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清明时节忆母亲

2020-09-24叙事散文苏忠伟
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按家乡的风俗,清明这天为新亡故的亲人上新坟,清明前后各十天,是上老坟的时间。父亲去世已有十四年了,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也有三年了。前年的清明节,是为母亲上新坟的日子,天亮后我就起来,到她的坟前边烧起了火,并告诉她我们给她上
  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按家乡的风俗,清明这天为新亡故的亲人上新坟,清明前后各十天,是上老坟的时间。

  父亲去世已有十四年了,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也有三年了。前年的清明节,是为母亲上新坟的日子,天亮后我就起来,到她的坟前边烧起了火,并告诉她我们给她上坟了。随着火烟的升起,随风缓缓升上天空,在我的心目中,这一缕缕青烟已经到了母亲居住的那个世界里,沟通了阴阳之隔,传递着亲人对亡者思念的信息。上过新坟后,便是上老坟了。清明前,放眼望去,空中及远处的山上似有一层纱雾状的东西笼罩着,看不清景物。清明这天一过,这种灰雾般的东西迅速消退,看出去很清秀。从这点上来说,清明大概是取“清洁明净”之意吧。家乡的们说:只有在清明这天上新坟,亡灵才吃得到亲人供奉的食物。

  每年为父母上坟,我都会十分认真地拔除坟旁边的飞机草,为的是让父母能有一个清秀的居住环境,在父亲的坟边已拔了十四年的杂草。母亲生前爱干净,将她坟旁边的杂草清除干净,她会过得舒服一些。今年因为天气异常干旱,山上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官方规定上坟不准烧火,也不准点香烧纸,于是村里人也积极遵守政府的规定,一改往年到坟旁边烧火煮食物的习惯,将食物在家里煮熟后再拿到坟前供奉亡灵,想必死者也会理解这种做法的吧。

  当每年的清明到来之时,更加深了对母亲的思念。母亲的善良、勤劳、慈爱、同情关心别人、吃苦耐劳的品质,代表了一个农村妇女的优秀品质,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并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铭记心中。

  母亲出生在苍山西坡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在那个时代,她的家乡重男轻女思想相当严重,女孩子没有机会上学读书,她就成了一个不识字的人。每当对我说起此事,心里就有些伤心。因为自己不识字,她就十分羡慕和敬重有文化的人,当我上小学读书后,她很高兴,经常对我说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文化的人。并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我,尽量为我创造一些学习条件。当我成为全校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时,她心里是既高兴又欣慰;当我小学毕业后考入人人羡慕的县一中时,她高兴极了;当我高中毕业后有了工作,成了“公家的人”时,她心里更是有了一种欣慰感。

  母亲生活在多孩时代,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家庭都是多孩子。那时农村有一个很普遍的观念,就是多子多福。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生活负担重,到儿女长大后会干活了,成了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家里就会好起来的。母亲生育过十多个孩子,到我出生后,我前面的孩子一个都未能存活,这对一个母亲来说,失去孩子也许是人生中最大的不幸和灾难吧?母亲的眼泪似乎已经哭干了,常对我说:我要是不会气,那么早就气疯了。

  到我出生后,一直无病,她的心里有了一丝安慰,说我可能是生于“天赦”日子,这一天上苍大赦天下生灵,在这天出生的人就会终生无病。我相信这一说法,到了中年我都未得过病,更是相信了。我出生后,又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有一个弟弟在七岁那年死掉了,大兄弟又在三十岁那年离世。母亲的一生,饱受了丧子之痛。这样一来,母亲对孩子也就十分疼爱,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耐心细致,舍不得打骂。

  父母生活的年代,是典型的“儿多母苦”时代。一切困苦似乎都源于多孩,因为孩子多,生活负担也就十分沉重。父母为抚养儿女,含辛茹苦,操劳奔波一生,一些父母还积劳成疾。母亲特别勤劳,一天到晚总是不停地干活,始终闲不住,即使在生病时,也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母亲很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处于困境中而对生活充满乐观。对于贫穷,常对儿女说穷不怕,但人要勤快,肯苦肯挣,总有一天是会过上好日子的,最怕懒惰。常对我说:人生三截草,三穷三富不到老,要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富,做人要人穷志不穷,过生活只要勤劳,日子总会一天天好起来的。到生产队结束后,乡亲们的日子好转了一些,人们开始了起房盖屋的艰难劳动。在这种情况下,经过苦干,我家也盖起了新房。在盖房过程中,母亲不但承担起了做饭的家务,还到苍山上抬过木料。到房子盖起后,母亲已经苦得驼了背,腰杆直不起来了。她为家里盖房呕心沥血,作出了最大贡献。

  母亲信佛,形成了善良慈悲的心怀,在生活中同情穷苦人,并尽力帮助别人,一生乐善好施,为儿女树立了榜样。常教育我们要行善积德,才能心里踏实,问心无愧,来世才会脱生得好。相信因果报应思想,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只有心地善良,坚持一生为人做好事,才能得到好报。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知足常乐。人穷不怕,要有志气。为人要诚实正直,不能自私自利,更不能损人利己。她在困境中不悲观、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激劢着后人去创造美好生活。母亲敬天地鬼神,这是敬畏大自然的具体表现。

  孝敬长辈,尊老爱幼,与人为善,是母亲一生的做人准则。做父母时,吃多少苦都不怕,将来儿女长大了,能有一两个儿女能对父母孝顺,也就心满意足了,觉得辛苦抚养儿女的心思没有白费。到我长大成人后,父母看到我对他们十分孝顺,心里也就有了很大安慰。

  母亲十分疼爱孩子。在生活十分困难的年代,宁愿自己饿着,也要将舍不得吃的食物给孩子们吃。我已经是中年人了,母亲仍象关心小孩子一样关心我,到我有了儿子后,她又十分疼爱我的儿子,不但疼爱孙子,还不准我打骂儿子。在母亲眼里,儿女无论长到多大,都是孩子。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一直保持到离开人世。

  我的父母这代人,因为生在特殊的年代,时代与命运决定了他们要吃很多苦。他们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与建国时期,又经历了土地改革、创办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大跃进的时代,还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生产队时期,后来才到改革开放年代。到农农村土地承包后农民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后,他们已经到了老年,没能过上几天好日子,在辛苦奔波中走完了一生。

  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财富。母亲生活在物质生活十分困难的时代,为生活操劳奔波了一生,虽然未能为我们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相当丰富的。我对母亲的生育与养育,充满着感激与感恩之情。
            二0一0年四月十二日夜
[ 本帖最后由 苏忠伟 于 2010-4-14 14:49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