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不求甚解”
2020-09-24抒情散文常然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6 编辑
说说“不求甚解”“不求甚解”源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句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形。”就此文写作动机而言,其实为陶渊明自传,“不求
说说“不求甚解”“不求甚解”源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句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形。”就此文写作动机而言,其实为陶渊明自传,“不求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36 编辑 <br /><br />说说“不求甚解”
“不求甚解”源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句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形。”就此文写作动机而言,其实为陶渊明自传,“不求甚解”意为不必苛求知识深意。陶老姑且如此,况乎常人?
事实上,在学生时代,乃至终身学习中,有许多知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了解知识大意,究其深意的只有学者、专家。普通层面的知识分子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只能横向比较,纵深程度的确非常有限。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不必太苛刻,根据年龄特点就知识的纵深到一定程度要适可而止,尤其是语文教学。
早在上学的时候,一次元旦晚会,我们班有幸请到了学校的教务主任——陶永吉老师,学校语文的权威。陶主任演唱了一首《别亦难》,充沛的感情,浓厚的男高音,典型的美声啊!早就听说陶老师非常著名,听唱一首,更让同学们敬佩,的确是多才多艺啊。
唱完之后,陶主任对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做了一个简单的题解,寥寥数语,让莘莘学子们感到了什么是知识。相见时难别亦难,理解有三,分别为:互相倾慕,未见其面,今日终于谋面,却要匆匆别过,见面难,别亦难;早就相识,尘世纷扰,历尽艰辛,才得相见,怎忍别离,见面难,别更难;相处之时,情深意长,一别多年,今日相聚,把酒言欢,无奈人生无常,不得不挥泪洒别,相见更难,别亦难。
陶老师情真意切,多用短句停顿,我们第一次感到了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数年后,我挺身讲坛,在一节初三的语文课上,我依法炮制,给我的学生们也讲了这个知识点。十数年后的今天,我突然觉得那节课竟然是那么的失败。就像我们当年学习这首诗一样,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解的绘声绘色,学生听得安安静静,好像入情入境,表示理解。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为赋新词强作愁”而已。十几岁的年龄 ,十几年的经历和知识,如何理解这么深刻而微妙的情感世界呢?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选取的课例,在教学中必须卡住深度。否则,本来已经理解了知识的学生会更加不理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教学,许多老师把鲁迅当作伟人来讲,把给黄包车夫包扎伤口时单膝跪地称为伟大的一跪。于永正大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周晔写这篇文章时虽然已经十九岁,但发生的故事是好多年前的事。在她眼里,鲁迅就是伯父,鲁迅不是伟人。对于“白色恐怖”,周晔尚且不知,时隔近百年,现在的学生从何而知?为追求文章的深切体会,老师们抓住“黑暗社会”不放,把“用笔战斗一生的鲁迅”非得讲清是个伟大的战士,你让学生如何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伯父”一词出现了34次,注入人间亲情,投放时代正义,把“伯父”当“伯父”来讲,学生就容易理解的多了。谁不知道伯父,就跟自己的伯父一样,疼你,爱你,教育你,也批评你,但是,他现在去世了,又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在那样一个“黑暗年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当然伟大了。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时代性作品,古诗词课文,的确得“不求甚解”,不然,教学会陷入两难地步,学生无所学,老师无所教。
“不求甚解”源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原句为:“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形。”就此文写作动机而言,其实为陶渊明自传,“不求甚解”意为不必苛求知识深意。陶老姑且如此,况乎常人?
事实上,在学生时代,乃至终身学习中,有许多知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是了解知识大意,究其深意的只有学者、专家。普通层面的知识分子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只能横向比较,纵深程度的确非常有限。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不必太苛刻,根据年龄特点就知识的纵深到一定程度要适可而止,尤其是语文教学。
早在上学的时候,一次元旦晚会,我们班有幸请到了学校的教务主任——陶永吉老师,学校语文的权威。陶主任演唱了一首《别亦难》,充沛的感情,浓厚的男高音,典型的美声啊!早就听说陶老师非常著名,听唱一首,更让同学们敬佩,的确是多才多艺啊。
唱完之后,陶主任对李商隐的这首《无题》做了一个简单的题解,寥寥数语,让莘莘学子们感到了什么是知识。相见时难别亦难,理解有三,分别为:互相倾慕,未见其面,今日终于谋面,却要匆匆别过,见面难,别亦难;早就相识,尘世纷扰,历尽艰辛,才得相见,怎忍别离,见面难,别更难;相处之时,情深意长,一别多年,今日相聚,把酒言欢,无奈人生无常,不得不挥泪洒别,相见更难,别亦难。
陶老师情真意切,多用短句停顿,我们第一次感到了受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数年后,我挺身讲坛,在一节初三的语文课上,我依法炮制,给我的学生们也讲了这个知识点。十数年后的今天,我突然觉得那节课竟然是那么的失败。就像我们当年学习这首诗一样,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解的绘声绘色,学生听得安安静静,好像入情入境,表示理解。现在看来,只不过是“为赋新词强作愁”而已。十几岁的年龄 ,十几年的经历和知识,如何理解这么深刻而微妙的情感世界呢?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选取的课例,在教学中必须卡住深度。否则,本来已经理解了知识的学生会更加不理解。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教学,许多老师把鲁迅当作伟人来讲,把给黄包车夫包扎伤口时单膝跪地称为伟大的一跪。于永正大师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周晔写这篇文章时虽然已经十九岁,但发生的故事是好多年前的事。在她眼里,鲁迅就是伯父,鲁迅不是伟人。对于“白色恐怖”,周晔尚且不知,时隔近百年,现在的学生从何而知?为追求文章的深切体会,老师们抓住“黑暗社会”不放,把“用笔战斗一生的鲁迅”非得讲清是个伟大的战士,你让学生如何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伯父”一词出现了34次,注入人间亲情,投放时代正义,把“伯父”当“伯父”来讲,学生就容易理解的多了。谁不知道伯父,就跟自己的伯父一样,疼你,爱你,教育你,也批评你,但是,他现在去世了,又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在那样一个“黑暗年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当然伟大了。
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一些时代性作品,古诗词课文,的确得“不求甚解”,不然,教学会陷入两难地步,学生无所学,老师无所教。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