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之一——吃派饭
2020-09-24抒情散文云破月出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8 编辑
我的小学之一—— 吃派饭听老辈人说,我们村子的人祖籍是山东。前清嘉庆年间,老祖宗用一副箩筐挑着全部家当,一路逃荒至此。见这里山
我的小学之一—— 吃派饭听老辈人说,我们村子的人祖籍是山东。前清嘉庆年间,老祖宗用一副箩筐挑着全部家当,一路逃荒至此。见这里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8 编辑 <br /><br /> 我的小学之一—— 吃派饭
听老辈人说,我们村子的人祖籍是山东。前清嘉庆年间,老祖宗用一副箩筐挑着全部家当,一路逃荒至此。见这里山水还算清秀,便放下箩筐,不走了,就在这里扎了根,这里便有了村子。我想,一开始时,老祖宗一定没有想到他的后代会繁衍成一个村子,而且是一个大村子。我曾多少次的站在高处俯看我的村子。我发现,我们的村子其实是坐落在一片高低起伏的山坡上,并不是一块平地。房屋也随坡就势,或高或低,缺少一种井井有条的秩序。有的地方原本是一条沟,或者是一道坎,坎上坎下也都盖了房子。坎上的人家打开后门,如果步子够大,也许能一脚踏上坎下一家的屋脊。方向也不一致,有的朝东,有的朝南,还有的很难说是朝哪个方向,就那么斜斜地一横。不是老辈人不懂审美,实在是为了采光的需要。哪个方向的阳光充足,就冲哪。过日子舒服要紧,好看不好看还在其次。
房子大多是石头结构的茅草房。石头是左近山坡上起下来的条子石,淡青色,有很平整的面,应该属于石灰岩一类。石质坚而韧,不易碎。用它盖起的房屋,其坚固程度应该超过现在的砖房。草是四周山上生长着的黄柏草。淡黄色,茎直,中空,高可及人。秋天的时候,黄柏草成熟,割回家里,可留着自家苫房用,也可以卖钱。用黄柏草苫出的房子,细密而暖和,又耐蚀。经三五年风吹雨淋,表面一层泛出黑色,但里面仍是黄亮亮的。
学校在村子中央,被这样的一片黄柏草的房子簇拥着。学校东西北三面各有一排房子,南面隔一道石墙,与大队部和村代销点相邻。房屋主体虽然还是左近山上起下来的条石垒成,但房顶上已不是黄柏草,是当地砖瓦窑烧出来的小黑瓦,这就比周围黄柏草的民居气派得多。学校共有七个年级。一至五年级是小学班,六七年级是初中班。当时各村小学都有两个初中班,叫小学戴帽。八年级集中在三十里外的乡中学。
那时候,学校走的是“五?七”道路。我当时没弄明白“五?七”道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不必天天呆在教室里上课,要勤工俭学,要支援农业生产。支援农业生产就是帮助生产队干活。这对于我们来说,倒是一件很乐意干的事情。棒子地里比散发着霉味的教室有趣得多,何况中午还能吃上一顿好饭呢。我们给生产队干活是尽义务,不记工分,但中午要管饭。有时是生产队集体管,有时是分到个人家吃“派饭”。
我们都愿意生产队管饭,人多,热闹,吃得也好。地点就在队部。队部也是驴场,二者兼而合一。一溜十来间黄柏草的房子,一头的七八间无门无窗,大敞口,里面安放着几个巨大的石槽。石槽两面有洞眼,用来拴驴拴马。另一头的两间或三间,是饲养员休息睡觉的地方,兼做队部。队里大小头目商量事儿或开社员大会,都在这里。队部里有炕有锅,还有几口盛饲料的大缸,都是特大号的,个人家里一般见不到这样大的缸。
在生产队吃饭,做饭的是饲养员,用的就是队部里的大铁锅。饭是金黄的小米饭。菜大多是“懒豆腐”。黄豆用石磨磨了,掺兑些萝卜白菜,大锅一馇就得。做法简单,吃着却香。城里人叫它“小豆腐”,但我们老家一直称为“懒豆腐”。
饭和菜都是提前做好,装满几大缸。中午一收工,驴场里就热闹起来了。几十个学生,一人手里捧一只大海碗,盛满冒尖一碗小米饭。屋里搁不开,就暂且侵占了驴马的位置。几张荆条编的帘子覆盖在石槽上,帘子上放几大盆懒豆腐。十来个人围住石槽,闻着驴马粪尿的臊气,狼吞虎咽,噼啪作响,吃相远不如驴马文雅。
如果吃“派饭”,饭食就千差万别,有的是小米饭,有的是棒子面饼子;菜大多都是大锅炖白菜土豆一类。好的人家,菜汤里能浮着一层细碎的油花,差一些的,就是“清水煮裤子”,汤里不见一点荤腥。吃过饭,就多了一件事,互相打听吃的是啥饭。吃得好的,面露喜色,差一点的,心里就憋着气,活儿也懒得干了。
有一回,我们和生产队妇女一起在场里扒棒子。棒子从地里运到场院,都是带着皮的。扒棒子就是扯去棒子外面的老皮,留下最里面一层又薄又韧的叶子。用留下的叶子,把棒子或四根或两根成对的拴在一起。靠场院一侧,一拉溜埋着一二十根高大的木头桩子。拴成对的棒光子就由男人们盘放到这些木头桩子上去。这是老家储放棒子的一种方法。一排排像黄金的高塔,村外面就能望得见,很气派的。
这回,我们吃的就是“派饭”。
我和另一个同学分在一家。饭是棒子面饼子,但颜色灰暗,没有那种焦黄的色泽。细一看,原来棒子面里兑好些糠。吃下去,喉咙眼里有一种隐约的痛感。菜是炖大白菜,不见一星油花,正属于“清水煮裤子”那种。午后一问,果然人家吃的比我们的好。于是,我们俩就像受到了虐待似的忿忿不平起来。在人群里添枝加叶高声大嗓地描述一番后,又编了两句似通非通的“顺口溜”:谷子糠,掺谷子,白菜还有清水儿哩。我们俩手里拿着棒光子击打着拍子,数快板似的在场院里转着圈念,弄得满场院里都是笑声。管我们饭的那家妇女也在场里扒棒子,听着我们翻来覆去地念着“谷子糠,掺谷子……”时,一声不吭,脸红脖子粗的。
多少年之后,少年时代发生的事在我的心里大都已不留什么痕迹,唯独这件事,却一直顽固地存留在我的记忆里。当时觉得痛快,后来每想起来,心里就要生出许多隐痛。那时候,谁家的日子过得都不容易。
听老辈人说,我们村子的人祖籍是山东。前清嘉庆年间,老祖宗用一副箩筐挑着全部家当,一路逃荒至此。见这里山水还算清秀,便放下箩筐,不走了,就在这里扎了根,这里便有了村子。我想,一开始时,老祖宗一定没有想到他的后代会繁衍成一个村子,而且是一个大村子。我曾多少次的站在高处俯看我的村子。我发现,我们的村子其实是坐落在一片高低起伏的山坡上,并不是一块平地。房屋也随坡就势,或高或低,缺少一种井井有条的秩序。有的地方原本是一条沟,或者是一道坎,坎上坎下也都盖了房子。坎上的人家打开后门,如果步子够大,也许能一脚踏上坎下一家的屋脊。方向也不一致,有的朝东,有的朝南,还有的很难说是朝哪个方向,就那么斜斜地一横。不是老辈人不懂审美,实在是为了采光的需要。哪个方向的阳光充足,就冲哪。过日子舒服要紧,好看不好看还在其次。
房子大多是石头结构的茅草房。石头是左近山坡上起下来的条子石,淡青色,有很平整的面,应该属于石灰岩一类。石质坚而韧,不易碎。用它盖起的房屋,其坚固程度应该超过现在的砖房。草是四周山上生长着的黄柏草。淡黄色,茎直,中空,高可及人。秋天的时候,黄柏草成熟,割回家里,可留着自家苫房用,也可以卖钱。用黄柏草苫出的房子,细密而暖和,又耐蚀。经三五年风吹雨淋,表面一层泛出黑色,但里面仍是黄亮亮的。
学校在村子中央,被这样的一片黄柏草的房子簇拥着。学校东西北三面各有一排房子,南面隔一道石墙,与大队部和村代销点相邻。房屋主体虽然还是左近山上起下来的条石垒成,但房顶上已不是黄柏草,是当地砖瓦窑烧出来的小黑瓦,这就比周围黄柏草的民居气派得多。学校共有七个年级。一至五年级是小学班,六七年级是初中班。当时各村小学都有两个初中班,叫小学戴帽。八年级集中在三十里外的乡中学。
那时候,学校走的是“五?七”道路。我当时没弄明白“五?七”道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只知道不必天天呆在教室里上课,要勤工俭学,要支援农业生产。支援农业生产就是帮助生产队干活。这对于我们来说,倒是一件很乐意干的事情。棒子地里比散发着霉味的教室有趣得多,何况中午还能吃上一顿好饭呢。我们给生产队干活是尽义务,不记工分,但中午要管饭。有时是生产队集体管,有时是分到个人家吃“派饭”。
我们都愿意生产队管饭,人多,热闹,吃得也好。地点就在队部。队部也是驴场,二者兼而合一。一溜十来间黄柏草的房子,一头的七八间无门无窗,大敞口,里面安放着几个巨大的石槽。石槽两面有洞眼,用来拴驴拴马。另一头的两间或三间,是饲养员休息睡觉的地方,兼做队部。队里大小头目商量事儿或开社员大会,都在这里。队部里有炕有锅,还有几口盛饲料的大缸,都是特大号的,个人家里一般见不到这样大的缸。
在生产队吃饭,做饭的是饲养员,用的就是队部里的大铁锅。饭是金黄的小米饭。菜大多是“懒豆腐”。黄豆用石磨磨了,掺兑些萝卜白菜,大锅一馇就得。做法简单,吃着却香。城里人叫它“小豆腐”,但我们老家一直称为“懒豆腐”。
饭和菜都是提前做好,装满几大缸。中午一收工,驴场里就热闹起来了。几十个学生,一人手里捧一只大海碗,盛满冒尖一碗小米饭。屋里搁不开,就暂且侵占了驴马的位置。几张荆条编的帘子覆盖在石槽上,帘子上放几大盆懒豆腐。十来个人围住石槽,闻着驴马粪尿的臊气,狼吞虎咽,噼啪作响,吃相远不如驴马文雅。
如果吃“派饭”,饭食就千差万别,有的是小米饭,有的是棒子面饼子;菜大多都是大锅炖白菜土豆一类。好的人家,菜汤里能浮着一层细碎的油花,差一些的,就是“清水煮裤子”,汤里不见一点荤腥。吃过饭,就多了一件事,互相打听吃的是啥饭。吃得好的,面露喜色,差一点的,心里就憋着气,活儿也懒得干了。
有一回,我们和生产队妇女一起在场里扒棒子。棒子从地里运到场院,都是带着皮的。扒棒子就是扯去棒子外面的老皮,留下最里面一层又薄又韧的叶子。用留下的叶子,把棒子或四根或两根成对的拴在一起。靠场院一侧,一拉溜埋着一二十根高大的木头桩子。拴成对的棒光子就由男人们盘放到这些木头桩子上去。这是老家储放棒子的一种方法。一排排像黄金的高塔,村外面就能望得见,很气派的。
这回,我们吃的就是“派饭”。
我和另一个同学分在一家。饭是棒子面饼子,但颜色灰暗,没有那种焦黄的色泽。细一看,原来棒子面里兑好些糠。吃下去,喉咙眼里有一种隐约的痛感。菜是炖大白菜,不见一星油花,正属于“清水煮裤子”那种。午后一问,果然人家吃的比我们的好。于是,我们俩就像受到了虐待似的忿忿不平起来。在人群里添枝加叶高声大嗓地描述一番后,又编了两句似通非通的“顺口溜”:谷子糠,掺谷子,白菜还有清水儿哩。我们俩手里拿着棒光子击打着拍子,数快板似的在场院里转着圈念,弄得满场院里都是笑声。管我们饭的那家妇女也在场里扒棒子,听着我们翻来覆去地念着“谷子糠,掺谷子……”时,一声不吭,脸红脖子粗的。
多少年之后,少年时代发生的事在我的心里大都已不留什么痕迹,唯独这件事,却一直顽固地存留在我的记忆里。当时觉得痛快,后来每想起来,心里就要生出许多隐痛。那时候,谁家的日子过得都不容易。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