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贫穷的细节

2020-09-24叙事散文我仅一人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6 编辑

我童年的时候,家里很穷。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勤劳善良,言语不多。父亲一直当生产队长,整天忙得不沾家。那时候做干部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只要带头抢活干就行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8:06 编辑 <br /><br />
  我童年的时候,家里很穷。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勤劳善良,言语不多。父亲一直当生产队长,整天忙得不沾家。那时候做干部不需要动太多的脑筋,只要带头抢活干就行。他们在我尚未成年的时候就离开了我们,都是因为无钱医治而死于现在看来根本不算回事的疾病。

  虽然穷,但吃不上饭的时候倒没有,也从未见到父母有什么埋怨。一日三餐是基本不变的。早饭是稀粥,里面有些山芋或是山芋干;午饭是菜干咸粥,每天中午一大锅,煮好后揭开锅盖,满锅金黄,飘着一股特有的淡香;晚饭和早饭一样,但有时是空粥,里面什么干的也没有,稀得照得出人影,父亲要唏唏吁吁地喝上四五碗。菜是很难有的。有一天晚上大舅爹来,他是奶奶唯一的弟弟,离我家有七八十里,平时很不容易来。但因为是晚上,根本想不出办法弄菜,妈妈就在粥锅里捏了几个玉米疙瘩待客。奶奶夹着一个碗,到邻居大奶家要了一小撮腌制的冬瓜丝,盘在碟子里,雪白透明。大舅爹可能以为是烧粉丝之类,喝口粥就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结果咸得受不了,又不好意思直接吐出来,呲牙裂嘴了好半天,最后还是咽了下去,害得他一顿饭只管喝粥,再也没敢吃一根冬瓜丝,不管我的家人怎么客气。我看着心里很想笑,但是没敢。

  那时候干部的会特别多,而且大多在晚上开,因为白天要做农活。父亲时常晚饭后出去,深夜才能回来,天放亮又要敲钟催人上工。开会是要加餐的,但只限于父亲一人。母亲抓两把玉米面,放在碗里,滴些水,和成半干半潮的样子,在锅里摊成薄薄的一层,压实了,炕成锅巴,又脆又甜,香得不得了。但妈妈背后叮嘱我们几十次,父亲吃锅巴的时候不准在旁边看,要出去玩。有时候父亲装着吃不完的样子,留给我们姐弟每人一小片,我们就会愉快好几天,觉得还是父亲最喜欢我们。炕锅巴要先在锅里放点油,不然会粘锅铲不下来,我们家几乎没有油,这没有难倒母亲,她花五分钱买一根油条,炕锅巴前用指尖捏着,在锅底绕上一圈,问题就解决了。一根油条要用好长时间,最少也有七八回。为防止我们把油条偷吃掉,妈妈将它涂上些盐,放在篮子里,高高地吊在屋梁上,我们站在桌子上也够不着。

  偶尔能吃上一顿米饭或是饼,那一定是过节或者来客。吃好的饭菜有许多讲究,尤其是有客人的时候。米饭是不能揭开锅就盛的,必须先用锅铲上下翻一翻,翻得很疏松以后再盛,这样原本只有三碗的米饭能盛到五碗,可以免却一些无饭可添的尴尬。面粉发酵后蒸出来的饼,我们这儿叫“卷子”,把卷子切成片,是每个姑娘都要学会的手艺。切的时候刀不能与卷子成直角,要斜着切,同样大的饼片斜着切的看上去要厚上许多,在客人面前很好看。姐姐快要出嫁的时候,有一次因为着急没有切好饼,被妈妈拉到背后教训得眼泪鼻涕一大把。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有点不能原谅妈妈。不就是几片饼吗,女儿都快是人家的人了,怎么竟然舍得?

  最难得的佳肴是终生也不能忘记的。夏天,妈妈将南瓜刨成细丝,和上少许玉米面,拍成一块块小圆饼,放在锅里翻来覆去地炕熟,看上去又嫩又鲜,香味飘出去好远。邻家的小伙伴常会成为客人,和我们姐弟一起,吃得舔手咂嘴。那可是我在当时的伙伴中最为骄傲的时光。母亲去世已近三十年了,南瓜的盛宴久未品尝。但只要想起来还是满口余香,极欲一尝。成家后我自己试着做了几回,但不管放多少油都不及当年妈妈炕的香。

  岁月是如此的令人难以捉摸。它带走了我的父母,带走我无忧的童年时光,也带走了我许多感受和梦想,但却把一些细节,留在我的记忆里,一摞一摞,码放得整整齐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