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饭
2020-09-24抒情散文杜永生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稀 饭【文/杜永生】清晨,当母亲第三次喊我起床、我还想再赖在温暖的被窝里时,母亲带着生嗔的口吻:回来就知道睡懒觉,稀饭已经盛好了在桌子上,赶紧起来,不然
稀 饭【文/杜永生】清晨,当母亲第三次喊我起床、我还想再赖在温暖的被窝里时,母亲带着生嗔的口吻:回来就知道睡懒觉,稀饭已经盛好了在桌子上,赶紧起来,不然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9 编辑 <br /><br />稀 饭
【文/杜永生】
清晨,当母亲第三次喊我起床、我还想再赖在温暖的被窝里时,母亲带着生嗔的口吻:回来就知道睡懒觉,稀饭已经盛好了在桌子上,赶紧起来,不然一会就凉了。赶紧起床,洗漱,前后不用五分钟的时间。此刻,阳光高过了屋檐,灿灿的,晒在身上,暖融融的感觉。随即,母亲把我的被子抱出来担放在院子里的晒衣绳上,然后又将那些准备腌制的青菜摊开,继续晾晒着。
阳光从大门透射进屋,放在桌子上的稀饭氤氲着的热气呈细细袅袅的上升着。这是母亲还在侵晨时就起床做的稀饭。是红豆稀饭。我端起碗,抓起筷子,将稀饭再搅动下就呼呼啦啦吸吮开来。可能嫌稀饭不搪饿,母亲还上街买来了十个锅贴,还有一小盘子鲜灵鲜嫩脆生的小菜(青菜)。我一连吃了两大碗,感觉非常充实。等我将稀饭吃完,母亲已经在菜园里忙着拽大蒜,准备中午的饭菜。
每次回家,除了中午以外,早上和晚上,母亲都会准备着稀饭。不过,也不全就稀饭一样,她一定会发一些馒头或买点大饼之类的。就是要你回去吃得好也吃得饱。现在这个时候,我最想吃的就是山芋稀饭,还有那些脆嫩的小菜。我对母亲说了,下次回来,您就做山芋稀饭吧。母亲说,山芋刚起回,再放一放吃着才能甜。
生活在农村十八年的我,对于吃稀饭的经历很多。这在过去那个贫困的年代,也就算很不错的生活了。当时,每天差不多早晚吃的就是稀饭了。条件稍微好一些就是山芋稀饭,绿豆稀饭。其他时候就是大米稀饭。两稀一干的日子照样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照样滋补着我们的身体。夏天里,喝上一碗凉润润的绿豆稀饭,人就感觉很清爽;冬天,吃着一碗热乎乎的稀饭,周身都觉得暖和。不管什么时候,勤劳的母亲总是早早地起来,先要将锅膛里的青灰掏干净,然后再将大锅从灶台上搬下来,放在院中将锅底铲上一遍,这个时候才开始淘米烧稀饭。母亲总是想着法子使稀饭不那么单调,要么放些绿豆或芸豆,要么放一点点的口碱。这样稀饭熬出来,粘糊糊、稠哆哆的,还有一股子清香,我们吃得就多些。那个时候,没有井水,吃用的水基本上都是村外的水塘里,把水挑回来,放一点明矾简单的澄澈之后就显得清澈干净,甜润又清凉。如此,烧将出来的稀饭口感也顺溜可口。
烧稀饭,需要用软料。也就是稻草或“牛粪饼(用牛粪做成的一种燃料)”烧锅,在冬天我们是最积极了,而到了夏天当母亲把米淘好、水放好忙着其他事情而喊弟弟或妹妹烧锅的时候,他们可很不情愿。即使真的坐在锅地上烧着火,母亲也是不放心的,时不时地过来看看。毕竟,烧稀饭也需要耐心,不然,呼啦塞上很多的稻草,不是烧着,都是在盎着。还会将锅烧瀑,锅沿都是漫溢着的米汤。所以,在夏天里,母亲经常是锅上一把、锅下一把的忙碌着。烧稀饭是有讲究的,要逐把逐把的添送稻草,烧透燃烬,要等锅里咕嘟嘟溅起来才能停火,过十几分钟后再添一把稻草,就可以了。
吃稀饭,小菜很重要。稀饭吃的多少,就看是否有适口开胃的小菜。母亲是个腌小菜的好手,什么时候,家里都有好几样小菜。比如现在就有机豇豆,碎青菜,菜姜还有蒜头。咸咸的,脆脆的,辣辣的,有这么多的可口的小菜,三下五除二,一碗稀饭不消半刻就下了肚。
到了农忙时节,母亲一定得起大早熬上一大锅的绿豆稀饭,米粒极少,也只能称汤,当然这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下午准备着的降温汤。等到午饭后,她就把稀饭全部盛出来,放在铁量桶子里,然后放置在水缸里凉着,到了下午四点多钟,她再从田间赶回来,拎着,带上几个小碗,其他干活的邻居也会赶过来,来不及用勺子,就直接下碗,舀上,哧哧溜溜、呼呼啦啦喝个痛快。经过凉水浸润后的绿豆稀饭不仅具有防暑降温的效果,也为劳累的身体增加了一点气力。没有亲身体验过的恐怕感受不到,那凉凉的、莹莹的稀饭顺着咽喉,经过食道,到达胃里的感觉,就是凉爽,就是浸润,就是惬意。特别是刚从骄阳烘烤中的田间下来满身汗水心浮气躁的人,在这样的一碗稀饭下肚后,汗也没了,心也不慌了,劳作的疲乏也消失了。 后来,随着水稻种植品种的增多,稀饭的种类也渐渐多了起来,有黑米的,有糯米的,这稀饭的口感也有着微妙的变化。就像现在大多种植的“丰粮优”,熬起稀饭来,粘稠的很有点像糯米的感觉。我最清楚,当时年龄小,身体弱,夏天经常打摆子,稍微好些之后,最想喝得还是糯米稀饭。不过,很多时候,家里并没有糯米,而母亲总会及时地去邻居家借上一点,精心熬好后,还会加一点粗糖,稀稀的,粘粘的也甜润润的。印象深刻地是,每次考试,除了还是吃稀饭之外,母亲会煮上两个鸡蛋,算是鼓励。考试成绩好了,还是会有两个鸡蛋的奖励。
农忙之时,有送早饭的习惯。早饭很简单,就是从锅里捞点刚煮开着的硬头米,加点盐,再浇上星点的麻油一搅拌,香喷喷的,吃着硬溜溜的,打饿、丰实。寒冬天,吃着稀饭人不仅感觉着暖和,很多还会捧着个饭碗找个避风的地方边晒太阳,边和他人拉呱着。而晚上稀饭基本上煮得干一些。如果太稀了,夜间出来解手的次数就多,因为寒冷不愿起床,就这么憋着到天亮。
如今生活条件好,吃稀饭的顿数少了。主要还是嫌麻烦,再说,怎么着也没有大锅熬出来的稀饭好吃。而县城里很多的早点摊子就是稀饭、包子。生意火暴的很呢。尤其是北大街上的一家小店,就是做早晚的生意,我也是好多次光顾这里,经常见到一些政府官员在这里酣畅明快地吸溜着稀饭,那种声音既干干脆脆又清清润润……(全文2100字,于09年11月8日夜)
【文/杜永生】
清晨,当母亲第三次喊我起床、我还想再赖在温暖的被窝里时,母亲带着生嗔的口吻:回来就知道睡懒觉,稀饭已经盛好了在桌子上,赶紧起来,不然一会就凉了。赶紧起床,洗漱,前后不用五分钟的时间。此刻,阳光高过了屋檐,灿灿的,晒在身上,暖融融的感觉。随即,母亲把我的被子抱出来担放在院子里的晒衣绳上,然后又将那些准备腌制的青菜摊开,继续晾晒着。
阳光从大门透射进屋,放在桌子上的稀饭氤氲着的热气呈细细袅袅的上升着。这是母亲还在侵晨时就起床做的稀饭。是红豆稀饭。我端起碗,抓起筷子,将稀饭再搅动下就呼呼啦啦吸吮开来。可能嫌稀饭不搪饿,母亲还上街买来了十个锅贴,还有一小盘子鲜灵鲜嫩脆生的小菜(青菜)。我一连吃了两大碗,感觉非常充实。等我将稀饭吃完,母亲已经在菜园里忙着拽大蒜,准备中午的饭菜。
每次回家,除了中午以外,早上和晚上,母亲都会准备着稀饭。不过,也不全就稀饭一样,她一定会发一些馒头或买点大饼之类的。就是要你回去吃得好也吃得饱。现在这个时候,我最想吃的就是山芋稀饭,还有那些脆嫩的小菜。我对母亲说了,下次回来,您就做山芋稀饭吧。母亲说,山芋刚起回,再放一放吃着才能甜。
生活在农村十八年的我,对于吃稀饭的经历很多。这在过去那个贫困的年代,也就算很不错的生活了。当时,每天差不多早晚吃的就是稀饭了。条件稍微好一些就是山芋稀饭,绿豆稀饭。其他时候就是大米稀饭。两稀一干的日子照样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照样滋补着我们的身体。夏天里,喝上一碗凉润润的绿豆稀饭,人就感觉很清爽;冬天,吃着一碗热乎乎的稀饭,周身都觉得暖和。不管什么时候,勤劳的母亲总是早早地起来,先要将锅膛里的青灰掏干净,然后再将大锅从灶台上搬下来,放在院中将锅底铲上一遍,这个时候才开始淘米烧稀饭。母亲总是想着法子使稀饭不那么单调,要么放些绿豆或芸豆,要么放一点点的口碱。这样稀饭熬出来,粘糊糊、稠哆哆的,还有一股子清香,我们吃得就多些。那个时候,没有井水,吃用的水基本上都是村外的水塘里,把水挑回来,放一点明矾简单的澄澈之后就显得清澈干净,甜润又清凉。如此,烧将出来的稀饭口感也顺溜可口。
烧稀饭,需要用软料。也就是稻草或“牛粪饼(用牛粪做成的一种燃料)”烧锅,在冬天我们是最积极了,而到了夏天当母亲把米淘好、水放好忙着其他事情而喊弟弟或妹妹烧锅的时候,他们可很不情愿。即使真的坐在锅地上烧着火,母亲也是不放心的,时不时地过来看看。毕竟,烧稀饭也需要耐心,不然,呼啦塞上很多的稻草,不是烧着,都是在盎着。还会将锅烧瀑,锅沿都是漫溢着的米汤。所以,在夏天里,母亲经常是锅上一把、锅下一把的忙碌着。烧稀饭是有讲究的,要逐把逐把的添送稻草,烧透燃烬,要等锅里咕嘟嘟溅起来才能停火,过十几分钟后再添一把稻草,就可以了。
吃稀饭,小菜很重要。稀饭吃的多少,就看是否有适口开胃的小菜。母亲是个腌小菜的好手,什么时候,家里都有好几样小菜。比如现在就有机豇豆,碎青菜,菜姜还有蒜头。咸咸的,脆脆的,辣辣的,有这么多的可口的小菜,三下五除二,一碗稀饭不消半刻就下了肚。
到了农忙时节,母亲一定得起大早熬上一大锅的绿豆稀饭,米粒极少,也只能称汤,当然这不是为了吃,而是为下午准备着的降温汤。等到午饭后,她就把稀饭全部盛出来,放在铁量桶子里,然后放置在水缸里凉着,到了下午四点多钟,她再从田间赶回来,拎着,带上几个小碗,其他干活的邻居也会赶过来,来不及用勺子,就直接下碗,舀上,哧哧溜溜、呼呼啦啦喝个痛快。经过凉水浸润后的绿豆稀饭不仅具有防暑降温的效果,也为劳累的身体增加了一点气力。没有亲身体验过的恐怕感受不到,那凉凉的、莹莹的稀饭顺着咽喉,经过食道,到达胃里的感觉,就是凉爽,就是浸润,就是惬意。特别是刚从骄阳烘烤中的田间下来满身汗水心浮气躁的人,在这样的一碗稀饭下肚后,汗也没了,心也不慌了,劳作的疲乏也消失了。 后来,随着水稻种植品种的增多,稀饭的种类也渐渐多了起来,有黑米的,有糯米的,这稀饭的口感也有着微妙的变化。就像现在大多种植的“丰粮优”,熬起稀饭来,粘稠的很有点像糯米的感觉。我最清楚,当时年龄小,身体弱,夏天经常打摆子,稍微好些之后,最想喝得还是糯米稀饭。不过,很多时候,家里并没有糯米,而母亲总会及时地去邻居家借上一点,精心熬好后,还会加一点粗糖,稀稀的,粘粘的也甜润润的。印象深刻地是,每次考试,除了还是吃稀饭之外,母亲会煮上两个鸡蛋,算是鼓励。考试成绩好了,还是会有两个鸡蛋的奖励。
农忙之时,有送早饭的习惯。早饭很简单,就是从锅里捞点刚煮开着的硬头米,加点盐,再浇上星点的麻油一搅拌,香喷喷的,吃着硬溜溜的,打饿、丰实。寒冬天,吃着稀饭人不仅感觉着暖和,很多还会捧着个饭碗找个避风的地方边晒太阳,边和他人拉呱着。而晚上稀饭基本上煮得干一些。如果太稀了,夜间出来解手的次数就多,因为寒冷不愿起床,就这么憋着到天亮。
如今生活条件好,吃稀饭的顿数少了。主要还是嫌麻烦,再说,怎么着也没有大锅熬出来的稀饭好吃。而县城里很多的早点摊子就是稀饭、包子。生意火暴的很呢。尤其是北大街上的一家小店,就是做早晚的生意,我也是好多次光顾这里,经常见到一些政府官员在这里酣畅明快地吸溜着稀饭,那种声音既干干脆脆又清清润润……(全文2100字,于09年11月8日夜)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