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天是月光
2020-09-26抒情散文祁连云烟
漫天是月光月光像蓝幽幽的雾,从天空,从祁连雪峰上飘下来,笼罩着马蹄谷。山谷里依稀还开着野花,有马兰,有野菊,更多是金露梅和银露梅。花们在微风里摇曳,都睁开心灵的眼睛,凝望着洁净清爽的月光,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仿佛静静倾听,听月光中的神走近
漫天是月光
月光像蓝幽幽的雾,从天空,从祁连雪峰上飘下来,笼罩着马蹄谷。山谷里依稀还开着野花,有马兰,有野菊,更多是金露梅和银露梅。花们在微风里摇曳,都睁开心灵的眼睛,凝望着洁净清爽的月光,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仿佛静静倾听,听月光中的神走近这千年的寺,千年的禅房。
跟着这蓝莹莹的月,跟着这月光里飞舞的红叶,我轻轻踏进马蹄谷。我不是花,连那卧于花丛的蝴蝶蜜蜂都不是。它们有灵性,也有神性,在寂静的山谷守候,像月亮一样,把梦幻留给岁月,而我,四十多年的光阴已使心灵布满尘埃,一身疲惫,一脸沧桑。这是秋天的夜晚,游客都已走远,马蹄河的水缓缓流淌,水里漂着碎银般的月光,还有刚刚凋零的花瓣和野白杨橙黄的叶子,远处是吹埙般的山风,天籁地籁河籁,一切都是那么空寂,空旷,空灵。我站在河岸边,看着自己的影子被波浪打碎,跟一弯月亮流向山外,心蓦地平静了下来。我想,这也许就是佛缘,今夜,在这远离红尘的地方,注定能找到精神福地。
沿着山路走过去,隐隐约约看见岗坡上的石窟,一排排错落有致摆布开来,月光照进去,洞窟更显幽暗,犹如一双双眼睛,凝望着苍茫岁月。据说,那里面有壁画,从晋朝开始,历代高僧画师都留下了精美的作品。斯人远逝,而他们画下的飞天菩萨依旧在那里守望,把善良的微笑清泉般注进凡夫俗子的心灵,满足每个人的愿望。石窟周围的金露梅银露梅纷纷扬扬飘落,月色里恍若一群精灵。我想象着洞窟里的菩萨,在这个秋夜,在这个如梦如幻的时分,一定会走出洞窟,跟那些花瓣,跟那个蓝月亮一起舞蹈。
轻轻推开寺院的一扇小门,里面走出一个和尚,年龄大约十五六岁,脚步很轻,落叶一般。脸上是那种干干净净的笑,叫人想起秋天的云朵。小和尚说,对不起,住持不在,晚间是不对游人开放的。然后又甜甜的一笑,转身离去,袈纱扑簌着,满地月光,晃动着他的影子。小门吱呀一声关上了,我发现门外生长着几棵祁连云杉,粗大的树干,如云的冠盖,密密匝匝的年轮,还有虬曲苍劲的枝柯,横空而出,像是要抓一把月光,洒向山谷。亿万年的山,数百年的树,上千年的寺院,这一切都算是沧桑古老吧,而人呢,那些和尚喇嘛们,从少年时,离开自己的红尘家园,来到这岑寂凄清的雪山幽谷,需要多少坚持和定力啊。听人说,寺院里的一块石头上清楚地留着两个马蹄印,每到月夜,印痕里便盛满了月光,像清澈的秋水,映着历代高僧的面容。那是天马的蹄印,那是天堂的月光呀,它们永恒地留在深山古寺里,让人禅悟一段美丽的传说。我倚着一棵老树,目光从寺院的门缝里穿过去,发现刚才的那个小和尚就盘腿在那里打坐,他的头顶是黑漆漆的院墙,在高处是雪山,最远的地方就是天穹,那里盘旋着灿烂的星群,月亮正照耀着他的灵魂。也许,和尚能留在这里的最初动机,就是马蹄印痕里的那一屡美丽的月光吧。
很久之前,我在肃南的一位朋友告诉我,马蹄寺始建于北魏,包括北寺、南寺、金塔寺及三十三天石窟群等建筑,历史上曾多次遭到毁坏,包括壁画、彩塑在内的许多艺术品早已不复再现。朋友是裕固族文史专家,每谈及此,语调里都充满了一种无奈和悲凉。而我,更喜欢从现实角度出发,凭理性观察周围的事物。历史属于昨天,昨天失去的东西不可能再寻找回来,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坚硬的石头,也会被时间一点一点的销毁,重要的是,我们在缅怀历史的时候,要珍惜岁月留下来的一切。所谓文化遗存,所谓自然遗产,就是经过时间的斧凿打磨,千年沧桑过后留下的珍宝。今日的马蹄已不是汉魏隋唐的马蹄,但历史天空中的那轮明月依旧,时间长河里的那朵浪花依旧,临松薤谷里的野花野草依旧,三十三天石窟中菩萨留下的微笑依旧,只要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收集那一缕月光的美丽,采撷那一瓣野花的芬芳,包蕴那一滴流水的清纯,记住那一句佛典的箴言,马蹄寺的一切就会长留世界。
秋风瑟瑟,如水的月华从云杉的枝叶间洒落下来,亲吻着我的肌肤,凉凉的像浸了一层水。寺里的钟声一下一下地响着,提醒僧侶们打禅念经的时间。我也该回去了,一路是落花,一路是月光,而心里却装着那个小和尚甜甜的笑脸。山谷里依然很静,抬头看,马蹄寺高高的屋檐上闪着几盏电灯,夜色里犹如天上的星星。不知什么时候,通往三十三天的羊肠小道上又来了俩裕固族母女。我走近一打听,才知道她们是从黄城草原上来的,女儿生了病,久治不愈,只好上马蹄寺焚香拜佛。她们许下愿要在三十三天前磕三千三百个长头。面对痛苦无奈的母女,我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说。也许,宗教的根本就是救苦救难吧,正因为如此,它才能越过世俗的藩篱,抵达人的心灵。仅用迷信一词评价这母女俩的行为是不公正的,我想,作为佛教的三十三天,对生命,大概另有一种神秘的救赎吧?
月光满天。但愿她们能找到她们生命中的那轮美丽而圣洁的蓝月亮。
[ 本帖最后由 祁连云烟 于 2009-5-11 21:34 编辑 ]
月光像蓝幽幽的雾,从天空,从祁连雪峰上飘下来,笼罩着马蹄谷。山谷里依稀还开着野花,有马兰,有野菊,更多是金露梅和银露梅。花们在微风里摇曳,都睁开心灵的眼睛,凝望着洁净清爽的月光,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仿佛静静倾听,听月光中的神走近这千年的寺,千年的禅房。
跟着这蓝莹莹的月,跟着这月光里飞舞的红叶,我轻轻踏进马蹄谷。我不是花,连那卧于花丛的蝴蝶蜜蜂都不是。它们有灵性,也有神性,在寂静的山谷守候,像月亮一样,把梦幻留给岁月,而我,四十多年的光阴已使心灵布满尘埃,一身疲惫,一脸沧桑。这是秋天的夜晚,游客都已走远,马蹄河的水缓缓流淌,水里漂着碎银般的月光,还有刚刚凋零的花瓣和野白杨橙黄的叶子,远处是吹埙般的山风,天籁地籁河籁,一切都是那么空寂,空旷,空灵。我站在河岸边,看着自己的影子被波浪打碎,跟一弯月亮流向山外,心蓦地平静了下来。我想,这也许就是佛缘,今夜,在这远离红尘的地方,注定能找到精神福地。
沿着山路走过去,隐隐约约看见岗坡上的石窟,一排排错落有致摆布开来,月光照进去,洞窟更显幽暗,犹如一双双眼睛,凝望着苍茫岁月。据说,那里面有壁画,从晋朝开始,历代高僧画师都留下了精美的作品。斯人远逝,而他们画下的飞天菩萨依旧在那里守望,把善良的微笑清泉般注进凡夫俗子的心灵,满足每个人的愿望。石窟周围的金露梅银露梅纷纷扬扬飘落,月色里恍若一群精灵。我想象着洞窟里的菩萨,在这个秋夜,在这个如梦如幻的时分,一定会走出洞窟,跟那些花瓣,跟那个蓝月亮一起舞蹈。
轻轻推开寺院的一扇小门,里面走出一个和尚,年龄大约十五六岁,脚步很轻,落叶一般。脸上是那种干干净净的笑,叫人想起秋天的云朵。小和尚说,对不起,住持不在,晚间是不对游人开放的。然后又甜甜的一笑,转身离去,袈纱扑簌着,满地月光,晃动着他的影子。小门吱呀一声关上了,我发现门外生长着几棵祁连云杉,粗大的树干,如云的冠盖,密密匝匝的年轮,还有虬曲苍劲的枝柯,横空而出,像是要抓一把月光,洒向山谷。亿万年的山,数百年的树,上千年的寺院,这一切都算是沧桑古老吧,而人呢,那些和尚喇嘛们,从少年时,离开自己的红尘家园,来到这岑寂凄清的雪山幽谷,需要多少坚持和定力啊。听人说,寺院里的一块石头上清楚地留着两个马蹄印,每到月夜,印痕里便盛满了月光,像清澈的秋水,映着历代高僧的面容。那是天马的蹄印,那是天堂的月光呀,它们永恒地留在深山古寺里,让人禅悟一段美丽的传说。我倚着一棵老树,目光从寺院的门缝里穿过去,发现刚才的那个小和尚就盘腿在那里打坐,他的头顶是黑漆漆的院墙,在高处是雪山,最远的地方就是天穹,那里盘旋着灿烂的星群,月亮正照耀着他的灵魂。也许,和尚能留在这里的最初动机,就是马蹄印痕里的那一屡美丽的月光吧。
很久之前,我在肃南的一位朋友告诉我,马蹄寺始建于北魏,包括北寺、南寺、金塔寺及三十三天石窟群等建筑,历史上曾多次遭到毁坏,包括壁画、彩塑在内的许多艺术品早已不复再现。朋友是裕固族文史专家,每谈及此,语调里都充满了一种无奈和悲凉。而我,更喜欢从现实角度出发,凭理性观察周围的事物。历史属于昨天,昨天失去的东西不可能再寻找回来,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坚硬的石头,也会被时间一点一点的销毁,重要的是,我们在缅怀历史的时候,要珍惜岁月留下来的一切。所谓文化遗存,所谓自然遗产,就是经过时间的斧凿打磨,千年沧桑过后留下的珍宝。今日的马蹄已不是汉魏隋唐的马蹄,但历史天空中的那轮明月依旧,时间长河里的那朵浪花依旧,临松薤谷里的野花野草依旧,三十三天石窟中菩萨留下的微笑依旧,只要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收集那一缕月光的美丽,采撷那一瓣野花的芬芳,包蕴那一滴流水的清纯,记住那一句佛典的箴言,马蹄寺的一切就会长留世界。
秋风瑟瑟,如水的月华从云杉的枝叶间洒落下来,亲吻着我的肌肤,凉凉的像浸了一层水。寺里的钟声一下一下地响着,提醒僧侶们打禅念经的时间。我也该回去了,一路是落花,一路是月光,而心里却装着那个小和尚甜甜的笑脸。山谷里依然很静,抬头看,马蹄寺高高的屋檐上闪着几盏电灯,夜色里犹如天上的星星。不知什么时候,通往三十三天的羊肠小道上又来了俩裕固族母女。我走近一打听,才知道她们是从黄城草原上来的,女儿生了病,久治不愈,只好上马蹄寺焚香拜佛。她们许下愿要在三十三天前磕三千三百个长头。面对痛苦无奈的母女,我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说。也许,宗教的根本就是救苦救难吧,正因为如此,它才能越过世俗的藩篱,抵达人的心灵。仅用迷信一词评价这母女俩的行为是不公正的,我想,作为佛教的三十三天,对生命,大概另有一种神秘的救赎吧?
月光满天。但愿她们能找到她们生命中的那轮美丽而圣洁的蓝月亮。
[ 本帖最后由 祁连云烟 于 2009-5-11 21:34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