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合川怀想:战和从容钓鱼城

2020-09-24叙事散文百媚生花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5 编辑

合川怀想:战和从容钓鱼城从涞滩古镇回来,顺道游了一趟钓鱼城。听人说有个丹麦作家到过一回钓鱼城,扔下一句话:“是钓鱼城改变了我的祖国的命运。”真是东半球彩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45 编辑 <br /><br />
   
    合川怀想:战和从容钓鱼城   从涞滩古镇回来,顺道游了一趟钓鱼城。

  听人说有个丹麦作家到过一回钓鱼城,扔下一句话:“是钓鱼城改变了我的祖国的命运。”

  真是东半球彩蝶翩跹,西半球感冒连连。此人一语,道破了钓鱼城的天机与传奇:一个弹丸小城,竟然不可思议地改写了13世纪世界战争的格局。

  而合川钓鱼山上如今也还有一座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石牌坊,横额上高书一匾:“独钓中原”,真是快意恩仇溢于言表。重庆人观摩了这样的古遗存,难免不生出几分笑傲之情来:是了,本埠不但出悲情千古的断头将军巴曼子,也出“四两拨千斤”的战争奇才余玠余义夫啊,这三江环合的蕞尔之城,岂非寸寸热土都写满了先人的自豪与荣耀!

  然而亲临江山形胜,钓鱼城依然令我们这些战争门外汉大吃一惊:制高点海拔仅391米啊,如何便成就了这巍巍国之干城呢?想当年巴人无谋,战国时没有藉此挡住南楚北秦;阿斗不才,没有藉此守住刘皇叔的千里江山;晚明无能,没有藉此挡住“八大王”的宣花战斧;而这杀人如麻的“八大王”张献忠总算是有血洗四川的本事的吧,竟也无力阻挡满州八旗的铁甲连环……何以积贫积弱的南宋军民却在这里扼住了蒙古人的战马征帆?

  且不说2.5平方公里的狭小之地储物存粮所容有限,那八公里长的城垣也并非一枚无缝的蛋,单是区区4700人的守城将士,就让我们为先人捏上一把冷汗。然而那个叫余玠的四川安抚制置使兼重庆知府,还硬是靠着两位遵义来的冉姓土著(没准是一对土家族兄弟吧)支招,筑起了一片金城汤池,不但让小小钓鱼城孤悬西南36年,阻滞了蒙古铁骑横扫六合的进程,而且辣手摧花,一举折断了蒙哥大汗的“上帝之鞭”。

  面对煌煌一部战史,你说这究竟是英雄造时势呢,还是时势造英雄?在全民族的危难时刻,支撑着咱们的江山底线的,你说到底是威武不屈的人心,还是固若金汤的城垣?

  然而在我们民族长长的英雄谱上,岳飞、文天祥、陆秀夫、袁崇焕这些悲剧英雄如雷贯耳,我们竟疏于听到余玠余义夫的名字……

  更其有意思的是,钓鱼山上还有一座始建于晚明的“忠义祠”,供奉的人物数易其主,很是起过一番争端。从最先奉祀王坚、张珏两位抗元名将,到乾隆24年加祀余玠、冉琎、冉璞;从清早期合州知州陈大文追祀供奉了撮合钓鱼城降元的李德辉、熊耳夫人和王立,到光绪18年华国英知合州刻石申斥“叛臣降将”,将王立牌位扫地出门。----两种历史观的斗争貌似森严壁垒、剑拔弩张,其实无处不闪现着历史人物的毁誉跟随现实政治波荡起伏的势利轨迹。就历史的本质而言,战、和、守、降的抉择,何尝会有一个万古不变的道义标准呢?今天我们不是又看到了前期“主战”与后期“促降”的两拨人以“忠义千秋”和“丹心云表”之名,并列分祀于两间屋子的戏剧场面么?这种颇具辩证法意味的立祀标准想是合理的吧:既重民族大义、江山社稷,又讲历史大势,出发点则是以民为本、以苍生为念,人民的福祉大于天——这不是一种进步了的历史观么!

  回溯到公元1278年,南宋临安朝廷已经倾覆,元政权的东川行院正加紧围攻钓鱼城,合城10多万百姓危在旦夕。在听解说员描述钓鱼城守军弹尽粮绝的窘境时,我惊奇地发现那位花30元雇来的农民女导游时而翻翻手机上尚未背熟的台词,竟惊悚地使用了一个很文献的说法: 城中“易子而食”。不经意听到的一个语词,使我真切感受到抗战末期的钓鱼城面临了怎样的守战危局。南宋大势如此,困守孤城还有多少意义呢?

  于是一个叫作“熊耳夫人”的奇女子适时出现了,她穿针引线,策动坚城抗战半辈子的主将王立请降于她的兄长——蒙元重臣、西川行枢密院副使李德辉。为保一城军民的人头,王立派员潜赴成都致书,年逾花甲的李德辉亲率数百人抵钓鱼城,于次年正月接受王立献城成功。虽然元东川行院那些暴戾凶悍而又无计可施的兵卒们天天都在钓鱼城下骂战,口口声声要夺了“鸟城”,杀光全城军民为“宪宗”皇帝蒙哥报仇,如今却在西川来的和谈使节的主导下乖乖退居次席,眼睁睁看着满城百姓和平降元成功,竟至一人不杀。

  联想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卫戍司令唐生智慨然请缨,亲率八万国军与数倍于己的倭寇仅仅激战一周,就匆匆丢下“与首都共存亡”的誓言,乘夜船撤离南京,扔下数十万中国军民在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日军疯狂屠戮蹂躏。再想想当年汪精卫们在日人的引诱下投降成功,也曾牛逼哄哄在报端发表过什么“战难,和亦不易”的汉奸宣言,他们可曾想起过六百多年前发生在钓鱼城的“战”也辉煌“和”亦从容的历史传奇呢?

  是的,“战”固悲壮“和”亦伟大,关键要看是何种背景下的“战”,什么情境下的“和”,以及缘何动机而“战”,又以什么目的讲“和”。钓鱼城凭借战争主脑的韬略与全城军民的气概,为我们演绎了一部战争与历史的辩证法。这部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全民族的危难面前,将与卒、国与民、面子与肚子、山头与人头、气节与智慧、参谋力与决策力、领导力与执行力、意志力与行动力……种种对立统一的命题,都须高倍聚焦于苍生福祉与江山社稷之间那个最佳接合点,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方不负英雄之志与风流之名,方可宣称顺了“天命”、忠了“人事”,方能谓之问心无愧虽败犹荣……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