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年俗记忆之三——年豆包
2020-09-24抒情散文云破月出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0 编辑
年豆包年豆包就是过年时蒸的豆包。黏米面包豆馅。黏米分大黄米和小黄米两种。大黄米是黍子碾出来的米,小黄米是黏谷子碾出来的米。两种黏米面包出来的豆包成色相差
年豆包年豆包就是过年时蒸的豆包。黏米面包豆馅。黏米分大黄米和小黄米两种。大黄米是黍子碾出来的米,小黄米是黏谷子碾出来的米。两种黏米面包出来的豆包成色相差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0 编辑 <br /><br />年豆包
年豆包就是过年时蒸的豆包。黏米面包豆馅。黏米分大黄米和小黄米两种。大黄米是黍子碾出来的米,小黄米是黏谷子碾出来的米。两种黏米面包出来的豆包成色相差很大。首先表现在颜色上。大黄米蒸出的豆包是焦黄的,有光泽,起亮皮儿;小黄米豆包则较之发白发暗。补救的办法是,和面时兑一点姜黄。但兑了姜黄的豆包,黄是黄了,却仍然没有光泽,不用尝,一上眼就能看得出来。口感也大不一样。大黄米豆包有筋性,小黄米豆包则发囊发澥。但黏谷子比黍子包打得多,对于土里刨食的乡亲们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填饱肚子,口里的感觉还在其次。因此,每年种黏谷子的还是很多。
黏面是用碾子压的。压面前要先淘米。淘米的作用有二:一是洗米,沙去米中的沙子;二是用水泡一泡,使米湿润。沙好的米,放在锅盖顶上或笸箩里。放置三四个小时,这个过程叫粉米。等到用手指肚一碾就碾出了细面面,就算粉好了。泡米的时间长短是很有讲究的,短了,浸水不足,粉不好,不出面;长了,水浸得多了,就是淘涝了。淘涝的米用碾子一压一个饼,又箍罗,筛不下面,更是麻烦事。
在我的记忆里,一进腊月,生产队就开始组织抓阄,排号压面。压面用的是生产队的驴,如果都压,碾子轮不过来不说,驴也受不了。
碾道在村子中央。两间草棚,一大一小两盘碾。压面一般都用大碾,大碾好使。有压个猪食什么的,都自动奔小碾子去,就没人来抢大碾子了。
平常日子,人们压碾子讲究的是先来后到。后到的,扔下笤帚占下碾子。再后到的,看见了坎墙上有了笤帚,知道有人先占了,就把笤帚排在外面,依此类推。虽然大多时候人们都能够遵照这些不成文的规定,但有时也免不了因“先来后到”的问题弄叉劈喽。因此,碾道不是个消停的地方,三天两头地就有人吵吵起来,大打出手的也不鲜见。到了腊月压面蒸豆包的时候,“扔笤帚占碾子”的土政策就暂缓执行,一切按照抓阄排号说话。抓阄排次序,有条不紊,也免去了多少纠葛。离年傍近的,谁都不想生闲气。
压面不是一个轻松活儿。人手少了不行。运米运面的,扫碾子的,筛面的,半道换驴的,都得有人去做。人手不够,就要请帮工。请的帮工多数是女人,筛面。碾道靠墙的一边,有一溜木头架子。架子上摆四五个簸箕。面就往簸箕里筛。四五个女人,站成一排,一齐摇动着麻罗。因为佝着腰的缘故,从一侧看去,奶子和屁股都按照一个节奏齐刷刷晃动,很壮观的。乡村女人,天生的泼辣,不管跟前是大伯子还是叔公公,捞着啥说啥,没个讲究。年近了,人也就心舒气畅,也就比平时吃话,说深说浅都没人在乎,图得就是个乐呵。因此,在我的印象里,压面总是个愉快的事情。
发面是蒸豆包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发得好坏,直接决定着豆包的质量。发面的活一般都由家里最勤快的人做。据说,人勤,面发得也快,蒸出来的豆包,暄腾,肉头,香甜中稍稍有一点酸味儿;懒人发面,面就迟迟不发,面发不好,蒸出的豆包就死咕叮耷的,还有一股脚丫子泥味儿。我们家年年都是父亲发面。鸡叫头遍就起来,天刚放亮,所有的面都和好了,装满了两个矮粗的瓷缸,还有两大瓦盆子。瓷缸和瓦盆子都放在炕头上,焐上大被子。正常情况下,中午的时候,就发起一气。发一气不行,面没发透。揣下去,太阳落山时,发第二气。再揣下去,等发起第三气时才算发好了。
白天,还有三件事情要做。一是烀豆馅;二是煮饽饽叶;三是搭豆包架子。
豆馅有好几种,黑豆,小豆,还有豌豆。黑豆个头大,黢黑黢黑的。小豆有两种,普通小豆和红小豆。普通小豆灰绿色,红小豆暗红色。豌豆是白色,像老品种白棒粒子似的。其中最好的是小豆馅。小豆馅中又属红小豆为最佳。豌豆馅干面干面的,香味却差些,没啥吃头儿。后来又有一种叫阴凉豆。这种豆套种在玉米地里。生长期几乎见不到阳光,故名之为“阴凉豆”。阴凉豆馅白中泛红,品质一般。但因其种植不单占地,属于白得的那一种,因而很受欢迎。豆子烀好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可以用木勺子将豆馅捣成泥状。喜欢甜呢,再撒一点糖精。一大锅豆馅,撒一小捏就好,多了就苦了(现在当然是用白糖了)。
在我的老家,豆包也叫饽饽。蒸豆包用的笼叫枰屉。枰屉是用秫秸杆扎的。秫秸杆一根一根并排着用麻经儿勒在木称子上,再根据自家锅的大小,切成圆状。生豆包放在枰屉上,底下要垫上叶子。这叶子不叫“豆包叶”,叫饽饽叶。最好的饽饽叶是苏子叶。苏子叶的特点是,柔软,纤维少,用苏子叶做底叶蒸出的豆包有一种淡淡的苏子的香味儿。在生产队的时候,地头地脑年年都要种一些苏子,上工的人可以随手打苏叶。土地下放后,就没有人舍得拿出地来种苏子了。苏子的产量太低。不种苏子,就没有了苏子叶。人们就改用梨树叶做饽饽叶。梨树叶较之苏子叶有天地之别。梨树叶厚而硬,味道苦,更可恶的是,用梨树叶蒸出的豆包总留下一层黑乎乎的底子。黄亮亮的豆包,却印着一块黑,就像本来应是美女的脸上却生着一块黑记一样,让人不舒服。
豆包架子就搭在窗台下。一边借助窗台,一边安牢两个人字架,上置一横木。横木与窗台之间再搭以小横称。上面用木板一类的东西铺平。我家用的是三个屋门的门板。门板上铺上干净的塑料布。蒸好的豆包就放到这上面。一宿的工夫,冻得梆梆的。第二天早晨装缸存贮。
我小时候,蒸豆包都是夜间蒸。大人解释说,夜里蒸豆包好熟,省火。此说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上的依据。但后来我觉得,夜间蒸豆包的实际原因有二:一是怕人吃;二是怕人看。
过去生活困难,一年里少说有半年掐着个瘪肚子。上顿粥,下顿还是粥。粥里能照出窗户影儿。曳着脖子干一年,盼的就是过年的豆包和或大或小或肥或瘦的一口年猪。白天蒸豆包,保不齐就有邻里邻居的串门子讨个便宜。即使夜间蒸,也有借由子赚豆包吃的。邻村有一个电工,谁家蒸豆包都得事先跟他打招呼。或叫一声大侄子,或叫一声大兄弟,说,晚上蒸豆包,去尝尝啊。晚上,他就准点到。如果不邀请,豆包蒸到半道,准停电。
那时候,人们都怕被人说富。见了面,总是先哭穷,似乎家家都快要砸锅卖铁了。有点好东西,总是藏着掖着。千年八百辈子不吃个调样饭,吃一次,又赶紧地拎着孩子的耳朵叮嘱,千万别到外面说去啊,说了,打死你。
在兄弟姐妹中,我是公认的缺心眼。这是有实例证明的。几岁我忘了,反正是我还不记事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家吃的是豆包。刚吃完饭,母亲还没来得及嘱咐 “别到外边瞎说啊”,弟弟就跑出去玩了。弟弟排行第五,小名就叫老五,比我小两岁。于是,母亲就告诉也正要出去的我,告诉五子,别说咱们家吃的是豆包,谁要问,就说喝的粥。谁成想,我跑到外面,高声大嗓地嚷嚷,老五,妈说了,别说咱们家吃的是豆包,谁要问,就说喝的粥……从那以后,母亲就常说,这小子,心眼不全。
即如此,过年蒸多少豆包,也就忌讳让外人知道。夜里蒸完,早晨装缸。有人问,也都瞒着不说。
[copyright]
[/copyright]
年豆包就是过年时蒸的豆包。黏米面包豆馅。黏米分大黄米和小黄米两种。大黄米是黍子碾出来的米,小黄米是黏谷子碾出来的米。两种黏米面包出来的豆包成色相差很大。首先表现在颜色上。大黄米蒸出的豆包是焦黄的,有光泽,起亮皮儿;小黄米豆包则较之发白发暗。补救的办法是,和面时兑一点姜黄。但兑了姜黄的豆包,黄是黄了,却仍然没有光泽,不用尝,一上眼就能看得出来。口感也大不一样。大黄米豆包有筋性,小黄米豆包则发囊发澥。但黏谷子比黍子包打得多,对于土里刨食的乡亲们来说,他们更注重的是填饱肚子,口里的感觉还在其次。因此,每年种黏谷子的还是很多。
黏面是用碾子压的。压面前要先淘米。淘米的作用有二:一是洗米,沙去米中的沙子;二是用水泡一泡,使米湿润。沙好的米,放在锅盖顶上或笸箩里。放置三四个小时,这个过程叫粉米。等到用手指肚一碾就碾出了细面面,就算粉好了。泡米的时间长短是很有讲究的,短了,浸水不足,粉不好,不出面;长了,水浸得多了,就是淘涝了。淘涝的米用碾子一压一个饼,又箍罗,筛不下面,更是麻烦事。
在我的记忆里,一进腊月,生产队就开始组织抓阄,排号压面。压面用的是生产队的驴,如果都压,碾子轮不过来不说,驴也受不了。
碾道在村子中央。两间草棚,一大一小两盘碾。压面一般都用大碾,大碾好使。有压个猪食什么的,都自动奔小碾子去,就没人来抢大碾子了。
平常日子,人们压碾子讲究的是先来后到。后到的,扔下笤帚占下碾子。再后到的,看见了坎墙上有了笤帚,知道有人先占了,就把笤帚排在外面,依此类推。虽然大多时候人们都能够遵照这些不成文的规定,但有时也免不了因“先来后到”的问题弄叉劈喽。因此,碾道不是个消停的地方,三天两头地就有人吵吵起来,大打出手的也不鲜见。到了腊月压面蒸豆包的时候,“扔笤帚占碾子”的土政策就暂缓执行,一切按照抓阄排号说话。抓阄排次序,有条不紊,也免去了多少纠葛。离年傍近的,谁都不想生闲气。
压面不是一个轻松活儿。人手少了不行。运米运面的,扫碾子的,筛面的,半道换驴的,都得有人去做。人手不够,就要请帮工。请的帮工多数是女人,筛面。碾道靠墙的一边,有一溜木头架子。架子上摆四五个簸箕。面就往簸箕里筛。四五个女人,站成一排,一齐摇动着麻罗。因为佝着腰的缘故,从一侧看去,奶子和屁股都按照一个节奏齐刷刷晃动,很壮观的。乡村女人,天生的泼辣,不管跟前是大伯子还是叔公公,捞着啥说啥,没个讲究。年近了,人也就心舒气畅,也就比平时吃话,说深说浅都没人在乎,图得就是个乐呵。因此,在我的印象里,压面总是个愉快的事情。
发面是蒸豆包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发得好坏,直接决定着豆包的质量。发面的活一般都由家里最勤快的人做。据说,人勤,面发得也快,蒸出来的豆包,暄腾,肉头,香甜中稍稍有一点酸味儿;懒人发面,面就迟迟不发,面发不好,蒸出的豆包就死咕叮耷的,还有一股脚丫子泥味儿。我们家年年都是父亲发面。鸡叫头遍就起来,天刚放亮,所有的面都和好了,装满了两个矮粗的瓷缸,还有两大瓦盆子。瓷缸和瓦盆子都放在炕头上,焐上大被子。正常情况下,中午的时候,就发起一气。发一气不行,面没发透。揣下去,太阳落山时,发第二气。再揣下去,等发起第三气时才算发好了。
白天,还有三件事情要做。一是烀豆馅;二是煮饽饽叶;三是搭豆包架子。
豆馅有好几种,黑豆,小豆,还有豌豆。黑豆个头大,黢黑黢黑的。小豆有两种,普通小豆和红小豆。普通小豆灰绿色,红小豆暗红色。豌豆是白色,像老品种白棒粒子似的。其中最好的是小豆馅。小豆馅中又属红小豆为最佳。豌豆馅干面干面的,香味却差些,没啥吃头儿。后来又有一种叫阴凉豆。这种豆套种在玉米地里。生长期几乎见不到阳光,故名之为“阴凉豆”。阴凉豆馅白中泛红,品质一般。但因其种植不单占地,属于白得的那一种,因而很受欢迎。豆子烀好的时候,根据个人口味,可以用木勺子将豆馅捣成泥状。喜欢甜呢,再撒一点糖精。一大锅豆馅,撒一小捏就好,多了就苦了(现在当然是用白糖了)。
在我的老家,豆包也叫饽饽。蒸豆包用的笼叫枰屉。枰屉是用秫秸杆扎的。秫秸杆一根一根并排着用麻经儿勒在木称子上,再根据自家锅的大小,切成圆状。生豆包放在枰屉上,底下要垫上叶子。这叶子不叫“豆包叶”,叫饽饽叶。最好的饽饽叶是苏子叶。苏子叶的特点是,柔软,纤维少,用苏子叶做底叶蒸出的豆包有一种淡淡的苏子的香味儿。在生产队的时候,地头地脑年年都要种一些苏子,上工的人可以随手打苏叶。土地下放后,就没有人舍得拿出地来种苏子了。苏子的产量太低。不种苏子,就没有了苏子叶。人们就改用梨树叶做饽饽叶。梨树叶较之苏子叶有天地之别。梨树叶厚而硬,味道苦,更可恶的是,用梨树叶蒸出的豆包总留下一层黑乎乎的底子。黄亮亮的豆包,却印着一块黑,就像本来应是美女的脸上却生着一块黑记一样,让人不舒服。
豆包架子就搭在窗台下。一边借助窗台,一边安牢两个人字架,上置一横木。横木与窗台之间再搭以小横称。上面用木板一类的东西铺平。我家用的是三个屋门的门板。门板上铺上干净的塑料布。蒸好的豆包就放到这上面。一宿的工夫,冻得梆梆的。第二天早晨装缸存贮。
我小时候,蒸豆包都是夜间蒸。大人解释说,夜里蒸豆包好熟,省火。此说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上的依据。但后来我觉得,夜间蒸豆包的实际原因有二:一是怕人吃;二是怕人看。
过去生活困难,一年里少说有半年掐着个瘪肚子。上顿粥,下顿还是粥。粥里能照出窗户影儿。曳着脖子干一年,盼的就是过年的豆包和或大或小或肥或瘦的一口年猪。白天蒸豆包,保不齐就有邻里邻居的串门子讨个便宜。即使夜间蒸,也有借由子赚豆包吃的。邻村有一个电工,谁家蒸豆包都得事先跟他打招呼。或叫一声大侄子,或叫一声大兄弟,说,晚上蒸豆包,去尝尝啊。晚上,他就准点到。如果不邀请,豆包蒸到半道,准停电。
那时候,人们都怕被人说富。见了面,总是先哭穷,似乎家家都快要砸锅卖铁了。有点好东西,总是藏着掖着。千年八百辈子不吃个调样饭,吃一次,又赶紧地拎着孩子的耳朵叮嘱,千万别到外面说去啊,说了,打死你。
在兄弟姐妹中,我是公认的缺心眼。这是有实例证明的。几岁我忘了,反正是我还不记事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家吃的是豆包。刚吃完饭,母亲还没来得及嘱咐 “别到外边瞎说啊”,弟弟就跑出去玩了。弟弟排行第五,小名就叫老五,比我小两岁。于是,母亲就告诉也正要出去的我,告诉五子,别说咱们家吃的是豆包,谁要问,就说喝的粥。谁成想,我跑到外面,高声大嗓地嚷嚷,老五,妈说了,别说咱们家吃的是豆包,谁要问,就说喝的粥……从那以后,母亲就常说,这小子,心眼不全。
即如此,过年蒸多少豆包,也就忌讳让外人知道。夜里蒸完,早晨装缸。有人问,也都瞒着不说。
[copyright]
[/copyright]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