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洋芋三烹

2020-09-16叙事散文rsjby
小城老区,南街最为繁华。旧时,南门码头长期桅杆若林,木船比比,上行城口明通、万源官渡,下行渠县三汇、远行重庆的木船,前船刚走,后船又至。木船停靠,驾长与船工多要上岸,上岸即是南街。南街正对县衙大门,与衙墙街丁字相交。官宦差役多居衙墙街,绅粮

小城老区,南街最为繁华。旧时,南门码头长期桅杆若林,木船比比,上行城口明通、万源官渡,下行渠县三汇、远行重庆的木船,前船刚走,后船又至。木船停靠,驾长与船工多要上岸,上岸即是南街。南街正对县衙大门,与衙墙街丁字相交。官宦差役多居衙墙街,绅粮商贾多居南街。由此,南街成为小城最早的商业街。

紧临南街,衙墙街分岔出一条堤坎街,小城最著名的胖儿餐厅就曾开在堤坎街上。 胖儿餐厅有道人人喜欢的家常菜:洋芋榨菜面块。 樊哙、峰城山上的鹅蛋般大小的洋芋,刮掉皮,切成片,加油盐入锅煮。洋芋要大,太小片难成形,片不成片。片不能切太薄,太薄容易煮烂;亦不能太厚,太厚难进味。煮至五六成熟,加入面块。做面块的面团要多挼多揉,挼得越有筋道越好。随手挦一小团,前拉后扯,左拉右扯,扯成面块。不能太薄,太薄一煮就散,且无嚼头;亦不能太厚,太厚就不是面块,而是面团。加入面块时,加入条状的榨菜。本地去冬做成的新鲜榨菜,汰尽榨菜里的辣椒面,不要榨菜叶子,不要切碎的榨菜粒。煮至汤汁乳白,起锅,洒一把葱花,上桌。 洋芋片入嘴即化,粉面粉面满口生香,是洋芋天然的淀粉香,有若鸡香,比鸡香略淡;仿佛鱼香,比鱼香更纯。面块绵扎有嚼劲,牙齿咬啮三五下,化成一小块一小块滑入喉咙,进入肠胃,沿途洒下幽幽麦香。煮后的榨菜依然脆生生的,一咬一声脆响,浓烈的是榨菜特有的咸香,浅淡的青菜梗还未散尽的清香。 吃洋芋榨菜面块,可体会三种口感:茸、绵、脆。仿佛一菜三吃,各有各味;却又的确是三菜一吃,彼此纠缠,相互映衬。于纠缠中体现别致,在映衬里凸显本色本味。 洋芋榨菜面块,是小城家常菜,家家户户都做过,农家更是经常做。洋芋成熟,农家多做洋芋片煮汤,既可做菜,亦可当顿。小麦上市,农家喜欢在洋芋片汤里加入面块,做简单的晚餐。偶有加入榨菜的,多不讲究,未汰尽榨菜里的辣椒面;煮成后,辣椒面散乱浮于汤上,点点腥红,略碍观瞻。

胖儿餐厅里的洋芋榨菜面块,汤汁乳白,洋芋片、面块、榨菜虽各呈其色,但因都沉在汤下,所见只是隐约的淡黄、灰白、深青。夺人眼目的是乳白色汤汁上飘着的葱花,嫩嫩绿绿,荡荡悠悠,飘飘摇摇,一色千姿,一品万影。色美,味鲜,食之再三仍难舍弃,每次进店都要点一份,每吃都能发现上次未能体味的新味道。
穿城公路修通后,小城新成一条街,名解放街。从北门码头延伸而来的北街与解放街十字相交处,是旧时的官仓沟。官仓早已消失,沟也填平不存。但街呈十字,车流人流汹涌,不想繁华都不行。 官仓沟东南面的供销社大楼,一楼商场,二楼歌舞厅,曾经是小城无法绕开的消费娱乐场所。后来,集体经济渐渐式微,二楼开了一家私人餐馆:大唐酒楼。 大唐酒楼也有一道与洋芋相关的家常菜:干洋芋片炒回锅肉。 小城洋芋分冬春两季。冬洋芋秋种冬收,产量少,适合尝鲜。春洋芋春种夏收,是主产,天天吃顿顿吃,胃都吃伤了,依然吃不完。于是,小城农家几乎家家都要晒干洋芋片。洋芋去皮切成薄片,略煮一下,即起锅晾晒。几个太阳,晒得洋芋片干干硬硬脆脆的,密封在陶罐或塑料袋里,防止受潮回润。干洋芋片两种吃法:一是下油锅炸,一是炒回锅肉。下油锅炸后,泡泡脆脆的,洒上白糖,在油糖都短缺的年代,是有客到家或过年节庆,才能吃到的菜。

新鲜的五花肉洗净,加入生姜配料入锅煮熟,待凉后切成薄片。干洋芋片在热水里泡十来分钟,不泡能太久,泡久则茸;但又要泡够,不然就硬脆。肉片入锅和豆瓣酱或豆豉炒得肉油溢出,再将泡得绵软适度的干洋芋片加入锅中,猛火快炒。起锅加入时加入姜丝、葱段,上桌。 大唐酒楼的干洋芋片炒回锅肉,色香味俱全。色分几色:有干洋芋片的深灰,有回锅肉肥膘的玉白、瘦肉的紫红,有姜丝的淡黄,有葱段的嫩绿。香呈各态:五花肉的肉香、油香,干洋芋片的淀粉香、太阳香,豆瓣酱或豆豉的咸香、清香。味难说清:肉味里夹杂着洋芋味,洋芋味里渗入了作料味,作料里隐藏着肉味、洋芋味,还有洋芋的粮食味,猪肉的富足味,姜葱的辛香味…… 煮后回锅的肉,肥膘脆而软,瘦肉软而绵。轻轻咬一口,肥膘随齿而化,消隐于无形;瘦肉婉转几次依然与牙齿厮磨不已,有荡气回肠之感。干洋芋片口感绵扎,既不脆,也不茸,软软的,绵绵的,外软内绵,绵里带硬,嚼之再三,亦有余味。
小城西扩,新辟的大道名叫西华大道。西,指西区,应没问题;大道,新开辟的道路宽阔,亦说得过去;而华,不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有点夸张过度的感觉。小城人却不管,西华大道长西华大道短地说着,说得津津有味,仿佛大道与小城同生同长,从未缺席,一直都在。

西华大道两侧,都是新建的小区。小区临街,底商云集。有卖家电的、做建材的、打窗帘的、销红酒的,有小五金、小超市、小药店、小茶馆……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最多的,是餐馆。 聚城广场西边临街转角处,开着一家名为土黄陈刚格格的稀饭店。小城的稀饭店并不只卖稀饭,而是干饭、稀饭都卖。菜品多事前备好:卤菜、凉菜、咸菜;也有现炒:肉丝、蔬菜少数几种。稀饭店不赶早市,多做晚场。店面虽小,摊子却铺得大:每到晚场高峰,店面外边的人行道上里三层、外三层地摆着桌椅板凳,食客济济喧喧,热闹非凡。 土黄陈刚格格,店名简洁明了。土黄,小城所属的一个乡场。陈刚,店主的名字。格格是小城特有的一种蒸菜:小笼屉装羊肉、牛肉、瘦猪肉或肥肠等,十多个摞起,用猛火烧开的水的蒸气,蒸现蒸现吃,吃时洒上辣椒粉、花椒粉,麻辣相偕,热络可口。一个人吃几个是常事,肚大不怕长膘的,十来个也能克服。 陈刚是土黄人,以蒸格格驰名。但人们到土黄陈刚格格稀饭店吃晚饭或消夜,每桌必点的却并不是格格,而是锅巴洋芋。 锅巴洋芋虽是素菜,却活色生香。洋芋洗净刮皮,煮好沥干,再回锅少油慢火煎出锅巴。土黄陈刚格格精选长条型、鸡蛋大的洋芋,煎得金黄皮破,端上桌来,晃眼一看,仿佛小城人过元宵节炸的欢喜团。金黄色的锅巴洋芋上,是青白相间的揣辣子。火里烧熟或锅是炒熟的辣子,加大蒜用揣钵揣茸,是锅巴洋芋的绝配。 锅巴洋芋外壳绵扎,细咀慢嚼,回味悠长;内里粉面,入口即化,满嘴溢香。醮在锅巴洋芋上的揣辣子,辣味蒜香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成就着家常菜看似平常却蕴涵饮食至理的美好与美妙。
洋芋,是小城人的主菜与主食,吃法很多。整只的,有煮洋芋、鞏洋芋、蒸洋芋、烧洋芋。旧时,农家小孩常常在家里的火炕边,有时也在山野里烧起柴火,烧洋芋吃。切片的,有洋芋片汤、洋芋面块、洋芋榨菜汤、洋芋榨菜面块,素炒洋芋片,酸辣洋芋片、生洋芋片炒回锅肉、炒腊肉,炸干洋芋片、干洋芋片炒回锅肉、炒腊肉。洋芋切成片,做成的菜品最好,最讨小城人的口彩。成丝的,有素炒洋芋、炝洋芋丝、青椒洋芋丝、酸辣洋芋丝,洋芋丝炸面团。洋芋丝炸面团,炸时加新生的花椒叶,或南瓜花、丝瓜花,别有一番风味。滚刀的,有洋芋炖鸡、洋芋烧鸭、洋芋羊肉,想炖什么就炖什么。干洋芋果炖腊猪蹄,是小城人家团年必上的菜。有时,小城人将洋芋洗净,不去皮,切片炒好,俗称毛洋芋片,美其名曰金边洋芋。 洋芋还常与稻米一起煮成洋芋饭。小时,家里粮食紧缺,每顿饭都要掺杂粮。我们兄弟姊妹都喜吃稻米,讨厌杂粮。父亲无奈,只好先给每人舀一碗洋芋、红苕等杂粮,吃完后由着我们在罐儿里挑寻稻米。现今,弟弟还常说:不喜欢吃洋芋、红苕,小时候吃伤胃了的。 我却一直都喜欢吃洋芋。在家里喜欢吃,到了店里也喜欢吃。小城胖儿餐厅、大唐酒楼、土黄陈刚格格里的三道洋芋菜,各有千秋,各具特色,每每吃到,既抚慰我的舌尖,亦抚慰我的心绪,令我想起或遥不可及或近在咫尺的山川田园、故土家乡、岁月流年等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