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那个吹
2020-10-01抒情散文梁星钧
北风那个吹梁星钧 看到这个标题,我就开始心悸,出现了隐隐的震撼和痛楚。这是一首《白毛女》主题歌。歌声悠扬,凄婉,是冬雪冷寒的画面;它不仅一遍一遍出现在我耳朵里,也始终响彻和回荡在我心坎里,在我人生的步履里…… 这首歌最先听自于各种场合的大
北风那个吹梁星钧
看到这个标题,我就开始心悸,出现了隐隐的震撼和痛楚。
这是一首《白毛女》主题歌。歌声悠扬,凄婉,是冬雪冷寒的画面;它不仅一遍一遍出现在我耳朵里,也始终响彻和回荡在我心坎里,在我人生的步履里……
这首歌最先听自于各种场合的大喇叭,但让我身临其境和难忘的,要数读书时候一位女同学的歌唱,从她的歌喉里唱出,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难忘的人生风景。
她和我同班同坐了好几年。开始我没对她特别注意,但后来心里越来越紧张,觉得她有三大亮点在时时压抑我,使我抬不起头。一是她的相貌出众。公认班上第一,只有街上供销社的小罗女子可以和她媲美,但学习比不过;她在全校也是第一,羡慕的目光众多,但她镇静从容。她的美在脸蛋,也在身材,更在眼神,后来我读张扬《第二次握手》,里面的女主人公丁洁群有一双迷人的丹凤眼,好像就是写的我的这位同学;二是她的成绩名列前茅。女性里数第一,是有名的学习委员兼文娱委员,是学校文艺台上的主打歌手,每当她登台时,博得的欢呼和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是全校众人眼里的“女歌星”;三是她的气质不凡。她来自一个干部之家,有一种天生的丽质,这也许就是一般人不敢接近她的主要原因。她的服饰细质,鲜艳,她的举止端庄,无不衬显了她的亮丽和高贵高雅。相比我们自愧不如,自惭形秽,对她的好感及升腾起来的炽情烈焰,憧憬向往,只好在心里深藏不露,更不要说表白。所以我在她面前常出“丑”,露窘,显得拘谨拘束;在她看来,我就是笨拙,木讷、内向、愚蠢,甚至还有点卑微和可笑。
一个寒冬的雪天,学校举行文艺联欢。全校师生云集。台上开始的节目平平,都像都是为了她作铺垫,为她鸣锣开道。轮到她时,她款款登台,在无音伴奏下,她放声独唱“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起音的那一瞬,清亮的嗓音,传遍了整个校园,全场仿佛都凝固了,只见天空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过她的头顶,砸在校园的空地上,挂在全场师生们的脸上。她的歌声响彻在校园上空,回荡在两岸的山谷里,伴着山脚下的河水轰鸣,是一幅令人难忘的优美图画。那一时刻,飘飞的雪片,飞扬的歌声,孩子们脸上挂满了晶莹的泪珠,徐徐滴落地下,淌进了山脚的河流里,随水去了;飘扬的歌声,融进了两岸的山坳里,被青山吸化了……
这一首歌,是她小时读书时的绝唱,也是她文艺才气的初露。她不仅歌唱得好,作文也是全校一流。她的这些,令我们很感动,很激动,也很激奋和激进。她的形象,在我们心里定格,扎根,成为一刹那甚至一生一世的永恒。实说,这个情绪影响和感染了我后来的许多年。
80年代初期我写习作《北风那个吹》,就是叙说这一情结。这是我发出的第一声文学呐喊。大意叙说了我们同座,心里疙疙瘩瘩,不痛不痒;对于她的歌唱表演,我显得麻木,常处在别人掌声的包围中,但我心里受到刺激,感到难受,妒意,醋意,慕意,暗中的较劲,都油然而生,都不同程度地搅和在一起了;后来虽说我们有过短期相遇,却早时过境迁,情缘两分,相思早已成怨成恨,终于在一个北风那个吹的寒冬,我们错过,永远踏上了各自的人生路。
我写这篇文章是凄楚的,情感是茫然和矛盾的。该文我先拿去参加1986年在福建明溪举办的全国首届微型小说大赛,进入了二轮,得到了评委“缓慢的基调,浸着深深的感情,叙说了一对男女来不及爱的故事。较感人,文笔也还不错”的激励性评语,让我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当然让我意外的是,这篇初作她好像从别处看到了,只是没有吱声,装得若无其事。90年代末期,我再次投稿,被选入《中华当代散文大观》,是我文学稿件进入纸质媒体的开端。
若干年后我选编自己的散文集,书名仍取作《北风那个吹》。我的自序名字同样是《北风那个吹》。有人建议说太静了,太冷寒了,缺少热情,建议我更名为《风过绿地》,我没采纳,觉得与书的主调不符。我在《序言》里说,我以写情介入我的文字,后来扩大并延伸了这种情,从情感写到人生,写到对这个世界的参与和关注,使我的视野和思考扩大了,使我的写作范围和视角也扩大了。我热爱自己的这本书,它以真情为基调,以真实为主体,以真意为立足,它是我写作数年来的回顾和检阅,集合和整理,也是对一些参与和关注者的集中呈现及展示。我定位于该书的基调是“高品位、精品质、礼品型”,是一部内容和形式并举的好书。是自己心中的好书。为此我已和多家编辑部和出版社联系过,去书店比照过。我决计作成一本想要的书。通过几年筹备,早已万事俱备,但我最后还是减慢进程,放弃急于求成,做到慢慢打磨,像雕琢一件玉器,要慢工出细活,要功到自然成,我甚至可以推至最后,用毕生的精力去磨就它,使它艺术精湛,熠熠生光。
我决计忘掉这段情。先后写了许多记念文章,作真情追怀,是想作个总结和了断了结,然后忘掉,直到忘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这有点像“为了忘却的记念”。可是,昨晚,我一个人躺在沙发床上,静静看北京电视台新播的一部《北风那个吹》的新片,我以为听错了,忙近前去看片名,果然如此!几个熟悉的大字,由电视里浑厚的画外音诵出来,让我眼热心跳,心里充满激荡,震撼,隐隐出现了一丝伤痛和痛楚。这丝伤痛,是混杂的多味体,是心灵的五味瓶。我给妻打电话,既惊喜激动又隐忧,连连说,完了,我的书出迟了,以后还以为我是借取的他人的名字哩,妻笑笑说不是吧,是触动了你的某根神经吧!我沿着剧情往下看,是写北国的雪山雪地,早年的一群知青生活,笼罩的是一段情感和特定的历史时代风云,主题和人物鲜活,引人入胜,牢牢吸引和抓住我往下看,尤其是那飘扬在全剧的《北风那个吹》主题曲的旋律,拨动了我心灵的悠悠情怀,触动了我的隐秘魂魄,让我早已冰封的心境,开始了渐渐融化,复苏,渐渐滴出和流淌出了点点文字。这些文字虽然是遥远而苍白的,而且这两件事好像也是风牛马不相及,但是,正是那几个眼熟眼热的剧目文字,让我有了回旋和共鸣,顷间,我的心闲不住了,静不下了,思绪开始荡漾和弥漫开来……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09-2-26 15:48 编辑 ]
看到这个标题,我就开始心悸,出现了隐隐的震撼和痛楚。
这是一首《白毛女》主题歌。歌声悠扬,凄婉,是冬雪冷寒的画面;它不仅一遍一遍出现在我耳朵里,也始终响彻和回荡在我心坎里,在我人生的步履里……
这首歌最先听自于各种场合的大喇叭,但让我身临其境和难忘的,要数读书时候一位女同学的歌唱,从她的歌喉里唱出,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难忘的人生风景。
她和我同班同坐了好几年。开始我没对她特别注意,但后来心里越来越紧张,觉得她有三大亮点在时时压抑我,使我抬不起头。一是她的相貌出众。公认班上第一,只有街上供销社的小罗女子可以和她媲美,但学习比不过;她在全校也是第一,羡慕的目光众多,但她镇静从容。她的美在脸蛋,也在身材,更在眼神,后来我读张扬《第二次握手》,里面的女主人公丁洁群有一双迷人的丹凤眼,好像就是写的我的这位同学;二是她的成绩名列前茅。女性里数第一,是有名的学习委员兼文娱委员,是学校文艺台上的主打歌手,每当她登台时,博得的欢呼和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是全校众人眼里的“女歌星”;三是她的气质不凡。她来自一个干部之家,有一种天生的丽质,这也许就是一般人不敢接近她的主要原因。她的服饰细质,鲜艳,她的举止端庄,无不衬显了她的亮丽和高贵高雅。相比我们自愧不如,自惭形秽,对她的好感及升腾起来的炽情烈焰,憧憬向往,只好在心里深藏不露,更不要说表白。所以我在她面前常出“丑”,露窘,显得拘谨拘束;在她看来,我就是笨拙,木讷、内向、愚蠢,甚至还有点卑微和可笑。
一个寒冬的雪天,学校举行文艺联欢。全校师生云集。台上开始的节目平平,都像都是为了她作铺垫,为她鸣锣开道。轮到她时,她款款登台,在无音伴奏下,她放声独唱“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起音的那一瞬,清亮的嗓音,传遍了整个校园,全场仿佛都凝固了,只见天空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过她的头顶,砸在校园的空地上,挂在全场师生们的脸上。她的歌声响彻在校园上空,回荡在两岸的山谷里,伴着山脚下的河水轰鸣,是一幅令人难忘的优美图画。那一时刻,飘飞的雪片,飞扬的歌声,孩子们脸上挂满了晶莹的泪珠,徐徐滴落地下,淌进了山脚的河流里,随水去了;飘扬的歌声,融进了两岸的山坳里,被青山吸化了……
这一首歌,是她小时读书时的绝唱,也是她文艺才气的初露。她不仅歌唱得好,作文也是全校一流。她的这些,令我们很感动,很激动,也很激奋和激进。她的形象,在我们心里定格,扎根,成为一刹那甚至一生一世的永恒。实说,这个情绪影响和感染了我后来的许多年。
80年代初期我写习作《北风那个吹》,就是叙说这一情结。这是我发出的第一声文学呐喊。大意叙说了我们同座,心里疙疙瘩瘩,不痛不痒;对于她的歌唱表演,我显得麻木,常处在别人掌声的包围中,但我心里受到刺激,感到难受,妒意,醋意,慕意,暗中的较劲,都油然而生,都不同程度地搅和在一起了;后来虽说我们有过短期相遇,却早时过境迁,情缘两分,相思早已成怨成恨,终于在一个北风那个吹的寒冬,我们错过,永远踏上了各自的人生路。
我写这篇文章是凄楚的,情感是茫然和矛盾的。该文我先拿去参加1986年在福建明溪举办的全国首届微型小说大赛,进入了二轮,得到了评委“缓慢的基调,浸着深深的感情,叙说了一对男女来不及爱的故事。较感人,文笔也还不错”的激励性评语,让我着实高兴了好一阵;当然让我意外的是,这篇初作她好像从别处看到了,只是没有吱声,装得若无其事。90年代末期,我再次投稿,被选入《中华当代散文大观》,是我文学稿件进入纸质媒体的开端。
若干年后我选编自己的散文集,书名仍取作《北风那个吹》。我的自序名字同样是《北风那个吹》。有人建议说太静了,太冷寒了,缺少热情,建议我更名为《风过绿地》,我没采纳,觉得与书的主调不符。我在《序言》里说,我以写情介入我的文字,后来扩大并延伸了这种情,从情感写到人生,写到对这个世界的参与和关注,使我的视野和思考扩大了,使我的写作范围和视角也扩大了。我热爱自己的这本书,它以真情为基调,以真实为主体,以真意为立足,它是我写作数年来的回顾和检阅,集合和整理,也是对一些参与和关注者的集中呈现及展示。我定位于该书的基调是“高品位、精品质、礼品型”,是一部内容和形式并举的好书。是自己心中的好书。为此我已和多家编辑部和出版社联系过,去书店比照过。我决计作成一本想要的书。通过几年筹备,早已万事俱备,但我最后还是减慢进程,放弃急于求成,做到慢慢打磨,像雕琢一件玉器,要慢工出细活,要功到自然成,我甚至可以推至最后,用毕生的精力去磨就它,使它艺术精湛,熠熠生光。
我决计忘掉这段情。先后写了许多记念文章,作真情追怀,是想作个总结和了断了结,然后忘掉,直到忘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这有点像“为了忘却的记念”。可是,昨晚,我一个人躺在沙发床上,静静看北京电视台新播的一部《北风那个吹》的新片,我以为听错了,忙近前去看片名,果然如此!几个熟悉的大字,由电视里浑厚的画外音诵出来,让我眼热心跳,心里充满激荡,震撼,隐隐出现了一丝伤痛和痛楚。这丝伤痛,是混杂的多味体,是心灵的五味瓶。我给妻打电话,既惊喜激动又隐忧,连连说,完了,我的书出迟了,以后还以为我是借取的他人的名字哩,妻笑笑说不是吧,是触动了你的某根神经吧!我沿着剧情往下看,是写北国的雪山雪地,早年的一群知青生活,笼罩的是一段情感和特定的历史时代风云,主题和人物鲜活,引人入胜,牢牢吸引和抓住我往下看,尤其是那飘扬在全剧的《北风那个吹》主题曲的旋律,拨动了我心灵的悠悠情怀,触动了我的隐秘魂魄,让我早已冰封的心境,开始了渐渐融化,复苏,渐渐滴出和流淌出了点点文字。这些文字虽然是遥远而苍白的,而且这两件事好像也是风牛马不相及,但是,正是那几个眼熟眼热的剧目文字,让我有了回旋和共鸣,顷间,我的心闲不住了,静不下了,思绪开始荡漾和弥漫开来……
[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09-2-26 15:48 编辑 ]
很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