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故乡(四):巨变的故乡
2020-09-25叙事散文海怡
四.巨变的故乡人生旅途虽崎岖修远,但起点站应是童年。我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这片生我育我的故土地。但当我们逐渐走进她的时候,却感到一切都陌生了,连坐在车里的母亲也认不出回家的路了。我曾描述过我们的村子,她因村里有棵“神派来”的树而得名“银杏
四.巨变的故乡
人生旅途虽崎岖修远,但起点站应是童年。我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这片生我育我的故土地。但当我们逐渐走进她的时候,却感到一切都陌生了,连坐在车里的母亲也认不出回家的路了。
我曾描述过我们的村子,她因村里有棵“神派来”的树而得名“银杏树”村。村有几百户人家,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姓李,另外还有姓王的和姓许的人家。村子东西长,南北短。这里的土地属于粘土,以前回来一趟特别不容易,离家最近的乘车点也有五华里的路程。晴天还好些,遇到下雨天就惨了,别说车不能跑,就是走路也很费劲,那粘粘的泥会把鞋底粘掉,村子基本是:在家出不去,在外进不来,村民们和在外的游子饱尝了无好路行走难之苦。
一九七四年秋,我接到了大学入取通知书,按规定日期去外地求学,正赶上雨季。妹妹、父亲、叔父用自行车带着行李,送我去河东到长淸坐火车,从老家到黄河渡口三华里的路程竟走了四个小时,那泥泞的路又粘又滑,自行车轮子里赛满了泥,走几步就得用树枝捅几下,最后实在走不成,叔父、父亲只好肩扛着自行车和行李往前走,累得我们浑身冒汗,精疲力竭,好不容易才走到黄河渡口,再看那因上学新买的鞋子早已面目全非,裤腿上沾满了黄泥巴,我和妹妹眼里满含了泪水,叔叔狠狠地骂道:“这鬼路,这穷旮旯,什么时候能有柏油马路走呀?”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家乡乘改革春风富裕起来,有了村村通公路,结束了雨天“出不去进不来”的日子,可叔父和父亲却永远离开了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热土,我很为他们看不到家乡的变化而深感遗憾和难过,好在母亲还在,我看看母亲,母亲正用那浑浊的双眼全神贯注的看着窗外,车子慢慢开进村子,母亲问开车的侄子:“这街怎么高了?没走错路吧?”侄子哈哈笑笑说:“奶奶放心,没错!这街早就垫起来了。”
车轮下的这条街,原来是凹下去的一条深沟,东西蜿蜒数华里,链接着村子的各姓人家及村外的路,南北有十几米宽,两边村台上是南北向的一条条圂道(胡同),盖满了土房子。平时村民都是从这里出去,外面的人也是沿着这条街回到故乡的。它既是村里对外的通道,又是村里的排水沟,雨季就变成了小河,记忆里,那混黄的滚滚的雨水总是夹杂着树叶庄稼叶从各个圂道哗哗的流出,流进村东头和村中间的池塘,然后通过一个石砌的小闸门流进村南的小河里的。
六十年代初的某一年,秋雨连绵,村南的小河蓄满了水,那雨水不但淹了村外的庄稼,也淹了我们的村庄,村街上的水下泄不及成了小河,村北村南来往就用一条小船摆渡。可现在,深凹下去的长长的村街用土填平了,铺上了柏油,与村外的村村通小公路接轨了,侄子说:“现在回家太容易了,自己有车,路又好,一踩油门车就开到家门口了。”还真是呢,不到一个半小时,我们就到老家了。
车子沿街慢慢前行,车窗外,那用土盖的房屋不见了,那低矮的土垒的门楼院墙不见了,代替那些的是一幢幢的红砖红瓦房和红砖砌起的院落,宽宽的门楼里安装着朱红漆或黄漆的大门,门头上镶嵌着 “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庆丰年”等大字。家乡人的幸福生活不显山不露水的表露在我们眼前了。但街上没遇到人,母亲有些伤感的说:“怎么不见人呢?”侄子说 :“年轻人、壮劳力都出外打工了,孩子们上学了,家里除了年轻媳妇就是老人。各家都有了电视机,一般都不会在大街上坐着聊天了。”也许母亲想起了她在村子里的情景,那时村子里没有电,更没有电视机之类的家电,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在农闲时,在打麦场上听听说书艺人说说书,再就是姊妹娘们们聚到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聊聊天,有时还扯出一些闲话,惹出一些家务纷争来。
那漫长的冬季,村民们做饭吃的烧柴都少的可怜,更别说取暖烧柴了,那些老人总是拿了小板凳或自编的高粱叶蒲毯,把双手伸进自己的棉袄袖子里坐在避风处晒太阳,她(他)们以这种方式挽留住西下的太阳,尽管也分明知道自己的精力早已在年轻时用完了,自己不过是一茬收完庄稼后快要被割到的秸秆,但她们知道,她(他)们老了,村庄并不会衰老,它还年轻,还会一天不停的往前走,此时的村庄不就是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地走了过来,并用崭新的姿态和新颜迎接了母亲和我们的到来吗?!
家门口到了,哥哥嫂子已经等在了门口…… 09.5.25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5-26 08:21 编辑 ]
人生旅途虽崎岖修远,但起点站应是童年。我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这片生我育我的故土地。但当我们逐渐走进她的时候,却感到一切都陌生了,连坐在车里的母亲也认不出回家的路了。
我曾描述过我们的村子,她因村里有棵“神派来”的树而得名“银杏树”村。村有几百户人家,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姓李,另外还有姓王的和姓许的人家。村子东西长,南北短。这里的土地属于粘土,以前回来一趟特别不容易,离家最近的乘车点也有五华里的路程。晴天还好些,遇到下雨天就惨了,别说车不能跑,就是走路也很费劲,那粘粘的泥会把鞋底粘掉,村子基本是:在家出不去,在外进不来,村民们和在外的游子饱尝了无好路行走难之苦。
一九七四年秋,我接到了大学入取通知书,按规定日期去外地求学,正赶上雨季。妹妹、父亲、叔父用自行车带着行李,送我去河东到长淸坐火车,从老家到黄河渡口三华里的路程竟走了四个小时,那泥泞的路又粘又滑,自行车轮子里赛满了泥,走几步就得用树枝捅几下,最后实在走不成,叔父、父亲只好肩扛着自行车和行李往前走,累得我们浑身冒汗,精疲力竭,好不容易才走到黄河渡口,再看那因上学新买的鞋子早已面目全非,裤腿上沾满了黄泥巴,我和妹妹眼里满含了泪水,叔叔狠狠地骂道:“这鬼路,这穷旮旯,什么时候能有柏油马路走呀?”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家乡乘改革春风富裕起来,有了村村通公路,结束了雨天“出不去进不来”的日子,可叔父和父亲却永远离开了这片生他们养他们的热土,我很为他们看不到家乡的变化而深感遗憾和难过,好在母亲还在,我看看母亲,母亲正用那浑浊的双眼全神贯注的看着窗外,车子慢慢开进村子,母亲问开车的侄子:“这街怎么高了?没走错路吧?”侄子哈哈笑笑说:“奶奶放心,没错!这街早就垫起来了。”
车轮下的这条街,原来是凹下去的一条深沟,东西蜿蜒数华里,链接着村子的各姓人家及村外的路,南北有十几米宽,两边村台上是南北向的一条条圂道(胡同),盖满了土房子。平时村民都是从这里出去,外面的人也是沿着这条街回到故乡的。它既是村里对外的通道,又是村里的排水沟,雨季就变成了小河,记忆里,那混黄的滚滚的雨水总是夹杂着树叶庄稼叶从各个圂道哗哗的流出,流进村东头和村中间的池塘,然后通过一个石砌的小闸门流进村南的小河里的。
六十年代初的某一年,秋雨连绵,村南的小河蓄满了水,那雨水不但淹了村外的庄稼,也淹了我们的村庄,村街上的水下泄不及成了小河,村北村南来往就用一条小船摆渡。可现在,深凹下去的长长的村街用土填平了,铺上了柏油,与村外的村村通小公路接轨了,侄子说:“现在回家太容易了,自己有车,路又好,一踩油门车就开到家门口了。”还真是呢,不到一个半小时,我们就到老家了。
车子沿街慢慢前行,车窗外,那用土盖的房屋不见了,那低矮的土垒的门楼院墙不见了,代替那些的是一幢幢的红砖红瓦房和红砖砌起的院落,宽宽的门楼里安装着朱红漆或黄漆的大门,门头上镶嵌着 “家和万事兴”“风调雨顺庆丰年”等大字。家乡人的幸福生活不显山不露水的表露在我们眼前了。但街上没遇到人,母亲有些伤感的说:“怎么不见人呢?”侄子说 :“年轻人、壮劳力都出外打工了,孩子们上学了,家里除了年轻媳妇就是老人。各家都有了电视机,一般都不会在大街上坐着聊天了。”也许母亲想起了她在村子里的情景,那时村子里没有电,更没有电视机之类的家电,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在农闲时,在打麦场上听听说书艺人说说书,再就是姊妹娘们们聚到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聊聊天,有时还扯出一些闲话,惹出一些家务纷争来。
那漫长的冬季,村民们做饭吃的烧柴都少的可怜,更别说取暖烧柴了,那些老人总是拿了小板凳或自编的高粱叶蒲毯,把双手伸进自己的棉袄袖子里坐在避风处晒太阳,她(他)们以这种方式挽留住西下的太阳,尽管也分明知道自己的精力早已在年轻时用完了,自己不过是一茬收完庄稼后快要被割到的秸秆,但她们知道,她(他)们老了,村庄并不会衰老,它还年轻,还会一天不停的往前走,此时的村庄不就是一日日一月月一年年地走了过来,并用崭新的姿态和新颜迎接了母亲和我们的到来吗?!
家门口到了,哥哥嫂子已经等在了门口…… 09.5.25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琴若雨 于 2009-5-26 08:21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