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变化中的江南小城
2020-09-24抒情散文茅舍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47 编辑
一座变化中的江南小城作者:王庆云池州是一座江南小城,池州是长江南岸一颗璀璨明珠。打开地图册,人们也许很难找到她,因为她是小家碧玉,躲在深闺人不识。然而,
一座变化中的江南小城作者:王庆云池州是一座江南小城,池州是长江南岸一颗璀璨明珠。打开地图册,人们也许很难找到她,因为她是小家碧玉,躲在深闺人不识。然而,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47 编辑 <br /><br />一座变化中的江南小城
作者:王庆云
池州是一座江南小城,
池州是长江南岸一颗璀璨明珠。
打开地图册,人们也许很难找到她,因为她是小家碧玉,躲在深闺人不识。然而,只要翻开史册,池州的名字就会赫然跃入你的眼帘。
说起佛教名山九华山,国人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九华山就在池州。寻觅鹤乡升金湖,欲攀动物乐园牯牛降,她也就在长江岸边的池州。池州境内,大江横挽,河流纵横,湖泊星罗,舟楫竞发;池州境内,群峦迭嶂,青峰峻秀,丘陵连绵,竹木葱郁;池州境内,山上有茶园,水中有鱼莲,掩映在大山环抱里的小山村,后山前坂,稻麦飘香。唐代诗人李白溯秋浦河而上,连珠炮似的吟哦出《秋浦歌十七首》,杜牧的《清明诗》,把贵池杏花村里的黄公酒垆和牧童遥遥一指,定格在历史的屏幕上。梅尧臣诗心清芬,为政清廉,一条梅城小街记载着他与玉峰山比高,与兰溪水比长的功德。滚滚长江边上的东流镇,留存着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一脉菊香,先生端坐在陶公祠内,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数说着千百年来的世事沧桑。
尧帝挽着裤管从迢迢的历史源头走来,为我们留下了一条“尧渡河”。他千里跋涉,寻找后贤。蓦然回首,贤人虞舜正劳作在池州林莽间的历山,两双大手紧紧相握,演译了禅让帝位的千古佳话。
宋代名臣包拯题刻的“齐山”二字,历久弥新。大英雄岳飞横刀跃马,千里征战,在翠微亭小憩,吟出了“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的名句。梁昭明太子,赈灾池州,垂钓于石镜潭旁,但见“水好鱼美”,赐名贵池。小小池州山水,竞珍藏着漫漫历史长河中文治武功的经典,这是何等的豪华和奢侈。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是古人赋予江南小城池州的意境。
“杏花枝头看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是杏花村留给今人的遐想。
江南多雨,烟雨迷朦中的池州,就像浸润于水墨中的斑澜画展。池州的美景曾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这一方沃土,曾被人们誉为“千载诗人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池州虽然经历过几撤几建,但城市发展仍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池州的发展可以用“拨节”两个字来形容。有位诗人写了一首《拔节的池州》,诗曰:
要让历史记住一个城市的名字,
就要让现实青睐它的核心竞争力。
池州手里紧攥着“三张牌”,
一张泼出水墨池州,
一张绽开佛国莲花,
一张打通黄金水道。
杏花村头骑在牛背上的牧童,
手里镶嵌着“三张牌”的烫金名片。
被升金湖上的丹顶鹤,
抢叼在长喙上,拨云而起,
在全世界的每一片湿地散发。
……
我从内心里喜爱池州这座新崛起的城市,她使我从古代的典藉中找到了她的名份,又从“拔节”的声响中看到了她的未来。在我印象中,过去的池州城,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错过了太多的发展机遇,一直是很小、很脏、很萧条,有人说她是“三天不雨是灰州(灰尘多),连下大雨是池州(水多),服务态度是瘟州(服务质量差)”,一提起池州,人们直摇头。而现在,池州城一下子变大了、变美了、变靓了。不久前,我专程去了一趟池州,车子驰上南外环公路,眼前顿时开阔起来,接踵而至的是一座座布局有序的高楼大厦和十里杏花村新建的徽式民居,以及仿古建筑秀山门,使人仿佛在古代和现代的夹缝里行走。车子驰进市区,醒目高大的“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广告牌,随处可见。街道洁净,行人守序,拆墙透绿已明显见效。百荷公园、清溪河景观带、杏花村古井文化园、秀山门广场等绿地,花红柳绿,碧水清波,空气新鲜,赏心悦目。平天湖碧波荡漾,风景秀丽,驾舟游湖,令人心旷神恬。行走在池州街道上,我闻到了很浓的商业气息,聆听到了无数机器的轰响。池州境内,物产丰富。金银铜铁,铅锌锰锑,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遍布各地。良田稻禾如同锦绣铺满田畴,桑麻茶竹好似雨后七色彩虹。山桃成行,梅李并生。百果开花,斗艳争荣。“九华佛茶”,名扬宇内;山乡野菜,飘香四海。天方香茗,喜迎八方游客;杏花村酒,醉倒九州嘉宾。观光池州,城市乡村。白云悠悠伴尔走,青山巍巍任君游。
而今的池州已经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地区,一座更加美丽、更加繁荣的池州城,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天的参观游览虽然时间短促,但对我们这些不常出门的人来说,亲身感受这些新变化,恍惚有一种“家中方几日,世上几十年”的感觉。池州如此,池州以外的整个安徽,乃至全国又有多少巨大的变化啊!
作者:王庆云
池州是一座江南小城,
池州是长江南岸一颗璀璨明珠。
打开地图册,人们也许很难找到她,因为她是小家碧玉,躲在深闺人不识。然而,只要翻开史册,池州的名字就会赫然跃入你的眼帘。
说起佛教名山九华山,国人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九华山就在池州。寻觅鹤乡升金湖,欲攀动物乐园牯牛降,她也就在长江岸边的池州。池州境内,大江横挽,河流纵横,湖泊星罗,舟楫竞发;池州境内,群峦迭嶂,青峰峻秀,丘陵连绵,竹木葱郁;池州境内,山上有茶园,水中有鱼莲,掩映在大山环抱里的小山村,后山前坂,稻麦飘香。唐代诗人李白溯秋浦河而上,连珠炮似的吟哦出《秋浦歌十七首》,杜牧的《清明诗》,把贵池杏花村里的黄公酒垆和牧童遥遥一指,定格在历史的屏幕上。梅尧臣诗心清芬,为政清廉,一条梅城小街记载着他与玉峰山比高,与兰溪水比长的功德。滚滚长江边上的东流镇,留存着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一脉菊香,先生端坐在陶公祠内,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数说着千百年来的世事沧桑。
尧帝挽着裤管从迢迢的历史源头走来,为我们留下了一条“尧渡河”。他千里跋涉,寻找后贤。蓦然回首,贤人虞舜正劳作在池州林莽间的历山,两双大手紧紧相握,演译了禅让帝位的千古佳话。
宋代名臣包拯题刻的“齐山”二字,历久弥新。大英雄岳飞横刀跃马,千里征战,在翠微亭小憩,吟出了“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的名句。梁昭明太子,赈灾池州,垂钓于石镜潭旁,但见“水好鱼美”,赐名贵池。小小池州山水,竞珍藏着漫漫历史长河中文治武功的经典,这是何等的豪华和奢侈。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这是古人赋予江南小城池州的意境。
“杏花枝头看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是杏花村留给今人的遐想。
江南多雨,烟雨迷朦中的池州,就像浸润于水墨中的斑澜画展。池州的美景曾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这一方沃土,曾被人们誉为“千载诗人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池州虽然经历过几撤几建,但城市发展仍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池州的发展可以用“拨节”两个字来形容。有位诗人写了一首《拔节的池州》,诗曰:
要让历史记住一个城市的名字,
就要让现实青睐它的核心竞争力。
池州手里紧攥着“三张牌”,
一张泼出水墨池州,
一张绽开佛国莲花,
一张打通黄金水道。
杏花村头骑在牛背上的牧童,
手里镶嵌着“三张牌”的烫金名片。
被升金湖上的丹顶鹤,
抢叼在长喙上,拨云而起,
在全世界的每一片湿地散发。
……
我从内心里喜爱池州这座新崛起的城市,她使我从古代的典藉中找到了她的名份,又从“拔节”的声响中看到了她的未来。在我印象中,过去的池州城,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错过了太多的发展机遇,一直是很小、很脏、很萧条,有人说她是“三天不雨是灰州(灰尘多),连下大雨是池州(水多),服务态度是瘟州(服务质量差)”,一提起池州,人们直摇头。而现在,池州城一下子变大了、变美了、变靓了。不久前,我专程去了一趟池州,车子驰上南外环公路,眼前顿时开阔起来,接踵而至的是一座座布局有序的高楼大厦和十里杏花村新建的徽式民居,以及仿古建筑秀山门,使人仿佛在古代和现代的夹缝里行走。车子驰进市区,醒目高大的“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广告牌,随处可见。街道洁净,行人守序,拆墙透绿已明显见效。百荷公园、清溪河景观带、杏花村古井文化园、秀山门广场等绿地,花红柳绿,碧水清波,空气新鲜,赏心悦目。平天湖碧波荡漾,风景秀丽,驾舟游湖,令人心旷神恬。行走在池州街道上,我闻到了很浓的商业气息,聆听到了无数机器的轰响。池州境内,物产丰富。金银铜铁,铅锌锰锑,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遍布各地。良田稻禾如同锦绣铺满田畴,桑麻茶竹好似雨后七色彩虹。山桃成行,梅李并生。百果开花,斗艳争荣。“九华佛茶”,名扬宇内;山乡野菜,飘香四海。天方香茗,喜迎八方游客;杏花村酒,醉倒九州嘉宾。观光池州,城市乡村。白云悠悠伴尔走,青山巍巍任君游。
而今的池州已经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地区,一座更加美丽、更加繁荣的池州城,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一天的参观游览虽然时间短促,但对我们这些不常出门的人来说,亲身感受这些新变化,恍惚有一种“家中方几日,世上几十年”的感觉。池州如此,池州以外的整个安徽,乃至全国又有多少巨大的变化啊!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