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的味道
2020-09-24叙事散文牧云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0 编辑
炊烟的味道炊烟的味道,是家的味道。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整个村庄都氤氲在如烟似雾的朦胧中,村头三婶正在放开嗓门叫着涛儿回家吃饭了,上山放牛的二爷赶着他的宝
炊烟的味道炊烟的味道,是家的味道。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整个村庄都氤氲在如烟似雾的朦胧中,村头三婶正在放开嗓门叫着涛儿回家吃饭了,上山放牛的二爷赶着他的宝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0 编辑 <br /><br />炊烟的味道
炊烟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整个村庄都氤氲在如烟似雾的朦胧中,村头三婶正在放开嗓门叫着涛儿回家吃饭了,上山放牛的二爷赶着他的宝贝牛披着晚霞,哼着秦腔不紧不慢地走过大半个村庄,系在牛儿脖子上的铃铛“叮叮当当”的洒满一路。此情此景,总会让我回想起家的温馨,涌起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记得第一次独自离家是在小学快毕业的那年,当时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过几天就要进行毕业考试,将要和一起学习生活了几年的同学分别了,大家心理不仅都有些惆怅。同桌意儿便邀请我到他家的桃园里吃桃子,分别在即,又加之桃子的诱惑,便让同学捎信给母亲说我去同学家玩了,第二天再回家。意儿家在渭河的南面,他每天上学都要从下游的便桥上绕行将近半个小时,为了省时,他和同村的同学在河水不大时就从河里浮来浮去,那天也是好久没下雨了,他执意让我和他一起浮过去,虽说我出生在渭河畔,但我打小是汗鸭子,那敢下河,但耐不住意儿和他们村的同学劝说,学他们的样子将鞋挂在脖子上,高高挽起裤腿,我被左右搀扶,踉踉跄跄向河中走去,走在河中,只觉得我迎着水流逆流而行,有一种飞的感觉,事后想起来那是晕水了。酷暑难耐,那天晚上,我们就睡在意儿家的平房顶上,望着幽远而深邃的星空,夏虫的叫声此起彼伏,离家的思念竟让我无法入睡。次日放学回家,老远就望见我家层顶的烟囱上飘着的炊烟,飞快跑回家中,好像离家很久似的。
“娃娃长大了,翅膀硬了总是要飞翔啊”母亲说。14岁那年我便背上行囊去外地求学,就在送我的父亲转身离开宿舍的那一瞬,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便萦绕在心间,对家乡的思念便一日胜似一日,甚至在夜深人静时,用被子捂着头默默流泪,梦中常常梦到家人,闻到暮色中升起的一缕缕散发着柴草味的炊烟。给家里写信是那时减轻痛苦的最好方法,那时通讯还不发达,村里没有电话,和家人联络主要的通信工具便是书信,刚开始一两天写一封信,慢慢的每周写一封,向父母汇报自己近期的学习、生活,问问家里的情况,每天在邮递员送信的时间,同学们都会在传达室看有没有家信,不能用“家书抵万金”来形容,但思家的心情由此可见。
有一学期放暑假,我打算随外地的同学到他家去玩几天再回家,便提前给家里写了封信,说明会晚一些回家 (前面的书信说了什么时候我们会放假) ,一周后当我出现在父母身边时,他们都说以为我失踪了,甚至开玩笑说要登“寻人启示”,我说不是写了封信吗。但信比我还晚到,一个月后才来。
后来我参加工作,在小城安家,三番五次请父母到城里来住,用用现代化的煤气灶、电磁炉,不要让柴草的烟火,再熏得让母亲咳嗽,但母亲说来城是好,但她的几只鸡就没人管了,睡在热炕上舒坦等而屡屡不来。去年冬天,在外地的二哥回家探亲,经多方动员,父母才来小住了几天。就是这几天,也没让父母住安生。初来的那天晚上,我和二哥订座了父母以前从没吃过的火锅,一家人热热闹闹欢聚一堂,结果由于太辣,涮菜的油碗我们换成了白开水。饭吃的有点晚,次日母亲便出现消化不良,似生病一样,饭量也减了,人也憔悴了许多,我们说是不是到医院去看看。父亲说“回!回去就好了,”我们弟兄劝也没劝住,父母便又回到了乡下。后来打电话,母亲的病果然好了。
在外时间长了不回老家,我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如同飘在空中的风筝,尤其是逢休息又无事可作的时候,心底对家的丝丝思念便慢慢升腾。
回老家坐在厨房的门前,和正在做饭的母亲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我最近的工作生活,母亲则说说村子里邻里间亲戚们的大事小事,幸福就这样随着轻盈飘舞的炊烟慢慢地流淌。
二OO九年十二月
炊烟的味道,是家的味道。
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整个村庄都氤氲在如烟似雾的朦胧中,村头三婶正在放开嗓门叫着涛儿回家吃饭了,上山放牛的二爷赶着他的宝贝牛披着晚霞,哼着秦腔不紧不慢地走过大半个村庄,系在牛儿脖子上的铃铛“叮叮当当”的洒满一路。此情此景,总会让我回想起家的温馨,涌起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记得第一次独自离家是在小学快毕业的那年,当时正是桃子成熟的季节,过几天就要进行毕业考试,将要和一起学习生活了几年的同学分别了,大家心理不仅都有些惆怅。同桌意儿便邀请我到他家的桃园里吃桃子,分别在即,又加之桃子的诱惑,便让同学捎信给母亲说我去同学家玩了,第二天再回家。意儿家在渭河的南面,他每天上学都要从下游的便桥上绕行将近半个小时,为了省时,他和同村的同学在河水不大时就从河里浮来浮去,那天也是好久没下雨了,他执意让我和他一起浮过去,虽说我出生在渭河畔,但我打小是汗鸭子,那敢下河,但耐不住意儿和他们村的同学劝说,学他们的样子将鞋挂在脖子上,高高挽起裤腿,我被左右搀扶,踉踉跄跄向河中走去,走在河中,只觉得我迎着水流逆流而行,有一种飞的感觉,事后想起来那是晕水了。酷暑难耐,那天晚上,我们就睡在意儿家的平房顶上,望着幽远而深邃的星空,夏虫的叫声此起彼伏,离家的思念竟让我无法入睡。次日放学回家,老远就望见我家层顶的烟囱上飘着的炊烟,飞快跑回家中,好像离家很久似的。
“娃娃长大了,翅膀硬了总是要飞翔啊”母亲说。14岁那年我便背上行囊去外地求学,就在送我的父亲转身离开宿舍的那一瞬,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便萦绕在心间,对家乡的思念便一日胜似一日,甚至在夜深人静时,用被子捂着头默默流泪,梦中常常梦到家人,闻到暮色中升起的一缕缕散发着柴草味的炊烟。给家里写信是那时减轻痛苦的最好方法,那时通讯还不发达,村里没有电话,和家人联络主要的通信工具便是书信,刚开始一两天写一封信,慢慢的每周写一封,向父母汇报自己近期的学习、生活,问问家里的情况,每天在邮递员送信的时间,同学们都会在传达室看有没有家信,不能用“家书抵万金”来形容,但思家的心情由此可见。
有一学期放暑假,我打算随外地的同学到他家去玩几天再回家,便提前给家里写了封信,说明会晚一些回家 (前面的书信说了什么时候我们会放假) ,一周后当我出现在父母身边时,他们都说以为我失踪了,甚至开玩笑说要登“寻人启示”,我说不是写了封信吗。但信比我还晚到,一个月后才来。
后来我参加工作,在小城安家,三番五次请父母到城里来住,用用现代化的煤气灶、电磁炉,不要让柴草的烟火,再熏得让母亲咳嗽,但母亲说来城是好,但她的几只鸡就没人管了,睡在热炕上舒坦等而屡屡不来。去年冬天,在外地的二哥回家探亲,经多方动员,父母才来小住了几天。就是这几天,也没让父母住安生。初来的那天晚上,我和二哥订座了父母以前从没吃过的火锅,一家人热热闹闹欢聚一堂,结果由于太辣,涮菜的油碗我们换成了白开水。饭吃的有点晚,次日母亲便出现消化不良,似生病一样,饭量也减了,人也憔悴了许多,我们说是不是到医院去看看。父亲说“回!回去就好了,”我们弟兄劝也没劝住,父母便又回到了乡下。后来打电话,母亲的病果然好了。
在外时间长了不回老家,我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如同飘在空中的风筝,尤其是逢休息又无事可作的时候,心底对家的丝丝思念便慢慢升腾。
回老家坐在厨房的门前,和正在做饭的母亲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我最近的工作生活,母亲则说说村子里邻里间亲戚们的大事小事,幸福就这样随着轻盈飘舞的炊烟慢慢地流淌。
二OO九年十二月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