来居上。注视眼下,现在的工作,也是自己“拾”的“漏”吧,已创好的事业,形成的格局,让我侧身而入,成为一分子及主要一员,半途接手。不必“看那江山红遍,知道有谁守”。
“吹起冲锋号的”、“举起第一面旗的”,往往是项羽,是袁绍,是郭子兴,甚至是那些汉奸。“集体工”去也,我们已半途而发。因为囊括着顺势去矣,被时代及其时代大势所概括,只能随从而去,在大趋势的洪流之中,忽然觉悟,所说“应运而生,”几乎是“命运”可以概括的,难道也是“机遇是给有准备者准备的?”正如此时 ,我坐在人员整整的会议室内,随遇而至,平平安安,却更为清醒,我思我写。
还有“时势造英雄,” “英雄是人民造出的,” 大多是。此理吧。就是看谁有眼色,谁能久视能视谁,看的准,盯的好。反顾自己,能看得准吗?能洞悉时势吗?我的写作从19岁开始,审时度势,以自己的脾性只能向内积蓄,向内发力,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绝仕途,弃经商,鄙视名利。然而“50而学艺”吗?又有几个齐白石呢?那就齐白石的徒弟或从众吧,况且30年所思所写,已成就了自己的幸福感和感悟力,获得通透力而达观。
是的,诗不在远方,就在眼下办公室的瞭望里,就在手下的白纸和键盘上,半途而就的理想和信念,半途而发的势力和前景,可用“向好”来题名。
驴走的有多远(外一篇)
几乎要抄录一遍呢,那菲然之文,其睿智之识;几乎要重看一次了,这多情叙述,追忆亡人 。常常在自己的阅读中遇到这些给予我畅快悦然的人与事,邂逅或者约会那些生路上美季之景和舒心之声。不是一种感谢,不是热爱,几乎只能以"善慈的人,你有福了"的谶语方能近义吧 。
不同的年纪有不同的色彩,那是在”人之四季”所谓的,而自己或者别家也有的,是幼小、青壮、近暮,不同的年岁,对色彩声音的视力听觉,也是别样的感觉和触碰的方位及深浅,带来更酷、更遥远、更持久的快感,静谧,祥瑞。那种丰满是富裕的,是润泽的,是和睦共处的 。
在大千世与重万象的腠理之间,近似与阴阳河的摆渡之间,仅同类人的视角与思想力,便让人顿足切齿,昂首长叹 ,恨不能相识相见,受不够若热恋、苦恋、死恋,起死回生之类的,天雨粟,鬼神泣,六月飞雪,沙漠良田,家宅霹雳,光天化日下的动魄惊魂,朗朗乾坤之间的生剥皮,活抽筋。烧死我吧。
仅仅是视角,还不是久视,久久的凝视,几乎是不死的凝视,是盼着死的凝视,盼望着死神快快降临。天呐,你收了我吧!生活如此痛苦,命运竟此不堪。死亡是一种福祉。当然知晓,正如刚才所邂逅一位智者所述:要与死亡达成和解,最为吉祥,即是福祉。如此在自己中年将尽的半途,有这开朗的觉悟,有觉悟之际的大平大静和长欢乐。
这些触角及悟能是与生俱来的吗?舌尘与米粒的和睦共醉,耳底与血流之音的妙丽奏响 ,是固带固在固有的?DNA赋予的?对知识的渴求及接触时的实在感,则是后天的吧 ,是熏染而教育的吧,延及觉悟的能力,也应该是长期学习的缘故。独立的人格,个性的思考,长期的砥砺,是一个人渐渐具备了这种获得非凡福感非凡祥意的能力。这种能力岂能是金钱、权杖、美色、佳肴所比例的吗?至少是不亚于“酒色财气”的吧。这种获得福祉的能力,洋洋自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床与鞋履相别" 的坦荡,千年前感悟,30年前所见 ,如今可感、可知、可握手,拾起那双鞋子,是初心所不料的,走的远了总要拾点什么,是"什么"是当初不知道的。提示不要做那遮目转辗的驴 ,他90岁了 ,当然不如年轻的霍去病们;霍去病们走的远,只有二十多岁,却走了两千多年,甚至走到永远。
半途而发
为什么我们总是可以顺势而为,中国哲学及技术的大法门,钥匙为何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今天旭日的光辉为何暖暖的洒在办公室内,那可看到的树林枝丫也熠熠生辉。但我并不喜悦,已经想到“不是”及不如意的自己的“过”,过错矣“过”错,总是半途出发。
曹孟德是半途出发的,黄巾起义末梢,东汉大乱的群雄并起,曹操度势而为,终成伟业,刘邦也是,朱元璋不是吗?即使现代伟人,在建党建军的艰辛征途中,好像也是半渡而击,然其伟业何以再论?半途出发的事业,也是顺势而为吧。
我的生命几乎也总是半途出发,10岁时,进入城市,在市一中学上初中;工作先“国营集体工”,后初级学校教学糊口,半途进入“公共频道”;学习更为业余,大专之前的学习刁顽,或者懵懂,直到15岁方才觉悟;即使是生理也是晚熟吧,包括爱情,其萌生及真正的恋爱,悉为半途而发,或者款款迟迟。
很多人的事业也是半途而发吧。民国的建设与发展好似步入正途,外寇侵略之际,是一个特殊的组织赢得了民心,红遍了天下。国际风云中的国家角力,中国人民必然后来居上。注视眼下,现在的工作,也是自己“拾”的“漏”吧,已创好的事业,形成的格局,让我侧身而入,成为一分子及主要一员,半途接手。不必“看那江山红遍,知道有谁守”。
“吹起冲锋号的”、“举起第一面旗的”,往往是项羽,是袁绍,是郭子兴,甚至是那些汉奸。“集体工”去也,我们已半途而发。因为囊括着顺势去矣,被时代及其时代大势所概括,只能随从而去,在大趋势的洪流之中,忽然觉悟,所说“应运而生,”几乎是“命运”可以概括的,难道也是“机遇是给有准备者准备的?”正如此时 ,我坐在人员整整的会议室内,随遇而至,平平安安,却更为清醒,我思我写。
还有“时势造英雄,” “英雄是人民造出的,” 大多是。此理吧。就是看谁有眼色,谁能久视能视谁,看的准,盯的好。反顾自己,能看得准吗?能洞悉时势吗?我的写作从19岁开始,审时度势,以自己的脾性只能向内积蓄,向内发力,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从而绝仕途,弃经商,鄙视名利。然而“50而学艺”吗?又有几个齐白石呢?那就齐白石的徒弟或从众吧,况且30年所思所写,已成就了自己的幸福感和感悟力,获得通透力而达观。
是的,诗不在远方,就在眼下办公室的瞭望里,就在手下的白纸和键盘上,半途而就的理想和信念,半途而发的势力和前景,可用“向好”来题名。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