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扇
2020-09-24叙事散文敬一兵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5 编辑
乳扇■敬一兵乳扇是云南大理白族传统的一种食品。但对于我来说,它却是一条路,一条引领我通向民间僻静深处的路。我的身体虽然结束了频繁穿梭于
乳扇■敬一兵乳扇是云南大理白族传统的一种食品。但对于我来说,它却是一条路,一条引领我通向民间僻静深处的路。我的身体虽然结束了频繁穿梭于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15 编辑 <br /><br /> 乳扇
■敬一兵
乳扇是云南大理白族传统的一种食品。但对于我来说,它却是一条路,一条引领我通向民间僻静深处的路。我的身体虽然结束了频繁穿梭于从成都到昆明,到大理和丽江的过程,但我的情感和思想,却依旧在乳扇铺垫出来的路上旅行,不见一丝终止的意思,甚至连停歇一下的打算也没有。回忆,是我在这条路上的行走方式。并且,与之相关的回忆,不是在我和乳扇之间割开了一道缝子,让时间随水流走后剩下来的沙砾梗在里面,恰恰相反,它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平了岁月制造出来的皱褶。
即便在冬天,只要我的记忆走上乳扇之路,我的身体就像是住进了没有寒冷的日子里面,充足的阳光,丰沛的水份,四季常青的植物,就会从四面八方簇拥而至,散发出醇香的气息。这些能够散发出野生气息的元素,不是意外停泊在我记忆的河边上的,而是源源不断地浸润进了绿草的体内,再被健壮的牛群吃进肚子中,酝酿成了甘甜的乳汁,在牛的乳房里等待我的抵达。生活在大理洱源县邓川一带的牛群,与生活在四川盆地的我邂逅在一起,不是偶然,而是一种类似心灵契约的必然。是说我的记忆旅行,在有风的日子里每一次穿过邓川,始终摆脱不了与乳扇为伍的情形,原来我所钟爱的自然野生气息,还有接满了洱海湿气的所有风情,一直就栖息在乳扇里面。
知道阳光、水分、植物和地气成为构建乳扇之路的材料,是在一个晴丽的午后。北京吉普车里面的《巴比伦河》歌曲声,与窗户外面的风和树相互勾兑,逐渐产生了奶乳特有的香味。香味是从路边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小院里传递过来的,馒头那般实实在在。没有办法,我们赶了大半天的路,没有吃饭(不是路边没有饭馆,而是饭馆太脏,价格贵得离谱),肚子里空空如也,突然闻到这样的味道,自然就会与馒头联系起来。我们决定停车,然后沿了香味的指引,寻找解决饥饿的迫切问题。当时确实没有想过,这个停车的结果,竟然决定了我颠簸的一生,注定了要与乳扇相伴同行。走进小院,我就看见一位大妈正在晾晒潮湿的乳扇。说明了来意,又出示了我们的工作证件,大妈二话不说,给我们倒上茶水,立即进厨房为我们做饭去了。我先前闻到的奶乳特有的香味,就是从潮湿的乳扇上散发出来的。此刻,乳扇的香味源源不断涌来,一下子就让这个小院,还有坐在小院天井里的我,瞬间就置身在了半空灵半人间的环境里。既没有远离人世,又避开了人世喧哗的感觉,非常惬意。乳扇白里透黄的色泽,是一个素净的颜色,正在随了香味的萦绕,滋润我的眼睛,柔软但却十分紧迫,仿佛伴了一场暴雨的声音后面,总能看见急急走来的秋天,那个我常常形容为丰收的秋天一样(在饥饿的情形里,感觉什么事物都是急迫的)。偶尔有鸟鸣叫着从头顶飞过。晾晒的乳扇也有一种欲飞离小院的意思。这些情形,在我此刻的印象里,就是饥饿的一个特写符号,很极端,也很紧迫,心里总是有按耐不住的激情在冲动。所有的征兆都预示着我即将用胃口迎接乳扇的出场,必定会带来深刻的结果,比刻骨的剧痛还要深刻的结果。
大妈把做好的菜端上了桌子。不出所料,乳扇成了桌子上的主角,用大海碗盛满了一碗,油炸的,黄澄澄的,很是诱人。油炸乳扇下酒味道更好,大妈边说边给我们斟酒。吃进我嘴巴里的乳扇,脆甜可口,香喷喷的,再喝上一小盅酒,滋味更是悠长缠绵,一切已凝固的和正待凝固的口感,都软洋洋地弹了腰肢不自支持了。香脆可口的滋味在曼延,印象的闸门渐渐开启。我曾经看过芬兰人普罗导演的电影《酿私酒的人》的介绍,也知道芬兰的男人大都长有个性的面容,对人冷淡有距离感,但只要他们一喝酒,就立即变得真诚和热情豪爽起来的事实。然而白族人喝不喝酒,他们都是真诚和热情豪爽的,就连走在路上,只要来了兴致,扬起嗓子喊一声“噢嗬嗬”,山上就有人应声,于是人还没有见面,声音已经交融在了一起,形成粗犷而高亢的“邓川调”。就像电影演员杨丽坤,还有舞蹈家杨丽萍一样,热情、欢快和开朗的性格,一直就是白族的遗传秉性在继承,以及沿了一条中轴线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酒无关,只与乳扇有关联。白族人崇尚天人合一,乳扇在他们的眼睛里,就是自然的缩影,甚至他们的做人修为和朴素的认识观,也离不开乳扇带来的感悟与启迪。白族人在感悟与启迪里彼此拥抱,也和我拥抱。拥抱之前,先把他们带来的礼物油炸乳扇,还有我过去听说过的“三道茶”送给我。难怪在我的印象中,“三道茶”这么有魅力,让我的记忆难以磨灭,原来在红糖、核桃仁、 芝麻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乳扇,使得它成了茶道中的高光点。一苦二甜三回味,自然的韵致和做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吃乳扇就是吃自然,就是用咀嚼乳扇的方式,阅读白族人的历史和秉性。梦幻般的印象和联想,像一只鹰扇动起了翅膀的时候(确实,当时我真的就把乳扇当成了鹰的翅膀),也意外地让乳扇的滋味在我的嘴巴里,更加鲜活旺盛了。我对大妈突然有了知遇之恩的那种好感。她用她的汗水,她的慈祥笑容,把邓川的阳光、水分、植物和地气调制成了乳扇,让我吃进肚子后有了不是在八月邓川的一个农家民居里,而是走进了秋季的天堂的错觉。与乳扇邂逅,是我在这个秋季里,获得的最大丰收。
大妈就是荒野里的一棵野草,望着她收拾碗筷的背影,我感慨多多。野草习惯了静谧的环境,一生都是悄无声息的,这不能证明野草就没有梦。野草的梦,就是大妈的梦,由小院、牛和乳扇编织而成。
大妈在厨房里忙碌,半天没有出来。我走进厨房,想把伙食费付了,然后与大妈道别,却意外看见了大妈正在编织她的梦。我得赶紧把剩下的牛奶做成乳扇,不然牛奶坏了就不行了。大妈说话的时候,手里的活计并没有停下来。只见她用木勺先在灶台上的那口大锅里加入由木瓜制成的酸水,待酸水煮到冒出腾腾热气的时候,就把大海碗内的鲜牛奶倒进去,牛奶在酸和热的作用下迅速凝固的同时,大妈也在用竹片迅速搅拌,使之变为丝状凝块。接下来,她把丝状凝块用竹筷夹出,趁热用手揉成薄饼状,再将其两翼卷入筷子上,并将筷子的一端向外撑开,使凝块变成扇状,最后把它挂在固定的架子上晾干,就成了我们刚刚吃过的乳扇。做乳扇的过程不复杂,但大妈并不因此而掉以轻心,制作中她的所有动作,十分娴熟,充满了细致、虔诚、温柔和惟美,简直就像寺院里的比丘尼在空寂如死灰的日子里抄写经书那般恭敬。很多时候,恭敬就是预感到了细微的庄严、喜悦、幸福、希望和对自然流连之情的表达。我虽然不知道这种表达形式起源于白族的哪一位祖先,也不知道这位祖先是经过了怎样的灵感冲击,找到了用乳扇为材料铺就出一条通往幸福和希望的道路,但我却清楚地看见,这条乳扇之路正在大妈的脚下向前延伸,与整个白族人的血脉链条,交织在了一起。寓意苍山绿、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和白雪映霞红的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的白族服饰,尤其是像大妈这种上了年纪的女人特别钟爱象征土地与蓝天的黑、蓝色调搭配的服饰,还有大妈“三坊一照壁”的封闭式庭院,以及雕梁画柱、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石板夹卵石的拼花地面为典型格局的小院,都是一种恭敬的情形,都是乳扇之路的一个具体的环节。乳扇之路把自然的成分吸纳进来,与人的筋络、血脉、骨骼和器官交融,制造出歌谣、舞蹈、服饰、民居格局和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的形式,整个延伸过程一气呵成自然天成。如是的情形让我深信,在乳扇之路上,一定是白族人看见了许多试图破坏或者阻断道路延伸的因素,所以他们在对自然虔诚恭敬的同时,也保持了高度的谨慎与警惕态度,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和停歇。
直到此刻我才明白,乳扇就是大妈的内心世界,就是白族人心中神圣的天堂。乳扇之路,就是通往天堂的路。
我有过在墙上行走的经历,是在孩提时代。那是一道院坝的墙壁,墙外是街,墙内是草地。走在墙上,我没有眩晕,而是兴奋。街道在流淌,草地在睡觉。一静一动的对比,像伸出来的两只手拉我,很难平衡,当然也很刺激。这样的刺激感觉,一直驻足在记忆里,随我走到了成年时代我曾经去过的美国印第安谷。这是一道美丽的峡谷,到处是奇石异树,石缝里冒出来的清洌泉水,汩汩奔淌,一直流到哈得孙河,真是美不胜收。我始终认为,印第安谷就是天堂。只是我不知道,传说中的天堂,有没有区分天堂与地狱的墙壁?在天堂的墙壁上行走,又应该是啥样的感觉?这样的疑惑,困惑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在邓川吃了大妈的乳扇,看了大妈做乳扇的过程,我才渐渐体会到了天堂是有墙壁的,以及在天堂的墙上行走时,是什么滋味和感觉。乳扇是抵御喧嚣滋扰宁静的堡垒,是庇佑民间淳朴气息的屏障。只要有机会,我都不忘托朋友给我带点乳扇回来。朋友带来给我的乳扇,依旧与我在邓川第一次吃大妈做的乳扇是一样的形状和味道。有谁能否认说,乳扇不变的形状和味道,不是白族人凭借乳扇之路,对自己秉性的一种坚守形式呢?
■敬一兵
乳扇是云南大理白族传统的一种食品。但对于我来说,它却是一条路,一条引领我通向民间僻静深处的路。我的身体虽然结束了频繁穿梭于从成都到昆明,到大理和丽江的过程,但我的情感和思想,却依旧在乳扇铺垫出来的路上旅行,不见一丝终止的意思,甚至连停歇一下的打算也没有。回忆,是我在这条路上的行走方式。并且,与之相关的回忆,不是在我和乳扇之间割开了一道缝子,让时间随水流走后剩下来的沙砾梗在里面,恰恰相反,它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平了岁月制造出来的皱褶。
即便在冬天,只要我的记忆走上乳扇之路,我的身体就像是住进了没有寒冷的日子里面,充足的阳光,丰沛的水份,四季常青的植物,就会从四面八方簇拥而至,散发出醇香的气息。这些能够散发出野生气息的元素,不是意外停泊在我记忆的河边上的,而是源源不断地浸润进了绿草的体内,再被健壮的牛群吃进肚子中,酝酿成了甘甜的乳汁,在牛的乳房里等待我的抵达。生活在大理洱源县邓川一带的牛群,与生活在四川盆地的我邂逅在一起,不是偶然,而是一种类似心灵契约的必然。是说我的记忆旅行,在有风的日子里每一次穿过邓川,始终摆脱不了与乳扇为伍的情形,原来我所钟爱的自然野生气息,还有接满了洱海湿气的所有风情,一直就栖息在乳扇里面。
知道阳光、水分、植物和地气成为构建乳扇之路的材料,是在一个晴丽的午后。北京吉普车里面的《巴比伦河》歌曲声,与窗户外面的风和树相互勾兑,逐渐产生了奶乳特有的香味。香味是从路边一个民族风情浓郁的小院里传递过来的,馒头那般实实在在。没有办法,我们赶了大半天的路,没有吃饭(不是路边没有饭馆,而是饭馆太脏,价格贵得离谱),肚子里空空如也,突然闻到这样的味道,自然就会与馒头联系起来。我们决定停车,然后沿了香味的指引,寻找解决饥饿的迫切问题。当时确实没有想过,这个停车的结果,竟然决定了我颠簸的一生,注定了要与乳扇相伴同行。走进小院,我就看见一位大妈正在晾晒潮湿的乳扇。说明了来意,又出示了我们的工作证件,大妈二话不说,给我们倒上茶水,立即进厨房为我们做饭去了。我先前闻到的奶乳特有的香味,就是从潮湿的乳扇上散发出来的。此刻,乳扇的香味源源不断涌来,一下子就让这个小院,还有坐在小院天井里的我,瞬间就置身在了半空灵半人间的环境里。既没有远离人世,又避开了人世喧哗的感觉,非常惬意。乳扇白里透黄的色泽,是一个素净的颜色,正在随了香味的萦绕,滋润我的眼睛,柔软但却十分紧迫,仿佛伴了一场暴雨的声音后面,总能看见急急走来的秋天,那个我常常形容为丰收的秋天一样(在饥饿的情形里,感觉什么事物都是急迫的)。偶尔有鸟鸣叫着从头顶飞过。晾晒的乳扇也有一种欲飞离小院的意思。这些情形,在我此刻的印象里,就是饥饿的一个特写符号,很极端,也很紧迫,心里总是有按耐不住的激情在冲动。所有的征兆都预示着我即将用胃口迎接乳扇的出场,必定会带来深刻的结果,比刻骨的剧痛还要深刻的结果。
大妈把做好的菜端上了桌子。不出所料,乳扇成了桌子上的主角,用大海碗盛满了一碗,油炸的,黄澄澄的,很是诱人。油炸乳扇下酒味道更好,大妈边说边给我们斟酒。吃进我嘴巴里的乳扇,脆甜可口,香喷喷的,再喝上一小盅酒,滋味更是悠长缠绵,一切已凝固的和正待凝固的口感,都软洋洋地弹了腰肢不自支持了。香脆可口的滋味在曼延,印象的闸门渐渐开启。我曾经看过芬兰人普罗导演的电影《酿私酒的人》的介绍,也知道芬兰的男人大都长有个性的面容,对人冷淡有距离感,但只要他们一喝酒,就立即变得真诚和热情豪爽起来的事实。然而白族人喝不喝酒,他们都是真诚和热情豪爽的,就连走在路上,只要来了兴致,扬起嗓子喊一声“噢嗬嗬”,山上就有人应声,于是人还没有见面,声音已经交融在了一起,形成粗犷而高亢的“邓川调”。就像电影演员杨丽坤,还有舞蹈家杨丽萍一样,热情、欢快和开朗的性格,一直就是白族的遗传秉性在继承,以及沿了一条中轴线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与酒无关,只与乳扇有关联。白族人崇尚天人合一,乳扇在他们的眼睛里,就是自然的缩影,甚至他们的做人修为和朴素的认识观,也离不开乳扇带来的感悟与启迪。白族人在感悟与启迪里彼此拥抱,也和我拥抱。拥抱之前,先把他们带来的礼物油炸乳扇,还有我过去听说过的“三道茶”送给我。难怪在我的印象中,“三道茶”这么有魅力,让我的记忆难以磨灭,原来在红糖、核桃仁、 芝麻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乳扇,使得它成了茶道中的高光点。一苦二甜三回味,自然的韵致和做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吃乳扇就是吃自然,就是用咀嚼乳扇的方式,阅读白族人的历史和秉性。梦幻般的印象和联想,像一只鹰扇动起了翅膀的时候(确实,当时我真的就把乳扇当成了鹰的翅膀),也意外地让乳扇的滋味在我的嘴巴里,更加鲜活旺盛了。我对大妈突然有了知遇之恩的那种好感。她用她的汗水,她的慈祥笑容,把邓川的阳光、水分、植物和地气调制成了乳扇,让我吃进肚子后有了不是在八月邓川的一个农家民居里,而是走进了秋季的天堂的错觉。与乳扇邂逅,是我在这个秋季里,获得的最大丰收。
大妈就是荒野里的一棵野草,望着她收拾碗筷的背影,我感慨多多。野草习惯了静谧的环境,一生都是悄无声息的,这不能证明野草就没有梦。野草的梦,就是大妈的梦,由小院、牛和乳扇编织而成。
大妈在厨房里忙碌,半天没有出来。我走进厨房,想把伙食费付了,然后与大妈道别,却意外看见了大妈正在编织她的梦。我得赶紧把剩下的牛奶做成乳扇,不然牛奶坏了就不行了。大妈说话的时候,手里的活计并没有停下来。只见她用木勺先在灶台上的那口大锅里加入由木瓜制成的酸水,待酸水煮到冒出腾腾热气的时候,就把大海碗内的鲜牛奶倒进去,牛奶在酸和热的作用下迅速凝固的同时,大妈也在用竹片迅速搅拌,使之变为丝状凝块。接下来,她把丝状凝块用竹筷夹出,趁热用手揉成薄饼状,再将其两翼卷入筷子上,并将筷子的一端向外撑开,使凝块变成扇状,最后把它挂在固定的架子上晾干,就成了我们刚刚吃过的乳扇。做乳扇的过程不复杂,但大妈并不因此而掉以轻心,制作中她的所有动作,十分娴熟,充满了细致、虔诚、温柔和惟美,简直就像寺院里的比丘尼在空寂如死灰的日子里抄写经书那般恭敬。很多时候,恭敬就是预感到了细微的庄严、喜悦、幸福、希望和对自然流连之情的表达。我虽然不知道这种表达形式起源于白族的哪一位祖先,也不知道这位祖先是经过了怎样的灵感冲击,找到了用乳扇为材料铺就出一条通往幸福和希望的道路,但我却清楚地看见,这条乳扇之路正在大妈的脚下向前延伸,与整个白族人的血脉链条,交织在了一起。寓意苍山绿、洱海清、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和白雪映霞红的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的白族服饰,尤其是像大妈这种上了年纪的女人特别钟爱象征土地与蓝天的黑、蓝色调搭配的服饰,还有大妈“三坊一照壁”的封闭式庭院,以及雕梁画柱、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石板夹卵石的拼花地面为典型格局的小院,都是一种恭敬的情形,都是乳扇之路的一个具体的环节。乳扇之路把自然的成分吸纳进来,与人的筋络、血脉、骨骼和器官交融,制造出歌谣、舞蹈、服饰、民居格局和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的形式,整个延伸过程一气呵成自然天成。如是的情形让我深信,在乳扇之路上,一定是白族人看见了许多试图破坏或者阻断道路延伸的因素,所以他们在对自然虔诚恭敬的同时,也保持了高度的谨慎与警惕态度,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和停歇。
直到此刻我才明白,乳扇就是大妈的内心世界,就是白族人心中神圣的天堂。乳扇之路,就是通往天堂的路。
我有过在墙上行走的经历,是在孩提时代。那是一道院坝的墙壁,墙外是街,墙内是草地。走在墙上,我没有眩晕,而是兴奋。街道在流淌,草地在睡觉。一静一动的对比,像伸出来的两只手拉我,很难平衡,当然也很刺激。这样的刺激感觉,一直驻足在记忆里,随我走到了成年时代我曾经去过的美国印第安谷。这是一道美丽的峡谷,到处是奇石异树,石缝里冒出来的清洌泉水,汩汩奔淌,一直流到哈得孙河,真是美不胜收。我始终认为,印第安谷就是天堂。只是我不知道,传说中的天堂,有没有区分天堂与地狱的墙壁?在天堂的墙壁上行走,又应该是啥样的感觉?这样的疑惑,困惑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在邓川吃了大妈的乳扇,看了大妈做乳扇的过程,我才渐渐体会到了天堂是有墙壁的,以及在天堂的墙上行走时,是什么滋味和感觉。乳扇是抵御喧嚣滋扰宁静的堡垒,是庇佑民间淳朴气息的屏障。只要有机会,我都不忘托朋友给我带点乳扇回来。朋友带来给我的乳扇,依旧与我在邓川第一次吃大妈做的乳扇是一样的形状和味道。有谁能否认说,乳扇不变的形状和味道,不是白族人凭借乳扇之路,对自己秉性的一种坚守形式呢?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