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守望诗意乡村

2020-09-24抒情散文张铭

守望诗意的乡村车子行走在乡村的道上,满眼的绿色扑面而来。我们对乡村再也熟悉不过了,虽然在城里生活了十几年,一切习惯都有所谓的城镇化了。但乡村的田野气息和家乡饭菜的味道在每个人的记忆里还是那么深刻。我原先在乡镇中学教书,城里的繁华常常袭扰着
守望诗意的乡村
车子行走在乡村的道上,满眼的绿色扑面而来。我们对乡村再也熟悉不过了,虽然在城里生活了十几年,一切习惯都有所谓的城镇化了。但乡村的田野气息和家乡饭菜的味道在每个人的记忆里还是那么深刻。
我原先在乡镇中学教书,城里的繁华常常袭扰着我,于是我发誓也要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不想再嗅到房前田野里苗儿的清香夹杂着秽土味,也不愿听蛙的聒噪与虫的鸣叫,更不想再走乡村的泥土路,一到雨季脚上就套上了笨重的黑靴,走路时还需捏着一截戳靴泥的小棍。
可到了城里后发现,所崇尚的一切不是你原先所想像的,你除了一年四季都可以穿着皮鞋走在水泥路上,视听中多了些繁杂的色彩和喧嚣外,生活其实没有多出什么,反而对乡村宁静与纯朴有了一些怀恋。
这不,诗人广林在老家邀我们去转转,说是看一派田园风光,品一顿家乡土菜。我们欣然赴约。广林家坐落在大山脚下,我们一下柏油路,就晕头转向了,只知山脚下的一片白墙就是目的地,可村庄就像珍珠散落在田野上一样,不知串起的究竟是哪一条线。
好不容易走到了,发现这不起眼的粉墙灰瓦掩映在绿树丛中,前有溪水,后倚高山,是那么的富有诗意的“小桥流水人家”。广林的父母亲就住在这里。
广林的老父亲八十多岁的高龄,脸颊清癯,精神矍铄。稍做休息,老人带我们到屋后看他的园子,不想惊飞了一只野山鸡,“扑扑啪啪”的声音,将我们的惊奇眼光带到了大山深处。回望身边,才发现老人打理的后园一片生机。桃树上是一累累的果,桃树下是一畦畦的菜。广林说,老人舍不得离开这田园生活,吃着自己种的菜,多了还搭到城里,给我们兄弟姐妹吃。
老人是基层的退休干部,一生在乡镇工作。几个子女都先后飞离了这“树木丛生”地,在县城的水泥林子里安了家。他们也试图在那儿给老人安个窝,可老人住不了三天,就牵挂着老家。老人说,守着乡下这个“窝”,心里踏实。儿女们也没办法,就隔三叉五地回来看老人。这次儿子带文友来,老人有说不出的高兴。广林说,老人年轻时就喜欢舞文弄墨,退休后更是情有独钟。我听后私下以为广林不过自抬身价,让我等知道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而已。
吃饭时,老人热情地上菜,他双手捧着盘子,迈着私塾先生的方步。但我还不能将其与诗联系在一起。酒过三巡,广林诗性大发,高声吟诵。我等拍手叫好。不料老人却说,广林的诗还有待提高,虽有工巧处,尚缺大气概。老人句句点评,很有见地。我等听了不禁肃然起敬。
我们深居城内,当初在农村里的一些生活底蕴也被流水的日子渐渐洗浅了根系,当文章难以发表而长嘘短叹时,我们似乎觉察到了坚实的水泥地里是长不出庄稼的。我们眼睛过多地盯住了股票的涨跌,薪水的多寡,职位的高低,很少将眼光移到基层,将步子迈进乡村。
城里的生活让我们有过所求又不知所求,不知所终,以致常常找不到回家的路。作家阿来说,城里通往乡村的路就像一根吸管,将乡村财富源源不断吸走。可我们却带不走这沃土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因为我们扎得还不够深。
临走时,老人给我们分发了他的诗联集,我走在途中粗略翻了一下,老人的诗联典雅工整,极富学识。回到家中,我泡了一杯香茗,端坐案前,细细品味着,感受老人的诗联流淌着古韵,散发着泥土的香,烙着田园的景,刻着家乡的情……
老人守望的不仅仅是一间屋,还有前面的椿树林,屋后的桃李园,还有墙外的流水,背后的大山,还有雉飞兽奔,淳朴乡民……
他守的是诗意的田园乡村。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安徽省示范高中东至三中(247200)张峪铭

欢迎访问“池州张峪铭”的博客
[ 本帖最后由 张铭 于 2009-5-22 19:54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