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深处的感动
2020-09-24叙事散文心中的秘密
心灵深处的感动——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当置身于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会很快被浸染,来时路飞扬的神采,从走进纪念馆那一刻起,突然变得深沉、凝重起来,整个心灵早已被耳闻目睹的一切深深地感动了。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包括
心灵深处的感动
——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
当置身于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会很快被浸染,来时路飞扬的神采,从走进纪念馆那一刻起,突然变得深沉、凝重起来,整个心灵早已被耳闻目睹的一切深深地感动了。
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包括: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
大约9点,我们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陆陆续续走进梅园新村纪念馆,在周恩来总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追忆和缅怀这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卓越贡献的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和几位开国元勋。
凡来此地参观,谁都不能不来梅园新村30号,因为这里是周总理和夫人敬爱的邓颖超大姐曾经战斗兼生活的地方,谁都希望循着他们深深的足迹,一睹敬爱的周总理深入敌穴,英勇机智的风采。
邓颖超大姐当年在这里负责妇女工作,但主要任务是协助周总理的工作。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敌人巢穴里,不畏艰险,不计名利,与周恩来总理并肩战斗,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这里有3幢二层小楼。主楼楼下设有办公室、会客室、餐室、卧室等。周恩来总理的卧室内,陈设十分简单,只有两张单人棕棚床、一个五斗橱和一个衣架。那只摆在五斗橱上的小皮箱,已经磨损得发白,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现在依然保留着原样。虽然简陋,但窗明几净,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可见主人生活态度的严谨,印证了何其芳关于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形“我也站了起来,站起来的时候把小转椅的上面部分带歪了。他过来把我的转椅扶正,然后就走进后面去了……”
在那些日子里,美帝国主义为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用飞机、军舰把大批国民党军队运往内战前线。周恩来同总理一方面通过记者招待会、代表团发言人、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用确凿的证据,揭露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阴谋;一方面在的谈判桌上,同马歇尔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最后马歇尔不得不叹服:“周恩来将军真不愧是我所见到的世界上第一流的外交家!”
讲解员在详细介绍着,依稀间,周总理仍然在这里慷慨陈词、凝重的表情,紧锁的浓眉,洪钟般嘹亮的声音仍然在这里回荡,清晰,激昂,高亢……
站在院子里环顾,发现四周的院墙很高,使这里成为独立的空间,这个空间只属于中共代表团的世界。谁会想象得到,就在这周围不到一百米的范围内,敌人竟然设立了十多个哨卡。中统、军统,特刑庭,伪警察厅……前后左右,门窗相对,虎视眈眈地对代表团进行严密地监视。特务专用的各种车辆,街头巷尾随可见,随时准备出动,跟踪盯梢。化装成小商贩、修鞋匠、三轮车夫……日夜不停的在周围游来荡去。正如郭沫若先生当年所说的:“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
然而,周总理等处之泰然,波澜不惊,机智勇敢,地和敌人展开了周旋。在门首处加盖了楼房,增高了围墙,以阻挡敌人窥探的眼。代表团开会时,放下窗帘遮挡,并把收音机放到窗外台阶上,高声播送延安新闻,以扰乱敌人的视听……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在随时可能遭遇不测的情况下,敬爱的周总理,用“京1645”这辆轿车,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转移一个又一个革命同胞,仁人志士,与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院内翠柏苍郁,傲拔不群,将周总理曾经在这里战斗的英姿深深的刻在心中。石榴正开花,那红艳艳的花儿犹如一只只燃烧的火炬,映亮了过去的斑驳岁月,辉映着周总理伟岸的身影和澎湃的革命豪情。铁枝海棠,枝繁叶茂,串串花儿如串串脚印,从历史中铿锵的走来,穿过腥风血雨,走进和平繁荣的今天。葡萄藤蓊蓊郁郁,充满着蓬勃的生机,因为它们沐浴过党的阳光和雨露的滋润,经受过硝烟弥漫和枪林弹雨的洗礼。蔷薇俨然端庄的丽人,始终傲然怒放,蕴含着寒光闪闪中的温情,娓娓叙述着心底的感动。
这都是当年中共代表团留下的——留下的闪光的记忆。整个院内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保持着革命者美丽如花的生命。
走进梅园新村35号。这里是董必武、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这里有1幢二层楼房,楼下作为董必武、廖承志的办公和卧室,楼上是李维汉、钱瑛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走进门去,眼前的一切,简单,朴素但很整洁。虽然现在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但依然保持原样。
卧室里有一张木板床,铺着白色的床单,一床草绿色的军被方方正正的叠在上面。脸盆架上,掉了瓷的脸盆还在,毛巾还是当年的模样,似乎他们刚刚还在这里起床,洗漱,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日程……
办公室里两套木制桌椅陈旧的已经接近黑色,桌面上的书架还在,他们用过的毛笔还保存在笔筒里,隐隐还散发着墨香,也许刚刚他们还在书写战斗的檄文和决策的篇章……
看着眼前的情景,听着解说员生动的讲解,我早已被革命者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因为我亲眼目睹了他们险恶的工作环境,亲眼目睹了他们极其简陋的生活条件,亲眼目睹了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一代伟人在敌人心脏的工作历程,心潮怎会不激动!
随着人流,走进了梅园新村17号。北边一幢楼房是中共代表团的办事处。楼下设有小会议室、新闻组、抄报室、还有第十八集团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叶剑英、李克农办公室。楼上设有电讯组。电讯室内,现在依然保存着一架BC610型大电台。代表团当时就依靠这架电台听取同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电讯室两面临窗,国民党特务在附近房屋设有侦察电台,专门窃听我方讯息。尽管特务费尽心机,始终无法破译我方密电。卑鄙地对我电台进行发射干扰,周恩来同志指示电讯组,在壁橱里架设了一架秘密电台。为防止敌人切断电源,还设了一架柴油发电机。始终没间断过与延安之间的通讯联系。周恩来总理在敌人的心脏当中,凭借绝妙的斗争艺术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仅顺利完成各种艰巨的任务,而且极大地鼓舞了所有工作人员的斗志。
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位于梅园新村街道西侧,是一座富有地方特色的四合院式的现代化建筑,四周有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老虎窗、风格独特的石刻透空窗。山墙上有变形组合的马蹄莲艺术,曾经马蹄莲是周总理的最爱;正面墙上有变形的梅花图案,是梅园新村意义的蕴含,象征着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大将风度,也表现着“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陈毅《秋菊》)的坚强意志。西墙上抽象派的浮雕式老虎窗和对眼睛进行艺术夸张的现代镜面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当年监视、跟踪、盯梢的特务,在暗中的贼眼闪着贼光,贼头贼脑的贼样。这些眼睛与马路对面“钟岚里”国民党军统监视站遥相呼应,使人更容易联想到代表团当年所处环境的险恶,油然升起深深的敬意。可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构思的巧妙,艺术效果令人叹服!
陈列厅正中是一座高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上镌刻着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和部分工作人员的雕像。雕像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期中周总理慈祥的面容最为生动。背景的风云图案,大气磅礴,表明他们曾经的叱咤风云,他们英雄的形象,早已融入历史的星空。整个画面成反“S”形,据解说员讲解,这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曲折、艰险、漫长的征程,象征着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整体设计,立体感极强,画面很有层次,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透过浮雕,正在向世人诉说……
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来瞻仰周总理的铜像。周恩来总理的铜像位于露天庭院的正面墙前,巍然屹立,昂首向前。他好像刚刚工作完毕,从大门里走出来,步履从容,目光机智,沉着坚定。表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铜像背后是一座高大的汉白玉拱门,还有在接近铜像处有一组铁花拱圈门头线,根据解说员的讲解:“这是以中共代表团原址30号大门为原型,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设计的,从而使参观者倍感亲切”。恍惚如见周总理在龙潭虎穴中,镇定自若,谈笑风生出入梅园、紧张有序的工作的情景。凝望着,凝望着,内心的感动浸入灵魂……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周恩来总理的图书馆……
走出纪念馆大门,心情依然不能平静。试想,与“攘外必先安内”的敌人一墙之隔,到处都是眼睛,眼睛,随时会遭遇“安内”。如果没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如果没有革命家的胆略,如果没有视死如归的精神,我想这一切皆不可能!在梅园的参观让我感动!这是心灵深处的感动—— 现在,让我用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作为结尾吧。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有些资料来自于百度)
[ 本帖最后由 心中的秘密 于 2010-2-1 22:30 编辑 ]
——参观梅园新村纪念馆
当置身于庄严肃穆的氛围之中,会很快被浸染,来时路飞扬的神采,从走进纪念馆那一刻起,突然变得深沉、凝重起来,整个心灵早已被耳闻目睹的一切深深地感动了。
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的梅园新村街道两侧,包括: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周恩来图书馆等。
大约9点,我们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陆陆续续走进梅园新村纪念馆,在周恩来总理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追忆和缅怀这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作出卓越贡献的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和几位开国元勋。
凡来此地参观,谁都不能不来梅园新村30号,因为这里是周总理和夫人敬爱的邓颖超大姐曾经战斗兼生活的地方,谁都希望循着他们深深的足迹,一睹敬爱的周总理深入敌穴,英勇机智的风采。
邓颖超大姐当年在这里负责妇女工作,但主要任务是协助周总理的工作。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敌人巢穴里,不畏艰险,不计名利,与周恩来总理并肩战斗,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这里有3幢二层小楼。主楼楼下设有办公室、会客室、餐室、卧室等。周恩来总理的卧室内,陈设十分简单,只有两张单人棕棚床、一个五斗橱和一个衣架。那只摆在五斗橱上的小皮箱,已经磨损得发白,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现在依然保留着原样。虽然简陋,但窗明几净,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可见主人生活态度的严谨,印证了何其芳关于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形“我也站了起来,站起来的时候把小转椅的上面部分带歪了。他过来把我的转椅扶正,然后就走进后面去了……”
在那些日子里,美帝国主义为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用飞机、军舰把大批国民党军队运往内战前线。周恩来同总理一方面通过记者招待会、代表团发言人、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用确凿的证据,揭露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的阴谋;一方面在的谈判桌上,同马歇尔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最后马歇尔不得不叹服:“周恩来将军真不愧是我所见到的世界上第一流的外交家!”
讲解员在详细介绍着,依稀间,周总理仍然在这里慷慨陈词、凝重的表情,紧锁的浓眉,洪钟般嘹亮的声音仍然在这里回荡,清晰,激昂,高亢……
站在院子里环顾,发现四周的院墙很高,使这里成为独立的空间,这个空间只属于中共代表团的世界。谁会想象得到,就在这周围不到一百米的范围内,敌人竟然设立了十多个哨卡。中统、军统,特刑庭,伪警察厅……前后左右,门窗相对,虎视眈眈地对代表团进行严密地监视。特务专用的各种车辆,街头巷尾随可见,随时准备出动,跟踪盯梢。化装成小商贩、修鞋匠、三轮车夫……日夜不停的在周围游来荡去。正如郭沫若先生当年所说的:“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
然而,周总理等处之泰然,波澜不惊,机智勇敢,地和敌人展开了周旋。在门首处加盖了楼房,增高了围墙,以阻挡敌人窥探的眼。代表团开会时,放下窗帘遮挡,并把收音机放到窗外台阶上,高声播送延安新闻,以扰乱敌人的视听……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在随时可能遭遇不测的情况下,敬爱的周总理,用“京1645”这辆轿车,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转移一个又一个革命同胞,仁人志士,与敌人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院内翠柏苍郁,傲拔不群,将周总理曾经在这里战斗的英姿深深的刻在心中。石榴正开花,那红艳艳的花儿犹如一只只燃烧的火炬,映亮了过去的斑驳岁月,辉映着周总理伟岸的身影和澎湃的革命豪情。铁枝海棠,枝繁叶茂,串串花儿如串串脚印,从历史中铿锵的走来,穿过腥风血雨,走进和平繁荣的今天。葡萄藤蓊蓊郁郁,充满着蓬勃的生机,因为它们沐浴过党的阳光和雨露的滋润,经受过硝烟弥漫和枪林弹雨的洗礼。蔷薇俨然端庄的丽人,始终傲然怒放,蕴含着寒光闪闪中的温情,娓娓叙述着心底的感动。
这都是当年中共代表团留下的——留下的闪光的记忆。整个院内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风貌——保持着革命者美丽如花的生命。
走进梅园新村35号。这里是董必武、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办公和居住的地方。这里有1幢二层楼房,楼下作为董必武、廖承志的办公和卧室,楼上是李维汉、钱瑛办公和居住的地方。
走进门去,眼前的一切,简单,朴素但很整洁。虽然现在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但依然保持原样。
卧室里有一张木板床,铺着白色的床单,一床草绿色的军被方方正正的叠在上面。脸盆架上,掉了瓷的脸盆还在,毛巾还是当年的模样,似乎他们刚刚还在这里起床,洗漱,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日程……
办公室里两套木制桌椅陈旧的已经接近黑色,桌面上的书架还在,他们用过的毛笔还保存在笔筒里,隐隐还散发着墨香,也许刚刚他们还在书写战斗的檄文和决策的篇章……
看着眼前的情景,听着解说员生动的讲解,我早已被革命者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因为我亲眼目睹了他们险恶的工作环境,亲眼目睹了他们极其简陋的生活条件,亲眼目睹了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一代伟人在敌人心脏的工作历程,心潮怎会不激动!
随着人流,走进了梅园新村17号。北边一幢楼房是中共代表团的办事处。楼下设有小会议室、新闻组、抄报室、还有第十八集团军驻南京办事处处长叶剑英、李克农办公室。楼上设有电讯组。电讯室内,现在依然保存着一架BC610型大电台。代表团当时就依靠这架电台听取同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电讯室两面临窗,国民党特务在附近房屋设有侦察电台,专门窃听我方讯息。尽管特务费尽心机,始终无法破译我方密电。卑鄙地对我电台进行发射干扰,周恩来同志指示电讯组,在壁橱里架设了一架秘密电台。为防止敌人切断电源,还设了一架柴油发电机。始终没间断过与延安之间的通讯联系。周恩来总理在敌人的心脏当中,凭借绝妙的斗争艺术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仅顺利完成各种艰巨的任务,而且极大地鼓舞了所有工作人员的斗志。
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位于梅园新村街道西侧,是一座富有地方特色的四合院式的现代化建筑,四周有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老虎窗、风格独特的石刻透空窗。山墙上有变形组合的马蹄莲艺术,曾经马蹄莲是周总理的最爱;正面墙上有变形的梅花图案,是梅园新村意义的蕴含,象征着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大将风度,也表现着“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陈毅《秋菊》)的坚强意志。西墙上抽象派的浮雕式老虎窗和对眼睛进行艺术夸张的现代镜面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当年监视、跟踪、盯梢的特务,在暗中的贼眼闪着贼光,贼头贼脑的贼样。这些眼睛与马路对面“钟岚里”国民党军统监视站遥相呼应,使人更容易联想到代表团当年所处环境的险恶,油然升起深深的敬意。可见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构思的巧妙,艺术效果令人叹服!
陈列厅正中是一座高大的汉白玉浮雕,浮雕上镌刻着中共代表团领导成员和部分工作人员的雕像。雕像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期中周总理慈祥的面容最为生动。背景的风云图案,大气磅礴,表明他们曾经的叱咤风云,他们英雄的形象,早已融入历史的星空。整个画面成反“S”形,据解说员讲解,这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曲折、艰险、漫长的征程,象征着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整体设计,立体感极强,画面很有层次,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透过浮雕,正在向世人诉说……
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来瞻仰周总理的铜像。周恩来总理的铜像位于露天庭院的正面墙前,巍然屹立,昂首向前。他好像刚刚工作完毕,从大门里走出来,步履从容,目光机智,沉着坚定。表现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铜像背后是一座高大的汉白玉拱门,还有在接近铜像处有一组铁花拱圈门头线,根据解说员的讲解:“这是以中共代表团原址30号大门为原型,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设计的,从而使参观者倍感亲切”。恍惚如见周总理在龙潭虎穴中,镇定自若,谈笑风生出入梅园、紧张有序的工作的情景。凝望着,凝望着,内心的感动浸入灵魂……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周恩来总理的图书馆……
走出纪念馆大门,心情依然不能平静。试想,与“攘外必先安内”的敌人一墙之隔,到处都是眼睛,眼睛,随时会遭遇“安内”。如果没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如果没有革命家的胆略,如果没有视死如归的精神,我想这一切皆不可能!在梅园的参观让我感动!这是心灵深处的感动—— 现在,让我用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作为结尾吧。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有些资料来自于百度)
[ 本帖最后由 心中的秘密 于 2010-2-1 22:30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