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打灯
2020-09-24叙事散文任意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古老的言语不知道是不是准确,反正我不记得去年的八月十五是不是云遮月的情景了。但是今年的正月十五确确实实下了一场中雪。说起来也怪了,头一天天气还很晴朗,第二天老天就突然变了脸。早晨一起来就感觉有种压抑感,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古老的言语不知道是不是准确,反正我不记得去年的八月十五是不是云遮月的情景了。但是今年的正月十五确确实实下了一场中雪。说起来也怪了,头一天天气还很晴朗,第二天老天就突然变了脸。早晨一起来就感觉有种压抑感,阴沉沉的让人感觉天还没亮似的,其实已经八点多了。周末的闹钟是个哑巴,它一直是老公最忠实的的合作伙伴。
刚起来心情跟天气一样的沉闷,不知道该干什么,一点思路也没有。幸好女儿提醒我要买东西,因为明天她就要离家出走了,去南方那个曾经是她母校的城市发展。我打开窗子看了看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的雨,濛濛细雨,像蚕丝,像牛毛。老公说外面下雨啦,还是开车去吧。我知道他今天没事干,也很想为我们效劳,于是我们就上街去了。街上的花灯早已经挂好,每个机关单位都把自己的名称打在花灯上,它们会跟着花灯不停地闪动着,当然这要等到晚上才有的效果。街上的人很多,跟赶集似的,其实这个城市每天都比乡下集市的人多得多,因为这些人的流量一直是出于这种饱和状态。
人们冒着雨在街上买这买那,卖菜的,卖元宵的打着伞站在路的两旁,买东西的人头攒动地拥挤着,车子一辆挨着一辆,慢慢的挪动着,像蚂蚁爬行一样,要不是路上有水,我真想下去走着。谁说这个世界没有变化,就这些车子来说,前两年还没有这么多,今年的春节,汽车如雨后的春笋,一夜间就好像从地上冒出来似的,蠕动在大街小巷。再说元宵节,以前我们从来没吃过元宵,也不知道元宵是个什么东西,只是偶尔在脑子里呈现一个模糊的概念。况且元宵不是我们这个地方的特产。不过这几年就突入袭来的兴起一股吃元宵的风,就像西方的情人节一样席卷中国大地,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弥漫着玫瑰的色香,让大街上行走的中老年们也不免沉醉片刻。
雨越下越大,由濛濛细雨慢慢地变成了雨滴,落在身上不再是潮乎乎的,而是湿漉漉的。虽然已是初春,雨水打在脸上还是冰凉冰凉的。我们买了一些女儿需要的东西和我们自己要准备过元宵节用的东西之后,就打道回府。女儿说这节日也不觉得好,就连春节也觉得没意思,还没小的时候在家热闹呢。城里的氛围繁华而不热闹,喧嚣而不亲切。大街上的叫卖声,汽笛声都充满着一种职业性的冷酷和无情。匆匆的行走,匆匆流过的背影,都像一扇门一样来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而乡下的气氛又是另一番感觉,没有客气的寒暄,没有应付的礼仪,很随和很融洽很随意地在一起东拉西扯,开心的笑骂声恰似民间音乐,让人感觉亲切自然,风土人情味很浓。这几年在城里呆惯了,也适应了这种关闭式的生活方式,也许是由于职业的习惯,很需要安静的生活环境,对待世界和事物只愿意观看,思索,不愿意参与了。这也许跟年龄有关。
中午也随着城里的新习俗吃元宵,女儿,儿子都喜欢吃,儿子的吃相让我想起来小时候过年吃饺子的样子。狼吞虎咽地不一会就吞下半碗。我说儿子你知道这是什么馅的元宵么,他说不知道,还没吃出来。小的时候吃顿好面的饺子就高兴的不得了,有时候倒不在乎里边的馅是什么了。
吃饺子倒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传统风俗,况且全世界的人似乎都喜欢吃,更何况我们正宗的黄皮肤种族。女儿喜欢吃韭菜的,她一向不喜欢吃肉,我要满足她的要求,因为明天要走了,尽可能让她高兴,一个未满二十的孩子,要出去闯世界,心里不免有些难舍,不过我却一直信奉我朋友的那句话,他说世上有一种爱叫离开,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在一本书的开头说了一段非常好的话。她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但愿女儿能早日成长起来。
全家一起准备着正月十五的晚餐,看见窗外的雪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了精彩的表演,雪花的舞姿很美,轻歌曼舞的动作,飘过我的窗子。很大的雪片,比第一场雪还大的雪片。我想这雪花穿梭在街上的七彩花灯中,给这个世界又增加了一点色彩,让这个世界更加精彩美丽。我看了心里好一阵激动。其实世界的精彩就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点点贡献,一点点付出积累成的美丽花环。
雪打灯,好年景。小时候经常听到这句话。奶奶在我小的时候经常说一些谚语,我当时一点也不明白,后来渐渐的知道这些谚语的作用。今年真的是雪打灯,也许来年真的是个丰收之年。现在的丰收一般是十拿九稳,现在的农民都是把自己收获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再是旧农民靠天吃饭的旧意识。
正在给两个名人写纪实,让我想起里面的情节。十几年前为了让农民脱贫致富,这两个乡镇干部费尽心机,付出巨大的精力,把自己的身体和前途命运都置之度外,不顾农民当时的反对,终于用事实赢得了农民的理解和感激。这个乡镇的农民收入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二十年前人们的想法只要求吃上白面馒头就是一个奢侈的幻想了。如今的收入比省长的年收入还高。这种神话般的传说真的就是现实。谁说这世界的精彩不是人们一种最伟大的创意。
吃过晚饭,天还不算黑,老公建议去街上看看花灯。说不定这会的情景更加有让人把玩的意义。走在大街上,行人还真的不少,人们浪漫的心境都是一样的,在寒风中体会寒冷也许是生命的价值的体现。花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样式多样,七彩缤纷,美丽妖娆。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穿梭在街上,目光游离于花灯之间,也仅仅是一种消遣形式,哪有真正欣赏的意思
我们看俗了年年如一的花灯,已经没有了新意。一股寒风侵入体内,我想起创作的一个情节,立即有一种想回家冲动。走到书店的拐弯处,看见以前经常在市场流浪的乞丐,不知什么时候他也过来看花灯,只是他没有行走着观赏,而是蜷曲在角落里,用一种窥视的目光看行走的人们。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 [ 本帖最后由 任意 于 2010-3-3 18:41 编辑 ]
刚起来心情跟天气一样的沉闷,不知道该干什么,一点思路也没有。幸好女儿提醒我要买东西,因为明天她就要离家出走了,去南方那个曾经是她母校的城市发展。我打开窗子看了看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下起的雨,濛濛细雨,像蚕丝,像牛毛。老公说外面下雨啦,还是开车去吧。我知道他今天没事干,也很想为我们效劳,于是我们就上街去了。街上的花灯早已经挂好,每个机关单位都把自己的名称打在花灯上,它们会跟着花灯不停地闪动着,当然这要等到晚上才有的效果。街上的人很多,跟赶集似的,其实这个城市每天都比乡下集市的人多得多,因为这些人的流量一直是出于这种饱和状态。
人们冒着雨在街上买这买那,卖菜的,卖元宵的打着伞站在路的两旁,买东西的人头攒动地拥挤着,车子一辆挨着一辆,慢慢的挪动着,像蚂蚁爬行一样,要不是路上有水,我真想下去走着。谁说这个世界没有变化,就这些车子来说,前两年还没有这么多,今年的春节,汽车如雨后的春笋,一夜间就好像从地上冒出来似的,蠕动在大街小巷。再说元宵节,以前我们从来没吃过元宵,也不知道元宵是个什么东西,只是偶尔在脑子里呈现一个模糊的概念。况且元宵不是我们这个地方的特产。不过这几年就突入袭来的兴起一股吃元宵的风,就像西方的情人节一样席卷中国大地,每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弥漫着玫瑰的色香,让大街上行走的中老年们也不免沉醉片刻。
雨越下越大,由濛濛细雨慢慢地变成了雨滴,落在身上不再是潮乎乎的,而是湿漉漉的。虽然已是初春,雨水打在脸上还是冰凉冰凉的。我们买了一些女儿需要的东西和我们自己要准备过元宵节用的东西之后,就打道回府。女儿说这节日也不觉得好,就连春节也觉得没意思,还没小的时候在家热闹呢。城里的氛围繁华而不热闹,喧嚣而不亲切。大街上的叫卖声,汽笛声都充满着一种职业性的冷酷和无情。匆匆的行走,匆匆流过的背影,都像一扇门一样来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而乡下的气氛又是另一番感觉,没有客气的寒暄,没有应付的礼仪,很随和很融洽很随意地在一起东拉西扯,开心的笑骂声恰似民间音乐,让人感觉亲切自然,风土人情味很浓。这几年在城里呆惯了,也适应了这种关闭式的生活方式,也许是由于职业的习惯,很需要安静的生活环境,对待世界和事物只愿意观看,思索,不愿意参与了。这也许跟年龄有关。
中午也随着城里的新习俗吃元宵,女儿,儿子都喜欢吃,儿子的吃相让我想起来小时候过年吃饺子的样子。狼吞虎咽地不一会就吞下半碗。我说儿子你知道这是什么馅的元宵么,他说不知道,还没吃出来。小的时候吃顿好面的饺子就高兴的不得了,有时候倒不在乎里边的馅是什么了。
吃饺子倒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传统风俗,况且全世界的人似乎都喜欢吃,更何况我们正宗的黄皮肤种族。女儿喜欢吃韭菜的,她一向不喜欢吃肉,我要满足她的要求,因为明天要走了,尽可能让她高兴,一个未满二十的孩子,要出去闯世界,心里不免有些难舍,不过我却一直信奉我朋友的那句话,他说世上有一种爱叫离开,英国的心理学女博士在一本书的开头说了一段非常好的话。她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但愿女儿能早日成长起来。
全家一起准备着正月十五的晚餐,看见窗外的雪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了精彩的表演,雪花的舞姿很美,轻歌曼舞的动作,飘过我的窗子。很大的雪片,比第一场雪还大的雪片。我想这雪花穿梭在街上的七彩花灯中,给这个世界又增加了一点色彩,让这个世界更加精彩美丽。我看了心里好一阵激动。其实世界的精彩就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点点贡献,一点点付出积累成的美丽花环。
雪打灯,好年景。小时候经常听到这句话。奶奶在我小的时候经常说一些谚语,我当时一点也不明白,后来渐渐的知道这些谚语的作用。今年真的是雪打灯,也许来年真的是个丰收之年。现在的丰收一般是十拿九稳,现在的农民都是把自己收获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再是旧农民靠天吃饭的旧意识。
正在给两个名人写纪实,让我想起里面的情节。十几年前为了让农民脱贫致富,这两个乡镇干部费尽心机,付出巨大的精力,把自己的身体和前途命运都置之度外,不顾农民当时的反对,终于用事实赢得了农民的理解和感激。这个乡镇的农民收入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二十年前人们的想法只要求吃上白面馒头就是一个奢侈的幻想了。如今的收入比省长的年收入还高。这种神话般的传说真的就是现实。谁说这世界的精彩不是人们一种最伟大的创意。
吃过晚饭,天还不算黑,老公建议去街上看看花灯。说不定这会的情景更加有让人把玩的意义。走在大街上,行人还真的不少,人们浪漫的心境都是一样的,在寒风中体会寒冷也许是生命的价值的体现。花灯各种各样,形形色色,样式多样,七彩缤纷,美丽妖娆。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穿梭在街上,目光游离于花灯之间,也仅仅是一种消遣形式,哪有真正欣赏的意思
我们看俗了年年如一的花灯,已经没有了新意。一股寒风侵入体内,我想起创作的一个情节,立即有一种想回家冲动。走到书店的拐弯处,看见以前经常在市场流浪的乞丐,不知什么时候他也过来看花灯,只是他没有行走着观赏,而是蜷曲在角落里,用一种窥视的目光看行走的人们。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 [ 本帖最后由 任意 于 2010-3-3 18:41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