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散文《家乡的古桥》

2020-09-15叙事散文紫蔷薇

家乡的“古桥”文/张瑞华
偶然发现,家乡村北的那座小石桥,登上了“遵化文史”的微信平台,还被尊称为“古桥”。这让我有点惊讶。“古”的意思是经历了久远的年代,久远有多远?追溯一下历史,我们的小村史家坨始建立于明朝,而石桥是小村通往外界的必经
家乡的“古桥”文/张瑞华
偶然发现,家乡村北的那座小石桥,登上了“遵化文史”的微信平台,还被尊称为“古桥”。这让我有点惊讶。“古”的意思是经历了久远的年代,久远有多远?追溯一下历史,我们的小村史家坨始建立于明朝,而石桥是小村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是不是跟小村同龄已无法考证,但“古桥”百年以上是肯定的。这么古老的地方,就算不能带上“文化底蕴”的标签,最起码也该有一些口口相传的故事吧?然从小到大,我没听到过跟小石桥有关的任何传奇。记忆中的“古桥”样子平平,就连桥下的水,也因不经常流动而显得浑浊不清。它只有三四米宽,五六米长。整个桥身就靠几块条形石头支撑。东西两面垒起的石墙为“桥墩”,上面并排摆几块就是桥面。它南通水塘,北连一条又宽又长的深沟。说白了,“古桥”就是道路中间的一个排水的通道。在我小的时候,因为桥下有积水,对它还有过那么一点点的好奇。现在水干了,落出干巴巴的桥洞,看上去除了破旧便是沧桑了。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的“古桥”,却在小村村北的要道中,坚守了上百年。站在窄窄的桥面上,我仿佛看到,那被尘土遮掩的印记里,还收藏着爷爷的爷爷所经历过的朝代更替与风云变幻;那凹凸不平的车辙中,还记录着父一辈的人们在泥土和汗水中耕耘温饱的艰难岁月。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古桥”陪着小村人从孩童走到苍老,也陪着小村的日子从贫穷走向了富裕。它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用无声的爱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它腹下渡水,使得小村免受洪涝的侵扰;它肩上行人,安稳地托着小村人心中的希翼;它贯通阡陌,牵手外面的世界,让小村的人沿着它指的路,走向广阔的天地,走出别样的人生。而它自己,却在所有人的忽略中,把沉重的责任,扛在硬邦邦的肩上。 如今, 有着几百多年历史的史家坨村,许多的古物已经难得一见了,可“古桥”仍在。哪怕再过十年,二十年······只要小村需要,只要它不倒下,就会傲然挺立在那里。上百年的风霜雪雨,上百年的车碾马踏,纵然已是伤痕累累,但“古桥”不悲不惧,无怨无悔。它始于平凡,甘于平凡,也用平凡的经历书写了生命的不平凡。汪国真曾在《我不期望回报 》的那首诗中写道:给予你了,
我便不期望回报。
如果付出,
就是为了有一天索取,
那么,
我将变得多么渺小。······人,
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
但一定可以 ,
使自己崇高。 这诗,多像“古桥”内心的独白。它没有顶天立地,却是小村人所不可或缺的;它没索求过一声赞美,却始终默默地服务于人,这样的精神,该是怎样的一种崇高?“古桥”不需要谁来为它谱写传奇,因为它本身,就是一段感人的故事,一首深沉的奉献之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