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水流,渠水长
2020-09-24叙事散文汤如浩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05 编辑
渠水流,渠水长文⊙汤如浩大门口的水渠间隔了大约一月余,又开始哗哗地流水了,那是一种轻盈的流水声,每天经过,无论清晨,正午,黄昏,还是夜晚,都能听到那种熟
渠水流,渠水长文⊙汤如浩大门口的水渠间隔了大约一月余,又开始哗哗地流水了,那是一种轻盈的流水声,每天经过,无论清晨,正午,黄昏,还是夜晚,都能听到那种熟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8:05 编辑 <br /><br />渠水流,渠水长
文⊙汤如浩
大门口的水渠间隔了大约一月余,又开始哗哗地流水了,那是一种轻盈的流水声,每天经过,无论清晨,正午,黄昏,还是夜晚,都能听到那种熟悉的声音。
尤其在清晨和黄昏,没有过往车辆和人流的喧嚣,渠水缓缓流淌的声音格外清晰和明澈。哗,哗哗;哗,哗哗,舒缓而又轻柔,是一种有节奏的律动,一波一波的,拂掠耳际的感觉,显得别一格,似乎“哗”是一撇,“哗哗”是一捺,一撇一捺,分明是一个“人”字,书写出端端正正的“水”字,是本分,它们可偏偏不,水流的奇怪就表现在这里了。
有的时候,我放慢步伐,贴近水渠的边缘,水流的声音就分外明晰了,哗,哗哗;哗,哗哗,水花微微泛动,跳跃,翻腾,变化都很微妙,无声息一般,但可以那种无时不在的流动的舒畅。渠壁上露出来的石块,都方方正正,潮润了;偶尔还有水花溅起,留下一圈淡淡的水渍,悄然远去,这时的声音更细微,浅尝辄止的意味,是猫步走过的迹象。
这些我都很熟悉,于是,我很在意这种声音。
虽然这些年有些淡忘了,但听到这样徐缓有度的水流的声音,我还是很怀念过去的那些日子。河西高原水的缺乏,注定了多年之后我还有着如此的念想,也注定使我的记忆活泛起来,这么多年了都是如此,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夏天的时候,水流从弯弯曲曲的水渠再一次欢快的奔来,哗,哗哗;哗,哗哗,对我们的格外垂青。孩提的日子,总会在这样的日子里早早准备好,浇菜园、浇白杨树、浇大蒜地蔬菜地,主要是浇庄稼。这个时候,浇灌庄稼已经是二水。头水是要再早一些的。浇水当然主要是大人们的事情,大人们穿着高统雨靴,浑身泥浆,在地畔吆五喝六,要把麦苗、洋芋苗、青稞苗等等统统浇灌一遍,唯恐遗漏一块地角,忙碌得不亦乐乎,晚上也不例外,没有星光的深夜,他们腰间别着三接头的手电筒,一整夜跑来跑去,开沟,对坝,引水,眼睛通红,头发高扎,活脱脱一副活鬼相,看了叫人害怕。一两个昼夜,浇水就结束了,他们回得家来,一饭锅茄辣子汤面条,一会工夫就消灭殆尽,而后是倒头一两天的呼呼大睡;在于我们,更看重渠水到来时嬉戏的自由。这个时侯,我们可以堂而皇之褪去身上的衣物,光着身子,赤着脚丫,提了小水桶很夸张地走到水渠里面,站定,弯腰,让冰凉的渠水冲刷赤裸的身体,用一个爽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的。打水,上岸,然后跑到后院,慌慌张张倒掉,又是一路小跑,浑身上下一片精湿,名其名曰干活,其实,和水融为一体,那种快乐是无以言表的。
渠水是从很远的雪山那边流淌过来的。渠首的地方叫玉带河,那么美的名字。大哥年纪大一点,曾经去过渠首清淤,回来之后说那儿有多好多好,树多草密,细水长流,野花峻树,多得数不胜数,还有野兽飞禽,山雀,野狐,锦鸡,运气好一点的时候,雪豹出没的影踪,会被一些人捡拾到眼中,在别人面前津津乐道。我所不能释怀的,他们甚至可以吃到“珀蟠”(音),酸酸甜甜,味道好得一塌糊涂,这样一来,我们的口水就可以连绵不断地流出来,持续好长时间。我长大之后,才知道所谓“珀蟠”,原来就是野草莓,长在灌木和草丛中,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深红的浆果鲜艳欲滴,的确是一种很美的野生水果呢。但大哥没有给我们带回来,除了嗔怪大哥外,再没有什么来弥补,母亲在旁边帮腔,大哥就在那儿傻笑,野草莓原本是稀有的东西,那么多人去清淤,一人采一颗,怎么能带得回来呢?
渠首的地方叫玉带河,渠却叫义得渠。这些是大哥告诉我的。大哥小时候读书不太得法,在村中戴帽初中勉强毕了业。上学期间,一度还被在村学中教书的父亲严重体罚,可谓苦不堪言。有一次甚至被父亲拧烂了耳朵,鲜血淋漓。祖父当时还健在,闻讯后拄着拐杖来教训父亲,由此他们父子还发生了一番口角。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得理不让人,祖父的白胡子高高翘起,生气得厉害,父亲在其他事情上似乎从来没有让祖父尴尬过,可关于大哥读书不争气的惩罚权利,他寸土不让,祖父甚至抡起拐杖劈向父亲,但他最终没有说得过父亲,他颤颤巍巍离开的身影,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从渠首归来,大哥终于有了炫耀的资本,老在我们面前显摆,说我书呆子不知道的也很多。大哥说,渠首那儿有一块很大的青石,青石上刻写着两个红色大字:义得。而这两颗漂亮的大字,则出自于我们村的一位杨姓的老秀才之手。老秀才我是知道一二的,当时他们的家族还被称为地主,而老秀才自己,在更早一些的时候,已经被批斗跳水渠致死了。《黔娄子》里说:“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困,不汲汲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以康为溢,谁曰不宜!”义得二字的出处,大约如此。而命名此渠的缘故,说是由于清末民国初年,玉带河下游,各村水事争讼不断,甚至大打出手,闹出人命。杨秀才德高望重,出面调停,终不负众望,平定了事端,最后欣然命笔,写下“义得”二字,从此安然无恙矣,各村享受太平至今。只是老秀才最终迂腐,还是被那一段时代洪流给淹没了。
平常我们看到的当然都是支渠,是水渠中的儿童。干渠当然是大人了,到处都比支渠大好几个个儿,宽,深,陡。就像益民东干渠,渠底在一米多,渠面则在两米多三米,深可能也不下两米。双树寺水库水量充沛的时候,益民东干渠满满一渠浊流,大老远,就听得见渠水声如洪钟,雷霆一样,宛然是惊涛骇浪,那其实是非同一般的。河西高原的人们没有见过大江大河,以为这就是最大的水流了,习惯上把它叫做洪水大河。除此之外,像童子坝东西干渠,小都麻东西干渠,海潮坝东西干渠,等等,规模也不同寻常,河西高原的绿洲,都是由它们浇灌的,甚至北部滩荒滩上新建的的果园苗圃农场移民新村,都有它们的功劳。我最熟悉的义得干渠,当然不过是它们当中的中不溜儿吧,但那时候也觉得不同一般。
夏天,我们到渠西放牧,必经之路就是从义得干渠跨过去的,水泥砌就的小桥狭窄,骑在高高的马背上,低头看湍急的水流,总会感觉到一阵的眩晕。大人们最常吩咐的一句话,就是要我们不要到干渠里“打澡”,举例也很恐怖。比如某某村谁谁家的孩子,打澡时被水流冲走,第三天才在北部滩发现,肚儿鼓鼓,装满了渠水;某某村谁谁家的媳妇,和丈夫斗气负气跳入干渠,等救出来已经被水泡成发面馒头;某某村谁谁家的傻子,以为水渠也是可以玩耍的地方,等他想清楚这地方是不可以轻而易举就能进入时,连他喊救命的机会都没有了,等等。所以,牲口在草丛间悠闲吃草的当儿,坐在齐人高的芨芨草丛,嚼着翠绿豌豆豆荚或者野生的茴香草,我们在水渠边观看翻腾跳跃的渠水,觉得简直神奇极了。渠首就在南方,就在雪山的脚下。天空高远澄澈,湛蓝无暇,是有意清洗过的模样。雪山莹白的顶峰举头可见,山腰深蓝,可以看得见星散的云云杉,庄稼从雪山脚下一直蔓延到我们的身边,而且又向更远的北方迤逦而去。田野是庄稼的大集市。银光闪闪的青稞的芒,随微风微微晃动,像波浪一样,随时会改变流动的方向,似乎在炫耀其油光可鉴的特质;小麦的麦穗是淡绿的,颗颗向天昂立,叶片深绿,片片下垂,不偏不倚,端庄有加,有一股子富贵气;金黄色的油菜花的面积最大,铺天盖地,一点也不夸张,其他的植物似乎都变成了点缀,我想这样大面积的金黄色泽的堆积,连最高明的画家也感觉到棘手吧,怎么在调色板上调配出如是的颜色,描绘出如此的画面呢?我们谁也不是画家,鸟鸣声和流水声的会合,已足以让我们痴迷,要知道,在严重缺水的河西高原,眼睁睁看着大片的水流从眼前白白流过去而不敢涉身其中,那种遗憾是什么样子那种抓耳挠腮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张六子的媳妇跳水渠可是我们亲眼所见。张六子是我家的邻居,那几年张六子年年到外面搞副业,挣了不少钱,据说已经是“万元户” 了,家中都买了两辆“红旗”牌的自行车,他的媳妇上地薅草割草打农药,都是骑自行车去的,铃铛一响,风光无限,引得了好多人羡慕的目光。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可不巧,他们家就出事了。那一天,牲口照例被我们赶到荒滩上吃草,我仍然在义得干渠边痴痴发呆,有些人在草地上摔跤,有些人捉马蜂玩,还有几个家伙把赵家永春裤子脱了,将他拴在了芨芨草丛上,逼着让他叫爹,总之乱乱混混,也热闹得很。忽然一阵大呼小叫,随后我们看见张六子的媳妇飞奔而来,她的屁股后面跟着一群人,张牙舞爪,大呼小叫。还没有等我们反应过来,只听得一声“扑通”, 张六子的媳妇的身影,就消失在水渠中。后面的人都傻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我们几个慌忙跑到出事的地方,只看见有两只手臂在拼命抓挠,口中大叫“救命”。有一个大人大喊:“取笼头!”我们好几个都跑过去慌慌张张取下牲口头上的笼头,抱着一大堆跑过去。大人们追,我们也跟在大人们后面,顺着水流往下追,从岸上往水中扔牲口笼头。追击了好长一段时间,张六子的媳妇终于抓住了笼头,水淋淋地从水中爬将出来,趴在岸边,呕吐不止,嚎啕不止。她的一截肚皮和腰身裸露出来,白得耀眼。大人们把我们赶开,背着女人,一会儿就不见了。事后大人们说张六子的媳妇跳水渠,缘由是因为张六子的“作风问题”,我们就纳闷了好长时间。
好多年没有特意的留意水渠和水渠的水流了,忽然记起了这些,就拉拉杂杂写出来了。就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又听说某一所小学的学生,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告知了家长,家长怪孩子不争气,狠狠教训了一番,结果他就跳益民干渠自杀了。一朵鲜花凋谢了,我们只有扼腕叹息。我们那时候孩子与水渠之间发生的,都纯属意外。而现在,类似的关于孩子的事情很多,可他们做的都和成人的类似,我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据说家长已然迁怒于老师和学校,我也感慨多多。
文⊙汤如浩
大门口的水渠间隔了大约一月余,又开始哗哗地流水了,那是一种轻盈的流水声,每天经过,无论清晨,正午,黄昏,还是夜晚,都能听到那种熟悉的声音。
尤其在清晨和黄昏,没有过往车辆和人流的喧嚣,渠水缓缓流淌的声音格外清晰和明澈。哗,哗哗;哗,哗哗,舒缓而又轻柔,是一种有节奏的律动,一波一波的,拂掠耳际的感觉,显得别一格,似乎“哗”是一撇,“哗哗”是一捺,一撇一捺,分明是一个“人”字,书写出端端正正的“水”字,是本分,它们可偏偏不,水流的奇怪就表现在这里了。
有的时候,我放慢步伐,贴近水渠的边缘,水流的声音就分外明晰了,哗,哗哗;哗,哗哗,水花微微泛动,跳跃,翻腾,变化都很微妙,无声息一般,但可以那种无时不在的流动的舒畅。渠壁上露出来的石块,都方方正正,潮润了;偶尔还有水花溅起,留下一圈淡淡的水渍,悄然远去,这时的声音更细微,浅尝辄止的意味,是猫步走过的迹象。
这些我都很熟悉,于是,我很在意这种声音。
虽然这些年有些淡忘了,但听到这样徐缓有度的水流的声音,我还是很怀念过去的那些日子。河西高原水的缺乏,注定了多年之后我还有着如此的念想,也注定使我的记忆活泛起来,这么多年了都是如此,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夏天的时候,水流从弯弯曲曲的水渠再一次欢快的奔来,哗,哗哗;哗,哗哗,对我们的格外垂青。孩提的日子,总会在这样的日子里早早准备好,浇菜园、浇白杨树、浇大蒜地蔬菜地,主要是浇庄稼。这个时候,浇灌庄稼已经是二水。头水是要再早一些的。浇水当然主要是大人们的事情,大人们穿着高统雨靴,浑身泥浆,在地畔吆五喝六,要把麦苗、洋芋苗、青稞苗等等统统浇灌一遍,唯恐遗漏一块地角,忙碌得不亦乐乎,晚上也不例外,没有星光的深夜,他们腰间别着三接头的手电筒,一整夜跑来跑去,开沟,对坝,引水,眼睛通红,头发高扎,活脱脱一副活鬼相,看了叫人害怕。一两个昼夜,浇水就结束了,他们回得家来,一饭锅茄辣子汤面条,一会工夫就消灭殆尽,而后是倒头一两天的呼呼大睡;在于我们,更看重渠水到来时嬉戏的自由。这个时侯,我们可以堂而皇之褪去身上的衣物,光着身子,赤着脚丫,提了小水桶很夸张地走到水渠里面,站定,弯腰,让冰凉的渠水冲刷赤裸的身体,用一个爽字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的。打水,上岸,然后跑到后院,慌慌张张倒掉,又是一路小跑,浑身上下一片精湿,名其名曰干活,其实,和水融为一体,那种快乐是无以言表的。
渠水是从很远的雪山那边流淌过来的。渠首的地方叫玉带河,那么美的名字。大哥年纪大一点,曾经去过渠首清淤,回来之后说那儿有多好多好,树多草密,细水长流,野花峻树,多得数不胜数,还有野兽飞禽,山雀,野狐,锦鸡,运气好一点的时候,雪豹出没的影踪,会被一些人捡拾到眼中,在别人面前津津乐道。我所不能释怀的,他们甚至可以吃到“珀蟠”(音),酸酸甜甜,味道好得一塌糊涂,这样一来,我们的口水就可以连绵不断地流出来,持续好长时间。我长大之后,才知道所谓“珀蟠”,原来就是野草莓,长在灌木和草丛中,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深红的浆果鲜艳欲滴,的确是一种很美的野生水果呢。但大哥没有给我们带回来,除了嗔怪大哥外,再没有什么来弥补,母亲在旁边帮腔,大哥就在那儿傻笑,野草莓原本是稀有的东西,那么多人去清淤,一人采一颗,怎么能带得回来呢?
渠首的地方叫玉带河,渠却叫义得渠。这些是大哥告诉我的。大哥小时候读书不太得法,在村中戴帽初中勉强毕了业。上学期间,一度还被在村学中教书的父亲严重体罚,可谓苦不堪言。有一次甚至被父亲拧烂了耳朵,鲜血淋漓。祖父当时还健在,闻讯后拄着拐杖来教训父亲,由此他们父子还发生了一番口角。子不教,父之过,父亲得理不让人,祖父的白胡子高高翘起,生气得厉害,父亲在其他事情上似乎从来没有让祖父尴尬过,可关于大哥读书不争气的惩罚权利,他寸土不让,祖父甚至抡起拐杖劈向父亲,但他最终没有说得过父亲,他颤颤巍巍离开的身影,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从渠首归来,大哥终于有了炫耀的资本,老在我们面前显摆,说我书呆子不知道的也很多。大哥说,渠首那儿有一块很大的青石,青石上刻写着两个红色大字:义得。而这两颗漂亮的大字,则出自于我们村的一位杨姓的老秀才之手。老秀才我是知道一二的,当时他们的家族还被称为地主,而老秀才自己,在更早一些的时候,已经被批斗跳水渠致死了。《黔娄子》里说:“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困,不汲汲于富贵,求仁得仁,求义得义,以康为溢,谁曰不宜!”义得二字的出处,大约如此。而命名此渠的缘故,说是由于清末民国初年,玉带河下游,各村水事争讼不断,甚至大打出手,闹出人命。杨秀才德高望重,出面调停,终不负众望,平定了事端,最后欣然命笔,写下“义得”二字,从此安然无恙矣,各村享受太平至今。只是老秀才最终迂腐,还是被那一段时代洪流给淹没了。
平常我们看到的当然都是支渠,是水渠中的儿童。干渠当然是大人了,到处都比支渠大好几个个儿,宽,深,陡。就像益民东干渠,渠底在一米多,渠面则在两米多三米,深可能也不下两米。双树寺水库水量充沛的时候,益民东干渠满满一渠浊流,大老远,就听得见渠水声如洪钟,雷霆一样,宛然是惊涛骇浪,那其实是非同一般的。河西高原的人们没有见过大江大河,以为这就是最大的水流了,习惯上把它叫做洪水大河。除此之外,像童子坝东西干渠,小都麻东西干渠,海潮坝东西干渠,等等,规模也不同寻常,河西高原的绿洲,都是由它们浇灌的,甚至北部滩荒滩上新建的的果园苗圃农场移民新村,都有它们的功劳。我最熟悉的义得干渠,当然不过是它们当中的中不溜儿吧,但那时候也觉得不同一般。
夏天,我们到渠西放牧,必经之路就是从义得干渠跨过去的,水泥砌就的小桥狭窄,骑在高高的马背上,低头看湍急的水流,总会感觉到一阵的眩晕。大人们最常吩咐的一句话,就是要我们不要到干渠里“打澡”,举例也很恐怖。比如某某村谁谁家的孩子,打澡时被水流冲走,第三天才在北部滩发现,肚儿鼓鼓,装满了渠水;某某村谁谁家的媳妇,和丈夫斗气负气跳入干渠,等救出来已经被水泡成发面馒头;某某村谁谁家的傻子,以为水渠也是可以玩耍的地方,等他想清楚这地方是不可以轻而易举就能进入时,连他喊救命的机会都没有了,等等。所以,牲口在草丛间悠闲吃草的当儿,坐在齐人高的芨芨草丛,嚼着翠绿豌豆豆荚或者野生的茴香草,我们在水渠边观看翻腾跳跃的渠水,觉得简直神奇极了。渠首就在南方,就在雪山的脚下。天空高远澄澈,湛蓝无暇,是有意清洗过的模样。雪山莹白的顶峰举头可见,山腰深蓝,可以看得见星散的云云杉,庄稼从雪山脚下一直蔓延到我们的身边,而且又向更远的北方迤逦而去。田野是庄稼的大集市。银光闪闪的青稞的芒,随微风微微晃动,像波浪一样,随时会改变流动的方向,似乎在炫耀其油光可鉴的特质;小麦的麦穗是淡绿的,颗颗向天昂立,叶片深绿,片片下垂,不偏不倚,端庄有加,有一股子富贵气;金黄色的油菜花的面积最大,铺天盖地,一点也不夸张,其他的植物似乎都变成了点缀,我想这样大面积的金黄色泽的堆积,连最高明的画家也感觉到棘手吧,怎么在调色板上调配出如是的颜色,描绘出如此的画面呢?我们谁也不是画家,鸟鸣声和流水声的会合,已足以让我们痴迷,要知道,在严重缺水的河西高原,眼睁睁看着大片的水流从眼前白白流过去而不敢涉身其中,那种遗憾是什么样子那种抓耳挠腮是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
张六子的媳妇跳水渠可是我们亲眼所见。张六子是我家的邻居,那几年张六子年年到外面搞副业,挣了不少钱,据说已经是“万元户” 了,家中都买了两辆“红旗”牌的自行车,他的媳妇上地薅草割草打农药,都是骑自行车去的,铃铛一响,风光无限,引得了好多人羡慕的目光。但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可不巧,他们家就出事了。那一天,牲口照例被我们赶到荒滩上吃草,我仍然在义得干渠边痴痴发呆,有些人在草地上摔跤,有些人捉马蜂玩,还有几个家伙把赵家永春裤子脱了,将他拴在了芨芨草丛上,逼着让他叫爹,总之乱乱混混,也热闹得很。忽然一阵大呼小叫,随后我们看见张六子的媳妇飞奔而来,她的屁股后面跟着一群人,张牙舞爪,大呼小叫。还没有等我们反应过来,只听得一声“扑通”, 张六子的媳妇的身影,就消失在水渠中。后面的人都傻了,面面相觑,不知所措。我们几个慌忙跑到出事的地方,只看见有两只手臂在拼命抓挠,口中大叫“救命”。有一个大人大喊:“取笼头!”我们好几个都跑过去慌慌张张取下牲口头上的笼头,抱着一大堆跑过去。大人们追,我们也跟在大人们后面,顺着水流往下追,从岸上往水中扔牲口笼头。追击了好长一段时间,张六子的媳妇终于抓住了笼头,水淋淋地从水中爬将出来,趴在岸边,呕吐不止,嚎啕不止。她的一截肚皮和腰身裸露出来,白得耀眼。大人们把我们赶开,背着女人,一会儿就不见了。事后大人们说张六子的媳妇跳水渠,缘由是因为张六子的“作风问题”,我们就纳闷了好长时间。
好多年没有特意的留意水渠和水渠的水流了,忽然记起了这些,就拉拉杂杂写出来了。就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又听说某一所小学的学生,因为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老师告知了家长,家长怪孩子不争气,狠狠教训了一番,结果他就跳益民干渠自杀了。一朵鲜花凋谢了,我们只有扼腕叹息。我们那时候孩子与水渠之间发生的,都纯属意外。而现在,类似的关于孩子的事情很多,可他们做的都和成人的类似,我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据说家长已然迁怒于老师和学校,我也感慨多多。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