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苗家风俗
2020-09-24叙事散文蒙正和
漾濞苗家风俗□ 蒙正和好久没有发帖了,发个民族风情的帖子,大家不会喜欢,权且作为”作业”吧。——作者漾濞境内苗族,聚居于南部龙潭乡白竹村、中部苍山西镇花椒园村小水塘社和白羊村石打牛社,有“孟普”、“孟构”、“孟撒”、“孟载”四个称谓(支系
漾濞苗家风俗
□ 蒙正和
好久没有发帖了,发个民族风情的帖子,大家不会喜欢,权且作为”作业”吧。
——作者
漾濞境内苗族,聚居于南部龙潭乡白竹村、中部苍山西镇花椒园村小水塘社和白羊村石打牛社,有“孟普”、“孟构”、“孟撒”、“孟载”四个称谓(支系),人口近千人。白竹村曾于1963年设立苗族公社、1984年设立苗族乡。
据苗族同胞介绍,白竹村苗族由丽江喇玛地方、保山弥比地方迁来,迄今已一百二十多年。小水塘社苗族一部分由贵州迁来,迄今已逾百年;一部分由丽江迁来,约百年。石打牛社苗族由丽江、保山迁来,迄今约一百三十年。
境内苗族有语言无文字,族内交往多用民族语言,与兄弟民族交往、参与社会活动均用汉语。苗语发音较轻,部分词汇带有明显的鼻音、舌尖音。苗族进入漾濞境内定居后,多是当地地主的佃户,旧云“老鸹无树桩,苗族无地方”,“桃树开花,苗族搬家”,说的就是这种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状况。
苗族在解放前甚至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保留着明显的迁徙民族的居住特点。住房简陋,一般是土墙房,也有的是垛木房,结构比较简单。房前屋后广植竹木瓜果,绿树成荫,自有山野情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苗寨通了公路、通了电、通了广播电视,苗家盖起了瓦房,用上了家电,开起了汽车,祖祖辈辈四处颠沛流离的民族,告别了茅草房和垛木房,过上了幸福生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苗族同胞耿直忠纯,乐与兄弟民族交往,注重礼仪,讲究信誉,有居尊习俗,兄弟民族称苗族为“僰家”。据传苗族祖先在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现今兄弟民族多称苗族男子为“大爹”、“大哥”,而苗族同胞则多称其他民族的男子为“大叔”、“兄弟”。
苗族有种麻织布的特长,自制织布机,织麻布。麻布有两种,一种较细,通常用来做衣裙、毯子;一种较粗,多用来做麻袋。织麻布是一种工艺较为复杂的手工劳动。将麻皮拧纺成麻线,用灶灰水煮,在清水中漂洗。如此三次,麻线变成灰白色。再用蜡与羊油浸泡,才上机织成布。布还要用灶灰水煮、漂洗三次,用棒槌捶敲,布料变得柔软光滑,经久耐用。勤劳的苗族妇女在放牧山上、劳动空隙、田间管理时,手摇纺车纺麻线,织成一匹布不知要耗费多少心血!技术娴熟的苗族妇女,一天可织两叶布。长度单位是“方”、“叶”、“件”,换算标准是三方等于一叶,三叶等于一件。苗族猎手能熬制弩箭药。此药原植物采自点苍山,经配方熬制成糊状,剧毒,涂于箭簇,射杀野兽见血封喉。
有“祖孙连名”习俗。有的苗族同胞(男性)有三个名字,即“乳名”(奶名)、“书名”、“接辈名”。男孩出世三天取乳名,入学由老师取给书名,成婚后生第一个孩子时,由长辈给新做父亲者再取一个接辈名。所谓“接辈名”,就是祖父乳名的第一个字加上孙子乳名的第一个字,组成一个新的名字。如祖父的乳名叫“双贵”,孙子的乳名叫“福生”,则该男子的接辈名叫“双福”。如果孙辈已经当了父亲,而祖父尚健在,要等到祖父谢世后方能取。女孩不取接辈名,入赘者亦不取接辈名,只有长子才有资格取接辈名。苗族“祖孙连名制”具有鲜明的“嫡长子制”特点,是研究苗族古代史的一份珍贵资料。
苗族节庆主要有春节、端阳节、火把节等。春节从腊月三十过到大年初一,小水塘苗族过到初三。火把节比其他民族提前一天,六月二十三过节。十月初一为“牛王会”,早晨备精饲料一盆喂牛,用糯米饭、包谷面揉成粑粑包于牛角上,表示对辛苦了一年的耕牛的慰劳。杀鸡一只,备“刀头”(即长方形腊肉一块),供奉于畜厩门旁,敬香四炷,俗称“献门神”,以期一年到头平安无灾,六畜兴旺。
苗族禁忌与其他民族有同有异,异者主要有:儿媳妇不上楼,认为若上楼会头晕跌下来,据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苗族年轻媳妇上楼尝试过。初一、十五一般不做农活。无论何时,进入别家庭院不戴帽子,认为带帽会给主人家带来不吉利。“祭门神”后三天内外人不准进房中来,“祭门神”仪式进行中如兄弟民族朋友当了不速之客,亦不能讲苗族语以外的其他语言。
苗族传统服饰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男子服饰多为麻布衣裳黑领褂,现在是白布衣裳黑领褂,老年人喜爱用黑布缠包头,反映了苗族崇尚黑色的习俗。下装多是黑蓝色镶裆裤,穿布鞋。领褂双料,正面黑色,反面蓝色,外缀三组布纽袢,每组两对。服装色彩对比鲜明、大方庄重,合身温暖,便于野外风寒环境中劳作。男青年在节日、社交场合、重要的社会政治活动中穿民族服装,平时着西装、新款时装,与兄弟民族青年无异。
女性服装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点。上着满襟(即大襟)长裳,下着普通裤(镶裆裤)或裙子,足登圆口绣花鞋。满襟衣裳前短后长,前短至胸,后长达腿,开襟处用金属扣针扣拢,选料多用白布、花布、绸缎等,四尺左右布料可缝一件。袖口镶绣由黑白、杂花、蓝花、黄花等七色花口搭配,由袖口镶到肩部,一种颜色一褡,共七褡。外罩领褂,花布或黑布缝制,里外双层,可翻穿。裙子过去多用自织的细白麻布缝制,现时多用棉布缝制。裙子呈三皱,上部平缝、中下部缝成皱折,幅宽八十厘米左右,因人而异。围裙多用黑布料,上绣各种花卉图案,中镶一方绸布。围裙外再系青蓝布系腰(腰带),长丈余,两端织有穗须。在苗族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喜庆节日中妇女精心装扮的头饰。成年女子缠“缟劝”(苗语,意为包头),用竹篾编一个圈,直径约二十厘米,高约十厘米,外缠布条。再用黑布二丈,折成三指宽带状,绕于篾圈上,外圈直径五十厘米左右。用五色彩辫将黑布圈扎实。一幅绣花飘带稔子作装饰,钉上海贝三十二个(八座,每座四个),呈梅花型,再系上彩珠、彩穗、银铃。“缟劝”戴在头上,显得富丽堂皇、绚丽多姿,今人赞叹不已。鞋多为手工缝制的绣花圆口布鞋,鞋帮绣花卉图案。绑腿裹脚,以不裸露为美。手工缝制一套完整的苗族妇女服饰,费时费力,绝非易事。
苗族婚姻,原来多为族内通婚,是旧社会民族歧视的结果。如今婚姻观念有了改变,已与兄弟民族通婚,实行计划生育。
婚姻有提亲、订亲、迎亲等礼节。由叔伯舅父辈带领小伙去提亲,携带烟、酒,捎点送给姑娘的毛巾、衣服之类的见面礼。烟、酒敬与主人,不分老幼,再挑明来意。女家留宿客人,招待便饭,则说明同意提亲。订亲带鸡二只,烟茶糖酒若干,衣服首饰等视情而定,媒人二人,称为“坐媒”、“跑媒” ,一同前往。女方家亦有媒人二人相迎。有看鸡卦卜凶吉习俗,四位媒人合卦,议定讨亲过门事宜。迎亲礼仪隆重,双方媒人尽展才智,以演唱对答“迎亲曲”寒暄问好致贺,相迎祝福相送,晚间对歌达到高潮,唱得宾主客人其乐融融。对歌以双方媒人中的“跑媒”对唱为主;在女方家时,男方家的“跑媒”唱为主;在男方家时,女方家的“跑媒”唱为主。所唱内容有礼节性的,用苗语即兴演唱,也有叙事长歌“洪水滔天”、“伏曦传人”等创世纪古歌。若新娘家路远,迎亲队伍就在半路野外过夜,吹笙唱曲,通宵达旦,黎明时分再上路。娘家有牛陪嫁,现今家境好的有核桃树陪嫁。也要拜堂、退喜神、赠“喜钱”。
苗族实行棺木土葬,丧葬活动由“自庚”(苗语,意为祭祀主持、掌坛师)主持。自庚背砍刀一把,挂弩一张,插箭二支,手捧芦笙,吹奏 “哀调”。吹奏毕,倒穿鞋,坐于灵前,念“开路经”,念毕,起身再吹笙、擂鼓。笙主阴,鼓主阳,阴阳交错,生生不息。孝子在灵前哭调子,自庚又吹奏“断气调”、“装棺调”,方入殓、杀牲。杀牲时,自庚半跪,吹“教煞扎调”,意即“诵经文”。根据家支不同,坟茔有“顺山埋”、“横山埋”之别。
父母双双亡故三年或五年后“做斋”,以尽孝道。礼仪规模与丧葬活动相比更加隆重,时间三天。苗族传统文化认为:亡故者在阴间背负着“缟望”(苗语,意为枷锁),灵魂不能升天。做斋是替其去掉“缟望”,招魂升天。做斋仍由自庚主持。开斋,德高望重的族中长者诵读家谱,通报亡者姓名,语调悲怆凄楚,气氛庄严肃穆。自庚擂敲三通,吹笙诵经,与丧葬祭祀同。有“敲牛”习俗。出嫁时的陪嫁之牛即是做斋时所敲之牛,如无陪嫁牛,做斋时不敲牛也可。有陪嫁牛的,必敲牛,由后家敲。如未曾有过陪嫁牛而要敲牛的,由自庚指定专人敲。苗族敲牛与佤族剽牛有相同点,亦与古代“牺牲”相同,是古老祭祀活动的传承。开斋时,把牛缚于道场边木桩上,头部用黑布蒙住,自庚吹笙,如泣如诉,吹到相应段落,刀斧手运足力气挥动大斧向牛头击去,牛被击昏倒地,再用利刀宰杀,牛肉先祭奠亡灵,再待客。如无敲牛仪式,做斋时间为一天。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如今有杀猪宰羊代替的,斋事新办,敲牛慢慢淡出苗族祭祀仪式。
苗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因无文字记载,汉文典籍中记载不多,以口头文学为主,主要有传说、神话,民歌、民族舞蹈等。
民间故事中流传较广的是《弟兄分家结草为界》、《苗族为什么不食动物心脏》、《狗肉敬菩萨》、《苗族为什么爱搬家》等。丧葬活动中自庚念诵的“指路经”实际上也是一篇价值极高的神话。经文的大意是:远古时候,人相当多,人类只生不死,长生不老;暂时死了的,还会复生;人类居住的地盘越来越窄。一个名叫姬朵的部落首领已经一千岁了,他的心还没有老,更没有死的迹象。他派天神单多密里申去查看天有多大,地有多宽,人类是否在得下?单多密里申一日翻了三座大山,三日翻了九座大山,走到了天的尽头,找到了地的边沿。一年之后他回到了部落里,向姬朵报告:“天地无边无垠,够我们在的……”姬朵大喜。又不知过了几千年,姬朵的心仍然没有老,更没有死的迹象。他又派另一位天神拉郁干几苟(苗语,蛤蟆之意)再去查看天地,验证单多密里申的报告是否属实?拉郁干几苟腿短人懒,草草巡视一番,回部落报告:“天只有巴掌大,地不过巴掌宽,不能住太多的人……”姬朵大怒,下令处死拉郁干几苟。拉郁干几苟大呼冤枉:“凡人昧良心,死而不得复生!”故后人生死有定,难逾百岁。另外,兄弟民族的一些机智人物故事、幽默故事,在苗族聚居区也广为流传,如《慌张三的故事》、《路白与路泽》等等。
民歌,从演唱语言来分,可分为“民族调”、“汉调”。“民族调”就是用苗族语演唱的苗族民歌,“汉调”就是用汉语演唱的苗族民歌和其他民歌。从民歌内容来分,可分为“农事活动歌”、“苦情愁绪歌”、“情歌”、“盘歌”等类。流行于白竹村的《放羊苦情》中唱道:“五月放羊是端阳,菖蒲药酒泡雄黄。官家老小都吃醉,小郎不得半点偿。……七月放羊秋风凉,请得裁缝缝衣裳。官家身上四五件,小郎还是烂衣裳。”青年人单独相会或谈情说爱等场合,以唱情歌为主。比较流行的有“放羊调”、“告状调”、“送郎调”等。流行于花椒园村的一首情歌唱道:“月亮出来万丈高,砍根竹子烙杆萧;前门吹得金鸡叫,后门吹得妹心焦。”又一首情歌唱道:“送郎送到橄榄坡,摘串橄榄妹兜着。嚼个橄榄喝捧水,橄榄回味妹想哥。”白竹村一首情歌唱道:“太阳出来辣焦焦,晒死河边马鞭梢。晒得花椒大张口,晒得小妹如火烧。”民歌以比兴的艺术手法切入现实,抨击了阶级压迫的黑暗,含蓄地反映了青年女性对生活、爱情的执着追求。这些民歌有明显的汉族民歌风格,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各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互相渗透。
苗族民间舞蹈,又称“苗族打歌”、“芦笙舞”。打歌调多为四二节拍,风格轻快活泼。芦笙演奏者居中或领头,打歌者或围圈或排成方阵,和着笙曲旋律翩翩起舞。乐曲明快流畅,起伏迭宕;舞步轻盈优雅,舞姿优美含蓄。舞者不歌,舞蹈语汇丰富。有“串花调”、“赶街调”、“甩手调”、“合脚调”、“打猎调”、“送饷午调”多个门类,以“串花调”最为流行。
民乐有芦笙、竹笛、竹箫。芦笙,杉木为身,黄竹作管,民间艺人精工制作,大小尺寸不一,吹管一支,音管六支,纵横穿插,天衣无缝。音管烙有音孔,按音阶高低有序排列,管内安装打磨得薄如蝉翼的铜片做发声装置,靠吹气、吸气振动铜片产生音响。演奏姿式有立式、跪式、滚翻式、倒立式四种,不论采用何种演奏方式,一曲之间无有停顿,其中最高技巧是滚翻式演奏,出色的艺人演奏,笙曲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给人无穷的艺术享受。民间艺人还善于制作竹笛、竹箫。竹笛长尺余,开七孔,其中一孔贴膜,六孔为音阶,音色清越嘹亮。竹箫长不盈尺,正面开五孔,反面开一孔,音色沉郁怨幽。
芦笙、竹笛、竹箫,苗族男青年的心爱之物,特别是芦笙,走到哪吹到哪,影形不离。每逢重大节日,苗家都要举行芦笙舞会,附近的兄弟民族闻讯赶来参加。各民族同欢同庆,歌唱美好和谐的新时代。乡镇里、县里的重大节庆活动,都要请苗族民间艺人登台献艺。苗家人说:“不会吹芦笙的咪朵不是好咪朵,不会唱‘串花’的咪彩不是好咪彩!”(“咪朵”、“咪彩”,苗语,意为“小伙”、“姑娘”。)
2010-2-2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蒙正和 于 2010-2-2 16:22 编辑 ]
□ 蒙正和
好久没有发帖了,发个民族风情的帖子,大家不会喜欢,权且作为”作业”吧。
——作者
漾濞境内苗族,聚居于南部龙潭乡白竹村、中部苍山西镇花椒园村小水塘社和白羊村石打牛社,有“孟普”、“孟构”、“孟撒”、“孟载”四个称谓(支系),人口近千人。白竹村曾于1963年设立苗族公社、1984年设立苗族乡。
据苗族同胞介绍,白竹村苗族由丽江喇玛地方、保山弥比地方迁来,迄今已一百二十多年。小水塘社苗族一部分由贵州迁来,迄今已逾百年;一部分由丽江迁来,约百年。石打牛社苗族由丽江、保山迁来,迄今约一百三十年。
境内苗族有语言无文字,族内交往多用民族语言,与兄弟民族交往、参与社会活动均用汉语。苗语发音较轻,部分词汇带有明显的鼻音、舌尖音。苗族进入漾濞境内定居后,多是当地地主的佃户,旧云“老鸹无树桩,苗族无地方”,“桃树开花,苗族搬家”,说的就是这种受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的状况。
苗族在解放前甚至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保留着明显的迁徙民族的居住特点。住房简陋,一般是土墙房,也有的是垛木房,结构比较简单。房前屋后广植竹木瓜果,绿树成荫,自有山野情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苗寨通了公路、通了电、通了广播电视,苗家盖起了瓦房,用上了家电,开起了汽车,祖祖辈辈四处颠沛流离的民族,告别了茅草房和垛木房,过上了幸福生活,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苗族同胞耿直忠纯,乐与兄弟民族交往,注重礼仪,讲究信誉,有居尊习俗,兄弟民族称苗族为“僰家”。据传苗族祖先在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现今兄弟民族多称苗族男子为“大爹”、“大哥”,而苗族同胞则多称其他民族的男子为“大叔”、“兄弟”。
苗族有种麻织布的特长,自制织布机,织麻布。麻布有两种,一种较细,通常用来做衣裙、毯子;一种较粗,多用来做麻袋。织麻布是一种工艺较为复杂的手工劳动。将麻皮拧纺成麻线,用灶灰水煮,在清水中漂洗。如此三次,麻线变成灰白色。再用蜡与羊油浸泡,才上机织成布。布还要用灶灰水煮、漂洗三次,用棒槌捶敲,布料变得柔软光滑,经久耐用。勤劳的苗族妇女在放牧山上、劳动空隙、田间管理时,手摇纺车纺麻线,织成一匹布不知要耗费多少心血!技术娴熟的苗族妇女,一天可织两叶布。长度单位是“方”、“叶”、“件”,换算标准是三方等于一叶,三叶等于一件。苗族猎手能熬制弩箭药。此药原植物采自点苍山,经配方熬制成糊状,剧毒,涂于箭簇,射杀野兽见血封喉。
有“祖孙连名”习俗。有的苗族同胞(男性)有三个名字,即“乳名”(奶名)、“书名”、“接辈名”。男孩出世三天取乳名,入学由老师取给书名,成婚后生第一个孩子时,由长辈给新做父亲者再取一个接辈名。所谓“接辈名”,就是祖父乳名的第一个字加上孙子乳名的第一个字,组成一个新的名字。如祖父的乳名叫“双贵”,孙子的乳名叫“福生”,则该男子的接辈名叫“双福”。如果孙辈已经当了父亲,而祖父尚健在,要等到祖父谢世后方能取。女孩不取接辈名,入赘者亦不取接辈名,只有长子才有资格取接辈名。苗族“祖孙连名制”具有鲜明的“嫡长子制”特点,是研究苗族古代史的一份珍贵资料。
苗族节庆主要有春节、端阳节、火把节等。春节从腊月三十过到大年初一,小水塘苗族过到初三。火把节比其他民族提前一天,六月二十三过节。十月初一为“牛王会”,早晨备精饲料一盆喂牛,用糯米饭、包谷面揉成粑粑包于牛角上,表示对辛苦了一年的耕牛的慰劳。杀鸡一只,备“刀头”(即长方形腊肉一块),供奉于畜厩门旁,敬香四炷,俗称“献门神”,以期一年到头平安无灾,六畜兴旺。
苗族禁忌与其他民族有同有异,异者主要有:儿媳妇不上楼,认为若上楼会头晕跌下来,据说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苗族年轻媳妇上楼尝试过。初一、十五一般不做农活。无论何时,进入别家庭院不戴帽子,认为带帽会给主人家带来不吉利。“祭门神”后三天内外人不准进房中来,“祭门神”仪式进行中如兄弟民族朋友当了不速之客,亦不能讲苗族语以外的其他语言。
苗族传统服饰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男子服饰多为麻布衣裳黑领褂,现在是白布衣裳黑领褂,老年人喜爱用黑布缠包头,反映了苗族崇尚黑色的习俗。下装多是黑蓝色镶裆裤,穿布鞋。领褂双料,正面黑色,反面蓝色,外缀三组布纽袢,每组两对。服装色彩对比鲜明、大方庄重,合身温暖,便于野外风寒环境中劳作。男青年在节日、社交场合、重要的社会政治活动中穿民族服装,平时着西装、新款时装,与兄弟民族青年无异。
女性服装保留着鲜明的民族特点。上着满襟(即大襟)长裳,下着普通裤(镶裆裤)或裙子,足登圆口绣花鞋。满襟衣裳前短后长,前短至胸,后长达腿,开襟处用金属扣针扣拢,选料多用白布、花布、绸缎等,四尺左右布料可缝一件。袖口镶绣由黑白、杂花、蓝花、黄花等七色花口搭配,由袖口镶到肩部,一种颜色一褡,共七褡。外罩领褂,花布或黑布缝制,里外双层,可翻穿。裙子过去多用自织的细白麻布缝制,现时多用棉布缝制。裙子呈三皱,上部平缝、中下部缝成皱折,幅宽八十厘米左右,因人而异。围裙多用黑布料,上绣各种花卉图案,中镶一方绸布。围裙外再系青蓝布系腰(腰带),长丈余,两端织有穗须。在苗族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喜庆节日中妇女精心装扮的头饰。成年女子缠“缟劝”(苗语,意为包头),用竹篾编一个圈,直径约二十厘米,高约十厘米,外缠布条。再用黑布二丈,折成三指宽带状,绕于篾圈上,外圈直径五十厘米左右。用五色彩辫将黑布圈扎实。一幅绣花飘带稔子作装饰,钉上海贝三十二个(八座,每座四个),呈梅花型,再系上彩珠、彩穗、银铃。“缟劝”戴在头上,显得富丽堂皇、绚丽多姿,今人赞叹不已。鞋多为手工缝制的绣花圆口布鞋,鞋帮绣花卉图案。绑腿裹脚,以不裸露为美。手工缝制一套完整的苗族妇女服饰,费时费力,绝非易事。
苗族婚姻,原来多为族内通婚,是旧社会民族歧视的结果。如今婚姻观念有了改变,已与兄弟民族通婚,实行计划生育。
婚姻有提亲、订亲、迎亲等礼节。由叔伯舅父辈带领小伙去提亲,携带烟、酒,捎点送给姑娘的毛巾、衣服之类的见面礼。烟、酒敬与主人,不分老幼,再挑明来意。女家留宿客人,招待便饭,则说明同意提亲。订亲带鸡二只,烟茶糖酒若干,衣服首饰等视情而定,媒人二人,称为“坐媒”、“跑媒” ,一同前往。女方家亦有媒人二人相迎。有看鸡卦卜凶吉习俗,四位媒人合卦,议定讨亲过门事宜。迎亲礼仪隆重,双方媒人尽展才智,以演唱对答“迎亲曲”寒暄问好致贺,相迎祝福相送,晚间对歌达到高潮,唱得宾主客人其乐融融。对歌以双方媒人中的“跑媒”对唱为主;在女方家时,男方家的“跑媒”唱为主;在男方家时,女方家的“跑媒”唱为主。所唱内容有礼节性的,用苗语即兴演唱,也有叙事长歌“洪水滔天”、“伏曦传人”等创世纪古歌。若新娘家路远,迎亲队伍就在半路野外过夜,吹笙唱曲,通宵达旦,黎明时分再上路。娘家有牛陪嫁,现今家境好的有核桃树陪嫁。也要拜堂、退喜神、赠“喜钱”。
苗族实行棺木土葬,丧葬活动由“自庚”(苗语,意为祭祀主持、掌坛师)主持。自庚背砍刀一把,挂弩一张,插箭二支,手捧芦笙,吹奏 “哀调”。吹奏毕,倒穿鞋,坐于灵前,念“开路经”,念毕,起身再吹笙、擂鼓。笙主阴,鼓主阳,阴阳交错,生生不息。孝子在灵前哭调子,自庚又吹奏“断气调”、“装棺调”,方入殓、杀牲。杀牲时,自庚半跪,吹“教煞扎调”,意即“诵经文”。根据家支不同,坟茔有“顺山埋”、“横山埋”之别。
父母双双亡故三年或五年后“做斋”,以尽孝道。礼仪规模与丧葬活动相比更加隆重,时间三天。苗族传统文化认为:亡故者在阴间背负着“缟望”(苗语,意为枷锁),灵魂不能升天。做斋是替其去掉“缟望”,招魂升天。做斋仍由自庚主持。开斋,德高望重的族中长者诵读家谱,通报亡者姓名,语调悲怆凄楚,气氛庄严肃穆。自庚擂敲三通,吹笙诵经,与丧葬祭祀同。有“敲牛”习俗。出嫁时的陪嫁之牛即是做斋时所敲之牛,如无陪嫁牛,做斋时不敲牛也可。有陪嫁牛的,必敲牛,由后家敲。如未曾有过陪嫁牛而要敲牛的,由自庚指定专人敲。苗族敲牛与佤族剽牛有相同点,亦与古代“牺牲”相同,是古老祭祀活动的传承。开斋时,把牛缚于道场边木桩上,头部用黑布蒙住,自庚吹笙,如泣如诉,吹到相应段落,刀斧手运足力气挥动大斧向牛头击去,牛被击昏倒地,再用利刀宰杀,牛肉先祭奠亡灵,再待客。如无敲牛仪式,做斋时间为一天。时代变迁,社会进步,如今有杀猪宰羊代替的,斋事新办,敲牛慢慢淡出苗族祭祀仪式。
苗族民间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因无文字记载,汉文典籍中记载不多,以口头文学为主,主要有传说、神话,民歌、民族舞蹈等。
民间故事中流传较广的是《弟兄分家结草为界》、《苗族为什么不食动物心脏》、《狗肉敬菩萨》、《苗族为什么爱搬家》等。丧葬活动中自庚念诵的“指路经”实际上也是一篇价值极高的神话。经文的大意是:远古时候,人相当多,人类只生不死,长生不老;暂时死了的,还会复生;人类居住的地盘越来越窄。一个名叫姬朵的部落首领已经一千岁了,他的心还没有老,更没有死的迹象。他派天神单多密里申去查看天有多大,地有多宽,人类是否在得下?单多密里申一日翻了三座大山,三日翻了九座大山,走到了天的尽头,找到了地的边沿。一年之后他回到了部落里,向姬朵报告:“天地无边无垠,够我们在的……”姬朵大喜。又不知过了几千年,姬朵的心仍然没有老,更没有死的迹象。他又派另一位天神拉郁干几苟(苗语,蛤蟆之意)再去查看天地,验证单多密里申的报告是否属实?拉郁干几苟腿短人懒,草草巡视一番,回部落报告:“天只有巴掌大,地不过巴掌宽,不能住太多的人……”姬朵大怒,下令处死拉郁干几苟。拉郁干几苟大呼冤枉:“凡人昧良心,死而不得复生!”故后人生死有定,难逾百岁。另外,兄弟民族的一些机智人物故事、幽默故事,在苗族聚居区也广为流传,如《慌张三的故事》、《路白与路泽》等等。
民歌,从演唱语言来分,可分为“民族调”、“汉调”。“民族调”就是用苗族语演唱的苗族民歌,“汉调”就是用汉语演唱的苗族民歌和其他民歌。从民歌内容来分,可分为“农事活动歌”、“苦情愁绪歌”、“情歌”、“盘歌”等类。流行于白竹村的《放羊苦情》中唱道:“五月放羊是端阳,菖蒲药酒泡雄黄。官家老小都吃醉,小郎不得半点偿。……七月放羊秋风凉,请得裁缝缝衣裳。官家身上四五件,小郎还是烂衣裳。”青年人单独相会或谈情说爱等场合,以唱情歌为主。比较流行的有“放羊调”、“告状调”、“送郎调”等。流行于花椒园村的一首情歌唱道:“月亮出来万丈高,砍根竹子烙杆萧;前门吹得金鸡叫,后门吹得妹心焦。”又一首情歌唱道:“送郎送到橄榄坡,摘串橄榄妹兜着。嚼个橄榄喝捧水,橄榄回味妹想哥。”白竹村一首情歌唱道:“太阳出来辣焦焦,晒死河边马鞭梢。晒得花椒大张口,晒得小妹如火烧。”民歌以比兴的艺术手法切入现实,抨击了阶级压迫的黑暗,含蓄地反映了青年女性对生活、爱情的执着追求。这些民歌有明显的汉族民歌风格,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各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互相渗透。
苗族民间舞蹈,又称“苗族打歌”、“芦笙舞”。打歌调多为四二节拍,风格轻快活泼。芦笙演奏者居中或领头,打歌者或围圈或排成方阵,和着笙曲旋律翩翩起舞。乐曲明快流畅,起伏迭宕;舞步轻盈优雅,舞姿优美含蓄。舞者不歌,舞蹈语汇丰富。有“串花调”、“赶街调”、“甩手调”、“合脚调”、“打猎调”、“送饷午调”多个门类,以“串花调”最为流行。
民乐有芦笙、竹笛、竹箫。芦笙,杉木为身,黄竹作管,民间艺人精工制作,大小尺寸不一,吹管一支,音管六支,纵横穿插,天衣无缝。音管烙有音孔,按音阶高低有序排列,管内安装打磨得薄如蝉翼的铜片做发声装置,靠吹气、吸气振动铜片产生音响。演奏姿式有立式、跪式、滚翻式、倒立式四种,不论采用何种演奏方式,一曲之间无有停顿,其中最高技巧是滚翻式演奏,出色的艺人演奏,笙曲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给人无穷的艺术享受。民间艺人还善于制作竹笛、竹箫。竹笛长尺余,开七孔,其中一孔贴膜,六孔为音阶,音色清越嘹亮。竹箫长不盈尺,正面开五孔,反面开一孔,音色沉郁怨幽。
芦笙、竹笛、竹箫,苗族男青年的心爱之物,特别是芦笙,走到哪吹到哪,影形不离。每逢重大节日,苗家都要举行芦笙舞会,附近的兄弟民族闻讯赶来参加。各民族同欢同庆,歌唱美好和谐的新时代。乡镇里、县里的重大节庆活动,都要请苗族民间艺人登台献艺。苗家人说:“不会吹芦笙的咪朵不是好咪朵,不会唱‘串花’的咪彩不是好咪彩!”(“咪朵”、“咪彩”,苗语,意为“小伙”、“姑娘”。)
2010-2-2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蒙正和 于 2010-2-2 16:22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