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七姑娘”(这是当地数年的传统风俗,旧文,贴上来,与大家共度元宵节)
2020-10-03抒情散文杜永生
请“七姑娘”文/杜永生这是一个地方的年俗。在正月十五这天,场面是隆重壮观而热闹非凡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簇拥在这里,这是一个地方一年里最为重要、最为真切、最为庄重的风俗。在当时,简直就是精神的“图腾”,又被视为预测、预兆年景或人生的“图
请“七姑娘”
文/杜永生
这是一个地方的年俗。在正月十五这天,场面是隆重壮观而热闹非凡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簇拥在这里,这是一个地方一年里最为重要、最为真切、最为庄重的风俗。在当时,简直就是精神的“图腾”,又被视为预测、预兆年景或人生的“图谶。”可是它已经消逝了有二十年了。人们每到这一天,就很缅想着,本真、淳朴的风俗在时代进步、生活改善的同时也渐渐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这天一大早,由本地最有威望的耆老组织,准备好一张八仙桌子,桌面擦拭的豁亮,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元宵面,一个篾制的簸箕的中心位置插上一根筷子,一截小竹竿从簸箕的两端穿过,尔后有两位年纪大的奶奶站立在桌子的两边,双手握住竹竿。
举行这个仪式必须要在村中心的一个茅厕里进行。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这个茅厕到底是什么时候有的又确定不了是谁家的。茅厕很大,很简易,圆形的粪池直径至少有2米多,土围墙环顾一周。实际上粪池里就是一些家禽粪便了,因为那低矮的围墙已经不能使人安心如厕了。在围墙的北沿生长着一棵老槐树,这颗树长势也蹊跷,树干粗奘,斜楞地倾向于茅厕的这边。树冠谡谡如伞,除了在秋、冬天,其它时节树阴浓密,足以为如厕的人带来一片荫凉。它的下沿还有一口圆状的小水塘,清澈可人,显得极有灵气。
上午8时左右,当大、小的炮仗燃放之后,仪式算是正式开始了,人群拥挤着,嘈杂着,好奇着。只见耆老恭恭敬敬地跪立在桌边,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祷告阵阵。这时人们均摒住呼吸,表情也突兀地严肃起来,不大一会,就见粪池的中央“扑嘟!扑嘟”的泛起了几个大水泡,这也就证明了请的仙人已经“莅临”了,但暂且还不能确定是那位仙女呢。这个时候耆老站起身,面对着那抬着的簸箕轻盈地说到:“是那位仙女就请跺一下!”只见那簸箕开始在老奶奶手中簌簌颤动了,顺由着在桌面上轻巧地跺动了,一般都是“七姑娘”上来,其他仙女是很难请得动、求得到的。所以,连续跺动了七次以后,人们露出了惊喜的笑容。都知道“七姑娘---七仙女”最好说话的,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人们开始跪求了,上年纪的人是冀望年景好坏、身体实羸的;年轻的是綦切自己的对象在何方位或婚姻是否幸福的;母亲们则渴念着自己孩子的前途命运是顺畅或多舛的。求与答,都很简练,就是:是!---跺动10次;不是!---跺动1次!记得当时我只有10来岁,按照母亲的意愿,我诚惶诚恐的跪下来,渴望知晓自己今后是种地或是吃黄粮呢?就见那筷子在桌面上连续跺动了10次,母亲很高兴,我却懵懂不知。
跪求的人很多,可是“七姑娘”很忙,就给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时辰一到,那簸箕中的“指针”便不在跺动了,要及时将“七姑娘”再恭送回去。虽然一年只有一次,尚有许多人没能如愿,但大家的心情是舒坦美妙的,精神是亢奋满足的。
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茅厕的土墙全部倒向了粪池中,渐渐地自动填平了这个存世久远,能给人们于精神向往和象征祺瑞的景地。也难怪,那早该维护修缮的土墙,摇摇欲塌就是没有人来过问,老槐树不久也出奇的枯竭了生命。等到人们憬悟过来的时候,再来请“七姑娘”,任你千跪万求也没有了任何讯息了……
再后来,水塘也消亡了。这个地方再也找不到过去的灵致和气韵了。只有那高高隆起的土堆还残喘着遗迹。
肯定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再去选择其它的茅厕再来延续这种风俗呢?原因是这个茅厕年代很久,它不是用砖块垒砌的,是自然生成的或是陨石的砸就?照老人们的说法,它是直通地下的,地气丰瞻、凝厚,而砖块垒砌的挡住了地气的上升和氤氲,同时容易让人记住的说明不会有任何仙韵灵慧。
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要来临了,人们会想到过去,也缅怀着过去,祭咏着过去。没有了这个重要的年俗,年味中着实有些寡淡、贫乏。(写于2007年2月)
文/杜永生
这是一个地方的年俗。在正月十五这天,场面是隆重壮观而热闹非凡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簇拥在这里,这是一个地方一年里最为重要、最为真切、最为庄重的风俗。在当时,简直就是精神的“图腾”,又被视为预测、预兆年景或人生的“图谶。”可是它已经消逝了有二十年了。人们每到这一天,就很缅想着,本真、淳朴的风俗在时代进步、生活改善的同时也渐渐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这天一大早,由本地最有威望的耆老组织,准备好一张八仙桌子,桌面擦拭的豁亮,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元宵面,一个篾制的簸箕的中心位置插上一根筷子,一截小竹竿从簸箕的两端穿过,尔后有两位年纪大的奶奶站立在桌子的两边,双手握住竹竿。
举行这个仪式必须要在村中心的一个茅厕里进行。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这个茅厕到底是什么时候有的又确定不了是谁家的。茅厕很大,很简易,圆形的粪池直径至少有2米多,土围墙环顾一周。实际上粪池里就是一些家禽粪便了,因为那低矮的围墙已经不能使人安心如厕了。在围墙的北沿生长着一棵老槐树,这颗树长势也蹊跷,树干粗奘,斜楞地倾向于茅厕的这边。树冠谡谡如伞,除了在秋、冬天,其它时节树阴浓密,足以为如厕的人带来一片荫凉。它的下沿还有一口圆状的小水塘,清澈可人,显得极有灵气。
上午8时左右,当大、小的炮仗燃放之后,仪式算是正式开始了,人群拥挤着,嘈杂着,好奇着。只见耆老恭恭敬敬地跪立在桌边,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祷告阵阵。这时人们均摒住呼吸,表情也突兀地严肃起来,不大一会,就见粪池的中央“扑嘟!扑嘟”的泛起了几个大水泡,这也就证明了请的仙人已经“莅临”了,但暂且还不能确定是那位仙女呢。这个时候耆老站起身,面对着那抬着的簸箕轻盈地说到:“是那位仙女就请跺一下!”只见那簸箕开始在老奶奶手中簌簌颤动了,顺由着在桌面上轻巧地跺动了,一般都是“七姑娘”上来,其他仙女是很难请得动、求得到的。所以,连续跺动了七次以后,人们露出了惊喜的笑容。都知道“七姑娘---七仙女”最好说话的,有求必应、有问必答。人们开始跪求了,上年纪的人是冀望年景好坏、身体实羸的;年轻的是綦切自己的对象在何方位或婚姻是否幸福的;母亲们则渴念着自己孩子的前途命运是顺畅或多舛的。求与答,都很简练,就是:是!---跺动10次;不是!---跺动1次!记得当时我只有10来岁,按照母亲的意愿,我诚惶诚恐的跪下来,渴望知晓自己今后是种地或是吃黄粮呢?就见那筷子在桌面上连续跺动了10次,母亲很高兴,我却懵懂不知。
跪求的人很多,可是“七姑娘”很忙,就给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时辰一到,那簸箕中的“指针”便不在跺动了,要及时将“七姑娘”再恭送回去。虽然一年只有一次,尚有许多人没能如愿,但大家的心情是舒坦美妙的,精神是亢奋满足的。
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茅厕的土墙全部倒向了粪池中,渐渐地自动填平了这个存世久远,能给人们于精神向往和象征祺瑞的景地。也难怪,那早该维护修缮的土墙,摇摇欲塌就是没有人来过问,老槐树不久也出奇的枯竭了生命。等到人们憬悟过来的时候,再来请“七姑娘”,任你千跪万求也没有了任何讯息了……
再后来,水塘也消亡了。这个地方再也找不到过去的灵致和气韵了。只有那高高隆起的土堆还残喘着遗迹。
肯定有人会问,为什么不再去选择其它的茅厕再来延续这种风俗呢?原因是这个茅厕年代很久,它不是用砖块垒砌的,是自然生成的或是陨石的砸就?照老人们的说法,它是直通地下的,地气丰瞻、凝厚,而砖块垒砌的挡住了地气的上升和氤氲,同时容易让人记住的说明不会有任何仙韵灵慧。
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要来临了,人们会想到过去,也缅怀着过去,祭咏着过去。没有了这个重要的年俗,年味中着实有些寡淡、贫乏。(写于2007年2月)
很赞哦! ()