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创伟业 育种立丰功——访纳西族著名农业科学家赵仲修先生》
2020-09-24叙事散文马林健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1 编辑
他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余年,是国内颇有影响的小麦育种专家;他40年如一日,扎根于宁夏引黄灌区,从未离开过小麦育种,为宁夏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优良新品种;他先
他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余年,是国内颇有影响的小麦育种专家;他40年如一日,扎根于宁夏引黄灌区,从未离开过小麦育种,为宁夏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优良新品种;他先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51 编辑 <br /><br />
他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余年,是国内颇有影响的小麦育种专家;他40年如一日,扎根于宁夏引黄灌区,从未离开过小麦育种,为宁夏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优良新品种;他先后用杂交育种和辐射育种等方法培育出“争天”、“斗地”、“劲麦”、“高丰”、“连丰”和“宏图”等新品种19个,同时引种成功“阿勃”、“墨卡”、“南大2419”等国内外优良品种8个,实现了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品种的3次更新,克服了严重阻碍宁夏引黄灌区农产量提高的倒伏、锈病和黑穗病等农作物病虫害,促使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单产量由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每亩100公斤,上升到80年代中期的350公斤。1978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他培育的“斗地1号”、“阿玉2号”获科学大会奖。
丹心创伟业 育种立丰功
——访纳西族著名农业科学家赵仲修先生
□马升红
2009年1月14日,在方宝良、周廷伟两位先生的引见下,笔者得以拜访了刚刚从宁夏回到故乡丽江颐养天年的赵仲修先生。由此,赵仲修们有幸拜读了赵仲修先生醉心于宁夏小麦育种事业的40年人生。
一
赵仲修,1929年5月出生于丽江大研镇光碧村一个走茶马古道、设分号于印度加尔各答的商业世家。纳西族是一个重视汉文化学习、敬重读书人、尊重知识的民族。当时的丽江古城,重视汉文化学习、敬重读书人、尊重知识已蔚然成风。家境优越的赵仲修,由于受到邻里纳西学子——留法巴黎学士、中国著名数学家熊庆来的密友李汝哲的影响,少年时代便酷爱读书、勤奋求知。
有一年,丽江发生大旱,山区农民颗粒无收,丽江古城的商人自发组织救济队,做稀饭接济闹饥荒的山民。孩童时代的赵仲修看到这一幕,体会到粮食对人的重要,便暗下决心:长大了做一个农业专家,让农民都吃饱肚子,不受饥饿的煎熬。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努力,赵仲修如愿以偿,1947年,他从云南省立丽江中学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云南大学农业系。
1951年7月,赵仲修从云南大学顺利毕业,同年10月,被分配到对他来说是那么遥远的宁夏。离开了被称为“世外桃源”、“东方小瑞士”的故土——丽江古城,赵仲修毅然去到了宁夏,在宁夏省政府农业厅当一名技术员。然而,一心想要学有所成的赵仲修,不愿待在省城银川,他主动要求下基层锻炼。1952年2月,赵仲修被调到宁夏省农事试验场,开始了小麦育种工作,直到1991年8月因病退休为止,40年来乐此不疲,从不他顾。
二
20世纪50年代初期,宁夏引黄灌区仍在种植火麦、毛火麦、山麦、白秃子、红秃子、小红秃子、大青芒和五爪龙等既古老又低产的当地小麦品种。赵仲修研究发现,这些品种虽然具有生长繁茂,比较抗旱耐瘠等特性,但感染病虫害严重,秆高(株高110厘米~130厘米)易倒伏。每当夏日,从麦田走过,全身就会粘满铁锈般的锈病孢子和炭末样的黑穗病孢子;麦收时节,麦田上空飞扬着浓密的锈病孢子,宛若麦田在熊熊燃烧。在小麦扬花灌浆时节,剥穗吸浆虫幼虫比比皆是,最多的一粒麦子上有18个。此外,赵仲修还发现有一些线虫病穗。每当刮风下雨,麦子成块成片倒伏。因此,产量低而不稳,1950年,平均亩产仅有49.5公斤,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产量有较大提高,但亩产也不过100公斤。显然,选育抗病、抗倒、对肥效反应良好的新品种是提高宁夏小麦生产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赵仲修在日晒雨淋、蚊叮虫咬的环境中日行数十里,不出麦田一步。
1953年,是赵仲修来到宁夏的第三个年头。他从选种开始杂交育种,他认为这是“引种的延伸和提高”,采用把双亲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并且常常出现超亲性状,育成前所未有的新品种,且所选育的品种无芒的居多,杂交育成的18个品种,无芒的占66.7%。50年代至80年代初三次品种更新中所用的主栽品种都是无芒的,形成“和尚头”一统天下的局面。
麦芒易倒伏,是否因其附着雨水?还是其他原因在作祟?1956年,赵仲修种了一小区长芒的品种磨坝等小麦。当这些小麦抽穗后,他将半个小区植株的芒全部剪除,另半区保持原状,半个月后下了一场8毫米的雨,伴有3级风,致使留芒的半区全部倒伏,剪去芒的半区保持直立。赵仲修当即用广口瓶套住麦穗剪下样本进行测量,得知芒和它所附着的雨水的重量是引起倒伏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获得抗倒伏的优良品种,赵仲修又对一批抗倒和易倒伏品种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抗倒伏品种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株矮,节间短;二是节鼓大;三是叶鞘厚实;四是旗叶着生的部位低;五是多为无芒。据此育成的抗倒伏新品种,多为无芒,亩产400公斤至500公斤,也不致发生倒伏现象。
根据多年的科学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经验,赵仲修写成了《抗倒伏品种的形态特征及其选育》、《良种繁育方法》、《目前引黄灌区春麦育种目标与途径》、《宁夏引黄灌区春麦育种今昔》等论文50多篇有关提高小麦产量的论文,分别发表于《宁夏农林科技》和《宁夏日报》等报刊上。此外,还写了《宁夏引黄灌区春麦育种与栽培技术》一书,1978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赵仲修被聘为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56年,赵仲修成了“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白旗,被口诛笔伐地批了数月。1958年,赵仲修因囿于自己小麦亩产250公斤的经验,难以接受高产卫星而成为本单位“右倾保守思想者”之一,满墙的大字报揭发批判,小会帮,大会斗,直到他承认怀疑高产卫星是只相信自己不相信群众的严重的“右倾保守思想”为止。接着,赵仲修毫无信心地承担起培养万斤小麦丰产田的任务。深耕1米,亩施纯猪粪2万公斤,尿素和过磷酸钙各150公斤,播种65公斤(每平方米2500粒,为适宜播量的4倍)。反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切均依主观意愿行事。结果出苗细密如牛毛,只得花很大力气进行间苗,去掉三分之二以上的苗,并于拔节前用芦苇扎成网状的支架以防倒伏,这样自讨苦吃地从秋耕忙到夏收,只得原定指标1/25的产量,即亩产400公斤。这种投资甚大而收益甚微的结果是预料中的事,赵仲修却尽心尽力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1960年至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赵仲修过着“低标准、瓜菜代”的生活,体衰力弱,时常因头昏眼花而中断工作,领受了吃不饱的滋味。红军过草地的艰苦,激励赵仲修为足食而努力工作。1965年至1975年“十年动乱”时期,赵仲修因“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本性难改,更有“抓革命,促生产”的最高指示,在育种工作的关键时期坚守岗位,从而取得了应有的成果。他始终认为,工作应有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并为此而全心全意地努力不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才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愿望。
四
宁夏引黄灌区对来自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小麦品种,不论对光照条件的反应如何,只要不是冬性的,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引种的范围广泛,潜力无限。40年间,赵仲修从国内外引进的上万个品种中,优中选优,繁育推广了碧玉、阿勃和墨卡等19个品种,其中碧玉和阿勃分别成为50年代和60年代的主栽品种,比被取代的品种增产10%~25%。这些品种显著促进了宁夏小麦生产的发展:50年代麦田面积为60万亩,单产100公斤,总产6000万公斤;到60年代末期面积扩展至125万亩,单产上升到160公斤,总产增至2亿公斤。20年间,面积增加了108.3%,单产提高了60%,总产增加了233.3%。
在“困难”和“十年动乱”时期,赵仲修并没有放弃心中的育种梦想——优选优育,好中挑好,培育出适应宁夏的小麦理想品种。他在当时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培育出“斗地1号”,成为宁夏第一个春小麦专家品种,同时完成了宁夏春小麦品种的第三次更新。斗地1号,杆粗无芒,适应性广,抗倒伏力强,无黑穗病,对条锈病表现免疫,穗大粒多粒重——千粒重可达50克以上,实现了万粒斤的理想。一般亩产300公斤~400公斤,最高可达500公斤,比阿勃增产10%~20%,因而取代阿勃成为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主要栽种品种,促进了宁夏小麦生产的不断发展。
如果说1953年,赵仲修在宁夏开始的杂交育种是“引种的延伸和提高”,育出宁夏前所未有的小麦新品种,那么,1961年,他育成的84—17和85—3;1966年至1968年间,他育成的阿玉1号、阿玉2号、斗地1号、斗地2号、争天1号、争天2号、劲麦1号、劲麦2号、宏图、高丰和连丰等11个新品种,更是宁夏小麦好上加好的新品种;1976年,他育成宁春304和宁春609;其后,他又相继育成宁春1号、宁春7号和宁春14号等优良品种,先后提供生产应用,普遍抗倒、抗病,增产显著。
他先后杂交育成的这些小麦新品种,通过实际种植,普遍具有抗倒伏性强,无黑穗病、条锈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线虫病等特点,穗大粒多粒重——千粒重达50克以上,实现了万粒斤的理想。亩产一般可达300公斤至400公斤,最高可达500公斤,成为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宁夏小麦的主要栽种品种。1993年,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亩产达334公斤。
经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观察,一次次对比,使赵仲修获得了科学技术和实际经验,赵仲修得出这样的结论:产量的增加是品种改良与栽培条件改善并进的结果,这两方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每次品种的革新都是在原有品种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栽培条件又在品种革新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水涨船高,品种的稳产高产性状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株高从110厘米以上逐步降低到85厘米左右,节间缩短,节鼓大,叶鞘比较厚实,大多为无芒,抗倒伏力显著增强。原有地方品种亩产100公斤左右就易发生倒伏,如今的品种亩产400公斤至500公斤也不致发生倒伏。
2.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从原来一般每亩30万穗,每穗20粒,千粒重35克,已提高到每亩40万穗,每穗30粒,千粒重46克,分别提高了33%、50%和31.4%。在穗粒数和千粒重恒定的情况下,收获穗数每增加1万穗,每亩可增产5公斤~10公斤。收获穗数为40万穗的情况下,若穗粒数固定不变,则千粒重每增加1克,每亩可增产10公斤左右;若千粒重固定不变,则穗粒数每增加1粒,每亩可增产15公斤左右。可见品种的丰产性是一代比一代显著提高了。
3.腥黑穗病和线虫病已绝迹,散黑穗病已罕见,条锈病和吸浆虫已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小麦生产的稳定增长。
4.阿玉2号、宏图和争天2号可于7月初成熟,比一般品种早熟5天~7天。既有利于小麦不同熟期品种的搭配种植,缓和麦收时节劳动力紧张状况,更有利于间作复种,使宁夏在70年代实现了麦稻两熟。
40余年,赵仲修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等困难,一心扑在宁夏小麦育种科研上,共完成了宁夏小麦品种的3次更新。每次品种的更新可使小麦单产提高10%—15%,在良好栽培技术的配合下,使小麦单产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100公斤—150公斤,上升到80年代中期的350公斤—400公斤,小面积的丰产超过500公斤。
为了后继有人,赵仲修还培养出两个宁夏科技新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培育出了“优良4号”,实现了引黄灌区小麦专家品种的第四次更新。2008年9月4日,赵仲修荣膺“宁夏50年影响力人物”;在颁奖仪式上,评委会这样点评他:“正是他,开创了宁夏小麦育种先河。”
末了,“我们享用前人和后人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成长,也当为今人和后人有所创造,不应做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寄生虫,枉活一世。”今年已80高龄的赵仲修先生的这句朴实的话久久地在我的耳际回响。
(注1:本文的写作,参考了赵仲修先生及家属提供的部分资料,以及《中国广播网》、《宁夏日报》、《宁夏新息报》等媒体相关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注2:赵仲修:1929年出生在云南省丽江县大研镇光碧村,纳西族,研究员,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云南省立丽江中学。195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农学院农学系,1952年至1991年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工作,曾任小麦研究室主任多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宁夏农学会理事等职。1980年和1983年两度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0年获国家人事部和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民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1987年间先后当选并连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政协委员。) [copyright]
[/copyright]
他从事小麦育种工作40余年,是国内颇有影响的小麦育种专家;他40年如一日,扎根于宁夏引黄灌区,从未离开过小麦育种,为宁夏培育出一个又一个优良新品种;他先后用杂交育种和辐射育种等方法培育出“争天”、“斗地”、“劲麦”、“高丰”、“连丰”和“宏图”等新品种19个,同时引种成功“阿勃”、“墨卡”、“南大2419”等国内外优良品种8个,实现了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品种的3次更新,克服了严重阻碍宁夏引黄灌区农产量提高的倒伏、锈病和黑穗病等农作物病虫害,促使宁夏引黄灌区小麦单产量由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每亩100公斤,上升到80年代中期的350公斤。1978年,他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他培育的“斗地1号”、“阿玉2号”获科学大会奖。
丹心创伟业 育种立丰功
——访纳西族著名农业科学家赵仲修先生
□马升红
2009年1月14日,在方宝良、周廷伟两位先生的引见下,笔者得以拜访了刚刚从宁夏回到故乡丽江颐养天年的赵仲修先生。由此,赵仲修们有幸拜读了赵仲修先生醉心于宁夏小麦育种事业的40年人生。
一
赵仲修,1929年5月出生于丽江大研镇光碧村一个走茶马古道、设分号于印度加尔各答的商业世家。纳西族是一个重视汉文化学习、敬重读书人、尊重知识的民族。当时的丽江古城,重视汉文化学习、敬重读书人、尊重知识已蔚然成风。家境优越的赵仲修,由于受到邻里纳西学子——留法巴黎学士、中国著名数学家熊庆来的密友李汝哲的影响,少年时代便酷爱读书、勤奋求知。
有一年,丽江发生大旱,山区农民颗粒无收,丽江古城的商人自发组织救济队,做稀饭接济闹饥荒的山民。孩童时代的赵仲修看到这一幕,体会到粮食对人的重要,便暗下决心:长大了做一个农业专家,让农民都吃饱肚子,不受饥饿的煎熬。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努力,赵仲修如愿以偿,1947年,他从云南省立丽江中学以优异成绩考取了云南大学农业系。
1951年7月,赵仲修从云南大学顺利毕业,同年10月,被分配到对他来说是那么遥远的宁夏。离开了被称为“世外桃源”、“东方小瑞士”的故土——丽江古城,赵仲修毅然去到了宁夏,在宁夏省政府农业厅当一名技术员。然而,一心想要学有所成的赵仲修,不愿待在省城银川,他主动要求下基层锻炼。1952年2月,赵仲修被调到宁夏省农事试验场,开始了小麦育种工作,直到1991年8月因病退休为止,40年来乐此不疲,从不他顾。
二
20世纪50年代初期,宁夏引黄灌区仍在种植火麦、毛火麦、山麦、白秃子、红秃子、小红秃子、大青芒和五爪龙等既古老又低产的当地小麦品种。赵仲修研究发现,这些品种虽然具有生长繁茂,比较抗旱耐瘠等特性,但感染病虫害严重,秆高(株高110厘米~130厘米)易倒伏。每当夏日,从麦田走过,全身就会粘满铁锈般的锈病孢子和炭末样的黑穗病孢子;麦收时节,麦田上空飞扬着浓密的锈病孢子,宛若麦田在熊熊燃烧。在小麦扬花灌浆时节,剥穗吸浆虫幼虫比比皆是,最多的一粒麦子上有18个。此外,赵仲修还发现有一些线虫病穗。每当刮风下雨,麦子成块成片倒伏。因此,产量低而不稳,1950年,平均亩产仅有49.5公斤,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产量有较大提高,但亩产也不过100公斤。显然,选育抗病、抗倒、对肥效反应良好的新品种是提高宁夏小麦生产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赵仲修在日晒雨淋、蚊叮虫咬的环境中日行数十里,不出麦田一步。
1953年,是赵仲修来到宁夏的第三个年头。他从选种开始杂交育种,他认为这是“引种的延伸和提高”,采用把双亲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并且常常出现超亲性状,育成前所未有的新品种,且所选育的品种无芒的居多,杂交育成的18个品种,无芒的占66.7%。50年代至80年代初三次品种更新中所用的主栽品种都是无芒的,形成“和尚头”一统天下的局面。
麦芒易倒伏,是否因其附着雨水?还是其他原因在作祟?1956年,赵仲修种了一小区长芒的品种磨坝等小麦。当这些小麦抽穗后,他将半个小区植株的芒全部剪除,另半区保持原状,半个月后下了一场8毫米的雨,伴有3级风,致使留芒的半区全部倒伏,剪去芒的半区保持直立。赵仲修当即用广口瓶套住麦穗剪下样本进行测量,得知芒和它所附着的雨水的重量是引起倒伏的决定性因素。
为了获得抗倒伏的优良品种,赵仲修又对一批抗倒和易倒伏品种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观察,发现抗倒伏品种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株矮,节间短;二是节鼓大;三是叶鞘厚实;四是旗叶着生的部位低;五是多为无芒。据此育成的抗倒伏新品种,多为无芒,亩产400公斤至500公斤,也不致发生倒伏现象。
根据多年的科学试验结果和生产实践经验,赵仲修写成了《抗倒伏品种的形态特征及其选育》、《良种繁育方法》、《目前引黄灌区春麦育种目标与途径》、《宁夏引黄灌区春麦育种今昔》等论文50多篇有关提高小麦产量的论文,分别发表于《宁夏农林科技》和《宁夏日报》等报刊上。此外,还写了《宁夏引黄灌区春麦育种与栽培技术》一书,1978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赵仲修被聘为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56年,赵仲修成了“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白旗,被口诛笔伐地批了数月。1958年,赵仲修因囿于自己小麦亩产250公斤的经验,难以接受高产卫星而成为本单位“右倾保守思想者”之一,满墙的大字报揭发批判,小会帮,大会斗,直到他承认怀疑高产卫星是只相信自己不相信群众的严重的“右倾保守思想”为止。接着,赵仲修毫无信心地承担起培养万斤小麦丰产田的任务。深耕1米,亩施纯猪粪2万公斤,尿素和过磷酸钙各150公斤,播种65公斤(每平方米2500粒,为适宜播量的4倍)。反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切均依主观意愿行事。结果出苗细密如牛毛,只得花很大力气进行间苗,去掉三分之二以上的苗,并于拔节前用芦苇扎成网状的支架以防倒伏,这样自讨苦吃地从秋耕忙到夏收,只得原定指标1/25的产量,即亩产400公斤。这种投资甚大而收益甚微的结果是预料中的事,赵仲修却尽心尽力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1960年至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赵仲修过着“低标准、瓜菜代”的生活,体衰力弱,时常因头昏眼花而中断工作,领受了吃不饱的滋味。红军过草地的艰苦,激励赵仲修为足食而努力工作。1965年至1975年“十年动乱”时期,赵仲修因“只顾埋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本性难改,更有“抓革命,促生产”的最高指示,在育种工作的关键时期坚守岗位,从而取得了应有的成果。他始终认为,工作应有个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并为此而全心全意地努力不懈,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才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愿望。
四
宁夏引黄灌区对来自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小麦品种,不论对光照条件的反应如何,只要不是冬性的,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因此,引种的范围广泛,潜力无限。40年间,赵仲修从国内外引进的上万个品种中,优中选优,繁育推广了碧玉、阿勃和墨卡等19个品种,其中碧玉和阿勃分别成为50年代和60年代的主栽品种,比被取代的品种增产10%~25%。这些品种显著促进了宁夏小麦生产的发展:50年代麦田面积为60万亩,单产100公斤,总产6000万公斤;到60年代末期面积扩展至125万亩,单产上升到160公斤,总产增至2亿公斤。20年间,面积增加了108.3%,单产提高了60%,总产增加了233.3%。
在“困难”和“十年动乱”时期,赵仲修并没有放弃心中的育种梦想——优选优育,好中挑好,培育出适应宁夏的小麦理想品种。他在当时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培育出“斗地1号”,成为宁夏第一个春小麦专家品种,同时完成了宁夏春小麦品种的第三次更新。斗地1号,杆粗无芒,适应性广,抗倒伏力强,无黑穗病,对条锈病表现免疫,穗大粒多粒重——千粒重可达50克以上,实现了万粒斤的理想。一般亩产300公斤~400公斤,最高可达500公斤,比阿勃增产10%~20%,因而取代阿勃成为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主要栽种品种,促进了宁夏小麦生产的不断发展。
如果说1953年,赵仲修在宁夏开始的杂交育种是“引种的延伸和提高”,育出宁夏前所未有的小麦新品种,那么,1961年,他育成的84—17和85—3;1966年至1968年间,他育成的阿玉1号、阿玉2号、斗地1号、斗地2号、争天1号、争天2号、劲麦1号、劲麦2号、宏图、高丰和连丰等11个新品种,更是宁夏小麦好上加好的新品种;1976年,他育成宁春304和宁春609;其后,他又相继育成宁春1号、宁春7号和宁春14号等优良品种,先后提供生产应用,普遍抗倒、抗病,增产显著。
他先后杂交育成的这些小麦新品种,通过实际种植,普遍具有抗倒伏性强,无黑穗病、条锈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线虫病等特点,穗大粒多粒重——千粒重达50克以上,实现了万粒斤的理想。亩产一般可达300公斤至400公斤,最高可达500公斤,成为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宁夏小麦的主要栽种品种。1993年,种植面积达150万亩,亩产达334公斤。
经过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观察,一次次对比,使赵仲修获得了科学技术和实际经验,赵仲修得出这样的结论:产量的增加是品种改良与栽培条件改善并进的结果,这两方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每次品种的革新都是在原有品种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栽培条件又在品种革新的基础上不断改善,水涨船高,品种的稳产高产性状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株高从110厘米以上逐步降低到85厘米左右,节间缩短,节鼓大,叶鞘比较厚实,大多为无芒,抗倒伏力显著增强。原有地方品种亩产100公斤左右就易发生倒伏,如今的品种亩产400公斤至500公斤也不致发生倒伏。
2.在产量构成因素方面,从原来一般每亩30万穗,每穗20粒,千粒重35克,已提高到每亩40万穗,每穗30粒,千粒重46克,分别提高了33%、50%和31.4%。在穗粒数和千粒重恒定的情况下,收获穗数每增加1万穗,每亩可增产5公斤~10公斤。收获穗数为40万穗的情况下,若穗粒数固定不变,则千粒重每增加1克,每亩可增产10公斤左右;若千粒重固定不变,则穗粒数每增加1粒,每亩可增产15公斤左右。可见品种的丰产性是一代比一代显著提高了。
3.腥黑穗病和线虫病已绝迹,散黑穗病已罕见,条锈病和吸浆虫已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小麦生产的稳定增长。
4.阿玉2号、宏图和争天2号可于7月初成熟,比一般品种早熟5天~7天。既有利于小麦不同熟期品种的搭配种植,缓和麦收时节劳动力紧张状况,更有利于间作复种,使宁夏在70年代实现了麦稻两熟。
40余年,赵仲修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等困难,一心扑在宁夏小麦育种科研上,共完成了宁夏小麦品种的3次更新。每次品种的更新可使小麦单产提高10%—15%,在良好栽培技术的配合下,使小麦单产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100公斤—150公斤,上升到80年代中期的350公斤—400公斤,小面积的丰产超过500公斤。
为了后继有人,赵仲修还培养出两个宁夏科技新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培育出了“优良4号”,实现了引黄灌区小麦专家品种的第四次更新。2008年9月4日,赵仲修荣膺“宁夏50年影响力人物”;在颁奖仪式上,评委会这样点评他:“正是他,开创了宁夏小麦育种先河。”
末了,“我们享用前人和后人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成长,也当为今人和后人有所创造,不应做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寄生虫,枉活一世。”今年已80高龄的赵仲修先生的这句朴实的话久久地在我的耳际回响。
(注1:本文的写作,参考了赵仲修先生及家属提供的部分资料,以及《中国广播网》、《宁夏日报》、《宁夏新息报》等媒体相关资料,在此一并感谢!
注2:赵仲修:1929年出生在云南省丽江县大研镇光碧村,纳西族,研究员,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云南省立丽江中学。1951年毕业于云南大学农学院农学系,1952年至1991年在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工作,曾任小麦研究室主任多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宁夏农学会理事等职。1980年和1983年两度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0年获国家人事部和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农民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1987年间先后当选并连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第五届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五届政协委员。) [copyright]
[/copyright]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