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山茫茫
2020-09-24抒情散文潇湘渔父
我老家的村子是个聚族而居的郭家村。全村共有五栋屋场,即老屋、中屋、上屋、新屋和对门屋,只有上屋场的边上有一户从山上搬下来的黄姓人家。五栋屋场虽然都姓郭,却有亲疏远近之别,大概是每栋屋场相隔一代,算起来最早的一栋(老屋场)与最晚的一栋已相隔四
我老家的村子是个聚族而居的郭家村。全村共有五栋屋场,即老屋、中屋、上屋、新屋和对门屋,只有上屋场的边上有一户从山上搬下来的黄姓人家。五栋屋场虽然都姓郭,却有亲疏远近之别,大概是每栋屋场相隔一代,算起来最早的一栋(老屋场)与最晚的一栋已相隔四代。我们这个郭姓宗族是从邻近的桂东县迁过来的,据村里的老人讲,我们这一支是从文运公那一辈迁到这里定居的,文运公的坟墓就在离村子不远的祖山上。从文运公算下来到我这“远”字一辈,已整整十代,即“文合中孔孟,英正垂名远”,按每代二十年计算,到我这一代,已整整二百年了。说起来历史并不算短。
在我小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屋后的禁山。按一般的解释,禁山即封山,也就是一个村子的风景林,但又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因为禁山总给人以神秘的意味,而在老一辈看来,它多少有些神圣的意味,决不只是给村子增添一点风景而已。
我们村的禁山并不很大,未能完全覆盖整个村子,不说对门屋因方位不同享受不到禁山的风景,就连中屋和上屋也在禁山的方位之外。但即使这样,它在全村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却完全相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山正处在老屋场与新屋场的后面,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长约五十米,宽约二十米。在它的上方、下方和左面都没有路,只有右边有一条通往山上砍柴的路。
到我懂事时,禁山已是一片高大、茂密的林子,一般的树木都有好几丈高,最高的松树足有十几丈高,最大的樟树则要五六个人才能合抱。从外面看去,林子很深很密,显得阴森森的,就连中午时分太阳光也很难射进去。林子里最多的是樟树,其次则为柞树、榬树、梓树、枫树、桉树,也有少量的松树、茶树、杉树,还有一些叫不出名来的灌木。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那棵大樟树。这棵树大得出奇,枝叶也很茂密,伸展开来少不了有半亩地大。村里的大人几乎都是用一种敬畏的眼光来看待这棵大樟树,在他们心里,这棵大
樟树无异于是一棵神树。他们时常告诫小孩,千万不要去动那棵大樟树。
由于老人常常告诫孩子们轻易不要到禁山里去,使得我们这班小孩都对禁山有一种神圣和畏惧之感,即使是大白天,也只是站在右边的小路上朝林子里看,决不敢轻易进去。因为树木茂密,林子里黑乎乎的,也看不了多远,于是越发觉得里面很神秘。
就因为人们轻易不进林子,因此林子显得特别安静。除了鸟叫声和夏秋之季的蝉鸣声,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林子里有布谷鸟、画眉鸟、黄鹂、百灵鸟,这些鸟的叫声都很好听,就如听音乐一般。但也有一些令人讨厌的鸟,如麻雀、乌鸦、猫头鹰之类。麻雀的叽叽喳喳声还只是让人心烦,而猫头鹰、乌鸦的叫声则令人产生一种不祥之感。记得当年贾谊被贬到长沙时,因为一只猫头鹰飞进房子里,对着他看,他就觉得不吉利,唯恐自己享寿不长,于是写了一篇《鵩鸟赋》,感叹自己人生的不幸。湖南自古以来,民间就认为猫头鹰是一种不祥之鸟,避之犹恐不及。乌鸦则更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而它的叫声也显得阴森可怖,让人听了起鸡皮疙瘩。我们村里的人只要一听到这两种鸟的叫声,就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内心恐惧,往往在心里祝祷:“千万不要死人啊!”说来也怪,有时还真有点灵验,这两种鸟叫过不久,村里果然死了人。虽然纯属偶然,但却越发使人相信,猫头鹰和乌鸦的确是丧门星,准给人们带来灾祸。那时我虽然还小,但也相信了这些东西,每逢听到这两种鸟的叫声,晚上就紧张得睡不着觉。
尽管禁山里有猫头鹰和乌鸦,常给人们带来不祥之感,但它又实实在在是我们村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由于树木长得高大、茂密,不仅给我们村带来了一片浓浓的绿色,对调节我们村子的空气和温度也有不小的作用。它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巴,大片树木给村民们送来廉价的氧气。同时,大片的树林还吸收了夏日酷热的空气,造就了阴凉。
禁山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了我们村子的一种标志。从外面回来的人只要一看到这片禁山,就会产生一种亲切之感,口里念着:“我回家了。”我们在邻近的村子上小学,每当放学回家,站在南面的高坡上,一眼就看到这片茂密的禁山,心里也会油然而生感叹:“我们的村子真美啊!”
因为大人时常告诫我们不得随易到禁山里去,加上对禁山里的猫头鹰、乌鸦又心存恐惧,因此我六岁以前未进过禁山,最多站在右边的小路上望一望。直到七岁时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一天,放学之后,两个比我大三四岁的叔叔领着我们这班男孩子玩,本来是在大樟树前面的草地里捉蚱蜢,抬头一看,发现那棵樟树真大,于是起了好奇之心。两位叔叔提议说大家手牵着手去量量樟树有多大,大家都点头同意,然后一起向大樟树走去。走近一看,原来这棵大樟树长在一个高墈上,树身的大半部分位于墈的上部,小部分位于墈的下部。两位叔叔对人员作了分工:年龄小的站在上面,年龄大的站在下面,然后一起伸出双臂,围着树身环绕起来,先上去三个,不够;又上去一个,还不够;直到上去五个,才把树身合拢来。初初一算,以每人一米三计算,树围竟有六米五左右,大家口里都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两位叔叔见大樟树下的平地很大,突然生出一个想法,说:“树下有这么一个大坪,我们何不把坪里的杂草、乱石清除,把它整理成一个小操坪,大家好在这里玩耍呢。”大家一听,都拍手叫好。两位叔叔见大家都同意,于是分派人手,要大家都回去,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镰刀,有的拿扫帚。过了一阵,大家都拿着工具来了,然后大家一起动手,锄的锄,割的割,扫的扫,很快就把这块草地整理好了。然后两位叔叔就宣布,以后凡是夏秋之季的大晴天,放学之后,晚饭之前,大家都来这里集中,或者玩游戏,或者唱歌,或者讲故事、猜谜语,大家都点头叫好。从这以后,我们这班男孩子就经常在这棵大樟树下玩耍、游乐。
因为玩得多了,慢慢地对于大樟树,对于这座禁山也就不那么敬畏了,不仅敢于在大樟树下玩耍,到后来竟然有胆子钻到林子里去拾干树枝、筢干草树叶,甚至还敢拿起弹弓去弹射猫头鹰和乌鸦了。
谁曾想天有不测风云,到了五九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片护荫了郭家村二百年的禁山竟遭受了灭顶之灾,不到两年时间,竟然棵树不存!
因为西方对我国的封锁,苏联的背信弃义,以及自然灾害的关系,还因为当时搞大跃进、大办食堂的左倾风,我国的经济生活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乱砍乱伐成风。据说当时国际市场上樟脑油紧缺,正好我国没有什么可供出口,于是就大砍樟树,大熬樟脑油,大量出口以赚取外汇。如此以来,樟树就成了牺牲的对象。
就在这一年的七八月间,我们村来了几位广东的师傅,也不知他们那来的神通,来村没几天,就向那棵大樟树下手了。他们先把大樟树的树枝锯下来,然后将大樟树放倒,接着便是用弯铲将大樟树铲成一块一块的薄片,再将薄片放进一个大蒸炉里蒸,樟脑油就从大蒸炉的槽子里流出来。大约用了两个月时间,那棵五人合抱的大樟树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接下来,他们又向小樟树下手,不到一年的时间,禁山里大大小小的樟树就荡然无存了。大砍樟树只是这场乱砍乱伐之风的开始,接下来的大办食堂更使这座百年禁山遭到空前洗劫。
办食堂开始时,所用的柴火多半是茅草和枯树干枝,到后来,村干部们大概觉得二百多年的古樟树都砍了,其他的树还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于是就近取材,先是砍禁山里的松树,松树砍完了就砍枫树、榬树、梓树、柞树、桉树,到后来竟连我们那里最为看重的杉树也砍了。整个禁山被剃了个光头,只剩下一些高高低低的树蔸。
村里的一些老人虽有微辞,也嘟囔着提过意见,可大势所趋,他们的意见不过就象蚊子的叫声一般。
到了七十年代初,我们那里又掀起种土伏铃的热潮,于是干脆将那些树蔸也统统挖掉,象耙地一样将禁山翻了个底朝天,种上了土伏铃。就这样这座二百年的禁山毁得一干二净,连个形迹也找不到了。
有那片禁山时,不管夏天天气再热,禁山里刮来的阵阵凉风总能给人以清凉之感;傍晚时,村民们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中,听一听林子里画眉、百灵鸟的叫声,也能解解乏;洪水季节时,不管天怎样下雨,有那片禁山挡住,村子里也不会闹洪灾;有那片禁山时,村民们连呼吸都要顺畅些。
如今禁山没有了,整个村子完全暴露在天幕之下,夏天热得要命,连个躲荫的地方都没有。一旦连天暴雨,山上的洪水直泻而下,虽然不至于房倒屋塌,但村里到处都是洪水、烂泥,成了泥水世界。
有那片禁山时,我们村虽说不上很美,至少有山区村庄的特点,居住其中总还有一种舒爽的感觉,如今村子到处是光秃秃的,就象是一个人大病了一场,连头发都掉光了一般,让人见了难免心酸。这应该就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砍伐的一种惩罚吧!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4-22 12:08 编辑 ]
在我小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屋后的禁山。按一般的解释,禁山即封山,也就是一个村子的风景林,但又似乎并不那么简单,因为禁山总给人以神秘的意味,而在老一辈看来,它多少有些神圣的意味,决不只是给村子增添一点风景而已。
我们村的禁山并不很大,未能完全覆盖整个村子,不说对门屋因方位不同享受不到禁山的风景,就连中屋和上屋也在禁山的方位之外。但即使这样,它在全村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却完全相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山正处在老屋场与新屋场的后面,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长约五十米,宽约二十米。在它的上方、下方和左面都没有路,只有右边有一条通往山上砍柴的路。
到我懂事时,禁山已是一片高大、茂密的林子,一般的树木都有好几丈高,最高的松树足有十几丈高,最大的樟树则要五六个人才能合抱。从外面看去,林子很深很密,显得阴森森的,就连中午时分太阳光也很难射进去。林子里最多的是樟树,其次则为柞树、榬树、梓树、枫树、桉树,也有少量的松树、茶树、杉树,还有一些叫不出名来的灌木。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那棵大樟树。这棵树大得出奇,枝叶也很茂密,伸展开来少不了有半亩地大。村里的大人几乎都是用一种敬畏的眼光来看待这棵大樟树,在他们心里,这棵大
樟树无异于是一棵神树。他们时常告诫小孩,千万不要去动那棵大樟树。
由于老人常常告诫孩子们轻易不要到禁山里去,使得我们这班小孩都对禁山有一种神圣和畏惧之感,即使是大白天,也只是站在右边的小路上朝林子里看,决不敢轻易进去。因为树木茂密,林子里黑乎乎的,也看不了多远,于是越发觉得里面很神秘。
就因为人们轻易不进林子,因此林子显得特别安静。除了鸟叫声和夏秋之季的蝉鸣声,几乎听不到别的声音。林子里有布谷鸟、画眉鸟、黄鹂、百灵鸟,这些鸟的叫声都很好听,就如听音乐一般。但也有一些令人讨厌的鸟,如麻雀、乌鸦、猫头鹰之类。麻雀的叽叽喳喳声还只是让人心烦,而猫头鹰、乌鸦的叫声则令人产生一种不祥之感。记得当年贾谊被贬到长沙时,因为一只猫头鹰飞进房子里,对着他看,他就觉得不吉利,唯恐自己享寿不长,于是写了一篇《鵩鸟赋》,感叹自己人生的不幸。湖南自古以来,民间就认为猫头鹰是一种不祥之鸟,避之犹恐不及。乌鸦则更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而它的叫声也显得阴森可怖,让人听了起鸡皮疙瘩。我们村里的人只要一听到这两种鸟的叫声,就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内心恐惧,往往在心里祝祷:“千万不要死人啊!”说来也怪,有时还真有点灵验,这两种鸟叫过不久,村里果然死了人。虽然纯属偶然,但却越发使人相信,猫头鹰和乌鸦的确是丧门星,准给人们带来灾祸。那时我虽然还小,但也相信了这些东西,每逢听到这两种鸟的叫声,晚上就紧张得睡不着觉。
尽管禁山里有猫头鹰和乌鸦,常给人们带来不祥之感,但它又实实在在是我们村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由于树木长得高大、茂密,不仅给我们村带来了一片浓浓的绿色,对调节我们村子的空气和温度也有不小的作用。它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巴,大片树木给村民们送来廉价的氧气。同时,大片的树林还吸收了夏日酷热的空气,造就了阴凉。
禁山在一定程度上还成了我们村子的一种标志。从外面回来的人只要一看到这片禁山,就会产生一种亲切之感,口里念着:“我回家了。”我们在邻近的村子上小学,每当放学回家,站在南面的高坡上,一眼就看到这片茂密的禁山,心里也会油然而生感叹:“我们的村子真美啊!”
因为大人时常告诫我们不得随易到禁山里去,加上对禁山里的猫头鹰、乌鸦又心存恐惧,因此我六岁以前未进过禁山,最多站在右边的小路上望一望。直到七岁时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
一天,放学之后,两个比我大三四岁的叔叔领着我们这班男孩子玩,本来是在大樟树前面的草地里捉蚱蜢,抬头一看,发现那棵樟树真大,于是起了好奇之心。两位叔叔提议说大家手牵着手去量量樟树有多大,大家都点头同意,然后一起向大樟树走去。走近一看,原来这棵大樟树长在一个高墈上,树身的大半部分位于墈的上部,小部分位于墈的下部。两位叔叔对人员作了分工:年龄小的站在上面,年龄大的站在下面,然后一起伸出双臂,围着树身环绕起来,先上去三个,不够;又上去一个,还不够;直到上去五个,才把树身合拢来。初初一算,以每人一米三计算,树围竟有六米五左右,大家口里都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两位叔叔见大樟树下的平地很大,突然生出一个想法,说:“树下有这么一个大坪,我们何不把坪里的杂草、乱石清除,把它整理成一个小操坪,大家好在这里玩耍呢。”大家一听,都拍手叫好。两位叔叔见大家都同意,于是分派人手,要大家都回去,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镰刀,有的拿扫帚。过了一阵,大家都拿着工具来了,然后大家一起动手,锄的锄,割的割,扫的扫,很快就把这块草地整理好了。然后两位叔叔就宣布,以后凡是夏秋之季的大晴天,放学之后,晚饭之前,大家都来这里集中,或者玩游戏,或者唱歌,或者讲故事、猜谜语,大家都点头叫好。从这以后,我们这班男孩子就经常在这棵大樟树下玩耍、游乐。
因为玩得多了,慢慢地对于大樟树,对于这座禁山也就不那么敬畏了,不仅敢于在大樟树下玩耍,到后来竟然有胆子钻到林子里去拾干树枝、筢干草树叶,甚至还敢拿起弹弓去弹射猫头鹰和乌鸦了。
谁曾想天有不测风云,到了五九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片护荫了郭家村二百年的禁山竟遭受了灭顶之灾,不到两年时间,竟然棵树不存!
因为西方对我国的封锁,苏联的背信弃义,以及自然灾害的关系,还因为当时搞大跃进、大办食堂的左倾风,我国的经济生活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乱砍乱伐成风。据说当时国际市场上樟脑油紧缺,正好我国没有什么可供出口,于是就大砍樟树,大熬樟脑油,大量出口以赚取外汇。如此以来,樟树就成了牺牲的对象。
就在这一年的七八月间,我们村来了几位广东的师傅,也不知他们那来的神通,来村没几天,就向那棵大樟树下手了。他们先把大樟树的树枝锯下来,然后将大樟树放倒,接着便是用弯铲将大樟树铲成一块一块的薄片,再将薄片放进一个大蒸炉里蒸,樟脑油就从大蒸炉的槽子里流出来。大约用了两个月时间,那棵五人合抱的大樟树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接下来,他们又向小樟树下手,不到一年的时间,禁山里大大小小的樟树就荡然无存了。大砍樟树只是这场乱砍乱伐之风的开始,接下来的大办食堂更使这座百年禁山遭到空前洗劫。
办食堂开始时,所用的柴火多半是茅草和枯树干枝,到后来,村干部们大概觉得二百多年的古樟树都砍了,其他的树还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于是就近取材,先是砍禁山里的松树,松树砍完了就砍枫树、榬树、梓树、柞树、桉树,到后来竟连我们那里最为看重的杉树也砍了。整个禁山被剃了个光头,只剩下一些高高低低的树蔸。
村里的一些老人虽有微辞,也嘟囔着提过意见,可大势所趋,他们的意见不过就象蚊子的叫声一般。
到了七十年代初,我们那里又掀起种土伏铃的热潮,于是干脆将那些树蔸也统统挖掉,象耙地一样将禁山翻了个底朝天,种上了土伏铃。就这样这座二百年的禁山毁得一干二净,连个形迹也找不到了。
有那片禁山时,不管夏天天气再热,禁山里刮来的阵阵凉风总能给人以清凉之感;傍晚时,村民们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中,听一听林子里画眉、百灵鸟的叫声,也能解解乏;洪水季节时,不管天怎样下雨,有那片禁山挡住,村子里也不会闹洪灾;有那片禁山时,村民们连呼吸都要顺畅些。
如今禁山没有了,整个村子完全暴露在天幕之下,夏天热得要命,连个躲荫的地方都没有。一旦连天暴雨,山上的洪水直泻而下,虽然不至于房倒屋塌,但村里到处都是洪水、烂泥,成了泥水世界。
有那片禁山时,我们村虽说不上很美,至少有山区村庄的特点,居住其中总还有一种舒爽的感觉,如今村子到处是光秃秃的,就象是一个人大病了一场,连头发都掉光了一般,让人见了难免心酸。这应该就是大自然对人类过度砍伐的一种惩罚吧!
[ 本帖最后由 潇湘渔父 于 2010-4-22 12:0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